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沉默的战神 > 第385章 送粮于绝地

沉默的战神 第385章 送粮于绝地

    接下来,部队的行动完全不是正常行军,而是大踏步后退。

    而且,,郭主持也没有了面对敌人的勇气,遇到敌人阻拦或者袭扰,他除了不得已情况下下达抵抗命令以外,多数情况下都是让迅速绕开,然后日夜兼程的离开战地 ,迅速向西走过。

    作战任务不重的广朋,也不再那么健谈,也不再喝酒,除了坚持“活不丢枪、死不丢尸”的战地原则,平常的练兵反倒是更加得到强化,尤其是在弹药日益缺少的情况下,穿林刀和鞭杆更是强化了训练,特别是二人对练,广朋更是几乎到了事必躬亲的程度。

    “这是什么菜,可以吃吗?”王执委提着一篮野菜找广朋,因为他和警卫员发生了争执,他认为可以吃,而警卫员是蜀咸根据地出身的 ,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有毒,不可以食用 。

    广朋在茂林寺学到的丰富经验,到了这里几乎派不上用场了,因为这里是高山和草原混杂的地带,植物的样子都不尽相同,只能靠过往经验,与妻子和熟悉情况的当地老乡们辨识了。

    “不要随便吃,免得中毒。”广朋接过来看了看。

    这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叶子很是茂盛,下面的根长的特别大,闻起来有一股清香味。

    妻子走过来,马上拿起来说:

    “这是芜菁,没有毒,可以吃。”

    “怎么一股辣味啊?”王执委问。

    “就是有一股辣味的才是芜菁,要不然就别吃。可以拌着吃的,辣乎乎的特别脆,特别香 。”

    “你怎么知道一股辣味?”广朋警觉的问。

    “我们都尝了,当然知道。”王执委说。

    “胡闹,你不要命了吗?谁敢再胡乱吃野菜,关禁闭!”广朋一下子火了。

    “我们是看这根很大很肥,估计可以吃,就尝了尝。”王执委嬉皮笑脸的说。

    “南星的根也很漂亮,你要是尝了,送你见阎王!”广朋对王执委发火了。

    “南星?可是我们都没有看见南星长什么样,怎么敢吃啊?”

    “你再继续尝尝试试吧,我感觉到你快吃到南星了,到时候就不用站着过来了。”广朋开着玩笑的说。

    以王执委的级别,广朋可是不能关他的禁闭的,所以,只能是半开玩笑的说,提醒他不要玩这种危险的玄事。

    王执委身边的人都哄笑了起来,纷纷说:

    “记住了,以后有什么新鲜好东西就让王执委先尝,然后把他给你抬过来抢救就是了。”供应

    部队西进以后,粮食已经几乎消耗殆尽,要不是及时限量供应的话,也就和别的军一样断顿了。

    越是向西,就越是越来越贫瘠的地区,人员稀少不说,就连可以掺进粮食里面的野菜也是越来越少,不断有人因为误食野菜中毒,有人甚至因此丧命。

    面对这个艰难形势,广朋自己也开始限制军队上个人外出的次数。

    “我看, 除了侦察兵以外,其他人不可以单独外出了。”广朋对石副军长说。

    “他们自己出去找点粮食也可以。”

    “就是因为这个,才不许战士们外出,人饿急了,什么事都会干的出来。”

    “奥,明白了。可是这样缺粮食,也不是办法啊,现在是前进目标不明,还天天行军,战士们确实也太苦了,带出来的那么点盐巴也都吃光了,现在是清水面糊糊加野菜啊,就连马都不吃。”

    部队原本出击青莲县是作为一次战役进行的,粮食盐巴都没有全部带出来,没想到郭主持临时改变计划,直接放弃根据地,这给军队带来了很大的被动。

    “是啊,这究竟到哪里才是目的地呢?”广朋也感到一丝忧虑。

    “不是说接应兰芷军和总部吗,都说是二十万大军,他们应该有足够的粮食。”

    “嗯,但是我们必须先解决当前的困难才行。”

    广朋对“二十万兰芷军”说法一直存疑,而且对郭主持突然带出全部军队要与兰芷军实现会师的目的 ,有一些疑虑,所以不表态、不评论,只谈眼前。

    “这里吐蕃人不少,只可惜语言不通,不然可以与他们搞好关系,可以减少一些困难。”

    “现在才是他们活动的边缘地带,前面才是逐步靠近他们的活动中心。我带过来的那几个警卫员知道一些他们的语言,适当时候会和联系的。”

    顿珠在学校传授的语言,确实为后面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广朋早有准备,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派上用场。

    “奥,那可是好,首先就是解决粮食给养和盐巴,不然可就真的没有战斗力了。”

    “会的。你每一天都要和参谋长做好统计,掌握第一手材料,还要做最坏的打算才能度过难关。”

    石副军长离开了,带着满腹的愁绪。

    警卫员在一边听的很清楚,他们的伙食与战士们一样,都是野菜汤,看到石副军长离开后,马上过来说:

    “需要我们做什么,军长下命令就行。”

    “你们也听到了,现在就是粮食问题压倒一切, 这里是吐蕃居民分散居住,也都是只有几头牛羊的人家,他们也很困难 暂时不考虑这些事。”

    “我们可以骑马找富户,分了他们不就行了吗?”

    “那绝对不行。这里土地贫瘠,老百姓生活困难,即使富户也是艰难过日子来的,只能借和买,不能分。”

    “郭主持不是主张分了他们吗?”

    “他的话也不行,有些事可以办,有些事不可以办,在这里就不行。”

    “别的军已经在这么干,我们为什么不行?”警卫员很不服气。

    “坏毛病你倒是学的很快,我说不行就不行,我马上就会与郭主持联系,不许这么干。你们可以骑马到远处看看情况,过来报告后再说。记住,我们对于他们,要只许平价买卖,不许借,更不许分人家的东西。这样的心思都不能有。”

    “就连借也不行,这是多说话了。”

    “对了,记住,即使是买的价钱,也要高出市场价才行。”

    “那么,我们这一次出去就是摸摸情况了吧?”

    “对,详细情况要摸到才行。”

    看几个警卫员出去,他回到指挥所给郭主持他们发了一个电报;

    我们准备与当地富户协商购买粮食盐巴,价格还要高出市场价一成,以吸引其他富户向我们出售。另,其他军有分富户财产行为,望阻止。

    王执委看完电报表示:

    “为什么这么做,还涉及其他军的行为,合适吗?”

    “必须这么做,不然把这些为数不多的富户吓跑,我们可就只能吃草了。”

    “对头,一锤子买卖的事情不能做。”

    “强买强卖必须绝对禁止。你在后面崽加上这一句。”

    广朋的电报 ,同样为粮食焦头烂额的郭主持看到了一丝光亮,他马上回电;

    “完全同意,你部作为试验可以先行开始,准备发全军执行。”

    王执委正在与广朋谈着问题,回电就到了。他非常高兴;

    “还是你的办法多。”

    “这是石副军长提出来的,这是是他的办法。”

    “奥,他的基层经验丰富啊。”

    “三个臭皮匠,好几个诸葛亮嘛。”广朋的话也是很直接。

    三天后,部队正疲倦的走在前进的路上,几十辆马车出现在了远处的地平线上,前哨部队询问后,高兴的回来告诉军长:

    “这是吐蕃富户给我们送粮食来了 。”

    “什么!送粮食?没有听错吧?”广朋派出跟随警卫员采购粮食的人出去才一天时间,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归程?

    “的确是送粮食的。”

    部队还处于行军之中,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准确的找到军部所在呢?

    领头的是一位吐蕃和尚,看到众人簇拥下的广朋,下车施礼道:

    ”请问可是广朋先生?

    广朋非常奇怪,连忙向前回礼,道:

    “鄙人正是言广朋。请问大师上下如何称呼?”

    “是广朋先生就好。鄙人名号何足道哉,今日是受道友嘱托,送来粮秣盐巴,并五十匹骏马。”

    “无功不受禄,请道友说的明白一些好吗?”

    “此事有三。请广朋先生查看。”

    他离开众人走到一边,广朋也让身边人员到一边,自己走上前去与大师言语。

    “你看,这里有两面令旗,道友称见旗如见人。”

    广朋低头一看,一盏是师傅的令旗,很显然,这是师傅的嘱托和努力。另一盏却是一面自己那一面,在旗杆处贴了一五角星的。

    这是给贾氏的那一面,很明显这是孙排长找到了自己给妻子的令旗,特意派人或者是他自己到吐蕃地区购买粮食资助自己的。

    “这是……”

    “他们与本寺都是多年故交,多日前差人过来,称他们至交广朋有难,要我们竭力相助。我们竭力打探,才知道广朋原来就是秋毫无犯的军爷您啊,所以晚来了几天。”

    “奥,你们救我于水火,那倒是万分感激。”

    “我们自己没有本钱赠送,是本寺举行大法会募捐而来,要感谢,还是要感谢那些捐赠者。”

    他回头指了一下马车,用令旗往上挥了几下,车上的马夫一起抓站起来大喊: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