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列车长的升迁之路 > 第320章 云水谣

列车长的升迁之路 第320章 云水谣

    两天的功夫,一楼的摊位全部销售一空,一些眼光独到的商家就认准一楼这个得天独厚的优点,毫不迟疑的出手了。这也是摊位有限,限定的经销品种有限,一些知名的黄金饰品厂家没等反应过来呢,就已经没有摊位了。

    众多的黄品牌商找到了销售小组负责人,强烈要求入驻购物中心。这个消息马上反馈到谢南这里,面对如此热情的厂家,谢南和销售小组不得不临时决定,把已经销售的一楼其他商家,以降低销售收入提成的条件作为让步,把他们请到了二楼,原定的六楼童装,不得不和女装合并到一个楼层,把二楼等以此类推的上挪一层楼。

    就形成了整个一楼,全部是黄金珠宝首饰,二楼为玉器、化妆品、手表;三楼就是皮具,男鞋女鞋,以此类推。

    面对一楼和二楼摊位的销售火爆,是谢南没有预料到的。谢南认为,销售火爆的背后,是商家和商户对中高端这个定位的认可,是对他们经销商品品牌的一种保护,是追求高端市场的一种体现。谢南不得不再一次提示销售小组,一定要把好关,存好档,做好对比,做到宁缺毋滥。

    在购物中心旁边的百货大楼,根本没把这个竞争者放在眼里,10几年了,坐惯了龙头老大的地位,习惯的把目空一切作为他看低对手的姿态。

    而百货大楼里的商户可不是这么认为的。有头脑灵光的聪明人算了一笔账:我在百货大楼每年要付租金,要承担营业员的工资,就是我一年不开张,也要拿出这些钱。但是在购物中心,我一年不开张,就只支付营业员的工资即可了,别的没有任何费用!当然店铺的装修费用是自己的。

    于是有不少百货大楼里聪明的商户,也到了购物中心做了登记,经营的品牌当然是和百货大楼里的一样,无非到厂家上货时多上些,多付两个营业员的工资而已!

    10月30日,星期五,10月份的最后一天。

    谢南晨练过后,就接到了成林建筑公司刘经理打过来的电话,告诉谢南工程已经在收尾了,让谢南有空来看看。

    谢南趁着晚上快要下班的工夫,开车来到了青云水库。谢南最后一次来到这个山庄的现场,还是接待国家审计署的领导时,一转眼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这里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刘经理为了山庄大门的选择上,颇费了一番脑筋。与设计院的邵工和刘工切磋了许久,最终确定为广亮大门。他们认为这种等级较高的大门,很适合拥有这个山庄的主人的身份。

    广亮大门,门屋宽大,门扇位于门屋中柱位置,门前有开阔空间,搭配台阶、抱鼓石。门楣上方有雕花装饰,中间空余着,明显是给主人留作提山庄之名之用。梁柱涂朱漆,彰显庄重气派,房梁全部亮在外头,门庑木构架采用五檩中柱式,装饰极为讲究。四周是白墙碧瓦的高围墙,可以给主人提供较为私密的空间。

    踏入山庄,仿佛一步跌进了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亭、台、楼、榭藏于绿荫,碧水假山相映成趣,每一寸景致都浸着江南的温润与古雅。

    最先撞入眼帘的是一汪月牙形的水池,名唤“镜心池”。池水清浅,像被晨露洗过的翡翠,倒映着天光云影,也映着池边错落的亭台。池沿由青灰色的太湖石砌成,石头上爬满了翠色的薜荔藤,偶尔有几尾红鲤从石缝间游过,搅碎了满池的倒影,漾开一圈圈细碎的波光。池中央架着一座小巧的石拱桥,桥栏上雕刻着缠枝莲纹,走过桥去,便是一座临水而建的“听涛榭”。

    听涛榭是座四角攒尖的木榭,朱红的梁柱上缠着紫藤,一串串淡紫色的花穗垂下来,风一吹,满榭都是清甜的香气。榭内摆着几张梨花木的桌椅,桌案上放着青瓷茶具,若是雨天坐在这儿,听雨水敲打着榭顶的瓦片,顺着飞檐滴落进池里,发出“叮咚”的声响,倒真应了“听涛”二字。榭的檐角挂着铜铃,风过时,铃音清越,与池中鲤鱼甩尾的声音相和,像一曲天然的乐章。

    从听涛榭绕过去,穿过一片修竹掩映的小径,便见一座假山拔地而起。这假山是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石头多孔洞,形状嶙峋,有的像展翅的禽鸟,有的像蜷卧的猛兽。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从石缝中汩汩涌出,汇成一汪浅潭,潭边种着几株菖蒲,叶片修长,在风中轻轻摇曳。假山中间凿有一条蜿蜒的石阶,顺着石阶往上爬,能走到山巅的“望岳亭”。

    望岳亭是座六角亭,比听涛榭更高些,站在亭内往外看,整个山庄的景致尽收眼底。亭下的假山有几处洞穴,阳光从洞顶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若是傍晚时分,夕阳的金辉洒在假山上,石头的轮廓被镀上一层暖色,倒有几分“夕阳无限好”的意境。亭的柱子上题着一副对联:“云影徘徊疑是画,水声断续自成诗”,字是行楷,笔力遒劲,倒与这山水景致相得益彰。

    山庄的西侧,还有一座“观澜楼”,是座两层的小楼,一楼辟为茶室,二楼是书房。楼前有一片开阔的庭院,铺着青石板,石板缝里冒出些青苔,透着几分古朴。庭院中央有一方鱼池,池里养着各色锦鲤,鱼池边立着几块湖石,石上爬着爬山虎,绿油油的叶子爬满了石面,倒像给石头披了件绿衣裳。楼的窗棂是镂空的雕花,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室内,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花影,落在书架上的线装书上,平添了几分雅致。

    沿着参天古树下幽静的小路尽头,便是山庄的三层主楼,坐落在山脚之下,主楼东边的二层小楼,便是厨房和可以容纳4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二楼则是娱乐房间,棋牌室、健身室、练歌房。二层小楼的南面,也是一座二层小楼,谢南进去一看,应该是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和储藏间。向东延展,便是修建的一处网球场地和近百米长的连廊,连廊的尽头是一个硕大的凉亭,凉亭中间放置着石桌石凳。

    在保留了原始林木的前提下,在林中修建了曲径通幽的青石小路,环绕着整个山庄,每隔一段,便修建一个亭廊。走在山庄里,随处可见这样的景致:或许是廊下丛生的兰草,或许是墙角斜出的一枝红杏,或许是石阶边悄然绽放的蒲公英。亭台楼榭依山傍水,假山水池相映成趣,一步一景,一景一诗,仿佛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只留下山水的静谧与岁月的温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远处的山峦被薄雾笼罩,近处的池水泛着淡淡的水汽,整座山庄便像被裹在一层轻纱里,朦胧得像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云水谣”三个字清晰的呈现在谢南的脑中,门楣上的空间,便是为这三个字而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