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440章 一盘散沙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440章 一盘散沙

    而且何太后是亲历者,知道朝廷的官吏有多可恨。

    于是大长秋的人从昨日开始,就接手了尚书台的奏疏。

    风水轮流转这句话好似也在尚书台奏效了。

    曾经的荀令君多令人畏惧,今日就有多凄凉。

    更何况,说起来曾经的尚书台有权威,除了皇权加持,还有天子给予荀彧的四张牌。

    哪怕天子不在,荀彧身边有贾诩、曹邵、钟繇、荀攸四人占据关键位置。

    他们散了时,又有郭嘉、程昱两人补上,看不出问题。

    现在好了,郭嘉程昱不知所踪,他就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形单影只。

    张昭没了以往争强好胜,势要将荀彧踩在脚下的心。

    当初,他自傲的跟着天子的龙辇来到洛阳,世家将他视为狂傲之辈,唯有被他骂来骂去的荀彧送上一份请柬和委任书。

    张昭面色复杂。

    猜测荀彧的心里一定很难受。

    自己虽然想要赢,但要赢的光明正大,要赢全盛时期的他。

    几乎是没有迟疑,张昭推开前来示好的官吏,向着荀彧的位置主动走过去。

    与此同时,新任的司隶校尉满宠,也被一群人围住拉关系。

    司隶校尉是万万不可得罪的。

    以前的黄琬还好说,满宠是个狠人。

    曾经他们围住满宠有多嚣张,此刻脸上笑的就有多假。

    不只是他们,远处的杨彪看见满宠心里都犯嘀咕。

    此人当司隶校尉,该不会昭宁年,会发生三公被司隶校尉拽下马的事吧?

    满宠几乎是与张昭同一个动作,搪塞完别人,就向着边角旮旯荀彧方向抬步。

    另一个方向,也传来惊异声。

    一名手持羽扇的少年,穿过巴结他的大臣。

    “是诸葛亮。”有人小声为不认识的人解释。

    东宫太子官就是个小朝廷,三公九卿都能找到类似的官职。

    诸葛亮原职太子中庶子,类似侍中。

    现在升为太子三卿中的太子仆,太子三卿类似朝廷三公,太子仆的职责与三公太仆相近。

    等到有皇子入主东宫,诸葛亮必成为少主麾下心腹。

    同时,他是天子为太子打下的第一道基础,按照规律来看,此人将来上升的速度会极快,成为一个新党派的顶级大臣。

    今日是他第一次上朝,跟他打好关系同样是必要。

    只不过,他竟然也主动向荀彧走去。

    正惊讶间,三人已经来到荀彧。

    三人同时拱手施礼,“荀令君。”

    这边的一幕,可看傻了不少人。

    就连荀彧也有些诧异,惊奇过后,向三人还礼。

    张昭刚平身,又是一拱手:“荀令君胸怀,令昭钦佩,举荐之恩不敢忘,但……”

    张昭抬起头,目光火热,“昭会超越你。”

    前半句话荀彧并未在意,后半句则让他勾唇笑道:“若如此,天子麾下便又多了位才能远胜在下的贤臣,实乃天下之喜。”

    这时,诸葛亮跟着一拜,“亮之弟曾冲撞荀令君,亮管教胞弟不严……幸得荀令君宽宏,并未追究,亮不胜感激。”

    荀彧恍惚了一下才想起这么回事,天子从徐州班师回朝时,有两个小孩跑到自己面前说了些话,钟繇生气的要追究,诸葛亮跟过来道歉。

    荀彧摇摇头,“若不是你提醒,在下都将此事忘了。”

    还没完,满宠跟着说客套话,感谢自己在任河南尹时,荀彧的全力支持。

    就这一个角落,三名新秀齐聚在荀彧身边。

    看得众大臣都沉默了。

    不是,荀彧都这样了,为什么年轻人还往他那聚集?

    现在的年轻一派不是已经成一盘散沙了吗?

    这就完了?似乎并没有,一个重量级人物,比公的刘备,跟三公打完招呼后,就独自折返回来,往荀彧那而去。

    刘备来到小团体前,没摆什么皇叔和比公的架子,主动向他们打招呼施礼。

    这是诸葛亮与刘备的第一次相见,简单的施礼后,两人就算是认识了。

    刘备的主要目光落在荀彧身上,担心荀彧忧愁,宽慰道:

    “荀令君名满天下,文武百官皆钦佩为人,今日失利只是暂时,莫要因此事太过伤神。”

    荀彧哪会伤神,当不当什么尚书令其实他不在乎。

    前几日心痛到呼吸困难是因为天子,但天子派人给他传了信。

    叮嘱他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不要再管朝政了,并且也说清楚了郭嘉、程昱都放假休养去了。

    天子自己生病,还担心他的身体……

    荀彧感动的同时,放心不下朝堂变化,所以今日打算过来看看。

    再说了,暂时交接尚书台的工作,太后应当会在朝堂下诏,让百官今后奏疏送到大长秋那。

    他出来领旨配合,过渡的能顺畅些。

    比起自己,荀彧更感激的是刘备,朝刘备还礼,腰弯的比刘备还低。

    “刘皇叔高义,这几日承蒙皇叔照料,甚至供在下驱使,在下牢记恩情。若有时间,还请皇叔前来荀府,在下当一回下人,亲自倒酒款待皇叔。”

    刘备本不至于此。

    他的角色以及现在的级别,应该类似于北军中候朱儁,稳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至于下场。

    可他偏偏就亲自赶过来了。

    刘备极为认真的说道:“此乃国事,无论是谁,只要目的为国,莫说驱使,就是让备当牛做马,号令备为马前卒冲锋陷阵,备也愿意效劳,无怨无悔。”

    假设一道命令分给二十人,剩下的十九人都在嘲笑,看看哪个傻子接活。

    他宁愿做被嘲笑的傻子,也要站出来,顶着送死的任务,求一个问心无愧。

    刘备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一句话落,周围看向他的视线都变了。

    各种复杂的视线交织。

    荀彧还没说话,诸葛亮停下扇羽挥动的动作,拱手道:

    “皇叔为人,亮早有耳闻,并且一向钦佩,今日一见,更胜传言。亮决心向皇叔学习,一心为国,断无二志。”

    张昭怔怔的看着三人,听着他们间的对话,不知为何,浑身都在起鸡皮疙瘩。

    此刻他的感受,就好像当初程昱眼巴巴的看着曹操、陈宫、关羽几人交谈。

    觉得自己就好像茅坑里的老鼠,阴暗到不配见阳光。

    张昭觉得自己的道德水平不低啊。

    荀彧三个人所散发的人格魅力,让张昭觉得好像张口人民,闭口百姓的天子就在眼前。

    迟疑一番,张昭脸不红心不跳插话道:“在下也是这般人,为求大义,不惜此命。”

    刘备、荀彧、诸葛亮皆敬佩。

    唯独满宠紧皱眉头,这厮好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