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418章 钟粹宫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第418章 钟粹宫

    钟粹宫,吴贵妃居所。

    大乾崇宁朝仅有的两位贵妃之一,此时正斜躺在绣榻上,身着轻纱绣衣,神色慵懒,姿态曼妙,打了个哈欠,睁开眼睛,看着身前跪着的青衣仕女,慢悠悠的开口道:

    “早与你说,不必总这样跪着,也不怕累着你自己,等多久了?”

    那青衣仕女忙道:

    “不敢在娘娘跟前失了礼数,娘娘身子要紧,奴婢等一等,也是应该的,并没有多久。”

    吴贵妃嗯了一声,用手支着脑袋,打量这仕女一眼,轻笑道:

    “抬起头来,再让本宫瞧瞧。”

    仕女连忙应了一声,抬起头来,垂着眼睑,以示不敢直视榻上贵妃,任由吴贵妃打量,她这一抬头,便显露出自己的样貌来:

    约莫十八九岁的年纪,一张鹅蛋脸,眉目柔和秀美,鼻若玉柱,两颊凝脂,肤色莹润,气质和顺。

    吴贵妃伸出手来,不轻不重的捏着这仕女的下巴,来回摆弄一番,方才松开手笑道:

    “瞧瞧这张脸长的,真是我见犹怜,连本宫见了也觉得喜欢,本宫记得你是叫元春?”

    元春忙道:

    “娘娘好记性,奴婢贱名正是元春。”

    吴贵妃面上带着些奇怪的笑意,语气古怪道:

    “倒不必这样客气,早就听说你是个好的,陛下叫你来我这学规矩,自然是有好事给你,说不得要不了几天,咱们就成了姐妹了。只是来我这学规矩,只怕是委屈了妹妹,宫里谁不知道,我这儿是最没有规矩的。

    若叫我说,如今长春宫里虽空着,可这事也该是周姐姐担着才是,只是陛下金口玉言,我这也只得勉为其难,要是有什么怠慢的,妹妹日后可别怪罪才是。”

    元春身子一僵,连忙惶恐道:

    “娘娘这么说,实在折煞了奴婢。娘娘尊贵端方,宫里无人不知,能得娘娘教诲,实是奴婢十世修来的福分。”

    吴贵妃笑了笑,不再与元春多说,招来一个嬷嬷,笑着吩咐道:

    “蓉嬷嬷,你可听见了?这事就交给你,这可是陛下亲口吩咐的,你可得多用些心思。”

    蓉嬷嬷也一点谦卑的应道:

    “娘娘放心,既是娘娘吩咐,奴婢怎敢怠慢?这位姑娘,跟我走吧。”

    吴贵妃也对元春道:

    “你这就跟她去吧,这是宫里顶了尖儿的教养嬷嬷,连本宫往日里,也是随她教养。”

    元春忙磕头道:

    “多谢娘娘。”

    说完便起身,随着这蓉嬷嬷往偏厅里学规矩去。吴贵妃依旧躺在榻上,脸上还是那副似笑非笑的古怪表情,良久才收回视线。

    正要继续再睡一会儿,又听得侍女禀报,说是三殿下来了,吴贵妃面色一喜,连忙叫进,潞王李景便随着侍女进来,脚步散漫,姿态闲适,对着吴贵妃行礼道:

    “母妃。”

    吴贵妃连忙拉他近前,笑道:

    “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你父皇跟前可去请过安了?”

    李景笑道:

    “还没来得及去,先来看看母妃,方才瞧着从母妃这出去一位侍女,我倒不曾见过,才入宫的新人?”

    吴贵妃又笑着躺回去:

    “合着你不是来看我,是来打听消息来了?打听出什么来没有?”

    李景嘿嘿笑道:

    “就知道瞒不过母妃,听说宫里最近有个贾家的女儿出了头,就是她?”

    吴贵妃便道:

    “你倒是乖觉,可不就是这个。”

    李景奇道:

    “父皇不是一向不喜贾家,怎么会...我看那女子,样貌虽也美丽,父皇却又不是那般的性子。”

    吴贵妃打趣道:

    “哟~我儿真是长大了,都能看出个美丑来,可曾瞧上哪家姑娘?快跟母妃说说。”

    李景面上恰到好处的显出一丝腼腆道:

    “母妃,儿臣和您说正事呢~”

    “这如何不是正事?你都已经十二了,说来也到了订亲的年纪,母妃先替你琢磨着,定为你寻个好的,至于这元春的事,你就别跟着掺和了,她呀,还得有一番富贵呢。”

    李景扬扬眉头,诧异道:

    “莫非父皇对贾家真转了意图?那她不是对母妃有威胁?”

    吴贵妃只是笑而不语,显然并不在意,李景见此,眼珠转了转,也笑道:

    “是儿臣失言了,便是她出了头,最多不过是个周贵妃,怎能与母妃相比,长春宫早晚是母妃的囊中之物,儿臣这一句母妃,早晚也是要改成母后的。”

    吴贵妃轻轻拍了下李景的额头:

    “滑头,对周贵妃要敬着些,人家毕竟入宫早,又年长,别叫人拿了话柄。”

    李景躬身受教,忽而又问道:

    “最近那位靖远伯回了京,听说是办错了差事,被父皇降了一级爵位,据说大哥极不喜他,早就扬言早晚要惩治他。

    真是可惜,这靖远伯无论如何,总归称得上一句良将,莫非真有些不妥?”

    吴贵妃扫了自家儿子一眼,意味深长道:

    “梁王要说什么,由他去说就是了,不干你的事,靖远伯的名声,我在宫里也有些耳闻,你父皇虽降了他的爵位,可他还年轻,难保什么时候就又升回来了。”

    李景会意过来,面上微不可察的一沉,故作委屈道:

    “原来是这样,可惜这等人物,我竟不能结识,若能与之为友,借鉴学习,岂不大有裨益,只可惜上回他封爵,儿臣见二哥送了份贺礼,怕失了礼数,也跟着送了,却都被他退回来,莫非是对儿臣有些偏见?”

    吴贵妃神色一肃:

    “那你就记着,先别去招惹他,他如今是你父皇的人,又手握兵权,你平白无故的送什么礼?”

    李景见此,只得将自己心思藏起来,换了些吴贵妃娘家的趣事来说,逗的吴贵妃哈哈大笑:

    “我也不图他们为我多大助力,只别胡作非为,拖我的后腿就是了。你舅舅他们,你可多照应着些,别叫他们惹祸。”

    李景也附和着笑道:

    “母妃放心,舅舅他们一向老实本分,再不做仗势欺人的事情,尤其是像借着兵灾涨粮价这样的事,定是不做的,想来绝不会害母妃失了父皇宠爱。”

    吴贵妃似也想起什么趣事来,笑的花枝招展,又说了几句,李景便要告辞,皇子既已出宫别居,吴贵妃也不好久留他,只得任他去了,临了叮嘱一句道:

    “在宫外与你两个哥哥,要好好相处,不必着急,该是你的,早晚都会是你的。”

    李景脚下一顿,转过身来,面上依旧笑的开朗和善:

    “母妃放心,儿臣定谨遵母妃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