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的躺平人生 第228章 日后的朝局真的会安稳吗?
热门推荐:
剑仙的现代生活
火影:鸣人的叛忍老哥
天道崽崽奶呼呼,小手挥万鬼飞
全民御兽:只有我能看到隐藏信息
【王俊凯】与你相遇真好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痛觉免疫,担心反派不够变态
高枝难攀
网王:头顶达摩克利斯走进立海大
董府,董灏文一手捂着自己的脖颈,感受到脖颈处咕咕冒出来的血迹,眼神恨恨的盯着墨将时离去的方向。
他被侍卫搀扶起来,低头又看见自己那一小截右手尾指掉落在一旁,伤口处整整齐齐的切口,自己的右手血肉模糊,只低声开口说了一句‘查’,便心力交瘁的昏了过去。
因为董灏文遇刺的事情,董家瞬间乱作一团,董灏文的母亲孙氏看着儿子的尾指,又看到董灏文苍白的嘴唇,一个劲的哭喊。
“我的儿啊!你这是遭了什么孽啊?!好不容易熬过了科举快要论状元了,竟然被贼人所害!!”
“我的儿!府医,灏文他没事吧?这尾指还能接上吗?”
孙氏呜呜的哭着,看向一旁战战兢兢诊治的府医。
府医跪地请罪:“郎君的性命无碍,只是这断指…臣等无能,着实是接不上啊!”
“怎么可能接不上呢?你这是要害我儿的性命仕途!!”孙氏双手上前,紧紧的抓着府医的衣裳,看着床上的董灏文,近乎目眦欲裂:“我不管!你一定要给我儿接上这尾指!!”
这可不是董灏文单单一人的命运,这还关系着董家未来的继承权!
若是董灏文成了残疾,不能入仕为官,那依照董费杰的性子,自然会想着换他别的儿子上位,让灏文辅佐……这不是给那些庶生子欺负自家儿子的机会吗?
董灏文在董家唯我独尊惯了,怎么可能忍受的了这种屈辱?!
孙氏一边强令府医加紧诊治,一边安排人去通知董费杰和董宰相。
董费杰此时不知道睡在哪个姨娘屋子里头,但是董宰相今日还在宫里和太子等人议事。
只要董宰相知道董灏文的情况,依他老人家的本事和人脉,定能够求得御医前来为董灏文诊治,那样说不定董灏文的断指就能好!
若是能因为此事在太子殿下面前露了脸,让灏文在太子殿下心中多少有了些印象,说不准日后的仕途也会更加坦荡些。
孙氏这样想着,然后在府里眼巴巴的等着宫中传来好消息。
其实程宥泽对董灏文早就印象了,别说他有印象,如今在宫里的那几位多多少少都有些印象。
毕竟除了谢渺然和林寂,其他四位都是亲自蒙了人的头套去揍的。
皇宫勤政殿里头,程宥泽拉着一帮子大臣,一一询问贡院里头的情况。
言执玉则是坐在一旁,替他审核殿试时的考题。
作为主考官的沈宴秋、谢渺然还有其他几位大臣都在偏殿清查学子们的卷面。
应归彻在勤政殿外头蹙着眉,告诫巡逻的士兵要小心哪些个死角,以防被贼人闯入。
说的都是上次他放火时的那几个点位。
一派祥和忙碌的景象下,孙氏派来的人被几个侍卫围在中间给带了上来。
难得见到这般庄严肃穆的场面,那人看到董宰相就脚一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老爷老爷!郎君他遇刺了啊!”
他哭的可怜,在董宰相的质问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说了清楚。
没有瞧见上首的程宥泽和言执玉眼中含笑的一幕。
早就看那小子不顺眼了,只是之前腾不出手去跟他计较,如今一来倒是有的他们发挥了。
在董宰相开口要人之前,言执玉就开口替他说了一句:“董家出了这种事也是天降横祸,殿下不如派遣两名御医跟着宰相一道回府?”
程宥泽合上手中的书页,“说的不错,只是陛下龙体贵重,罗院判不可轻易调动,其余的人董宰相尽管拿去用。”
知道罗院判对医治断指有几分把握的董宰相:“……”
到底是忠于陛下多年,董宰相也不再强求什么,微微躬身谢恩:“老臣替孙儿谢过殿下恩典。”
程宥泽提笔蘸墨,在公文上勾画了两笔,摆摆手让人起来,而后状似无意的问道:“听闻董家这代的郎君唯独这个嫡长孙最得宰相大人欢心,才学谈吐也是最为不凡,有望在此次科举中夺得前三甲。”
“怎么就平白无故的遇刺了?也不知是否会影响提笔答卷?”
会试完之后的殿试一开始就是当场书写答题,而后再当面策论呢。
言执玉低眉接过程宥泽递过来批改好的公文,闻言轻微皱眉:“科举取士讲究体貌端正,若是董郎君伤的过重,倒不如让他先好生将养着,待三年后再……”
他语调平缓,却惊得董宰相连连出声,急急打断。
“言大人!殿下!孙儿伤了一指不假,但为国尽忠之心不减分毫,老臣为大虞殚精竭虑多年,不说功劳也有苦劳,只恳请殿下赐老臣孙儿一恩典……让老臣孙儿破例入仕!!”
董宰相自然是知道上头的意思的,但是董灏文已经是孙辈这代最为出色的儿郎了,若是他因为断指不能入仕,那他董家就将后继无人!
只要董灏文能入仕,能勉强撑个一二十年,那董家就能迅速扶持起下一任董家主,以保董家世代荣华!
“殚精竭虑?”程宥泽就这样散漫的看着董宰相跪在自己跟前,他指节轻叩桌案,目光徐徐的看过在场众人,突的开口问道:“在场各位都是为官十余载的人,应当比孤更知道董宰相的辛苦,那各位不妨开口讲讲,孤该不该给董家开这个口子?”
底下原本的人都有些犹疑起来。
做官又不是世袭罔顾接替制!谁家孩子不是凭借本事一点一点往上爬的?
当初言执玉言大人为官的时候不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京官吗?
难不成就因为董宰相一人辛劳,就要给他孙子封官?
而且看这董宰相这意思,还得封个不小的官当当。
那何必让董灏文去考什么科举呢?
干脆一生下来就直接继承他爷爷的宰相之位罢了!!
有些官员就是因为不想站队太子和七皇子,才选择董宰相,觉得他是个不为名利一心忠君的好官,但今日看来,不免大失所望。
对董宰相为官几十载的倾慕不由得一点一点打碎。
除了这些比较正直的臣子,自然也有董宰相手里头出来的门生。
有那么两三个直接就站了出来,跟在董宰相身后跪下,恳求道:“殿下,董郎君今日断指纯属无妄之灾,不妨就特例一次,以示殿下恩典。”
言执玉看了他们几个一眼,约莫有了个印象后,才浅笑着缓缓开口:“几位大人的意思是,让董宰相的孙子直接越过殿试,破例入仕了?”
他们再一叩首,“依臣拙见,若断指参加殿试,难免会被其他考生诟病,不如特例开设,也好防止考生议论。”
“的确拙见。”
言执玉的笑收了收,“科举本就是考察有用之才,层层选拔,择优录取。不孝不悌者不录,不仁不义者不录,身体残缺者不录,商人子女不录,古来白丁到卿相本就艰难,若是开了这个口子,你让后来学子如何论说?”
“更何况,董灏文殿选之前能意外伤了手指,只能说明天不佑他,凭什么因此破格录取?”
底下的几个官员被问的哑口无言,他们只是下意识的想问董宰相谋求一个恩典……况且,只要这事没有宣扬出去,那些考生如何可能得知呢?
董宰相攥紧了袖中拳头,额头砸在地上,老眼里沁出一丝泪来。
还想继续开口争取的时候,上头的程宥泽转了转手中的笔,垂眸过来,“孤知董宰相劳苦功高,但宰相之功唯宰相一人之身,旁人可沾染不得半分。”
“既然宰相的孙儿伤的严重,吉和,你带两位太医同董宰相一同回府吧。”
“好好养好伤,可以正常殿试,特例恩典一事,董宰相还是消了心思吧……毕竟子不教父之过,宰相的功劳也尽数抵完了吧?”
一卷公文扔到董宰相跟前,看得他头昏目眩。
他伸手扒拉着想将上头的字看清楚,一个个平日里熟悉的字组合在一起,却让人看不明白。
什么徇私枉法?什么作奸犯科?什么强抢民女?什么卖官鬻爵?
董宰相发誓,他这一辈子最为自私的想法就是刚刚明面上求太子殿下赐一个恩典给他孙子,旁的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可是一概未做!
所以在看到这公文上头的罪状的时候,他下意识反驳:“老臣没有!老臣清清白白,不曾做过此等事情!”
“宰相不妨看清楚上头是谁的名字?”
他又低头去看,见到上头大多是自己儿子董费杰的名字,零星还有那么两三个董灏文以及其他孙子的名字时,他顿时老眼昏花,手放在自己胸脯处,就开始大口大口的吸起气来:“这…这……逆子啊!”
“家、家门不幸!家门不幸!!”
他气的心肝一抽一抽的疼,程宥泽却不想多理他的家务事,如今提前告诉他一声,不过是听清清的,看董宰相会如何抉择罢了。
他若真是个识大体懂格局的,就应该能猜到接下来他们的动作,提前按着自己的儿子孙子自首,兴许董家不至于到满门抄斩的地步。
可他若是执意帮亲不帮理,那董宰相前几十年的光辉将在最后化为一摊齑粉。
自首投案,董家还能有豁免的资格,董家女眷也能少些苦楚。
程宥泽让吉和陪同他一起回董府,也不怕董家如今还有什么动作,罪状已经差不多都找出来了,只等殿试之后,顾京元来开刀罢了。
他们提前说一声,也算是世家之间的情分。
看着董宰相被人扶下去,刚刚帮着出声的几个大臣还跪在原地,一时之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程宥泽沉声问道:“为官多年,劳苦功高,就能有特权吗?”
殿内金砖映着众人惶惑的面容,程宥泽指尖朱笔忽地\"咔\"地折断。
言执玉适时递上新笔,袖中却滑落一册账本,正巧翻开的页面上赫然记载着方才求情官员与董费杰的银钱往来。
\"原来诸位大人是拿人手短。\"太子轻笑,惊得那几人以头抢地。
“殿下恕罪!殿下恕罪!”
程宥泽将断了的朱笔唰的一下往前砸,红色的朱砂笔砸在其中一个大人的乌纱帽上,划过一道长长的红色印记。
“董宰相待你们有知遇之恩,你们却和他的独子私下勾结,害董宰相于不仁不义之地,让他老人家前几十年的清白毁于一旦,你们还好意思叫孤恕罪?”
言执玉默默走上前,将滑落的账本慢悠悠的捡起来,温和的腔调一开口就说出最让人惊骇的话。
“董家的罪证未齐,但这几家大人的证据可是已经齐了。”
“即刻褪去官服,下狱吧?”
这几位大臣和言执玉的眼眸对上,似乎没想到看起来最温和的言执玉才是最狠辣的那一个,解释都不给两句的?
言执玉手中的账本微微晃动,打掉了面前大人的乌纱帽。
“几位大人放心吧,罪不至死。”
他手一挥,勤政殿上的御林军就立刻大步过来将他们的嘴给堵上,没给人一点机会的就将人带走。
悄无声息。
勤政殿又恢复了一开始的平静和安稳。
此时,谢渺然和沈宴秋从偏殿拿着一纸考卷缓缓走出。
谢渺然手持考卷行至殿中,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宣纸上投下斑驳光影,他指尖点在策论题\"论漕运改制\"处,忽然轻笑:“董郎君这篇策论,倒像是预先得了题目。”
沈宴秋将朱砂笔搁在砚台边沿,笔杆与青瓷相击发出清响:“数日前兵部刚呈上漕运弊案密折,还未在朝中讨论,此题是殿下科考前一晚亲自拟定加上去的。”
他目光扫过卷面较为工整的小楷,\"董郎君不仅论点与密折所载分毫不差,连''裁撤漕丁改设官督商运''这等生僻策论都写得头头是道。”
“看来董家背着董宰相,什么都敢碰一碰呢……”
言执玉面无表情,“不然了了怎么会第一个要对董家动手呢?”
殿上除了他们,其余人大气都不敢出,不是来看科举考卷的吗?
怎么突然扯到肃清官场了?
根本不敢听不敢听!
提到心心念念的人,他们原本紧张的眉眼稍稍松了松,谢渺然看向程宥泽,“这几日忙昏头了,殿下可给了了找到心仪的官职了?”
说起这个,程宥泽半是无奈半是叹气的扶了扶额,“找了。”
“什么?”
其余人纷纷侧目,场上的其他官员也都闭住嘴,竖起耳认真听。
“正三品右副都御史。”
程宥泽说完,其他几个人的表情都微微凝滞了。
“…这确实适合她。”言执玉将手中的账本合上。
除了她,都察院现在谁敢弹劾官员啊?最主要的是,谁敢弹劾他们啊?
“容大人怕是做梦都要笑醒了。”沈宴秋添了句,脑中不端浮现陆青黛身穿官袍的样子来。
“这差事容易得罪人啊……”谢渺然有些担心,将口中担忧说出来,“有些朝臣说话难听,气到她怎么办?”
有幸跟谢渺然对喷过的大臣:“……”
您不说话,绝对没人能气到她!
不过,娘子为官?
虽然不是没有先例,但毕竟少之又少,日后的朝局真的会安稳吗?
---
小剧场:
陆青黛上朝后一个月某日休沐一天。
众多都察院的同僚都不约而同的过来见她,送礼送药的排了一院子。
陆青黛:“?”
众位同僚:“青黛大人,您休沐休几天啊?明日可还上朝?”
“青黛大人,早朝不能没有您啊!!今早太子殿下就发火了,气氛低沉可怕的不行啊!”
“青黛大人,今日小谢大人和沈大人未着朝服,我就提点了那么一句,他们就针对我针对了两炷香啊!”
“青黛大人,言大人说咱们都察院一天天不干正事……折子倒是递的勤。”
“青黛大人,彻小将军前两日军中比武,误伤了一名世家子弟,我让他日后注意些,他拳头就鼓起来了!”
“青黛大人,小顾大人今日情绪反常,和墨大人为大蛇国进京一事吵的不可开交。”
“青黛大人,林统领宫防太严了!我就袖中带了个馍馍,他都不让我进弓门啊!”
陆归寺:“了了!早朝不能没有你啊!今天爹因为粮种一事被他们一个一个的问题问的心慌啊!!”
陆青黛默默看了一眼屏风后的书房。
俨然就是下了早朝就赶过来商讨大蛇国进京一事被点名的那几位。
他被侍卫搀扶起来,低头又看见自己那一小截右手尾指掉落在一旁,伤口处整整齐齐的切口,自己的右手血肉模糊,只低声开口说了一句‘查’,便心力交瘁的昏了过去。
因为董灏文遇刺的事情,董家瞬间乱作一团,董灏文的母亲孙氏看着儿子的尾指,又看到董灏文苍白的嘴唇,一个劲的哭喊。
“我的儿啊!你这是遭了什么孽啊?!好不容易熬过了科举快要论状元了,竟然被贼人所害!!”
“我的儿!府医,灏文他没事吧?这尾指还能接上吗?”
孙氏呜呜的哭着,看向一旁战战兢兢诊治的府医。
府医跪地请罪:“郎君的性命无碍,只是这断指…臣等无能,着实是接不上啊!”
“怎么可能接不上呢?你这是要害我儿的性命仕途!!”孙氏双手上前,紧紧的抓着府医的衣裳,看着床上的董灏文,近乎目眦欲裂:“我不管!你一定要给我儿接上这尾指!!”
这可不是董灏文单单一人的命运,这还关系着董家未来的继承权!
若是董灏文成了残疾,不能入仕为官,那依照董费杰的性子,自然会想着换他别的儿子上位,让灏文辅佐……这不是给那些庶生子欺负自家儿子的机会吗?
董灏文在董家唯我独尊惯了,怎么可能忍受的了这种屈辱?!
孙氏一边强令府医加紧诊治,一边安排人去通知董费杰和董宰相。
董费杰此时不知道睡在哪个姨娘屋子里头,但是董宰相今日还在宫里和太子等人议事。
只要董宰相知道董灏文的情况,依他老人家的本事和人脉,定能够求得御医前来为董灏文诊治,那样说不定董灏文的断指就能好!
若是能因为此事在太子殿下面前露了脸,让灏文在太子殿下心中多少有了些印象,说不准日后的仕途也会更加坦荡些。
孙氏这样想着,然后在府里眼巴巴的等着宫中传来好消息。
其实程宥泽对董灏文早就印象了,别说他有印象,如今在宫里的那几位多多少少都有些印象。
毕竟除了谢渺然和林寂,其他四位都是亲自蒙了人的头套去揍的。
皇宫勤政殿里头,程宥泽拉着一帮子大臣,一一询问贡院里头的情况。
言执玉则是坐在一旁,替他审核殿试时的考题。
作为主考官的沈宴秋、谢渺然还有其他几位大臣都在偏殿清查学子们的卷面。
应归彻在勤政殿外头蹙着眉,告诫巡逻的士兵要小心哪些个死角,以防被贼人闯入。
说的都是上次他放火时的那几个点位。
一派祥和忙碌的景象下,孙氏派来的人被几个侍卫围在中间给带了上来。
难得见到这般庄严肃穆的场面,那人看到董宰相就脚一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老爷老爷!郎君他遇刺了啊!”
他哭的可怜,在董宰相的质问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说了清楚。
没有瞧见上首的程宥泽和言执玉眼中含笑的一幕。
早就看那小子不顺眼了,只是之前腾不出手去跟他计较,如今一来倒是有的他们发挥了。
在董宰相开口要人之前,言执玉就开口替他说了一句:“董家出了这种事也是天降横祸,殿下不如派遣两名御医跟着宰相一道回府?”
程宥泽合上手中的书页,“说的不错,只是陛下龙体贵重,罗院判不可轻易调动,其余的人董宰相尽管拿去用。”
知道罗院判对医治断指有几分把握的董宰相:“……”
到底是忠于陛下多年,董宰相也不再强求什么,微微躬身谢恩:“老臣替孙儿谢过殿下恩典。”
程宥泽提笔蘸墨,在公文上勾画了两笔,摆摆手让人起来,而后状似无意的问道:“听闻董家这代的郎君唯独这个嫡长孙最得宰相大人欢心,才学谈吐也是最为不凡,有望在此次科举中夺得前三甲。”
“怎么就平白无故的遇刺了?也不知是否会影响提笔答卷?”
会试完之后的殿试一开始就是当场书写答题,而后再当面策论呢。
言执玉低眉接过程宥泽递过来批改好的公文,闻言轻微皱眉:“科举取士讲究体貌端正,若是董郎君伤的过重,倒不如让他先好生将养着,待三年后再……”
他语调平缓,却惊得董宰相连连出声,急急打断。
“言大人!殿下!孙儿伤了一指不假,但为国尽忠之心不减分毫,老臣为大虞殚精竭虑多年,不说功劳也有苦劳,只恳请殿下赐老臣孙儿一恩典……让老臣孙儿破例入仕!!”
董宰相自然是知道上头的意思的,但是董灏文已经是孙辈这代最为出色的儿郎了,若是他因为断指不能入仕,那他董家就将后继无人!
只要董灏文能入仕,能勉强撑个一二十年,那董家就能迅速扶持起下一任董家主,以保董家世代荣华!
“殚精竭虑?”程宥泽就这样散漫的看着董宰相跪在自己跟前,他指节轻叩桌案,目光徐徐的看过在场众人,突的开口问道:“在场各位都是为官十余载的人,应当比孤更知道董宰相的辛苦,那各位不妨开口讲讲,孤该不该给董家开这个口子?”
底下原本的人都有些犹疑起来。
做官又不是世袭罔顾接替制!谁家孩子不是凭借本事一点一点往上爬的?
当初言执玉言大人为官的时候不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京官吗?
难不成就因为董宰相一人辛劳,就要给他孙子封官?
而且看这董宰相这意思,还得封个不小的官当当。
那何必让董灏文去考什么科举呢?
干脆一生下来就直接继承他爷爷的宰相之位罢了!!
有些官员就是因为不想站队太子和七皇子,才选择董宰相,觉得他是个不为名利一心忠君的好官,但今日看来,不免大失所望。
对董宰相为官几十载的倾慕不由得一点一点打碎。
除了这些比较正直的臣子,自然也有董宰相手里头出来的门生。
有那么两三个直接就站了出来,跟在董宰相身后跪下,恳求道:“殿下,董郎君今日断指纯属无妄之灾,不妨就特例一次,以示殿下恩典。”
言执玉看了他们几个一眼,约莫有了个印象后,才浅笑着缓缓开口:“几位大人的意思是,让董宰相的孙子直接越过殿试,破例入仕了?”
他们再一叩首,“依臣拙见,若断指参加殿试,难免会被其他考生诟病,不如特例开设,也好防止考生议论。”
“的确拙见。”
言执玉的笑收了收,“科举本就是考察有用之才,层层选拔,择优录取。不孝不悌者不录,不仁不义者不录,身体残缺者不录,商人子女不录,古来白丁到卿相本就艰难,若是开了这个口子,你让后来学子如何论说?”
“更何况,董灏文殿选之前能意外伤了手指,只能说明天不佑他,凭什么因此破格录取?”
底下的几个官员被问的哑口无言,他们只是下意识的想问董宰相谋求一个恩典……况且,只要这事没有宣扬出去,那些考生如何可能得知呢?
董宰相攥紧了袖中拳头,额头砸在地上,老眼里沁出一丝泪来。
还想继续开口争取的时候,上头的程宥泽转了转手中的笔,垂眸过来,“孤知董宰相劳苦功高,但宰相之功唯宰相一人之身,旁人可沾染不得半分。”
“既然宰相的孙儿伤的严重,吉和,你带两位太医同董宰相一同回府吧。”
“好好养好伤,可以正常殿试,特例恩典一事,董宰相还是消了心思吧……毕竟子不教父之过,宰相的功劳也尽数抵完了吧?”
一卷公文扔到董宰相跟前,看得他头昏目眩。
他伸手扒拉着想将上头的字看清楚,一个个平日里熟悉的字组合在一起,却让人看不明白。
什么徇私枉法?什么作奸犯科?什么强抢民女?什么卖官鬻爵?
董宰相发誓,他这一辈子最为自私的想法就是刚刚明面上求太子殿下赐一个恩典给他孙子,旁的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可是一概未做!
所以在看到这公文上头的罪状的时候,他下意识反驳:“老臣没有!老臣清清白白,不曾做过此等事情!”
“宰相不妨看清楚上头是谁的名字?”
他又低头去看,见到上头大多是自己儿子董费杰的名字,零星还有那么两三个董灏文以及其他孙子的名字时,他顿时老眼昏花,手放在自己胸脯处,就开始大口大口的吸起气来:“这…这……逆子啊!”
“家、家门不幸!家门不幸!!”
他气的心肝一抽一抽的疼,程宥泽却不想多理他的家务事,如今提前告诉他一声,不过是听清清的,看董宰相会如何抉择罢了。
他若真是个识大体懂格局的,就应该能猜到接下来他们的动作,提前按着自己的儿子孙子自首,兴许董家不至于到满门抄斩的地步。
可他若是执意帮亲不帮理,那董宰相前几十年的光辉将在最后化为一摊齑粉。
自首投案,董家还能有豁免的资格,董家女眷也能少些苦楚。
程宥泽让吉和陪同他一起回董府,也不怕董家如今还有什么动作,罪状已经差不多都找出来了,只等殿试之后,顾京元来开刀罢了。
他们提前说一声,也算是世家之间的情分。
看着董宰相被人扶下去,刚刚帮着出声的几个大臣还跪在原地,一时之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程宥泽沉声问道:“为官多年,劳苦功高,就能有特权吗?”
殿内金砖映着众人惶惑的面容,程宥泽指尖朱笔忽地\"咔\"地折断。
言执玉适时递上新笔,袖中却滑落一册账本,正巧翻开的页面上赫然记载着方才求情官员与董费杰的银钱往来。
\"原来诸位大人是拿人手短。\"太子轻笑,惊得那几人以头抢地。
“殿下恕罪!殿下恕罪!”
程宥泽将断了的朱笔唰的一下往前砸,红色的朱砂笔砸在其中一个大人的乌纱帽上,划过一道长长的红色印记。
“董宰相待你们有知遇之恩,你们却和他的独子私下勾结,害董宰相于不仁不义之地,让他老人家前几十年的清白毁于一旦,你们还好意思叫孤恕罪?”
言执玉默默走上前,将滑落的账本慢悠悠的捡起来,温和的腔调一开口就说出最让人惊骇的话。
“董家的罪证未齐,但这几家大人的证据可是已经齐了。”
“即刻褪去官服,下狱吧?”
这几位大臣和言执玉的眼眸对上,似乎没想到看起来最温和的言执玉才是最狠辣的那一个,解释都不给两句的?
言执玉手中的账本微微晃动,打掉了面前大人的乌纱帽。
“几位大人放心吧,罪不至死。”
他手一挥,勤政殿上的御林军就立刻大步过来将他们的嘴给堵上,没给人一点机会的就将人带走。
悄无声息。
勤政殿又恢复了一开始的平静和安稳。
此时,谢渺然和沈宴秋从偏殿拿着一纸考卷缓缓走出。
谢渺然手持考卷行至殿中,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宣纸上投下斑驳光影,他指尖点在策论题\"论漕运改制\"处,忽然轻笑:“董郎君这篇策论,倒像是预先得了题目。”
沈宴秋将朱砂笔搁在砚台边沿,笔杆与青瓷相击发出清响:“数日前兵部刚呈上漕运弊案密折,还未在朝中讨论,此题是殿下科考前一晚亲自拟定加上去的。”
他目光扫过卷面较为工整的小楷,\"董郎君不仅论点与密折所载分毫不差,连''裁撤漕丁改设官督商运''这等生僻策论都写得头头是道。”
“看来董家背着董宰相,什么都敢碰一碰呢……”
言执玉面无表情,“不然了了怎么会第一个要对董家动手呢?”
殿上除了他们,其余人大气都不敢出,不是来看科举考卷的吗?
怎么突然扯到肃清官场了?
根本不敢听不敢听!
提到心心念念的人,他们原本紧张的眉眼稍稍松了松,谢渺然看向程宥泽,“这几日忙昏头了,殿下可给了了找到心仪的官职了?”
说起这个,程宥泽半是无奈半是叹气的扶了扶额,“找了。”
“什么?”
其余人纷纷侧目,场上的其他官员也都闭住嘴,竖起耳认真听。
“正三品右副都御史。”
程宥泽说完,其他几个人的表情都微微凝滞了。
“…这确实适合她。”言执玉将手中的账本合上。
除了她,都察院现在谁敢弹劾官员啊?最主要的是,谁敢弹劾他们啊?
“容大人怕是做梦都要笑醒了。”沈宴秋添了句,脑中不端浮现陆青黛身穿官袍的样子来。
“这差事容易得罪人啊……”谢渺然有些担心,将口中担忧说出来,“有些朝臣说话难听,气到她怎么办?”
有幸跟谢渺然对喷过的大臣:“……”
您不说话,绝对没人能气到她!
不过,娘子为官?
虽然不是没有先例,但毕竟少之又少,日后的朝局真的会安稳吗?
---
小剧场:
陆青黛上朝后一个月某日休沐一天。
众多都察院的同僚都不约而同的过来见她,送礼送药的排了一院子。
陆青黛:“?”
众位同僚:“青黛大人,您休沐休几天啊?明日可还上朝?”
“青黛大人,早朝不能没有您啊!!今早太子殿下就发火了,气氛低沉可怕的不行啊!”
“青黛大人,今日小谢大人和沈大人未着朝服,我就提点了那么一句,他们就针对我针对了两炷香啊!”
“青黛大人,言大人说咱们都察院一天天不干正事……折子倒是递的勤。”
“青黛大人,彻小将军前两日军中比武,误伤了一名世家子弟,我让他日后注意些,他拳头就鼓起来了!”
“青黛大人,小顾大人今日情绪反常,和墨大人为大蛇国进京一事吵的不可开交。”
“青黛大人,林统领宫防太严了!我就袖中带了个馍馍,他都不让我进弓门啊!”
陆归寺:“了了!早朝不能没有你啊!今天爹因为粮种一事被他们一个一个的问题问的心慌啊!!”
陆青黛默默看了一眼屏风后的书房。
俨然就是下了早朝就赶过来商讨大蛇国进京一事被点名的那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