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抄家王 > 第262章 自负的多尔衮

大明抄家王 第262章 自负的多尔衮

    第262章 自负的多尔衮

    沈战和冯远飏的谈话还在继续。

    沈战:“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便是欧洲各强国列装的风帆战列舰。

    标准的风帆战列舰排水量为一千吨。

    可搭载六十门火炮。

    主帅旗舰最大的排水量三千吨。

    可搭载一百八十门火炮。

    本都督打算垫资八百万两白银给天津水师造舰。

    初步计划建造二十一艘风帆战列舰。

    其中包含二十艘排水量一千吨的标准战列舰。

    最后一艘是排水量三千吨的主帅旗舰。

    造舰的事情由工部负责。

    本都督对你的要求是使用好这些新型战舰。

    欧洲列强们正在大洋上打生打死。

    他们很快就会打到咱们大明的家门口。

    如不想做那任人欺凌的弱者。

    就必须在大洋上打掉各种鬼子的嚣张气焰。

    本都督很看好你,切莫让本都督失望!”

    作为天津水师提督冯元飏还是有点格局跟眼界的。

    排水量一千吨的巨舰他没见过。

    但是荷兰人的五百吨战舰他还是见过的。

    “不知我大明何年何月能有如此雄伟的巨舰!”冯元飏不止一次地想道。

    不过也仅限于想想。

    沈战崛起之前崇祯穷得要死,朝堂上腐朽得要死。

    冯元飏估计自己等上二十年也等不到造战舰的经费。

    现在沈战一挥手就是八百万两银子砸进去。

    一口气就要造二十一艘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

    想想自己有生之年能指挥这样的舰队跟洋鬼子作战。

    冯元飏顿时感觉自己这辈子值了。

    “从今往后,末将唯大都督马首是瞻。

    即使粉身碎骨末将也绝不让一个洋鬼子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嚣张!”

    冯元飏无比恭敬地跪地给沈战行礼。

    很显然沈战的气度跟格局彻底征服了对方。

    哪个水师提督不想驾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去大洋上耀武扬威呢。

    问题是也得有人给你造啊。

    沈战面带笑容地扶起了冯元飏,然后递给对方一个小瓷瓶。

    “喝下去,里面是好东西,以后你就是我龙腾军的人!”

    “咕嘟!”冯元飏毫不犹豫地喝下了【忠诚药剂】。

    跟着沈战这样的人做事,他冯元飏八百个乐意。

    天津水师所处的位置太重要了。

    它不仅是京师的门户,还可以通过海上航线攻击到东北、日本、朝鲜和沙俄。

    因此沈战必须把天津水师控制在自己手中。

    他完全可以把冯元飏给换掉,但是沈战没有这样做。

    冯元飏在原本的历史线上做过一件事情,这让沈战十分欣赏他。

    在李自成即将抵达大明京师的时候,冯元飏派快马给崇祯皇帝送了一封信。

    他在信中告诉崇祯自己已经于天津港准备好了五十艘大船。

    如果崇祯愿意,冯元飏随时可以带着皇帝一家人逃往南京。

    可惜崇祯的优柔寡断害死了自己。

    如果当初崇祯听冯元飏的话快点跑。

    没准他还能多活个二三十年。

    崇祯死后南明政权又搞出来好几个皇帝。

    可惜咋整都不是原来那个味儿了,人心早就散了。

    收服了大将冯元飏,又安排好了出兵日本的问题。

    闲下来的沈战终于可以陪着妻妾去看海了。

    可惜现在的天津港海面上结了薄薄的一层冰,不适合远行。

    否则沈战一定会带着朱媺娖等女去大海深处耍一耍。

    这也是多尔衮为什么选择三月初一发兵日本的原因。

    那时候海面上的薄冰碴刚刚融化,正适合出海作战。

    提到多尔衮,他此时已经收到了沈战的回信。

    沈战在信中更改了原来的作战计划。

    更改的内容无非就是两条。

    第一,沈战准备好的重炮不能交给多尔衮。

    因为崇祯皇帝的猜忌,这些重炮只能交给天津水师。

    然后让天津水师辅助多尔衮作战。

    第二,沈战原计划出兵两万缩减为五千。

    原因还是崇祯的猜忌,对方特别反感沈战跟多尔衮合作。

    大概是怕二人联手瓜分了他的大明吧。

    于是沈战只能出兵五千。

    出的兵少了分到的利益就少了。

    沈战主动表示愿意将抢劫日本的七成收益让给多尔衮。

    总结下来就是:因为崇祯搅局,所以计划有变!

    不得不说崇祯这个工具人真是太万能了。

    但凡沈战需要忽悠别人的时候直接把崇祯拉出来作为借口就对了。

    崇祯:我在历史上的恶评倒成了最好用的工具是吧?

    看过沈战的来信之后多尔衮非但不生气,反而十分高兴。

    “来人呐,请范军师来一趟!”

    范文程到来后多尔衮立刻将沈战的回信递给了对方。

    “军师帮本王参谋参谋,看这里有什么机会没有!”

    多尔衮这话说得很模糊,但范文程是懂多尔衮的。

    摄政王所说的机会无非是两种。

    第一种是能坑到大明的。

    第二种是能坑到沈战个人的,这跟坑大明区别不大。

    偌大一个大明,明白人只沈战一个。

    范文程细读了两遍沈战的书信。

    他一会儿皱眉,一会儿高兴,显然是看到了多尔衮所说的机会。

    同时也看到了很多危险。

    终于,范文程放下了沈战的书信。

    “王爷,沈战小儿这封信里的内容很多。

    容下官拆开来一件一件地给王爷分析。”

    “可,军师慢慢说,本王有的是耐心!”多尔衮挥手示意道。

    得到许可的范文程说起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这封信中提到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崇祯皇帝对待沈战的态度。

    如今之沈战较当初的袁崇焕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崇祯的狭隘和善妒,他会猜忌和防备沈战臣一点都不意外!”

    “本王也不意外!”多尔衮笑着说道。

    当初满清拿袁崇焕没办法。

    最后还是借崇祯的手弄死了对方。

    而满清所使用的无非是一个拙劣的反间计而已。

    不管你干没干,我就是诬陷你私下议和、通敌叛国。

    计谋本身虽然漏洞百出,但它胜在贴合了崇祯的性格。

    在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一品大员袁崇焕生生让崇祯给弄死了。

    崇祯为什么非杀袁崇焕不可。

    从人性的角度挖掘原因就是源于崇祯的自卑。

    他总是感觉自己控制不了出色的武将。

    所以但凡武将有出格的行为崇祯立马就会想方设法弄死对方。

    因为崇祯的自毁长城,大明武将泾渭分明地分裂为两派。

    第一派,愚忠。

    这类人的下场都是同一个:死。

    第二派,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

    这类人的下场大都不错。

    有的被南明或满清封王了,有的享尽了荣华富贵。

    当真是应了那句话:

    好人没好报,祸害遗千年!

    范文程:“王爷,属下认为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布局了。

    今后您无论是跟沈战互通书信。

    还是有军事上的交往。

    都要尽量留下切实的证据。

    这些证据在关键时刻必然能要了沈战的命。

    沈战一除大明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

    到时候整个大明便再无人能阻挡我八旗大军的兵锋!”

    “军师所言极是!”多尔衮抚掌说道。

    范文程皱着眉头说道:

    “王爷,入侵日本的计划有很大变化。

    我们又搭人又搭炮的是不是有点吃亏。

    再就是沈战会不会趁您不在的时候偷袭盛京?”

    “军师多虑了!”多尔衮自信地说道。

    “我军出兵多,分得的利益自然就多。

    对此本王并不排斥。

    毕竟那日本的金银储量可是个天文数字。

    即使多分一成那也是几百万两白银。

    至于说沈战趁本王不在的时候偷袭盛京。

    呵呵,日本近在咫尺,本王随时可以回师。

    本王真就不信那沈战有本事在本王回来之前打下盛京!”

    沈战:那要是你回不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