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154章 塞尔维亚的终结

如何拯救德意志 第154章 塞尔维亚的终结

    轰!轰隆!

    “已经是极限了吗......”

    彼得一世神情沉重地望着那道在灰色烟尘中坍塌的防线,仿佛早已预见这刻的到来。

    经过七日的攻坚战,联军终于突破了那坚不可摧的贝尔格莱德防线。

    “撤退!向市区撤退!”

    随着普特尼克元帅焦急的命令,塞尔维亚士兵们放弃了城郊的防线,向市区内的第二道防线撤离。

    “塞尔维亚军正在向市内撤退!”

    “我说过,要在七天内攻陷贝尔格莱德!今日,便是那一日!全军进城!”

    “是!”

    波蒂奥雷克与联军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如潮水般涌入贝尔格莱德,誓要彻底攻陷这座城市。

    砰!砰砰!

    “挡住他们!能挡多久就挡多久!”

    “能搬的东西都拿来!必须加固路障!”

    转眼间,塞尔维亚军开始在市区的各个角落进行最后的抵抗。

    他们像是宁愿战死,也不愿看到心爱的首都被肮脏的敌军靴子践踏。士兵们藏身在用建筑废墟、家具和沙袋堆砌的路障后,不停扣动扳机。

    弹尽者,便拼尽最后的气力,将石块投向敌军,抡起堑壕铲与匕首,迎战汹涌而来的敌人。

    哒哒哒!哒哒哒!

    “冲进建筑!清剿所有隐藏的塞尔维亚军!”

    然而,这场顽强的抵抗最终仍显得徒劳无功。

    联军早已做好了巷战的准备。

    曾在堑壕战中大放异彩的冲锋枪在巷战中同样威力惊人。奥匈帝国军、保加利亚军、希腊军毫不留情地冲入建筑,将隐藏其中的塞尔维亚士兵化作血肉残渣。

    “火焰喷射器,前进!”

    呼——!

    “啊啊啊——!”

    “我的身体!救命!”

    不仅是冲锋枪,奥匈帝国军甚至动用了不久前才在西线战场出现的最新武器——火焰喷射器。

    尽管这种武器射程不过二十米,持续时间不过区区两分钟,且沉重至极,需三人协作方能操作,因此在西线战场并不受欢迎。

    但在这里,它足以让那些弹尽粮绝、只能依靠刺刀、堑壕铲甚至砖石殊死搏斗的塞尔维亚军尝到灼热的地狱烈焰。

    “去死吧!都给我去死!”

    “所有塞尔维亚人,一个不留!”

    一场一边倒的战斗,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屠杀。

    联军士兵们无论国籍,皆将战斗中的怨恨倾泻在这些负隅顽抗的塞尔维亚人身上。

    俘虏?不需要。

    给你们的,只有死亡。

    他们默念着这份杀意,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挥舞刺刀,直捣敌人的胸膛。

    “全军,撤退至王宫!”

    在这座化作地狱的城市中,残存的塞尔维亚士兵在普特尼克元帅的指挥下狼狈地撤向王宫。

    此刻,余下的战士已不足千人。

    “波蒂奥雷克司令官,残余敌军正向贝尔格莱德王宫集结!”

    “先将王宫包围。”

    波蒂奥雷克皱眉啧舌,却仍下达了命令。

    他很想直接用305毫米榴弹炮将王宫连同所有塞尔维亚军一同轰为齑粉。

    但王宫内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在这七日间四处奔波、激励士气的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

    弗朗茨·斐迪南曾命他尽量活捉彼得一世。

    毕竟,若让塞尔维亚人敬仰的国王死于奥匈帝国之手,未来统治塞尔维亚占领区时,恐怕会困难重重。

    当然波蒂奥雷克本人倒是很希望这个放任“黑手社”肆意妄为的老国王能死得凄惨些。

    但他不能违抗皇帝的命令。

    不久后,联军将王宫团团围住,波蒂奥雷克朝着宫殿高声喊道:

    “胜负已分。继续流血对你们毫无意义,我们亦不愿再见无谓牺牲。立即放下武器投降,我等必遵皇帝陛下仁慈的命令,确保你们的安全!”

    哗然。

    “陛下,我们该如何是好?”

    “......”

    士兵们因敌军的劝降而动摇,彼得一世则神情阴沉,陷入沉思。

    很可悲,但敌将说得没错。

    战斗,已然结束。

    但作为塞尔维亚的国王,他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深深爱着的祖国,再次屈服于外敌之下。

    “普特尼克,让我独自静一静。”

    “陛下?”

    做下决定的彼得一世离开宫殿大堂,独自回到自己的房间。

    曾侍奉他的仆人、侍女皆已不在,空荡的房间显得格外萧瑟,仿佛预见了塞尔维亚的命运。

    “为了成为这间房间的主人,我曾忍辱负重多年,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吗?”

    或许,这就是报应。

    彼得一世能够登上王位,全因“黑手社”刺杀了亚历山大·奥布雷诺维奇。

    而在此之后,他与塞尔维亚王室始终暗中支持着“黑手社”。

    愚蠢至极。

    他早该意识到,“黑手社”的激进与危险终会反噬塞尔维亚,应当趁早铲除。

    可他没有。

    尽管帕希奇总理曾多次警告,他仍放任不管,直到如今,“黑手社”的权势过大,让塞尔维亚迎来了毁灭。

    现在后悔,已然太迟。

    沙沙——

    彼得一世取出纸笔,书写遗书。

    命令他死后,余下的士兵务必投降。

    “曾做了一场美梦。”

    放下笔,他拔出佩枪。

    塞尔维亚最后的国王闭上双眼,将枪口缓缓抵住太阳穴。

    “永别了,我深爱的塞尔维亚。”

    他正要扣下扳机——

    “不可啊,陛下!”

    感到不安而赶来的普特尼克元帅,猛然夺下了国王的手枪。

    “让开,拉多米尔。”

    “臣不能!若陛下殒命,谁能保护那些沦落敌手的可怜子民?!”

    彼得一世若死,塞尔维亚民众便会完全暴露在凶残的联军之下。

    而如今,唯一还能与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斐迪南谈判、争取宽恕的,唯有受敌人尊敬的彼得一世。

    “陛下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您自己。”

    普特尼克的慷慨陈词,使彼得一世无力地放下了枪。

    “何等屈辱......何等悲哀的时代啊......”

    连死,都不能随心所欲。

    不久后,王宫上空,白旗飘扬。

    为期七日的贝尔格莱德攻防战,就此落幕。

    塞尔维亚战线,终结。

    ......

    “唉,差点就酿成大祸了。”

    听闻彼得一世差点自尽的消息,弗朗茨·斐迪南松了一口气。

    若是他没有乖乖投降,而是执意扣下扳机,塞尔维亚人势必会因国王的死而愤怒,届时局势将更加难以收拾。

    “务必以最高规格对待彼得国王。虽是敌国君主,但他值得这样的待遇。”

    “是,陛下。”

    侍从低头领命,弗朗茨·斐迪南则将目光投向地图。

    塞尔维亚王国已然覆灭,现在是处理残局的时候了。

    “塞尔维亚已投降,黑山也不会撑太久。”

    关于此事,讨论早已展开。

    黑山作为塞尔维亚的盟友,在战争爆发后立即参战。但如今塞尔维亚已灭,区区一个黑山小国根本不可能独自支撑局势。

    “黑山......与其灭国或直接吞并,不如设为保护国,纳入帝国的势力范围。”

    仅仅兼并部分塞尔维亚领土,就已引发诸多不满,更何况吞并整个国家?奥匈帝国本就饱受民族矛盾困扰,若再强行吞下黑山,无疑是自找麻烦。

    更何况,黑山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微乎其微,仅仅派遣了约五万兵力支援塞尔维亚,而那支军队不过是民兵,根本谈不上什么战功。

    因此在弗朗茨·斐迪南看来,费力去消灭黑山毫无价值。

    奥匈帝国真正应当关注的,是与俄国的较量,以及仍在三国同盟中观望的意大利。

    既然黑山人愿意投降,那也没必要对他们施加过多压迫。

    想想到历史上,黑山战后被塞尔维亚吞并,最终并入南斯拉夫王国的局面,如今的结局或许对他们来说反倒是更好的选择。

    虽要臣服于奥匈帝国,但至少还能保住独立。

    “塞尔维亚战线的部队,就按照与德国的约定,调往加利西亚......”

    “陛下,塞尔维亚传来紧急军报。”

    “紧急军报?”

    侍从低声禀报,弗朗茨·斐迪南不由得皱起眉头。

    偏偏是来自塞尔维亚的急报,让人不禁生出一丝不安。

    “我军已逮捕阿匹斯、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及‘黑手社’的高层成员。”

    “哦?”

    幸好,不是什么坏消息,反倒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们在哪里被捕的?”

    “在靠近罗马尼亚的边境。报告称,他们混在难民之中,企图潜逃出境。但有一名塞尔维亚人认出了迪米特里耶维奇的脸,本欲将其乱棍打死,我军勉强把他救了来。”

    “哼。”

    弗朗茨·斐迪南露出一丝冷笑。

    连年迈的国王尚且愿意留下来承担责任,结果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却只想着逃命?

    “真是个令人作呕的家伙。可以粗暴些,不必留情,不过务必让他活着被押解至维也纳——我会亲手将他和‘黑手社’的余孽送上绞刑架。”

    这种卑劣之徒,甚至不配以军人的方式被枪决。

    他只能像低贱的贼寇一般,被吊死在绞索之下,这才是他应得的下场。

    ......

    “全体立正!向皇帝陛下敬礼!”

    啪!

    与此同时,当阿匹斯哭得鼻涕眼泪横流地被拖向绞刑架时,柏林正沐浴在热烈的欢呼声中,举行着勋章授勋仪式。

    “奥斯瓦尔德·伯尔克上尉。”

    “是!”

    “击落敌机26架,并在航空队的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特授予你‘蓝马克斯’勋章。”

    “感谢陛下!”

    “马克斯·英麦曼中尉!”

    “是,陛下!”

    面对威廉二世的呼唤,马克斯·英麦曼紧张地答道。

    “击落敌机27架,真是非凡的战绩。比利时人称你为‘布鲁塞尔之鹰’,对吧?”

    “是的!”

    “哈哈哈!不错很有精神,以后也要保持这样的气势。”

    威廉二世亲手将‘蓝马克斯’勋章挂在英麦曼的脖子上,然后转过头,将目光投向今日授勋仪式的压轴人物。

    “最后,我们的‘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中尉!”

    “是!”

    “击落敌机30架!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竟是我的士兵,这让我深感荣耀。你知道吗?你叔叔每天都在四处炫耀你的英勇事迹。”

    “哈哈,是吗?”

    听到叔叔如此夸耀自己,里希特霍芬略显不好意思,脸微微泛红。

    “来,接过它吧。你才是真正配得上普鲁士最高荣耀‘蓝马克斯’的人!”

    啪啪啪啪——!

    当威廉二世将勋章挂在里希特霍芬的脖子上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随后的庆祝宴会上,高级将领和官员们纷纷围上前来,争相向这些德国最炙手可热的王牌飞行员索要签名。而在人群之中,里希特霍芬挤到汉斯面前,得意地晃了晃他刚刚获得的‘蓝马克斯’勋章。

    “你还没有吧?”

    “这个混蛋。”

    我也是有勋章的!

    当初的王冠勋章和结婚时拿到的‘黑鹰勋章’以及其他一大堆勋章!

    “那里面有比‘蓝马克斯’更高级的吗?”

    “呃......”

    今日,汉斯第一次后悔自己不是个军人。

    没关系,战争结束后,总会拿到的......大概吧。

    “开个玩笑,最近怎么样?”

    “比以前难多了。对方高射炮的数量增加了,而且那帮‘青蛙佬’也开始驾驶装配射击协调器机枪的新型战机了。”

    也是,法国可是有雷蒙·索尼耶 (Raymond Saulnier)这样的天才航空工程师,虽然不够完美,但他们确实比福克更早完成了射击协调器技术。

    “不过,我们的‘阿德勒’战斗机依旧比他们的新型战机更胜一筹,所以问题不大。这次东线也调来了不少新飞行员,尤其是维尔纳·福斯和恩斯特·乌德特(Ernst Udet),他们的实力相当不错。不过,英国皇家飞行队那帮家伙可就惨了。”

    “只有飞行队吗?”

    英军远征军的战况同样糟糕得令人难以启齿。

    “归根结底,西线战场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西线无战事。

    这句话,看来在这个世界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