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望天鼠 > 第21章 又是一年高考季

望天鼠 第21章 又是一年高考季

    元坤年坤月艮日 周一 多云

    鼠妈妈的发小鼠小妹家的鼠儿子马上就上高三了,鼠侄子大圣今年也要上高二了。鼠妈妈希望自己能为它们做点儿什么,即使只给它们搜集一点点信息也好啊。

    鼠妈妈想想几十年前,自己高考填报的随意性自杀模式,它很为孩子们高兴,可以拥有现在报考信息的及时性和普及性。还有几十天就到鼠族的高考三天了,现在的手机,几乎打开视频不讲文科就是说理科,外加强调提前批和专项填报的重要性。

    若是当年的自己知道一点点老鼠高考填报的基本生存走向,也不至于仅凭偏执的逃离家庭的想法,既不考虑自己可能考到的分数,也不看所报学校的分数线,闭着眼睛填报志愿,扫了一圈儿边境线。结果,当然就可想而知了。那真是,辛辛苦苦干三年,收成勉强够吃穿,一场肆意全玩儿完。

    鼠妈妈再次打开了手机,刷着直播视频。它想理顺高三孩子们的报考类目、报考时间和报考条件,也想仔细分析考虑一下那两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能有哪些选择。同时,鼠姐姐虽然上高中还早,但是,看着它和鼠弟弟的学习状态,鼠妈妈也想多了解一些。希望等到它们上高中或是高考时,能根据它们的实际情况给它们提供最实用、最有效地信息和建议。

    首先就是那个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还有单招。

    单招适用对象:中职学生、普通高中学生中具有专业技能或特殊才能的学生等。

    春季高考适用对象:希望提前参加高考并升入本科院校学习的学生;对夏季高考感到压力较大,希望通过春季高考减轻压力的学生等。

    夏季高考适用对象:所有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学生。也是鼠族一直以来认为的高考。

    审视着这些信息,鼠妈妈在脑子里面快速着权衡着。

    鼠小妹家的孩子明年就要高考了,理科生,想走提前批的军警校。专业课不突出,选单招或春季高考不合适。只能按部就班地参加夏季高考了。除了成绩要努力提高,重点是要关注提前批的政审、体检时间和要求。提前批的成绩录取范围比较宽,成绩排名不靠前,也能有机会。

    鼠侄子大圣呢,理科一塌糊涂,尽管家里的长辈都觉得学理科好就业,可是,它高中以来的成绩却告诉它们,选文科才是最大的理性。鼠舅妈曾说,作为乡下老鼠,既然鼠族给乡下老鼠有了照顾,设置了地方专项,不用就可惜了。至于以后学什么,做什么,还是一片茫然。

    想到这里,鼠妈妈对专项生和提前批的定向生有了不解。没办法,继续查吧!

    专项生:选择标准——主要依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同时考虑户籍、学籍等因素是否符合专项计划的资格要求。录取流程——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相应的专项计划志愿,由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学生成绩进行录取。

    定向生:选拔标准——除了高考成绩外,还可能涉及面试、体检等环节,以评估学生是否适合定向培养的专业方向和工作环境。录取流程——通常在高考前或后,由相关单位(如教育局、卫健委等)组织报名和选拔,录取后学生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似乎鼠侄子按部就班,为高考做好准备就可以了。只是分数出来后,填报志愿要报专项志愿和普通志愿。专项录取不了,再顺次按平行志愿录取。

    专业和学校,也是重中之重。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分数和家境,针对性地选一个主专业和两到三个备选专业。文科,今年有几个不错的新增专业,这两年应该也会有不错的选择。

    不确定,只能一路陪伴。孩子们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作为长辈,只能一路搜集信息,从官方到小道消息,争取一点也不放过。学校老师和官网校网的每条通知都不放过,仔细斟酌。祈祷孩子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成绩,然后,自己能给出一个比较好的建议和指导。

    鼠妈妈觉得,自己在这里捋的头昏脑胀,说明介绍的字都多,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的,该怎么做的指导总是感觉少了那么几句话。也许,这就是底层老鼠智商的水平导致的吧。现在的智能化越来越高级,什么时候,小学文化的学生家长也能问上一句“高三学生的报名时间”或是“高考该怎么填报”等模糊信息,智能的机器就可以一步一步的一边询问一边解答,让家长知道自己和孩子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最佳选择和注意事项自动就出来了。

    “现在无鼠驾驶的车都上路了,这点儿小事儿应该能完成吧!”鼠妈妈自言自语道。它继续想着自己对高考报名这个难题的畅想。

    理想的大学报考模式是什么呢?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应该由学校给父母和孩子进行选择指导。几十年过去了,如果还要由父母自学或是花高价先高考指导的机构帮忙,这些高考指导机构的信息从哪里来,还不是从学校关系获取?它们专业还是学校更专业,还用回答吗!鼠妈妈觉得比自己以前的时候,这个方面也没有进步几个厘米。

    现在很多父母生了孩子让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帮忙抚养,或是直接找育儿嫂或育儿机构帮忙。这种现象被很多老鼠批评。在高考指导这个方面,学校或教育方面何尝不是在当甩手掌柜,与前面说的父母有什么区别呢。孩子十几年的辛苦学习,关键节点却出现指导缺失,不也应该被批评吗。

    还是继续做点小梦吧!理想模式是什么呢?

    主打路线:信息透明、反馈及时和志愿限定时间可调,条件不合适就自动拒绝填报(能填报就肯定符合条件)

    主要目的:(根据一分一段表就能知道自己能报的学校)到截止日期或之前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

    主要风险:临界时间点,高分学生突然调整报考方向

    风险避免方式:截止日期前,限定时间内,非落榜学生不能再调整。让落榜生在这个限定时间内,选报剩余的报考学校名额,并且,一锤定音,禁止调整。这样,截止日期到了,孩子们就可以让自己的成绩和目标的进行客观性落实。

    好处:避免了资源浪费。学生有合格的成绩,却落榜;学校有分数限制,却因招生人数不够,一再降低分数线。

    坏处:报考过程长。需要在报考时间内,一直关注报考人数和分数的变动。

    学生需要做的:考出好的分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家长必备: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情况,报考期间随时关注。盯紧限定时间前,孩子不被刷下来;若是刷下来,及时在限定时间内争抢孩子的目标专业或是学校。

    学校:做好自我介绍,关于各个专业要求及就业方向的分析

    好像很多的流程,现在就有。选科和平行志愿的提出,已经是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了。可是,鼠妈妈的心里还是那么没有底儿,忧心不已呢!是不是高三开学前,有一个针对每个学生的一年规划和个性化分析指导,会让高三的学生和家长更清楚一些呢。

    每个学生的情况一目了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一目了然,可以填报的志愿一目了然,是否被录取也一目了然,就业范围和发展的方向也一目了然。

    鼠妈妈低下头来,觉得自己应该想多了,高中是用来教学生学习的,大学是用来招收优秀的高中生的,从高中到大学的连线不就是家长和学生的事情吗!无言以对了,在这场梦里,终究是鼠妈妈自己将自己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