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304章 天子的胸怀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第304章 天子的胸怀

    只需要一声令下,便可合围司隶,与朱儁的北军对峙于阳武。

    届时孙坚军、刘备军必将南下勤王,围点打援将其吃掉,之后岂不是为所欲为?

    现在倒好,兵权都被卸下,接下来就是无边的打压咯。

    他们冀州士人该何去何从?

    冀州雄霸天下,以后怕是会被当成朝廷养的猪宰。

    皇甫嵩接完旨,正式步入司隶。

    曹操显得无聊,想起个人。

    张合。

    天子特意要抓住此人。

    为了抓他,于禁、乐进、徐晃接连上阵,好不容易将其逮住。

    晾了他这么多天杀锐气,该去见见了。

    愿意接受朝廷招安也罢,不愿意,那就该吃苦头了。

    结果出奇的顺利。

    刚见到张合,人家就马不停蹄的表示愿意归顺朝廷。

    省事了。

    大军来到阳武时,只剩下六七万人。

    阳武目前是司州军驻地,司州军由朝廷直管。

    军营没什么好看的,但是那白雪之下,错落有序的房屋,一亩亩良田,家家户户的炊烟,让不少冀州人都震惊了。

    刘子惠、耿武、闵纯、李历、沮授,田丰、审配、辛评一众人等傻眼。

    他们冀州号称富甲天下,可绝对做不到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大冬天的全都烧着炭。

    还没完,进城之后他们遇到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

    直到一路来到河内,太守王匡亲自来迎接。

    王匡对皇甫嵩极为敬佩,带着官吏一路送着皇甫嵩等人往洛阳走。

    沮授没忍住,指着不远处的告示牌,问:

    “那究竟是什么?一路而来,看见不少。”

    王匡的视线看了过去,告示牌上写着“道路积雪,小心地滑”。

    不止是沮授好奇,其他人同样好奇。

    路边看到个池塘,都能看到写着水深危险。

    王匡见他们疑惑,哈哈一笑,然后解释道:

    “诸位第一次来司隶,怕是没听说过天子曾言:民有折损,长史下狱这句话吧?”

    他们全都莫名其妙。

    皇甫嵩意动的问道:“老夫都不曾听说,此乃何意?”

    王匡耐心的为他们解释道:

    “百姓有损伤,必须有人需要担责,满府君言为责任制,打个比方,谁家若是有个鱼塘,没有写上标语,导致来戏水的百姓淹着了,鱼塘主必须负全部责任。”

    这句话让众人都懵了,还有这种说法?闻所未闻。

    田丰视角独特,突然道:“若淹死的人是来偷鱼被淹死的呢?”

    王匡不假思索的回道:“鱼塘主同样要担责,最起码赔偿责任少不了。”

    离谱至极。

    大伙面面相觑,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无语。

    谁想出来的这么离谱的规定。

    王匡看他们的表情,意味深长道:“天子曾言,他不管外面有多自由,再多的钱比不上命,朝廷就是要立下一条规矩,哪怕百姓不听劝阻找死,非要去爬山探险出事了,也需要有人承担责任。”

    耿武紧皱着眉头,再次提问:

    “如果这事发生在河内,会如何处置?”

    类似的事王匡明显没少处理,当即道:

    “先追究里正,然后三天内建好护栏,设置标语,不允许百姓随意进险地,若是还有发生,哪怕是深夜,里正也要爬起来组织人手去找人,事后该处罚的百姓处罚。”

    众人一下子沉默了。

    触及到他们的知识盲区了。

    如此是好事吗?站在百姓的头上或许是好事,因为时时刻刻都有人提心吊胆担心着你。

    对朝廷而言,绝对是坏事。

    百姓要骂,官吏也要骂,图啥呢。

    皇甫嵩若有所思的点头,举一反三的问道:

    “所以道路积雪的标语,也是因此?”

    王匡笑眯眯的点头:“正是如此!”

    曹操凑了过来,感慨道:“天子的胸怀,非常人能够想象。”

    不去说暗地里会不会有百姓没人管,但能做到表面上这般,已经是独一份亘古未有了。

    能看的出来,街头走动的乡亲们脸上都带着微笑。

    笑容是发自内心的。

    别的州郡都不曾见到。

    不对,兖州除外。

    路过兖州时,曹操都恍惚了。

    才短短几个月,他年初领军出征时,兖州遍地黄沙,四周可见骸骨,蝗虫、瘟病肆虐,百里寥无人烟。

    可回师后,发现兖州大变样,到处都在建房屋,远道而来的商人们吆喝着招长工,各种商队来回穿梭……

    原本荒凉的兖州,重新焕发了生机。

    真是不可思议。

    不仅仅是他,田丰、审配、沮授等人也觉得大开眼界。

    他们突然有种强烈的想法,想迫不及待的到洛阳去,去看看洛阳的样子,以及那传说中英姿勃发的少年天子。

    皇甫嵩眼中惆怅一扫而空,笑呵呵的说道:

    “继续赶路吧,大军驻扎在河内,诸位随我前往洛阳。”

    一行人继续向西。

    ……

    洛阳,崇德殿。

    今日早朝,刘辩豪气了一把。

    当着百官的面,他拍拍手,殿门处密集的脚步声响起。

    接着,虎贲军进入殿中。

    百官心惊胆战,以为天子又要杀人了。

    结果却让人始料未及,各种金银珠宝、钱财布帛往大殿中抬,还有一箱箱的雪玉糖,足足堆成一条长龙。

    这是要做什么?

    臣子们傻眼了,暗自揣测着天子用意。

    龙椅上的刘辩站起身,走下台阶,来到箱子前,随手抓起一把珠宝。

    放在外面不说价值连城,随便一串都价值上万钱。

    刘辩感慨道:

    “多好的宝贝。”

    要么是少府和国府赚的,要么是各地进献上来的东西。

    他将珠宝放下,笑呵呵的看向众多大臣,张开双手,说道:

    “朕曾言与众卿共治天下,有朕和大汉的一份,就有诸卿的一份,今日殿中之物,全是给予众卿的赏赐。”

    嘶。

    现场倒吸凉气的声音不绝于耳。

    自从天子亲政兖青二州回来以后,对他们的赏赐是一波接一波。

    先封官,后来秋收后赏了每人六个月俸禄,现在还要接着赏。

    他们还没来得及道谢,就听见刘辩笑道:

    “昭宁元年多亏诸卿辅佐,年关将至,算是朕赏诸卿的年货,还望诸卿勿要懈怠,昭宁二年须更加通力合作,重现大汉盛世。”

    “臣等拜谢陛下,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众臣激动的齐齐行礼。

    满殿珠宝,让他们八十个人分,退朝后得喊人驾马车来拉。

    盛世都没出现过此等情景吧。

    刘辩走回台阶,笑眯眯的转过身。

    “诸卿免礼……”

    喂饱了你们,朕才能玩几出大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