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 > 第504章 懵了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 第504章 懵了

    聋老太挂断电话心不在焉回到四合院时,雨点不再,日头偏黑。

    她刚迈进后院,就听见一大妈在院里哼着小曲打扫院子里的泥泞。

    那调子正是《社会主义好》——这欢快的旋律此刻听着格外刺耳。

    这让她本来就烦躁的心情更加抑郁。

    “怎么着,你这是捡着金元宝了?”

    聋老太把布兜摔在石桌上,里头的金条发出沉闷的“咚”声。

    她盯着对方红润的面色,想起自己在电话里受的窝囊气,枯瘦的手指不自觉地掐进掌心。

    一大妈却像没察觉似的,将院中汇集的水扫到一边笑得见牙不见眼:

    “老太太,大好事儿啊。

    刚才您歇晌时,您猜怎么着,公安局的小王同志特意来……”

    “有话直说!”聋老太的拐杖“咣”地砸向盆架,惊飞一群麻雀。

    “王处长撤案啦!”

    一大妈从怀里掏出盖着红戳的通知书,

    “说是箱子就是他家小姑娘装的一些小玩意儿,柱子明天就能……”

    她的话戛然而止——老太太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整个人晃了晃险些栽倒。

    聋老太一把抢过通知书,公安分局的钢印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她盯着“经查证属于误会”那行字,突然想起电话里杜某人说的:

    “别招惹他家人?”

    “他这是……究竟想要做什么……”

    老太太喃喃自语。通知书背面透出油墨印的《军用品管理条例》。

    她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刑事案件撤了,但厂里的党纪处分会更狠。

    一大妈还在絮叨要包饺子庆祝,聋老太却已经踉跄着走向里屋。

    五斗柜上傻柱编的草蝈蝈笼子积了灰,她伸手去拂,突然听见一大妈在院里喊:

    “还有,淮茹明天也一道放出来!”

    老太太的手悬在半空,窗玻璃映出她扭曲的面容。

    原来王建军连这一步都算到了——秦淮茹没事儿,她所有的谋划都成了笑话。

    ……

    时间回到聋老太威胁王建军那一晚。

    被一个土埋半截的老不死用他家人威胁,王建军心里还是很恼火的。

    你说你有什么花样冲他来他也不说什么,可对一个几岁的小孩子玩这套。

    以前没来真格是想着远离那个遭殃的四合院应该用不到,可没想——

    总而言之,聋老太这次触了他的逆鳞。

    王建军一路思绪万千,小靖雯则是坐在一旁小嘴不停叭叭叭。

    回到家时,天色已经很晚了。

    “爸爸,这是一奶奶给的糖糖。”

    小靖雯从兜里掏出颗水果糖,献宝似的举起来:“她说可甜啦!”

    王建军接过糖,指腹在糖纸上轻轻一捻就摸到了细微的凸起。

    他不动声色地把糖塞进裤兜:“咱们回家和妈妈一起分着吃好不好?”

    看到小家伙屁颠屁颠跑去找聂文君时,王建军独自来到书房。

    等小靖雯踮着脚在书房门口张望时,王建军正在灯下翻看《轧钢厂职工档案》。

    小丫头怀里抱着她那个修修补补的小兔子,辫梢上的红头绳松了一半。

    “爸爸,娃娃说她害怕……”

    小家伙揉着眼睛,奶声奶气格外柔弱地指着窗外:

    “外面有老猫一直叫。”

    王建军瞥了她一眼,你确定不是你的小太阳在叫?

    这么想着,他一把把女儿抱到膝上,顺手将标着“何雨柱”的档案页倒扣在桌上。

    他摸出钢笔在小靖雯手背上画了颗五角星:“这是解放军叔叔的护身符,专门吓唬坏老猫的。”

    聂文君找到书房来,将小家伙带出去洗漱时,王建军轻轻掩上书房门。

    他摘下墙上满墙的奖状,露出嵌在墙里的铁皮保险箱。

    “老周,麻烦你帮我调份档案。”他拨通军区总机的电话

    “四合院的一老太太,真实姓名不知真假,重点查解放前在闸北一带的活动。

    对了,她以前是个老妈子,江湖人戏称“赛金花”。

    电话那头传来一道洪亮的男声:“这信息太少了,得明天上班我……”

    “用战时特别条令。”王建军打断道:“就说涉及军属安全。”

    第二天,当王建军在军区档案室翻开泛黄的《1946年闸北特情登记表》时,手指在“龙兰花”这个名字上顿住了。

    照片上的年轻女人耳垂上的翡翠坠子,和如今聋老太戴的竟是同一款。

    而且依稀看得出些聋老太的影子。

    “查查她49年后接触的可疑人员。”王建军对档案管理员说。

    随着牛皮纸袋“哗啦”一声打开,一份1953年的监控记录滑了出来。

    上面记载着聋老太曾多次前往原闸北某部旧址,与一个“杜参谋”接触。

    此时保卫科小张匆匆进来:

    “王处长,废品站那边报告,聋老太昨天天没亮就去找过刀疤……”

    他递上监听记录:

    “但她没多久就被轰出来了,秃头说‘宁可吃牢饭也不招惹王阎王’。”

    王建军嘴角微扬。

    他太清楚这帮人的软肋——去年整治黑市时,刀疤刘的拜把兄弟就因为倒卖轧钢厂废铜,被他亲手送进了茶淀农场。

    像他们以前这样下九流的东西,现在可是有些见不得光了啊!

    王建军若有所思地摩挲着档案袋。

    下午,他就以“调研安全生产”为由去了一趟工业局。

    王建军站在工业局办公楼前,抬头看了眼三楼挂着“安全生产处”牌子的窗户。

    他整了整军装领口,手里拿着份《轧钢厂消防检查整改报告》,大步走上楼梯。

    “请问杜明远杜厅长在吗?”

    他敲开办公室门,朝正在整理文件的秘书问道。

    秘书抬头看见王建军胸前的军功章,连忙起身:“你是……”

    “我是红星轧钢厂保卫处处长王建军。”

    秘书长睁大眼睛:“哦,原来是王处长,王处长请稍等,我去通报。”

    片刻后,杜明远亲自迎了出来。

    这位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局长约莫五十出头,鬓角已经斑白,左耳垂上那道细长的疤痕若隐若现。

    “王处长,稀客啊。”杜明远笑着伸出手:“是为了安全检查的事?”

    王建军递上文件:“主要是来送整改报告,顺便……”

    他顿了顿:“想请教个问题。”

    两人在会客区落座。

    杜明远沏了杯茶推过来:“什么问题这么急,要劳烦王处长亲自跑一趟?”

    “是这样。”王建军抿了口茶:“我们厂有个厨子叫何雨柱,最近出了点事……”

    杜明远倒水的动作一愣:“这傻柱是你什么人,他犯什么事儿了?”

    王建军说了傻柱这件事儿的前因后果。

    说到这,他喝了口茶:“傻柱四合院里有个老太太昨天找我……”

    听到王建军说到聋老太威胁王建军这样的逆天之举时,杜明远的双眉皱起:

    “这简直无法无天,这是新社会,她还当是以前的旧社会吗?

    简直岂有此理!”

    王建军注视着杜明远的眼睛:“那老太太叫龙兰花,以前人都叫她赛金花。”

    杜明远刚刚瞪大的眼睛现在更大了。

    然后,办公室里突然安静得就只能听见座钟的“滴答”声和一道粗重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