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女闯情关 第222章 云深采药遇故交 青锋照影破重围
越城岭的晨雾如絮,在黛青色的山峦间缠绵不去。
雪儿双手紧攥缰绳,身后是昏迷的十七伏在马背上,随着“黑玫瑰”的颠簸而微微晃动,仿佛随时都会滑落。
这匹神驹此刻也已显得吃力,在嶙峋的山石间谨慎前行,铁蹄不时打滑,溅起的碎石滚落深渊,久久才传来回响。
十七的玄色衣袍已被晨雾浸透,宽大的袖口随着马背的起伏无力摆动,宛如折断的鸦羽。
山路愈发狭窄,右侧是陡峭如削的岩壁,左侧则是深不见底的云雾深渊。雪儿不自觉地咬紧下唇,一股焦躁在心头蔓延。她伸手按住十七的后背,生怕一个颠簸就会让他坠入那无底云雾之中。
“再坚持一会儿......”她轻声呢喃,不知是在安慰昏迷的十七,还是在为自己打气。
“黑玫瑰”似乎感受到主人的焦虑,打了个响鼻,步伐却更加稳健起来。
山间忽闻“咔嚓”脆响,一根枯枝断裂的声音惊起林间栖鸟。雪儿心头一紧,猛地勒紧缰绳,“黑玫瑰”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十七的身子顿时从马背上滑落。
电光火石间,雪儿纤腰一拧,探身将十七拦腰抱住。两人堪堪稳住身形,她已利落地翻身下马。青丝散乱间,她毫不犹豫地解下束发的红绸带,将昏迷的十七牢牢缚在马鞍上,自己则牵着缰绳徒步前行。
雪儿抬眸远眺,在缭绕的云雾间,半山腰处几间茅舍的轮廓若隐若现。看似不过一箭之地的距离,实则山路迂回曲折。
两个多时辰过去,日头已经高升。当那茅舍终于真切地出现在眼前时,雪儿才发现它比远观时更为破败。
茅草屋顶塌陷了一角,篱笆墙歪歪斜斜地立着,一只受惊的野兔从门缝中窜出,消失在草丛中。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扑面而来的是积尘的霉味。灶台冰冷,倒扣的米缸旁散落着几粒发霉的谷粒,墙角发芽的番薯扭曲着嫩黄的藤蔓——显然这里早已无人居住。
雪儿吃力地搀扶着十七,小心翼翼地将他安置在屋内唯一能称得上“床”的地方——那不过是几块粗糙木板拼凑而成的简易卧榻,上面铺着些干草。她脱下自己的外衫叠作枕头,枕到十七头下。
此处虽然破败,但终究是个能遮风避雨的所在。
雪儿快步走向院中的水井,幸而绳桶尚在。清冽的井水打上来时,晃动着映出她沾满尘土的憔悴面容。
她捧着温热的粗陶碗来到榻前,指尖轻轻揭开十七面上的黑巾,一张出乎意料的面容倏然显现。
眉如远山,肤若新雪,即便昏迷中仍透着几分书卷清气。
雪儿指尖一颤,险些将陶碗打翻。这般温润如玉的相貌,与想象中冷血杀手的形象相去甚远。
她不禁凝眉暗忖:如此风姿俊逸的人物,怎会沦落至折冲府做那刀头舐血的勾当?
“姐姐......”
一声沙哑的低唤突然响起,惊得雪儿一颤。她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俯身凑近。只见十七苍白的唇微微颤动,那双凌厉的眸子此刻半睁着,蒙着一层病态的雾气。
“别动。”雪儿轻声说着,匆匆将陶碗搁在旁边摇摇欲倒的矮几上,一手小心地穿过他的后背,一手托住他的脖颈。
十七的身子沉得惊人,像灌了铅似的,每一次呼吸都带着不规律的颤抖。
雪儿暗暗运劲,腰背绷成一张拉满的弓。随着“嘶”的一声轻响,她终于将人扶起。十七的额头重重抵在她锁骨处,烫得惊人。
他紊乱的吐息喷在她颈侧,每一次喘息都带着灼人的热度,像是体内藏着一团燃烧的火。
雪儿心头一紧,指尖攥紧了陶碗边缘——方才烧水前分明还好好的,怎的转眼间就烧成这样?她蹙眉暗忖,手上动作却不停,小心托起十七的后颈,将温水缓缓喂入他干裂的唇间。见他喉结微动,勉强咽下几口,这才稍稍安心。
待将他轻轻放平,雪儿毫不犹豫地“刺啦”一声撕下他早已破损的裤腿。粗布浸入冷冽的井水中,她将湿布叠得方正,轻轻覆在那滚烫的额头上,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紧蹙的眉间。
“算你运气好,这山上的草药可以给你当饭吃。”她看了眼在湿布下微微发颤的十七,转身推开了吱呀作响的柴门。
山间草木茂盛,杂草足有一人多高,雪儿穿行其间,低头搜寻着可用的草药——山隐金英、长生缀、七叶一枝花,这些都是退烧的良药。十七的高烧不退,她必须尽快找到药材回去。
雪儿的指尖正拂过岩缝间的一株山隐金英,忽然耳尖微动——山下传来杂乱的马蹄声与兵刃相接的铮鸣。
她伏低身形,指尖拨开眼前茂密的杂草,凝神远眺,山下的景象顿时清晰——
蜿蜒的羊肠小道上,十余名披甲士兵正狼狈后撤。为首将领身形瘦削如竹,却挺得笔直,肩头赫然插着半截断箭,鲜血早已浸透半边铁甲。
而追杀他们的却是七八个身着劲装的江湖人士,当先那人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手持一对弯月双钩,寒光闪过,直取将领咽喉!
那将领踉跄避开,与士兵们边战边退,刀光剑影间溅起的血珠在阳光映射下划出夺目的光彩。
待他们退至距雪儿十余丈处,一道倏忽掠过的阳光恰好穿透林隙——那些士兵肩甲处暗红色的翎羽突然泛起鎏金般的微光,细密的“任”字纹在翎羽根部若隐若现,宛如无数细小刀锋拼成的图腾。
雪儿心头一紧,顾不得多想,掌心已扣了三枚石子。
第一枚石子破空而去,精准击中双钩汉子腕间太渊穴。那人闷哼一声,精铁双钩当啷坠地。第二枚石子紧接着呼啸而至,将劈向小兵的雁翎刀打得偏出三寸,深深楔入道旁古松。
“何方鼠辈?!”那领头武者捂着青紫的腕骨厉喝。
雪儿却已凌空跃下。鱼骨剑出鞘时带起一串泠泠清响,宛若冰河乍破。追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剑光所慑,齐齐后退三步。
她借机足尖点地,轻烟般飘至那满脸血污的将领身侧,“破军。”简单二字,却令那被唤之人剧震。他瞪大双眼,颤抖的嘴唇突然咧开,“表姐!当真是你!姐夫在鹰嘴崖......”
雪儿剑眉一蹙,未等柳破军说完便冷声打断,“闲话少叙,速退!”话音未落,她身形已如离弦之箭疾射而出。
鱼骨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凄艳的寒芒,正是“寒江十八式”中的杀招“雪漫千山”。那魁梧大汉见剑势凌厉,急忙横刀格挡,却见雪儿皓腕轻翻,剑锋突然如游鱼般贴着刀背滑入——“铮”的一声清响,精钢所铸的刀柄竟被齐根削断,断口平滑如镜!
余下几人见状骇然变色,纷纷抽身欲退。就在此时——
“嗖!嗖!嗖!”
三支玄铁箭矢撕破长空,带着刺耳的尖啸声瞬息而至。箭簇精准穿透三人的后心,去势不减,竟将人钉在了三丈开外的古松树干上。箭尾漆黑的雕翎仍在剧烈颤动,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嗡嗡”声。
雪儿猛然回头,只见崖边立着一道熟悉的身影——十七!他脸色仍苍白如纸,手中铁胎弓弦犹自震颤,显然刚刚那三箭正是他所发!雪儿怔住,没想到他竟拖着病体追了出来。
余下之人更是吓得肝胆俱裂,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几人顿时如惊弓之鸟四散奔逃。
雪儿眉头微蹙,还未来得及出声阻止,便听“嗖嗖嗖”三声破空锐响——又是三支黑羽箭追魂而去,精准没入三人的后心。
几乎同时,一道黑影自林间飞掠而出,眨眼间已至眼前,他苍白的面容上杀意凛然,左手如铁钳般扣住一名武者的咽喉,“咔嚓”一声脆响,喉骨应声而碎;右手并指如剑,瞬息间点中另一人背心死穴。
两道身影同时僵直倒地,毙命竟是不分先后!
雪儿凝视着十七嘴角那抹刺目的殷红,心头蓦地一紧——他分明内伤未愈,却偏要逞强出手。
“你伤还没好,出来做什么?”雪儿正说着,却见十七身形一晃,竟如断线纸鸢般向前栽去。
“你!”她箭步上前,双臂一展将人接个满怀。十七冰凉的面颊贴在她颈侧,灼热的呼吸拂过耳畔,“……怕你死在外面,没人给我煎药。”
柳破军瞪圆了眼睛,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来,一把将十七架到自己肩上,伸手故意在他腰间伤口处按了按,“表姐,这病秧子是谁?瞧着细皮嫩肉的,莫不是你在外头养的小白脸?”
雪儿反手一个爆栗敲在柳破军额头,“胡说什么!扶他上山......”
雪儿双手紧攥缰绳,身后是昏迷的十七伏在马背上,随着“黑玫瑰”的颠簸而微微晃动,仿佛随时都会滑落。
这匹神驹此刻也已显得吃力,在嶙峋的山石间谨慎前行,铁蹄不时打滑,溅起的碎石滚落深渊,久久才传来回响。
十七的玄色衣袍已被晨雾浸透,宽大的袖口随着马背的起伏无力摆动,宛如折断的鸦羽。
山路愈发狭窄,右侧是陡峭如削的岩壁,左侧则是深不见底的云雾深渊。雪儿不自觉地咬紧下唇,一股焦躁在心头蔓延。她伸手按住十七的后背,生怕一个颠簸就会让他坠入那无底云雾之中。
“再坚持一会儿......”她轻声呢喃,不知是在安慰昏迷的十七,还是在为自己打气。
“黑玫瑰”似乎感受到主人的焦虑,打了个响鼻,步伐却更加稳健起来。
山间忽闻“咔嚓”脆响,一根枯枝断裂的声音惊起林间栖鸟。雪儿心头一紧,猛地勒紧缰绳,“黑玫瑰”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十七的身子顿时从马背上滑落。
电光火石间,雪儿纤腰一拧,探身将十七拦腰抱住。两人堪堪稳住身形,她已利落地翻身下马。青丝散乱间,她毫不犹豫地解下束发的红绸带,将昏迷的十七牢牢缚在马鞍上,自己则牵着缰绳徒步前行。
雪儿抬眸远眺,在缭绕的云雾间,半山腰处几间茅舍的轮廓若隐若现。看似不过一箭之地的距离,实则山路迂回曲折。
两个多时辰过去,日头已经高升。当那茅舍终于真切地出现在眼前时,雪儿才发现它比远观时更为破败。
茅草屋顶塌陷了一角,篱笆墙歪歪斜斜地立着,一只受惊的野兔从门缝中窜出,消失在草丛中。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扑面而来的是积尘的霉味。灶台冰冷,倒扣的米缸旁散落着几粒发霉的谷粒,墙角发芽的番薯扭曲着嫩黄的藤蔓——显然这里早已无人居住。
雪儿吃力地搀扶着十七,小心翼翼地将他安置在屋内唯一能称得上“床”的地方——那不过是几块粗糙木板拼凑而成的简易卧榻,上面铺着些干草。她脱下自己的外衫叠作枕头,枕到十七头下。
此处虽然破败,但终究是个能遮风避雨的所在。
雪儿快步走向院中的水井,幸而绳桶尚在。清冽的井水打上来时,晃动着映出她沾满尘土的憔悴面容。
她捧着温热的粗陶碗来到榻前,指尖轻轻揭开十七面上的黑巾,一张出乎意料的面容倏然显现。
眉如远山,肤若新雪,即便昏迷中仍透着几分书卷清气。
雪儿指尖一颤,险些将陶碗打翻。这般温润如玉的相貌,与想象中冷血杀手的形象相去甚远。
她不禁凝眉暗忖:如此风姿俊逸的人物,怎会沦落至折冲府做那刀头舐血的勾当?
“姐姐......”
一声沙哑的低唤突然响起,惊得雪儿一颤。她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俯身凑近。只见十七苍白的唇微微颤动,那双凌厉的眸子此刻半睁着,蒙着一层病态的雾气。
“别动。”雪儿轻声说着,匆匆将陶碗搁在旁边摇摇欲倒的矮几上,一手小心地穿过他的后背,一手托住他的脖颈。
十七的身子沉得惊人,像灌了铅似的,每一次呼吸都带着不规律的颤抖。
雪儿暗暗运劲,腰背绷成一张拉满的弓。随着“嘶”的一声轻响,她终于将人扶起。十七的额头重重抵在她锁骨处,烫得惊人。
他紊乱的吐息喷在她颈侧,每一次喘息都带着灼人的热度,像是体内藏着一团燃烧的火。
雪儿心头一紧,指尖攥紧了陶碗边缘——方才烧水前分明还好好的,怎的转眼间就烧成这样?她蹙眉暗忖,手上动作却不停,小心托起十七的后颈,将温水缓缓喂入他干裂的唇间。见他喉结微动,勉强咽下几口,这才稍稍安心。
待将他轻轻放平,雪儿毫不犹豫地“刺啦”一声撕下他早已破损的裤腿。粗布浸入冷冽的井水中,她将湿布叠得方正,轻轻覆在那滚烫的额头上,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紧蹙的眉间。
“算你运气好,这山上的草药可以给你当饭吃。”她看了眼在湿布下微微发颤的十七,转身推开了吱呀作响的柴门。
山间草木茂盛,杂草足有一人多高,雪儿穿行其间,低头搜寻着可用的草药——山隐金英、长生缀、七叶一枝花,这些都是退烧的良药。十七的高烧不退,她必须尽快找到药材回去。
雪儿的指尖正拂过岩缝间的一株山隐金英,忽然耳尖微动——山下传来杂乱的马蹄声与兵刃相接的铮鸣。
她伏低身形,指尖拨开眼前茂密的杂草,凝神远眺,山下的景象顿时清晰——
蜿蜒的羊肠小道上,十余名披甲士兵正狼狈后撤。为首将领身形瘦削如竹,却挺得笔直,肩头赫然插着半截断箭,鲜血早已浸透半边铁甲。
而追杀他们的却是七八个身着劲装的江湖人士,当先那人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手持一对弯月双钩,寒光闪过,直取将领咽喉!
那将领踉跄避开,与士兵们边战边退,刀光剑影间溅起的血珠在阳光映射下划出夺目的光彩。
待他们退至距雪儿十余丈处,一道倏忽掠过的阳光恰好穿透林隙——那些士兵肩甲处暗红色的翎羽突然泛起鎏金般的微光,细密的“任”字纹在翎羽根部若隐若现,宛如无数细小刀锋拼成的图腾。
雪儿心头一紧,顾不得多想,掌心已扣了三枚石子。
第一枚石子破空而去,精准击中双钩汉子腕间太渊穴。那人闷哼一声,精铁双钩当啷坠地。第二枚石子紧接着呼啸而至,将劈向小兵的雁翎刀打得偏出三寸,深深楔入道旁古松。
“何方鼠辈?!”那领头武者捂着青紫的腕骨厉喝。
雪儿却已凌空跃下。鱼骨剑出鞘时带起一串泠泠清响,宛若冰河乍破。追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剑光所慑,齐齐后退三步。
她借机足尖点地,轻烟般飘至那满脸血污的将领身侧,“破军。”简单二字,却令那被唤之人剧震。他瞪大双眼,颤抖的嘴唇突然咧开,“表姐!当真是你!姐夫在鹰嘴崖......”
雪儿剑眉一蹙,未等柳破军说完便冷声打断,“闲话少叙,速退!”话音未落,她身形已如离弦之箭疾射而出。
鱼骨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凄艳的寒芒,正是“寒江十八式”中的杀招“雪漫千山”。那魁梧大汉见剑势凌厉,急忙横刀格挡,却见雪儿皓腕轻翻,剑锋突然如游鱼般贴着刀背滑入——“铮”的一声清响,精钢所铸的刀柄竟被齐根削断,断口平滑如镜!
余下几人见状骇然变色,纷纷抽身欲退。就在此时——
“嗖!嗖!嗖!”
三支玄铁箭矢撕破长空,带着刺耳的尖啸声瞬息而至。箭簇精准穿透三人的后心,去势不减,竟将人钉在了三丈开外的古松树干上。箭尾漆黑的雕翎仍在剧烈颤动,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嗡嗡”声。
雪儿猛然回头,只见崖边立着一道熟悉的身影——十七!他脸色仍苍白如纸,手中铁胎弓弦犹自震颤,显然刚刚那三箭正是他所发!雪儿怔住,没想到他竟拖着病体追了出来。
余下之人更是吓得肝胆俱裂,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几人顿时如惊弓之鸟四散奔逃。
雪儿眉头微蹙,还未来得及出声阻止,便听“嗖嗖嗖”三声破空锐响——又是三支黑羽箭追魂而去,精准没入三人的后心。
几乎同时,一道黑影自林间飞掠而出,眨眼间已至眼前,他苍白的面容上杀意凛然,左手如铁钳般扣住一名武者的咽喉,“咔嚓”一声脆响,喉骨应声而碎;右手并指如剑,瞬息间点中另一人背心死穴。
两道身影同时僵直倒地,毙命竟是不分先后!
雪儿凝视着十七嘴角那抹刺目的殷红,心头蓦地一紧——他分明内伤未愈,却偏要逞强出手。
“你伤还没好,出来做什么?”雪儿正说着,却见十七身形一晃,竟如断线纸鸢般向前栽去。
“你!”她箭步上前,双臂一展将人接个满怀。十七冰凉的面颊贴在她颈侧,灼热的呼吸拂过耳畔,“……怕你死在外面,没人给我煎药。”
柳破军瞪圆了眼睛,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来,一把将十七架到自己肩上,伸手故意在他腰间伤口处按了按,“表姐,这病秧子是谁?瞧着细皮嫩肉的,莫不是你在外头养的小白脸?”
雪儿反手一个爆栗敲在柳破军额头,“胡说什么!扶他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