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465章 活字印刷术(二)
热门推荐:
高武世界,我有亿万分身肝资源
末世降临,我独自升级
提前登陆游戏世界,开局联姻女帝
重生复仇之我在末世有农场
我有八个仙域
王牛牛出生后的1000天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重生八零:好好活一次
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
刘辩瞧他们瞪大眼珠不错过细节,一副没见识的样子,失笑道:
“卿二人可瞧好了。”
在他的发话下,糜竺和田丰大气都不敢喘。
刘辩就这么一扯,白纸被他扯了起来,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字。
“这是……”
两人同时看傻眼,糜竺瞧着白纸上的字下意识的念了出来:
“大汉昭宁二年末,陛下巡视至少府,见韩侯纸产出有冗余,遂发明印刷术……”
陛下两字原本写的是朕,糜竺是万万不敢将朕念出来,自然就用陛下代替。
印刷术?
糜竺摸不着头脑。
田丰盯着纸张看了好一会儿。
刘辩一直在观察他们的反应,见田丰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期待的问道:
“田卿可是看出了端倪?”
田丰咳嗽两声,躬身回答道:
“陛下的手艺真好,臣没想到,一堆刻着不认识图案的方块,落在白纸上就成了惟妙惟肖的字。”
刘辩幽幽的叹口气,果然印刷术还是太超前了。
自己不将事情完全说开,别人一时间根本无法发现其中奥妙。
刘辩放下纸张,大手一挥,吩咐道:
“再给朕拿张白纸来。”
糜竺眼疾手快,从旁边又取来一张白纸。
刘辩接下后,当着他们的面又是一印,还没完,他继续要纸。
两三下的功夫,印出五六张有着相同内容的纸张。
当一页页散发着墨香的纸铺在桌上时,两人都陷入沉默状态。
他们相视一眼,内心的震撼久久不得平息。
这不是艺术品。
这是跨时代的伟绩。
只要继续重复刚刚天子的动作,就能源源不断的印出一样内容的纸页。
若是改一改方块的内容,使其能印出传世典籍会如何?
被士族珍藏当成宝贝,外人难以一窥的书籍,将会成为烂大街的东西。
文人之间,常常串门互览藏书,今后怕是人手一本。
天子居然能拿出此等惊世骇俗的发明。
田丰想到什么,猛然打了个激灵。
天子这么大张旗鼓,绝对不是给他们露一手那么简单。
再想到近期朝廷的一系列举措……
不会是打算大力印书吧?
田丰紧张的咽口唾沫,一步上前,小心翼翼的说道:
“陛下,此物太过惊世骇俗,即是福也是祸,不可操之过急……少府……少府目前是万万不能收的。”
刘辩还没说什么呢,田丰怕这东西落在少府的头上,让他印书。
那可是捅了马蜂窝,遭老鼻子罪了。
刘辩呵呵一笑,随口道:“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发明而已,朕要他作甚?”
平平无奇?田丰嘴角抽搐,可看天子的表情,又不像是在说笑。
刘辩又道:“糜卿,这小玩意儿就送你了。”
“送我?”糜竺指着自己,整个人呆滞在原地。
不是,这么儿戏吗?
短暂傻眼过后,糜竺眼睛那叫一个亮,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着急的问道:“陛下此话当真?”
这可是个好东西啊,落在他手里,他有信心能让印刷术遍地开花,赚的盆满钵满。
朝廷日进斗金,商人也能大捞一笔。
商人捞着了,他就能带着商人去贫穷的地方搞建设,一整盘棋就活了。
至于什么士族不士族的,跟糜竺半点关系没有。
他闻到了商机,只想搞钱。
刘辩微笑道:“朕何时说过假话?”
田丰张了张嘴,最后识趣的合上。
反正这事只要不落到少府的头上就行。
对比田丰的兴致缺缺,糜竺则显得兴致盎然很多,虚心请教着天子印刷术的知识。
这东西原理并不复杂,刘辩只是弄出了个简单的原型,还可以升级到更为轻巧便利,只不过那就是韩暨的事了。
糜竺手里有钱,可以去找韩暨商量进一步改进的事。
花了一炷香的时间,糜竺基本学会了用法,现在摆在面前的就只剩下了纸的事。
趁着田丰就在场,糜竺当场就拉着他要纸。
田丰还未开口,刘辩在旁边帮腔道:
“少府的纸多到用不完,何不就帮糜卿一把?”
天子都开口了,田丰又能怎么办?
只得叹口气答应下来,不过,当着刘辩的面,田丰严肃的看着糜竺,说道:
“纸要多少我可以给你多少,但有个前提,该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赔本的买卖少府不干。
而且看这架势,鬼知道糜竺以后要多少纸,总不能打一辈子白工。
他的表态得到刘辩的认可,赞同道:
“没错,少府是朕的私库,一个子不能少。”
拿他的钱去给商人谋福利,门都没有。
糜竺清楚里面的巨大商机,现在哪还在乎这个,笑眯眯的冲田丰道:
“一言为定?”
田丰翻个白眼,“一言为定。”
总感觉这不是什么好差事。
不过只要不是少府来印东西,问题就应该不大。
少府等于皇家,让士族知道了不得当场炸锅。
一件大事,今日在少府轻松敲定下来。
糜竺离开前,刘辩将他的官秩提升到两千石,让他挤入九卿的水平,之后糜竺就急匆匆的找商人去了。
他要分享这个赚钱的机会,带着商人一起发大财赚大钱。
这正是刘辩想看到的。
有句话说的好,商人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当利润达到百分之十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五十就有人铤而走险。
利润来到一百时,他们就会不顾一切。
一旦达到百分之三百,哪怕是掉脑袋的生意,他们依旧无所畏惧。
书籍就是一桩利润超过三百的生意。
以前的书简需要人来抄写,每一本都弥足珍贵,普通人莫说识字,接触文字的机会都少之又少。
这种情况下,文字都是奢侈品,而现在的低价韩侯纸加上印刷术,则可以批量诞生书籍。
这里面的利润,商人一定看得到。
初期刘辩并不打算干预,坐看商人去开辟市场。
最后普通人消费不起也无所谓,只要书籍存世量暴增,产业成熟就是胜利。
作为掌舵人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机踩刹车,他有的是手段让书籍一夜之间价值暴跌,让百姓人人读得起书。
再加上改版后的举孝廉,人才还不井喷出现?
“卿二人可瞧好了。”
在他的发话下,糜竺和田丰大气都不敢喘。
刘辩就这么一扯,白纸被他扯了起来,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字。
“这是……”
两人同时看傻眼,糜竺瞧着白纸上的字下意识的念了出来:
“大汉昭宁二年末,陛下巡视至少府,见韩侯纸产出有冗余,遂发明印刷术……”
陛下两字原本写的是朕,糜竺是万万不敢将朕念出来,自然就用陛下代替。
印刷术?
糜竺摸不着头脑。
田丰盯着纸张看了好一会儿。
刘辩一直在观察他们的反应,见田丰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期待的问道:
“田卿可是看出了端倪?”
田丰咳嗽两声,躬身回答道:
“陛下的手艺真好,臣没想到,一堆刻着不认识图案的方块,落在白纸上就成了惟妙惟肖的字。”
刘辩幽幽的叹口气,果然印刷术还是太超前了。
自己不将事情完全说开,别人一时间根本无法发现其中奥妙。
刘辩放下纸张,大手一挥,吩咐道:
“再给朕拿张白纸来。”
糜竺眼疾手快,从旁边又取来一张白纸。
刘辩接下后,当着他们的面又是一印,还没完,他继续要纸。
两三下的功夫,印出五六张有着相同内容的纸张。
当一页页散发着墨香的纸铺在桌上时,两人都陷入沉默状态。
他们相视一眼,内心的震撼久久不得平息。
这不是艺术品。
这是跨时代的伟绩。
只要继续重复刚刚天子的动作,就能源源不断的印出一样内容的纸页。
若是改一改方块的内容,使其能印出传世典籍会如何?
被士族珍藏当成宝贝,外人难以一窥的书籍,将会成为烂大街的东西。
文人之间,常常串门互览藏书,今后怕是人手一本。
天子居然能拿出此等惊世骇俗的发明。
田丰想到什么,猛然打了个激灵。
天子这么大张旗鼓,绝对不是给他们露一手那么简单。
再想到近期朝廷的一系列举措……
不会是打算大力印书吧?
田丰紧张的咽口唾沫,一步上前,小心翼翼的说道:
“陛下,此物太过惊世骇俗,即是福也是祸,不可操之过急……少府……少府目前是万万不能收的。”
刘辩还没说什么呢,田丰怕这东西落在少府的头上,让他印书。
那可是捅了马蜂窝,遭老鼻子罪了。
刘辩呵呵一笑,随口道:“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发明而已,朕要他作甚?”
平平无奇?田丰嘴角抽搐,可看天子的表情,又不像是在说笑。
刘辩又道:“糜卿,这小玩意儿就送你了。”
“送我?”糜竺指着自己,整个人呆滞在原地。
不是,这么儿戏吗?
短暂傻眼过后,糜竺眼睛那叫一个亮,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着急的问道:“陛下此话当真?”
这可是个好东西啊,落在他手里,他有信心能让印刷术遍地开花,赚的盆满钵满。
朝廷日进斗金,商人也能大捞一笔。
商人捞着了,他就能带着商人去贫穷的地方搞建设,一整盘棋就活了。
至于什么士族不士族的,跟糜竺半点关系没有。
他闻到了商机,只想搞钱。
刘辩微笑道:“朕何时说过假话?”
田丰张了张嘴,最后识趣的合上。
反正这事只要不落到少府的头上就行。
对比田丰的兴致缺缺,糜竺则显得兴致盎然很多,虚心请教着天子印刷术的知识。
这东西原理并不复杂,刘辩只是弄出了个简单的原型,还可以升级到更为轻巧便利,只不过那就是韩暨的事了。
糜竺手里有钱,可以去找韩暨商量进一步改进的事。
花了一炷香的时间,糜竺基本学会了用法,现在摆在面前的就只剩下了纸的事。
趁着田丰就在场,糜竺当场就拉着他要纸。
田丰还未开口,刘辩在旁边帮腔道:
“少府的纸多到用不完,何不就帮糜卿一把?”
天子都开口了,田丰又能怎么办?
只得叹口气答应下来,不过,当着刘辩的面,田丰严肃的看着糜竺,说道:
“纸要多少我可以给你多少,但有个前提,该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赔本的买卖少府不干。
而且看这架势,鬼知道糜竺以后要多少纸,总不能打一辈子白工。
他的表态得到刘辩的认可,赞同道:
“没错,少府是朕的私库,一个子不能少。”
拿他的钱去给商人谋福利,门都没有。
糜竺清楚里面的巨大商机,现在哪还在乎这个,笑眯眯的冲田丰道:
“一言为定?”
田丰翻个白眼,“一言为定。”
总感觉这不是什么好差事。
不过只要不是少府来印东西,问题就应该不大。
少府等于皇家,让士族知道了不得当场炸锅。
一件大事,今日在少府轻松敲定下来。
糜竺离开前,刘辩将他的官秩提升到两千石,让他挤入九卿的水平,之后糜竺就急匆匆的找商人去了。
他要分享这个赚钱的机会,带着商人一起发大财赚大钱。
这正是刘辩想看到的。
有句话说的好,商人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当利润达到百分之十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五十就有人铤而走险。
利润来到一百时,他们就会不顾一切。
一旦达到百分之三百,哪怕是掉脑袋的生意,他们依旧无所畏惧。
书籍就是一桩利润超过三百的生意。
以前的书简需要人来抄写,每一本都弥足珍贵,普通人莫说识字,接触文字的机会都少之又少。
这种情况下,文字都是奢侈品,而现在的低价韩侯纸加上印刷术,则可以批量诞生书籍。
这里面的利润,商人一定看得到。
初期刘辩并不打算干预,坐看商人去开辟市场。
最后普通人消费不起也无所谓,只要书籍存世量暴增,产业成熟就是胜利。
作为掌舵人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机踩刹车,他有的是手段让书籍一夜之间价值暴跌,让百姓人人读得起书。
再加上改版后的举孝廉,人才还不井喷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