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凭实力截胡 > 第517章 商议李儒

三国凭实力截胡 第517章 商议李儒

    有的建议还是放在并州,说是并州人少,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把并州人口给提上去。

    有的建议把现在的俘虏和以前的俘虏都编练成军,分散打入各将军麾下。

    或者直接把俘虏放到攻城营,用来减少自己嫡系伤亡。

    而流民也是问题。

    寒冬一来,来冀州的流民会增加,同样流民的伤亡会增加。

    各地都会有冻死人的情况。

    所以也要商议处理一下。

    韩明直接朝众人走了过去。

    众人看见韩明,恭敬地喊着主公。

    韩明笑着点点头,然后陪着众人看了一会儿雪。

    随后众人前往后堂。

    后堂里面倒是温暖,不但有炉火,还有一口大锅在烧着。

    众人见主公落座,也是相互看了看,笑着开始坐下。

    韩明见众人坐好后看着他,他左右看了看众人,点头开口道:

    “诸公,今年我等出兵以来,俘虏已经上万。而很多流民更愿意待在冀州,却不愿去幽并之地。诸公怎么看?”

    众人闻言,相互看了看,开始沉吟。

    “主公!”

    李厉率先说道:“俘虏流民,可置于并州。”

    “并州人少,置于并州首先便可增加人口。”

    “而流民,无论他们愿不愿意前往并州,皆不影响,我等强制执行即可。”

    “毕竟我冀州救助他们,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俘虏的话,就让他们去修建并州即可。”

    “特别是并州要防备北方异族,可多让他们修筑城防。”

    “并州地多人少,可让他们以韩氏犁开垦荒地。”

    “再以主公之法施肥,待秋收时,以比例征税即可。”

    “如此,他们一两年内便可自给自足。”

    “加之并州也算我冀州大后方,越早让并州自给自足,于我等越有利。”

    “何况有伯典季珪在并州,并州易大治。”

    听了李厉的话,不少人点头表示赞同。

    王凌更是抱拳附和道:“主公,李兵曹言之有理。”

    他见众人都看着他,他眨了眨眼睛,不紧不慢地说道:“凌以为,此有五利。”

    “众所周知,大汉各州,并州是人口最少之地。”

    “主公治并州本意便是吸纳流民,促进生育。”

    “今有大量俘虏流民,正好可充入并州。”

    “此一利也!”

    “且李兵曹说的对,俘虏修筑城防,可增强并州防御。”

    “此二利也!”

    “流民开垦荒地,能提升并州税收。”

    “若是能治好并州,不但不需要我冀州助并,并州或还可为主公提供兵力粮草。”

    “此三利也!”

    “如此一来,并州人口增多,还可促进并州经济发展,也能为我冀州提供更多支持。”

    “此四利也!”

    “至于这五利,哈~冀州不用操心这些流民俘虏,可以安心稳固发展。给主公提供最大的优势。”

    王凌说完,目光扫视众人。

    见众人有认可的还有皱眉的,于是安静地看着自家主公。

    韩明也不说话,看着众人。

    郭嘉见状,抱拳正色道:“幽州俘虏,去了并州。”

    “其必思幽,如此,易生叛乱。”

    “嘉以为,俘虏可先安排在冀州,待一两年后,再择其编军。”

    “毕竟这些俘虏大多是青壮,还当过兵,不用花大量时间去练兵。”

    “至于流民,安排去并州倒是可以,不过最好给点优惠政策。”

    “比如当年给其种子,提供农具,不收其税,次年有了收成,再征税即可。”

    “另外,还要尽快给那些无妻无子流民安排成家。”

    “有了家,他们的心才会定。”

    众人听后,不少人点头认可,郭嘉考虑还是周全的。

    虽然说是个浪子,但这头脑确实可以。

    连王凌看向郭嘉的眼中都有一丝欣赏。

    而李厉也是点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只要流民别在冀州影响发展就行。

    至于俘虏,对冀州影响不大。

    田丰看了看郭嘉,眼中有着一丝赞赏。

    对着韩明抱拳道:“主公,奉孝此言有理。”

    “不过......此计虽好,但也需谨慎。”

    “俘虏之中不乏对我等心怀怨恨之人,若处置不当,恐生叛乱。”

    “可将其分散管理,派可靠之人监管。”

    “而流民可直接强行迁至并州,虽可能引发不满,却可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如减免赋税、提供农具等。”

    “愿则优待,不愿者,直接谴其离冀。”

    “毕竟我冀州不可能白白养着他们。”

    韩明闻言,面露笑意。

    看向众人问道:“诸公以为奉孝元皓所言如何?”

    “不错!”李厉开口。

    众人见自家主公脸上的笑容,心中已经知道主公想法,抱拳齐声道:“属下附议!”

    “善!”

    韩明笑着点点头,扬声道:“如此,就依此行事。”

    “先将俘虏妥善安置在冀州,加强管理。”

    “先继续修筑冀州,一年后连同以前的俘虏共同充军。”

    “流民的话......以优惠政策引导前往并州。”

    “务必让此事平稳推进,为我冀州发展助力。”

    “诺!”众人领命。

    韩明想了想,轻声道:

    “对了,探马来报,李儒徐荣领兵五千投靠,大军在河东安邑被张扬管辖。至于李儒徐荣二人,已经在来邺城的路上了。”

    田丰闻言,满脸凝重道:“主公,李儒此人,毒杀少帝。”

    “眼下人心思汉,若是天下人知道主公用他,恐怕主公绝对要被口诛笔伐。”

    “届时冀州容易与天下离心离德,还望主公慎重。”

    “主公!”

    戏忠看了看他旁边的荀彧,面色也是颇为严肃。

    沉声开口:“忠心汉室的太多。数年甚至数十年,我等都要打着汉室的名义讨伐天下。李儒之事,当思之慎之。属下以为,可先让李儒改名,然后其前往我冀州之时当让其暗中前往。”

    荀彧此刻低着头,眉头微皱。

    主公要用李儒,他却无能为力。

    虽然投靠主公时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荀家得汉室恩惠太多。

    可以说是世食汉禄。

    要释怀,那根本不可能。

    但自己也阻止不了他们。

    算了,只要主公没有逼迫天子让位就行。

    于是他闭上了眼睛,静静地听着众人商议。

    韩明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荀彧,见荀彧如此表情,心中暗喜。

    “子陵!”

    转头看向旁边的史阿。

    “主公!”

    史阿上前恭敬应道。

    韩明吩咐道:“汝亲自去迎接他们,注意,让李儒乘马车而来。入魏郡后让其遮面,待他来了州牧府,再做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