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 第202章 大局为重
热门推荐:
玄戒缘
剑道圣体的我只想躺平
喜大普奔,修真界大杀神有人管了
星铁:人偶师玩人偶很正常吧?
人在月球助华夏,发现女娲在逃难
影综穿越,我随机获得职业身份
异能:命运金币
绝杀!NBA冠军教练的奇迹时刻
混灵武帝
蓝玉虽然勇猛,但随他一起杀上城墙的,只有百十名精锐敢死队。剩下的大批士兵,仍然被挡在城下。
反观脱列伯这边,他身边的亲兵数量,乃是蓝玉的两倍。
是以双方交战,没过多久,原本占据上风的蓝玉一行人,很快渐渐落入下风。
“这小子!真是太冲动了!”
察觉到蓝玉有危险,城下的常遇春心中十分焦急,连忙派人找来何真,本想吩咐对方,派一支兵马想办法登城支援蓝玉。
但话到嘴边,常遇春忽然灵机一动,开口说出的,又是另一番言语:
“何真,趁现在敌军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北城,你马上带人从南城方向,发起进攻!”
“遵命!!”
常遇春的命令,何真自然不敢违抗。很快他便统领着麾下精锐士兵,不要命地朝城南方向,架梯猛攻。
脱列伯这边忙着围攻蓝玉的敢死队,听闻南城又来了一支明军劲旅,无可奈何,只得又分兵前去阻拦。
如此一来,蓝玉这头压力顿轻。
“很好!就是现在!”
蒲州城下的一处望楼,常遇春手持单筒望远镜,对着远方眺望了许久,见城头守军大都被蓝玉与何真吸引,立刻亲自带兵,先从东城方向展开佯攻,接着趁敌军阵脚大乱的关头,指挥主力军杀向西城。
明军这些年百战百胜、几无败绩,自将领至士卒,皆视强敌如蝼蚁,此番于河中府受挫,并但没有打击众人的士气,反而让大家深以为耻,士气不减反增。
“都给我杀!!”
随着常遇春一声令下,数万明军一面架设攻城器械,一面分批开始进攻。
城西方向的蒙古军队,大部分都被脱列伯调到南北两线了,余下守城之兵,不过区区几百人。
几百人面对数万明军精锐的强攻,自然不可能顶得住,很快就被明军杀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消息传到脱列伯耳中的时候,西城已经失陷,脱列伯见状,心知回天无力,悲愤道:
“扩廓,李思齐、张良弼,恨只恨我信错了你们!”
“我是北人,不可与南人为臣!”
言罢,对方不再有抵抗的念头,立刻率领亲兵赶回城内府邸,先是将所有妻妾杀死,接着自己也拔刀自刎。
至此,河中府亦归入明朝版图。
拿下河中府后,对于接下来应该如何进兵,西路北伐军的将帅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中军营帐内,蓝玉指着地图道:“大帅,眼下蒲州已定,周边各县亦相继投降,咱们缴获的粮草起码够吃两个月。”
“数日前有军报传来,我大明的中路北伐军,已攻破壶关,眼下正在攻打潞安府,王保保闻讯,亲率主力前往潞州解围。如此一来,鞑子的后方必定空虚,我等何不长驱直入,先下平阳府,再多汾州,而后直捣太原!”
常遇春麾下的赵德胜、胡深、李新才、桑世杰等将领闻言,纷纷附和道:
“是啊,是啊,蓝总兵所言有理,听说伪元太子如今就在太原,已经僭越称帝了,咱们若能将他抓住,送到应天,还怕没有泼天的富贵么?”
上次徐达、花云二人,合力拿下了元顺帝妥欢帖木儿,不但自己的爵位食邑得到提升,连带着两人下属的一众总兵、参将,也都获得了爵位。
如此殊荣,自然羡煞其他明军将领。
眼看众将领都认为应该立刻杀入太原,身为常遇春却犹豫了起来。
太原城坚不可摧,此事常遇春也是听说过的,身为主帅,他不得不考虑孤军深入,后路被人切断的风险。
毕竟东边的潞州,有王保保的十二万兵马,西边的关中腹地,还有一直按兵不动的李思齐和张良弼。
太原是王保保的命根子,得知太原被围,对方必会分兵来救,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李思齐和张良弼也会派人过来浑水摸鱼。
“不妥,太原那边,已经有徐达派兵去进攻了,眼下咱们的任务,除了留三万人驻守河中,其他人全部渡河,攻打关中的李思齐和张良弼。”
心中纠结了许久,最终常遇春出于大局考虑,决定放弃向北进军,将目标转向关中。
众将士虽说心中有所不满,但常遇春的威望实在太高,众人谁也不敢忤逆,也只得听命行事。
…
话说脱列伯临死之前,认定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等人出卖了自己,这其实却是错怪王保保了。
李思齐和张良弼还则罢了,这两人得知河中府被围攻,起初也曾派出过几支救兵,结果来一支被常遇春打残一支,慢慢地两人便不敢再生救援之念,选择作壁上观——
反正自己是汉人,又不是蒙古人,大不了开城投降明军就是。
和李思齐与张良弼不同,王保保那边,并非不想救援河中府,而是此时的他,确实抽不开身,甚至连分兵都做不到,因为徐达和花云率领的北伐大军,仿佛风卷残云一般,顷刻间攻占了整个华北。
二人拿下华北后,并不停留,迅速兵分两路,每路二十几万大军,分别从太原府故关,以及潞州壶关出发,向王保保的山西大本营杀去。
得知花云先行杀入潞州壶关,王保保没奈何,先是东拼西凑,强征丁壮,在太原城内留下八万兵马驻守,随即亲领十万精锐兵马,南下潞州试图阻拦花云。
太原城占尽地势,自古以来就是易守难攻之地,王保保认定短期之内,明军不可能有破城的机会,八万守军足矣。
然而他显然没有意识到一点,此番前去攻打太原城的,并非一般明军将领,而是功勋卓着的徐达。
大明将星的第一梯队中,也只有常遇春勉强能和他相提并论。
“啧啧……这太原城,还真是名不虚传啊。”
半个多月后,徐达统率二十余万兵马,带着从河北各地搜刮的粮草,分批进入井陉,依次攻克平定、寿阳、榆次,紧接着兵临太原城下。
太原城东西两面,分别被吕梁山和太行山包夹,中间还有一条汾河流经,就地势之险峻而言,天下其他城池,罕有能与之相提并论者。
徐达头戴凤翅鎏金盔,身披细鳞札甲,站在太原城下举目望去,心中不由得蔚然长喟。
反观脱列伯这边,他身边的亲兵数量,乃是蓝玉的两倍。
是以双方交战,没过多久,原本占据上风的蓝玉一行人,很快渐渐落入下风。
“这小子!真是太冲动了!”
察觉到蓝玉有危险,城下的常遇春心中十分焦急,连忙派人找来何真,本想吩咐对方,派一支兵马想办法登城支援蓝玉。
但话到嘴边,常遇春忽然灵机一动,开口说出的,又是另一番言语:
“何真,趁现在敌军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北城,你马上带人从南城方向,发起进攻!”
“遵命!!”
常遇春的命令,何真自然不敢违抗。很快他便统领着麾下精锐士兵,不要命地朝城南方向,架梯猛攻。
脱列伯这边忙着围攻蓝玉的敢死队,听闻南城又来了一支明军劲旅,无可奈何,只得又分兵前去阻拦。
如此一来,蓝玉这头压力顿轻。
“很好!就是现在!”
蒲州城下的一处望楼,常遇春手持单筒望远镜,对着远方眺望了许久,见城头守军大都被蓝玉与何真吸引,立刻亲自带兵,先从东城方向展开佯攻,接着趁敌军阵脚大乱的关头,指挥主力军杀向西城。
明军这些年百战百胜、几无败绩,自将领至士卒,皆视强敌如蝼蚁,此番于河中府受挫,并但没有打击众人的士气,反而让大家深以为耻,士气不减反增。
“都给我杀!!”
随着常遇春一声令下,数万明军一面架设攻城器械,一面分批开始进攻。
城西方向的蒙古军队,大部分都被脱列伯调到南北两线了,余下守城之兵,不过区区几百人。
几百人面对数万明军精锐的强攻,自然不可能顶得住,很快就被明军杀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消息传到脱列伯耳中的时候,西城已经失陷,脱列伯见状,心知回天无力,悲愤道:
“扩廓,李思齐、张良弼,恨只恨我信错了你们!”
“我是北人,不可与南人为臣!”
言罢,对方不再有抵抗的念头,立刻率领亲兵赶回城内府邸,先是将所有妻妾杀死,接着自己也拔刀自刎。
至此,河中府亦归入明朝版图。
拿下河中府后,对于接下来应该如何进兵,西路北伐军的将帅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中军营帐内,蓝玉指着地图道:“大帅,眼下蒲州已定,周边各县亦相继投降,咱们缴获的粮草起码够吃两个月。”
“数日前有军报传来,我大明的中路北伐军,已攻破壶关,眼下正在攻打潞安府,王保保闻讯,亲率主力前往潞州解围。如此一来,鞑子的后方必定空虚,我等何不长驱直入,先下平阳府,再多汾州,而后直捣太原!”
常遇春麾下的赵德胜、胡深、李新才、桑世杰等将领闻言,纷纷附和道:
“是啊,是啊,蓝总兵所言有理,听说伪元太子如今就在太原,已经僭越称帝了,咱们若能将他抓住,送到应天,还怕没有泼天的富贵么?”
上次徐达、花云二人,合力拿下了元顺帝妥欢帖木儿,不但自己的爵位食邑得到提升,连带着两人下属的一众总兵、参将,也都获得了爵位。
如此殊荣,自然羡煞其他明军将领。
眼看众将领都认为应该立刻杀入太原,身为常遇春却犹豫了起来。
太原城坚不可摧,此事常遇春也是听说过的,身为主帅,他不得不考虑孤军深入,后路被人切断的风险。
毕竟东边的潞州,有王保保的十二万兵马,西边的关中腹地,还有一直按兵不动的李思齐和张良弼。
太原是王保保的命根子,得知太原被围,对方必会分兵来救,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李思齐和张良弼也会派人过来浑水摸鱼。
“不妥,太原那边,已经有徐达派兵去进攻了,眼下咱们的任务,除了留三万人驻守河中,其他人全部渡河,攻打关中的李思齐和张良弼。”
心中纠结了许久,最终常遇春出于大局考虑,决定放弃向北进军,将目标转向关中。
众将士虽说心中有所不满,但常遇春的威望实在太高,众人谁也不敢忤逆,也只得听命行事。
…
话说脱列伯临死之前,认定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等人出卖了自己,这其实却是错怪王保保了。
李思齐和张良弼还则罢了,这两人得知河中府被围攻,起初也曾派出过几支救兵,结果来一支被常遇春打残一支,慢慢地两人便不敢再生救援之念,选择作壁上观——
反正自己是汉人,又不是蒙古人,大不了开城投降明军就是。
和李思齐与张良弼不同,王保保那边,并非不想救援河中府,而是此时的他,确实抽不开身,甚至连分兵都做不到,因为徐达和花云率领的北伐大军,仿佛风卷残云一般,顷刻间攻占了整个华北。
二人拿下华北后,并不停留,迅速兵分两路,每路二十几万大军,分别从太原府故关,以及潞州壶关出发,向王保保的山西大本营杀去。
得知花云先行杀入潞州壶关,王保保没奈何,先是东拼西凑,强征丁壮,在太原城内留下八万兵马驻守,随即亲领十万精锐兵马,南下潞州试图阻拦花云。
太原城占尽地势,自古以来就是易守难攻之地,王保保认定短期之内,明军不可能有破城的机会,八万守军足矣。
然而他显然没有意识到一点,此番前去攻打太原城的,并非一般明军将领,而是功勋卓着的徐达。
大明将星的第一梯队中,也只有常遇春勉强能和他相提并论。
“啧啧……这太原城,还真是名不虚传啊。”
半个多月后,徐达统率二十余万兵马,带着从河北各地搜刮的粮草,分批进入井陉,依次攻克平定、寿阳、榆次,紧接着兵临太原城下。
太原城东西两面,分别被吕梁山和太行山包夹,中间还有一条汾河流经,就地势之险峻而言,天下其他城池,罕有能与之相提并论者。
徐达头戴凤翅鎏金盔,身披细鳞札甲,站在太原城下举目望去,心中不由得蔚然长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