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407章 受益良多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407章 受益良多

    这些问题对于张昭来说,根本用不着过多思考,直接回答出来。

    “没人说过不问罪商人,实际上已经问罪过了,臣倒觉得坊主无辜,要因别人的操作失误而付出一大笔赔偿钱,本来此事罪责在匠头身上。”

    “至于商人私吃九成的事,臣不知道合理不合理,但这事是平准令肯定的,臣不好多加议论。”

    “最后陛下说臣在庇护铁器坊,臣承认有这件事,但与其这么说,不如说臣是在庇护弘农的百姓。”

    张昭一口气说完,心里有些忐忑,老实说他现在看不透天子的目的。

    到底是愿意将满宠找回来,让宜阳尽力减少损失,还是不赞成自己的说法?

    他在紧张时,刘辩呵呵一笑,“对于糜卿为何支持洛商独吃九成的事,朕倒是知道是怎么回事。”

    “请陛下示下。”

    “之前在糜卿的安排下,六家洛商在别处吃亏了,比如青州、兖州,早在年前,青州牧杨修带着身穿补丁官服的大臣到洛阳,使大司农府吐出不少资源,其中有一项为流民安置,庞大的流民每日需要花费二十钱给他们找活计,纵使朝廷解决了不少,仍有十万余人未能妥善安置。”

    十万人每日要烧掉两百万钱,一个月就是六千万钱!一年七八亿。

    这还只是一部分流民。

    如果天下人全靠朝廷来接济,刘辩就是去抢也抢不来这么多钱。

    还有并州、兖州、幽州都张着血盆大口等着吃饭。

    要么将粮食送去,白送给百姓吃,每天两碗粥,吊着人家的命。

    要么每个州每月上亿钱,招流民去做做工,持续个一年让流民安家。

    两项都不做,就只能坐看几十万人饿死。

    如此大的难题最后是糜竺解决的。

    组织商人前去建各种工坊,让商人在青州招工。

    光六大洛商就将十万流民消化了一半。

    青州现在穷,老实说没什么产业能让洛商看得上,糜竺一琢磨,办起捕鱼业。

    洛商在其中投资,从上游的伐木、造小舟、织渔网,到下游的渔夫、杀鱼匠、鱼商,处处需要人。

    每日青州数以千计的小船在近海捞鱼,这就是上千名渔夫。

    流民能靠自己的双手吃饱饭了,每日二十钱的收入甚至能让他们攒下些钱。

    但陪着朝廷折腾半天的洛阳商人,每日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溜走,进账的却少之又少。

    已经不能说不赚钱了,完全是赔本买卖。

    为了防止他们撂挑子不干,致使十万流民饿死街头,糜竺就接连给他们安排了几个赚钱的地方,并保证地方会向其倾斜资源。

    弘农的冶铁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手段,刘辩用过一次。

    一开始的兖州遍地尸骸,随处可见野狗啃食骸骨。

    指望兖州豪强能够振兴兖州不现实,他们被黄巾打的一穷二白。

    朝廷来养就更不现实了,大司农要有这么多钱,哪还用的着天天跟刘辩掰手指头算账,汉军估计都打到西边去了。

    所以刘辩就动了外援,让徐州商人去建设兖州,解决那边流民的问题,自己再从别处给徐州商人找补好处。

    效果非常显着,朝廷花费了极小的代价,换来一州百姓能吃饱饭,三方共赢。

    同样的方法糜竺照办一遍,青州十万流民得到了收入不错的工作,弘农缺胳膊断腿的人,只要肯干,同样有工作能养活一家。

    商人算算账,发现总体是赚的,主动去维持平衡。

    等商人赚了一段时间的钱,朝廷就又有底气去找他们,让他们再支援一下并州、幽州。

    甚至让他们到鸟不拉屎的贫穷之地去种果树,去伐木,不管干什么,都能为当地百姓带来工作和收入。

    这叫什么?这叫全国一盘棋。

    刘辩的解释张昭听懂了,心中顿觉震撼。

    对于为何平准令支持商人独吃九成,他一开始只当糜竺有自己的考量。

    没想到考量如此深远,规划的是各州郡。

    张昭内心触动的同时,询问道:

    “所以对于朝廷来说,目前着重考虑的是商人能解决多少人的生计?”

    刘辩赞叹点头,“没错,若此事不解决,何止是一炉死五个人那么简单?每年光饿死冻死之数,就得达到百万。”

    是,商人很可恨。

    吃香喝辣的同时,让百姓在脏乱的环境下工作。

    但同时他们为自己地方带来了希望。

    在其他地方的百姓还光着脚,披着破布在街上要饭的时候,弘农甚至开起了一家家讲武堂。

    积攒了些钱粮的家庭,甚至做起了小生意。

    这一切都因商人而起。

    所以凡事都有两面性,就看怎么去用,以及用什么样的规矩,去让损失降到最低。

    跟张昭聊了一会儿,刘辩想到后世的一个工作。

    骑手。

    领头的商人可恨吗?可恨至极!

    数百万人在其手下工作,商人却总想缩短和压榨时间。

    骑手在大街小巷飞驰,每年因此出事故者何止五人?

    然而不管丧生多少人,商人照样不管不顾,每日醉生梦死享受奢侈生活。

    一刀砍死他们都不为过。

    但转念一想,他们若死了,百万人没了工作,背后又牵连多少家庭。

    哪怕官府接手也不行,会弄得其他商人人心惶惶,若商人都不干了,他们可以带着积蓄买下没人的小岛继续享受余生,留下的烂摊子谁都接不住。

    而且将来谁又敢经商呢。

    负责任的朝廷能做的,似乎只有一边承受骂名,一边慢慢的缩紧紧箍咒,保证百万人百万家庭生计的同时,规范商人的行为。

    想到此处刘辩叹口气,曾经自己也是唾骂的一员。

    现在却成为了天子,要执掌偌大的江山。

    如今他才知道,吃饱之后唾骂发泄情绪容易,受着普罗大众的唾弃也要坚定走上自强的道路才难。

    不知道有没有一天,自己会不会成为被咒骂的人。

    那天来的时候,应该没人再冻死饿死在街头了吧?

    张昭觉得自己受益良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天子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陛下,那满宠……”

    刘辩摆手,“让他先折腾折腾吧,折腾过后,朕对他就放心的给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