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刃含霜 第269章 皇室
热门推荐:
刚下山就被女神骗去同居了
旧朝渐落,新朝将临,时代的更迭
都末日了,我打个小广告怎么了?
网游之战纹天使
四重分裂
开局神级隐藏技能!我已看透一切
姻缘模拟:师姐请不要太逆天好吗
双异能开局:我将成为末世之王
战国帝业
秋阳初升时,京都的晨钟撞碎了薄雾。福王府后院的青石板上,婢女的尖叫惊飞了檐角的鸽子。当皇帝接到密报时,案头的《政要》才翻开第三页,朱砂笔还在 “君,舟也;民,水也” 旁洇出小团墨迹。
他握着奏报的手青筋暴起,指节将宣纸碾出褶皱,半晌才从齿间挤出一句:“备辇,去福王府。” 这是大懿开国以来,首次有皇室直系在天子脚下遇刺。
金銮殿的朝会比平日早了一个时辰,鎏金铜鹤香炉里的龙涎香还未燃尽,文武百官已在丹墀下俯首帖耳。皇帝身着黑色常服,腰间未挂玉带,只系着一条素色丝绦,面色阴沉如暴雨前的天空。他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众臣,最后落在左首第二位 —— 额头缠着绷带的齐王身上。
“都哑巴了?” 皇帝的声音像淬了冰的刀刃,在空旷的殿内回荡,“朕的亲弟弟,昨夜被人割了喉咙,就死在书房里。你们连句像样的话都没有?”
殿内死寂如坟。角落里,前太子秦乾身着黑衣,双手交叠在袖中,指节捏得发白。他盯着御案上的烛台,烛泪凝结成蜿蜒的白蛇,恰如他此刻的心境 —— 他被废为庶人,幽禁宗人府,不乏福王的推波助澜之功。可如今听闻福王死讯,他心中竟涌起莫名的悲凉,仿佛看见皇权更迭的血腥轮回,在自己与诸位王叔之间,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陛下,” 齐王向前半步,绷带边缘渗出的血渍已凝成褐色,“臣弟前日遇刺,今日福王又遭毒手。两件事相隔不过一夜,恐怕......” 他顿了顿,偷瞄皇帝脸色,“恐怕是同一伙乱贼所为。”
“乱贼?” 皇帝挑眉,“何贼?”
齐王喉结滚动,想起司徒鹤观昨夜的叮嘱,将 “司徒” 二字咽下:“看刺客手段,似是当年西南余孽。” 他刻意加重 “当年” 二字,余光扫过站在帘幕后的商直。
皇帝沉默片刻,忽然看向商直,目光如刀:“商爱卿,对此事作何解释?”
商直昨夜未合眼,眼下乌青如墨,腰间的鎏金腰牌还挂着露水 —— 那是他亲自带人勘察福王府现场时沾的。
“启禀陛下,” 他深吸一口气,“昨夜福王遇刺,书房门窗完好,守卫毫无察觉,刺客却能来去自如,必是熟知王府布防的高手。”
“高手?” 皇帝冷笑,“朕的御前侍卫所养了三万暗探,竟连个高手都查不出?”
商直额头沁出冷汗,垂眸道:“臣已查到一些端倪。前日袭击齐王殿下的刺客中,有一人使蓬莱剑宗的‘踏雪无痕’身法,另一人则会司徒家的‘灵蛇鹤影’。” 他顿了顿,留意到皇帝瞳孔微缩,“更蹊跷的是,那司徒家以前的人出现在福王府附近。”
“蓬莱剑宗?” 皇帝皱眉,“海外的江湖草莽,如何与大懿过不去?”
商直偷瞄齐王,见其神色紧张,心知不能隐瞒:“陛下,此事与阜阳王府有关。”
“阜阳王?” 皇帝猛地坐直,龙袍下摆扫过御案,“此事又与他何干?”
“臣派人查了蓬莱剑宗的动向,” 商直继续道,“月前,蓬莱掌门率三千剑客抵达扬州,寻的是门下弟子成无柳。此人原是阜阳王府客卿,半年前离奇失踪。” 他从袖中掏出一份卷宗,让太监递给皇帝,“根据眼线回报,成无柳失踪前,与谢爵爷过从甚密。”
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谢六的名字,如同一枚投进沸油的铜钱,炸开一片哗然。齐王的绷带突然渗出血来,他慌忙用袖口遮掩,却被皇帝尽收眼底。
“继续说。” 皇帝声音平静,却暗藏杀机。
“成无柳与谢爵爷曾同在柳家为奴,” 商直道,“柳家灭门案后,二人誓言复仇。臣在成无柳福州旧宅发现密信,提及诸多此间事宜。他半年前赴关外寻找谢爵爷,却一去不返。” 他看向齐王,“而谢爵爷恰在同期遭鞑靼高手截杀,至今下落不明。”
“所以,” 皇帝冷笑,“蓬莱剑宗认为成无柳之死,与齐王有关?” 齐王扑通跪地,绷带滑落,露出额角狰狞的伤口:“陛下明鉴!臣与成无柳素无往来,更不知成无柳是何人!”
“哦?” 皇帝挑眉,“那为何刺客要在你遇刺时,提及含霜刀?” 殿内温度骤降。含霜刀乃皇帝亲赐谢六之物,此刻却成了刺向齐王的刀,而齐王也没想到原本应该顺着他的求饶给他台阶下的皇帝,更不明白此刻却突然提及含霜刀的深意,但却突然察觉了皇帝似乎要把齐王府当作弃子,一时高呼冤枉不已。
“陛下,” 商直适时开口,“蓬莱剑宗擅长合击之术,三千剑客若是已经尽数潜入京都,后果不堪设想。更需警惕的是,他们与西南余孽勾结,恐有颠覆之意。”
“颠覆?” 皇帝忽然大笑,笑声震得下面的不少大臣瑟瑟发抖,“好个颠覆!朕的大懿江山,竟被江湖草莽与乱贼余孽惦记上了!” 他猛地起身,龙袍在身后猎猎作响,“商直听旨:着你为钦差,十日之内,必除乱贼!若再有误,提头来见!”
“臣遵旨!” 商直叩首。
“至于齐王,” 皇帝目光转向跪在地的弟弟,“你暂居宫内,朕会派御前侍卫‘保护’你的安全。” 他特意加重 “保护” 二字,殿内众臣皆听出其中深意 —— 这是将齐王软禁了。
朝会散去时,秦乾走在最后。他经过齐王身边时,后者抬起头,目光复杂。两人四目相对,竟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恐惧 —— 那是被皇权碾在脚下的蝼蚁,对未知命运的战栗。
走出午门,秋风卷起满地落叶。秦乾望着天边南飞的雁群,他摸了摸袖中藏着的玉佩,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上面刻着 “三思” 二字。此刻,他忽然想起母亲在他年幼时说的话——在这吃人的皇宫里,最该三思的,从来不是如何忠君爱国,而是如何活下去。
他握着奏报的手青筋暴起,指节将宣纸碾出褶皱,半晌才从齿间挤出一句:“备辇,去福王府。” 这是大懿开国以来,首次有皇室直系在天子脚下遇刺。
金銮殿的朝会比平日早了一个时辰,鎏金铜鹤香炉里的龙涎香还未燃尽,文武百官已在丹墀下俯首帖耳。皇帝身着黑色常服,腰间未挂玉带,只系着一条素色丝绦,面色阴沉如暴雨前的天空。他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众臣,最后落在左首第二位 —— 额头缠着绷带的齐王身上。
“都哑巴了?” 皇帝的声音像淬了冰的刀刃,在空旷的殿内回荡,“朕的亲弟弟,昨夜被人割了喉咙,就死在书房里。你们连句像样的话都没有?”
殿内死寂如坟。角落里,前太子秦乾身着黑衣,双手交叠在袖中,指节捏得发白。他盯着御案上的烛台,烛泪凝结成蜿蜒的白蛇,恰如他此刻的心境 —— 他被废为庶人,幽禁宗人府,不乏福王的推波助澜之功。可如今听闻福王死讯,他心中竟涌起莫名的悲凉,仿佛看见皇权更迭的血腥轮回,在自己与诸位王叔之间,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陛下,” 齐王向前半步,绷带边缘渗出的血渍已凝成褐色,“臣弟前日遇刺,今日福王又遭毒手。两件事相隔不过一夜,恐怕......” 他顿了顿,偷瞄皇帝脸色,“恐怕是同一伙乱贼所为。”
“乱贼?” 皇帝挑眉,“何贼?”
齐王喉结滚动,想起司徒鹤观昨夜的叮嘱,将 “司徒” 二字咽下:“看刺客手段,似是当年西南余孽。” 他刻意加重 “当年” 二字,余光扫过站在帘幕后的商直。
皇帝沉默片刻,忽然看向商直,目光如刀:“商爱卿,对此事作何解释?”
商直昨夜未合眼,眼下乌青如墨,腰间的鎏金腰牌还挂着露水 —— 那是他亲自带人勘察福王府现场时沾的。
“启禀陛下,” 他深吸一口气,“昨夜福王遇刺,书房门窗完好,守卫毫无察觉,刺客却能来去自如,必是熟知王府布防的高手。”
“高手?” 皇帝冷笑,“朕的御前侍卫所养了三万暗探,竟连个高手都查不出?”
商直额头沁出冷汗,垂眸道:“臣已查到一些端倪。前日袭击齐王殿下的刺客中,有一人使蓬莱剑宗的‘踏雪无痕’身法,另一人则会司徒家的‘灵蛇鹤影’。” 他顿了顿,留意到皇帝瞳孔微缩,“更蹊跷的是,那司徒家以前的人出现在福王府附近。”
“蓬莱剑宗?” 皇帝皱眉,“海外的江湖草莽,如何与大懿过不去?”
商直偷瞄齐王,见其神色紧张,心知不能隐瞒:“陛下,此事与阜阳王府有关。”
“阜阳王?” 皇帝猛地坐直,龙袍下摆扫过御案,“此事又与他何干?”
“臣派人查了蓬莱剑宗的动向,” 商直继续道,“月前,蓬莱掌门率三千剑客抵达扬州,寻的是门下弟子成无柳。此人原是阜阳王府客卿,半年前离奇失踪。” 他从袖中掏出一份卷宗,让太监递给皇帝,“根据眼线回报,成无柳失踪前,与谢爵爷过从甚密。”
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谢六的名字,如同一枚投进沸油的铜钱,炸开一片哗然。齐王的绷带突然渗出血来,他慌忙用袖口遮掩,却被皇帝尽收眼底。
“继续说。” 皇帝声音平静,却暗藏杀机。
“成无柳与谢爵爷曾同在柳家为奴,” 商直道,“柳家灭门案后,二人誓言复仇。臣在成无柳福州旧宅发现密信,提及诸多此间事宜。他半年前赴关外寻找谢爵爷,却一去不返。” 他看向齐王,“而谢爵爷恰在同期遭鞑靼高手截杀,至今下落不明。”
“所以,” 皇帝冷笑,“蓬莱剑宗认为成无柳之死,与齐王有关?” 齐王扑通跪地,绷带滑落,露出额角狰狞的伤口:“陛下明鉴!臣与成无柳素无往来,更不知成无柳是何人!”
“哦?” 皇帝挑眉,“那为何刺客要在你遇刺时,提及含霜刀?” 殿内温度骤降。含霜刀乃皇帝亲赐谢六之物,此刻却成了刺向齐王的刀,而齐王也没想到原本应该顺着他的求饶给他台阶下的皇帝,更不明白此刻却突然提及含霜刀的深意,但却突然察觉了皇帝似乎要把齐王府当作弃子,一时高呼冤枉不已。
“陛下,” 商直适时开口,“蓬莱剑宗擅长合击之术,三千剑客若是已经尽数潜入京都,后果不堪设想。更需警惕的是,他们与西南余孽勾结,恐有颠覆之意。”
“颠覆?” 皇帝忽然大笑,笑声震得下面的不少大臣瑟瑟发抖,“好个颠覆!朕的大懿江山,竟被江湖草莽与乱贼余孽惦记上了!” 他猛地起身,龙袍在身后猎猎作响,“商直听旨:着你为钦差,十日之内,必除乱贼!若再有误,提头来见!”
“臣遵旨!” 商直叩首。
“至于齐王,” 皇帝目光转向跪在地的弟弟,“你暂居宫内,朕会派御前侍卫‘保护’你的安全。” 他特意加重 “保护” 二字,殿内众臣皆听出其中深意 —— 这是将齐王软禁了。
朝会散去时,秦乾走在最后。他经过齐王身边时,后者抬起头,目光复杂。两人四目相对,竟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恐惧 —— 那是被皇权碾在脚下的蝼蚁,对未知命运的战栗。
走出午门,秋风卷起满地落叶。秦乾望着天边南飞的雁群,他摸了摸袖中藏着的玉佩,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上面刻着 “三思” 二字。此刻,他忽然想起母亲在他年幼时说的话——在这吃人的皇宫里,最该三思的,从来不是如何忠君爱国,而是如何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