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422章 一切为了救人
热门推荐:
高武世界,我有亿万分身肝资源
末世降临,我独自升级
提前登陆游戏世界,开局联姻女帝
重生复仇之我在末世有农场
我有八个仙域
王牛牛出生后的1000天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重生八零:好好活一次
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
现场虽杂乱,但却有序。
吴县令等人,被哨箭吸引过去的更多小舟接出,此刻来到高地前,能清晰的听见里面的声音。
他们与二十舟交错,那一刻心中的情绪简直无法言明。
湖县有救了!
船靠岸,羽林军们来搀扶他们。
吴县令看见里面火把交错,看见了天子的赤色龙旗。
直到他被扶到火堆旁坐下,整个人才回过些神。
岸边又有船靠近,搀扶他的人掉头要继续去搭手,吴县令想起正事,赶紧将他拉住。
“小兄弟,能否再帮个忙?”
“什么忙?”
吴县令站起身,用双手快速整理了一下仪表,然后眼巴巴的说道:
“我乃湖县县令,能否请小兄弟通报天子一声,让我好觐见天子?”
“你是县令?”
刘辩上下打量他一圈,皱眉道:“怎么穿成这样?”
吴县令尴尬道:“衣服昨夜就给别人穿了,现在也不知哪去了……”
昨晚事发突然,他出门的时候还穿的整齐。
但后来救到衙门的百姓越来越多,有人还光着膀子冻的瑟瑟发抖,他便将衣服给了别人穿。
后来有人高热晕倒,他的衣服又被二次转送,当成了被褥去盖,再后来经过多少手他已经记不清了。
他现在穿的是从水里捞上来拧干的衣物,甚至是女性穿的。
穿在他略显肥胖的身上,显得不伦不类。
哪怕是穿件破衣服刘辩都不至于多问,穿成这样还以为是个不干正事的官吏。
没想到有理有据,刘辩的表情缓和了些,点头道:
“有什么话说吧,朕便是你要找的天子,山上缺人手,别耽误朕救人。”
一句话,围在火堆旁的人全都懵了。
吴县令更是浑身一颤,结巴的问道:“您……您刚说什么?”
“朕就是你要找的天子。”
“这……这……下官参见陛下,下官冒犯龙颜,恳请陛下恕罪!”
吴县令一下子就跪了下去。
其他百姓跟着匍匐在地。
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
眼前的青年是天子?
可他刚刚明明忙里忙外的在接人,还搀着吴县令走了一路。
而且他连衮服都没穿,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脱去甲胄的羽林军。
天子怎么会……
刘辩看着他们,顿了一顿,道:
“都起来,别浪费在这点礼仪上,朕御前最喜欢的侍卫都到黄河边,拿命堵溃口去了,此地处处缺人,你们若有力气,不如跟朕去多救几个人。”
“陛下……”
吴县令抬起头,双眼有泪花闪动,“臣要觐见陛下想说的就是此事,臣对湖县了解,恳请陛下准许臣随舟出发,定能多救些人出来。”
刘辩识人本事日益渐长,已经不再是照本宣科的只懂历史角色。
这吴县令虽体态肥胖,但三言两语间他就清楚,此人为官倒是一片赤诚。
想想也是,出了司隶不好说,但司隶内,每一名县令都是尚书台选出来的。
河南尹、司隶校尉都盯着,再加上湖县属于弘农,弘农几任太守都有治国之才。
吴县令若是大奸大恶之徒,早就被办了,不会留到今日。
刘辩点头道:“朕准了,你们冻了这么久,先喝碗热粥再说。”
他说着目光凌厉的盯着吴县令,继续道:
“朕不是不讲道理之人,知晓洪水是天灾,但秋雨急骤,你身为一地县令,应当有所预防,此事事后朕再找你!”
话虽这么说,可刘辩清楚,找不出人祸的概率更大。
哪怕是吴县令有预知能力,也避免不了洪水到来。
莫说这个时代,就是放在千年后的未来,人力也难以抗衡大自然。
不过该查的还是得查。
吴县令匍匐下去,“罪臣接旨。”
刘辩不再管他,又有支船靠岸,上面还有昏过去的人,半天没有羽林郎过去抬人。
人实在是不够用了。
早在进入湖县前就分了兵,刘辩只带了两千人。
又要伐木搭木筏,又要搭营地,还得做沙袋。
煮粥需要人,帮郎中打下手需要人,一艘艘出去搜救的小舟还需要人。
还有溃口那边,不断要有人运送沙袋。
再加上缺少工具,两千人早已捉襟见肘。
刘辩见始终没人来帮忙,也没喊,咬着牙准备将人扛起来。
这时候,手上昏迷的百姓突然一轻。
往前一看,嘴里咬着毛笔的郭嘉来吃力的抬起百姓的腿。
刘辩松口气,和他配合着往军医的方向去。
两人都不是有力气的主,抬了没一段路,就累的气喘吁吁,额头冷汗直冒。
好在进帐之后,立刻有健壮的羽林卫来接过重任。
郭嘉脱力的坐在地上,拿走嘴上咬着的毛笔,喘气道:
“沉死了。”
刘辩也觉得双腿有点使不上劲,他看一眼刚刚那名百姓。
一名羽林卫正坐他胸口上按压,百姓吐出不少水。
还有军医在观察某名百姓的瞳孔,叹息一声,挥挥手,打下手的羽林卫立刻将人抬走。
说明人没救了。
刘辩表情稍显落寞,自己还是来晚了。
不少人被抬回到这里在救治的过程中咽气。
明明都坚持到这里了。
刘辩叹气,转身往帐外而去。
郭嘉迅速爬起跟上,掏出账本,语速飞快的汇报道:
“陛下,军中物资不多,斧头、布帛、粮食、药草全部短缺,尤其是粮食,我们轻装简行,本来带的口粮就只够将士们两三日之用,现在这么多百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若是等筹集好了粮食再出发,黄花菜都凉了。
刘辩一边走一边道:“百姓饿的肚子咕咕叫,他们本就受寒,不少人还高热,现在草药不够,若是连一碗热粥都喝不上,再多的手段怕是都救不过来,粥要继续熬,别管明天如何,先把今天的事办好。”
别看现在救来的百姓不少还能自己走路,那不过是因为希望的力量,给他们吊着一口气。
危险反而发生在安全的时候,发热会悄然而至,咽喉不适者会在几个时辰内激增。
一口热粥将成为他们活下去的支撑。
刘辩又道:“继续替朕拟手书,能送到三辅送到三辅,能送到洛阳就往洛阳送,实在不行送到河东郡也好,敕令接诏官吏,以最快的速度带着粮食和备倭兵过来。”
郭嘉脚步停顿,愁容满面的叹气。
这座山就像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消息哪有那么容易来回传输。
或许,天子失踪的消息在洛阳都传开了。
只希望满宠回去时没出乱子,同时能镇住场子。
吴县令等人,被哨箭吸引过去的更多小舟接出,此刻来到高地前,能清晰的听见里面的声音。
他们与二十舟交错,那一刻心中的情绪简直无法言明。
湖县有救了!
船靠岸,羽林军们来搀扶他们。
吴县令看见里面火把交错,看见了天子的赤色龙旗。
直到他被扶到火堆旁坐下,整个人才回过些神。
岸边又有船靠近,搀扶他的人掉头要继续去搭手,吴县令想起正事,赶紧将他拉住。
“小兄弟,能否再帮个忙?”
“什么忙?”
吴县令站起身,用双手快速整理了一下仪表,然后眼巴巴的说道:
“我乃湖县县令,能否请小兄弟通报天子一声,让我好觐见天子?”
“你是县令?”
刘辩上下打量他一圈,皱眉道:“怎么穿成这样?”
吴县令尴尬道:“衣服昨夜就给别人穿了,现在也不知哪去了……”
昨晚事发突然,他出门的时候还穿的整齐。
但后来救到衙门的百姓越来越多,有人还光着膀子冻的瑟瑟发抖,他便将衣服给了别人穿。
后来有人高热晕倒,他的衣服又被二次转送,当成了被褥去盖,再后来经过多少手他已经记不清了。
他现在穿的是从水里捞上来拧干的衣物,甚至是女性穿的。
穿在他略显肥胖的身上,显得不伦不类。
哪怕是穿件破衣服刘辩都不至于多问,穿成这样还以为是个不干正事的官吏。
没想到有理有据,刘辩的表情缓和了些,点头道:
“有什么话说吧,朕便是你要找的天子,山上缺人手,别耽误朕救人。”
一句话,围在火堆旁的人全都懵了。
吴县令更是浑身一颤,结巴的问道:“您……您刚说什么?”
“朕就是你要找的天子。”
“这……这……下官参见陛下,下官冒犯龙颜,恳请陛下恕罪!”
吴县令一下子就跪了下去。
其他百姓跟着匍匐在地。
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
眼前的青年是天子?
可他刚刚明明忙里忙外的在接人,还搀着吴县令走了一路。
而且他连衮服都没穿,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脱去甲胄的羽林军。
天子怎么会……
刘辩看着他们,顿了一顿,道:
“都起来,别浪费在这点礼仪上,朕御前最喜欢的侍卫都到黄河边,拿命堵溃口去了,此地处处缺人,你们若有力气,不如跟朕去多救几个人。”
“陛下……”
吴县令抬起头,双眼有泪花闪动,“臣要觐见陛下想说的就是此事,臣对湖县了解,恳请陛下准许臣随舟出发,定能多救些人出来。”
刘辩识人本事日益渐长,已经不再是照本宣科的只懂历史角色。
这吴县令虽体态肥胖,但三言两语间他就清楚,此人为官倒是一片赤诚。
想想也是,出了司隶不好说,但司隶内,每一名县令都是尚书台选出来的。
河南尹、司隶校尉都盯着,再加上湖县属于弘农,弘农几任太守都有治国之才。
吴县令若是大奸大恶之徒,早就被办了,不会留到今日。
刘辩点头道:“朕准了,你们冻了这么久,先喝碗热粥再说。”
他说着目光凌厉的盯着吴县令,继续道:
“朕不是不讲道理之人,知晓洪水是天灾,但秋雨急骤,你身为一地县令,应当有所预防,此事事后朕再找你!”
话虽这么说,可刘辩清楚,找不出人祸的概率更大。
哪怕是吴县令有预知能力,也避免不了洪水到来。
莫说这个时代,就是放在千年后的未来,人力也难以抗衡大自然。
不过该查的还是得查。
吴县令匍匐下去,“罪臣接旨。”
刘辩不再管他,又有支船靠岸,上面还有昏过去的人,半天没有羽林郎过去抬人。
人实在是不够用了。
早在进入湖县前就分了兵,刘辩只带了两千人。
又要伐木搭木筏,又要搭营地,还得做沙袋。
煮粥需要人,帮郎中打下手需要人,一艘艘出去搜救的小舟还需要人。
还有溃口那边,不断要有人运送沙袋。
再加上缺少工具,两千人早已捉襟见肘。
刘辩见始终没人来帮忙,也没喊,咬着牙准备将人扛起来。
这时候,手上昏迷的百姓突然一轻。
往前一看,嘴里咬着毛笔的郭嘉来吃力的抬起百姓的腿。
刘辩松口气,和他配合着往军医的方向去。
两人都不是有力气的主,抬了没一段路,就累的气喘吁吁,额头冷汗直冒。
好在进帐之后,立刻有健壮的羽林卫来接过重任。
郭嘉脱力的坐在地上,拿走嘴上咬着的毛笔,喘气道:
“沉死了。”
刘辩也觉得双腿有点使不上劲,他看一眼刚刚那名百姓。
一名羽林卫正坐他胸口上按压,百姓吐出不少水。
还有军医在观察某名百姓的瞳孔,叹息一声,挥挥手,打下手的羽林卫立刻将人抬走。
说明人没救了。
刘辩表情稍显落寞,自己还是来晚了。
不少人被抬回到这里在救治的过程中咽气。
明明都坚持到这里了。
刘辩叹气,转身往帐外而去。
郭嘉迅速爬起跟上,掏出账本,语速飞快的汇报道:
“陛下,军中物资不多,斧头、布帛、粮食、药草全部短缺,尤其是粮食,我们轻装简行,本来带的口粮就只够将士们两三日之用,现在这么多百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若是等筹集好了粮食再出发,黄花菜都凉了。
刘辩一边走一边道:“百姓饿的肚子咕咕叫,他们本就受寒,不少人还高热,现在草药不够,若是连一碗热粥都喝不上,再多的手段怕是都救不过来,粥要继续熬,别管明天如何,先把今天的事办好。”
别看现在救来的百姓不少还能自己走路,那不过是因为希望的力量,给他们吊着一口气。
危险反而发生在安全的时候,发热会悄然而至,咽喉不适者会在几个时辰内激增。
一口热粥将成为他们活下去的支撑。
刘辩又道:“继续替朕拟手书,能送到三辅送到三辅,能送到洛阳就往洛阳送,实在不行送到河东郡也好,敕令接诏官吏,以最快的速度带着粮食和备倭兵过来。”
郭嘉脚步停顿,愁容满面的叹气。
这座山就像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消息哪有那么容易来回传输。
或许,天子失踪的消息在洛阳都传开了。
只希望满宠回去时没出乱子,同时能镇住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