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 第569章 金雕认主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第569章 金雕认主

    那只被张建国带回来的雕,那天晚上被那贼人拿刀砍,当时黑灯瞎火的。

    事后张建国发现,栓雕的绳子早断了,但是那金雕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虽然这两天他一直在找,但是却没那雕的影子。

    事后张建国一直在心底祈祷,希望那只金雕回到野外,自己逃一条生路。

    可没想到这只雕,并没有离开他的家,只是趁着慌乱的时候,钻进了柴火堆里。

    因为那柴火堆里面,有一些地方是空的,刚好够这只金雕容身,这几天它就藏在这里。

    这也是外婆细心观察,听到里面有动静,还以为是黄鼠狼或者老鼠。

    这要是不拿开的话,这金雕被困在柴堆里,能不能自己再钻出来,倒是很难说。

    “哎呀,真是太好了,这金雕还跟我们家有缘呢,那晚上如果没有它,哪有那么顺利抓到贼……”

    张建国赶紧拿出大块羊肉,切成碎肉,那金雕已饿得发慌,竟在张建国手里抢夺,只是外公外婆还心疼,浪费了这一块羊肉。

    可架不住张建国是真的高兴,而且那金雕说来也通人性,原本张建国打算喂过它之后。

    就送它回山野之间,也不打算再拴着了,因为它身上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都结了痂。

    可这金雕却赖着不走了,哪怕不拴绳子,把它送到村外,它在后面也扑腾的跟着回来。

    甚至这一次,点点居然没有在和它打架,一只狼一只雕,却很有默契地跟在了张建国的身后。

    既然它不走,张建国也就大方的留了下来,暂时让那金雕开在他家厨房窗台待着。

    有肉就给它递两块,给金雕吃肉的时候,或者呼唤着金雕的时候,张建国就用手放在口里,吹起了口哨。

    一听到那口哨声,那金雕哪怕在屋顶上站着,也会迅速的扑腾下来。

    它现在能进行短距离的飞翔,太远太高的地方,却飞不了,估计也是需要时间。

    在选定的黄道吉日那天,张建国特意帮着外婆外公搬家。

    他开着拖拉机,把外公外婆常用的东西,都放在拖拉机上,然后送到了窑上。

    别的东西还很常见,其中有一口棺材,让张建国有些感慨。

    因为这东西,外公外婆看的十分珍贵,他们是攒了很久的钱,才打了一副棺材。

    这也是他家最值钱最看重的东西,原本是打算放到何平家里,可陈幺妹有些不乐意。

    说看到这东西心里就慌,害怕。

    何老汉索性把这东西也带到了窑上,说是到时候一旦他们谁先走了。

    谁就先用这棺材,回头再攒钱,还得再打一口棺材。

    有这棺材放在家里,他们会觉得安心。

    棺材被放在了床边,用一个床单盖上去,旁边放了一些衣服和杂物,倒是没显得那么突兀。

    何玉芳给父母置办了一套锅碗瓢盆,还有一床崭新的行李,这让黄秀莲心里过意不去,连连说让闺女花大钱了。

    张建国则把家里的肉还有面,都拿了十斤过去,甚至还放了很多木柴。

    原本农村人有一些讲究,就是柴代表财,这东西进了腊月以后,只能进不能出,连借都不会借给别人的。

    其实主要是因为腊月天冷,一般人家也都穷,有人把木柴借出去了,到时候做饭取暖都没有柴。

    就要挨饿受冻,这才有腊月正月不借柴的说法。

    “外婆,你们家要是没柴了,直接告诉我就好,我回头再给你送……”

    张建国把木柴堆好,何玉芳也张罗着做饭。

    另一边的何平和何凡表示,就算没有柴烧了也没关系,他们兄弟上工的路上,都可以捡一些过来。

    外公外婆住的这房子,就挨着小姨何桂芳的家,此时小姨没有回来,但是钥匙给了张建国。

    黄秀莲又把钥匙拿过去了,说是回头帮着何桂芳,把家里收拾一下,这样他回来过年,到处也是干干净净的。

    这样家也像个家。

    窑上现在挺热闹的,因为生意好,招的工人不少。

    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回村住,但是这窑上也少不了人,黄秀莲为人和善勤快。

    她虽然年纪大点,干不了什么重活,但却乐意帮着刘桂花照看孩子,这让杨雄夫妻感激不尽。

    而像刘金娥和刘玉娥姐妹,他们原本就都住的不远,关系也不错,这样搬过来就更热闹了。

    窑厂距离村里比较远,这里的荒地也多,刘桂花和刘金娥他们,都在旁边种了不少菜。

    这会儿,也把种的菜都拿出来了,菠菜和香菜都吃不完。

    黄秀莲一下子觉得,换了一个环境,没想到比以前日子过得好多了。

    扪心自问,还是多亏自己有个好闺女好外甥,要不然现在还天天被媳妇骂老不死的。

    安顿好外公外婆,张建国心里也长松了一口气,算着日子都快过年了。

    他也得赶紧进一趟城,一来送一些鱼,二来也应该去走动一下,顺便向龙叔打听一下。

    上次他说的叶家和卓家的事情。

    这一次带的猪肉多,张建国的鱼就装的少一些,好在当初买黄三的毛驴,现在长得膘肥体壮的。

    主要是张建国也舍得下本钱,买了好多的黄豆等给它添夜草。

    这一次进城的时候,点点还是跟在了后面,那只雕也飞了几次,似乎也想跟着。

    却被张建国吼回去了,说来这只雕也挺聪明的,他听得懂呼唤它的哨声,听得懂张建国生气的语气。

    所以很多时候,张建国喜欢带着它和点点,在村边四处转悠打猎。

    主要也是想让它们两个配合好。

    去城里的时候,张建国让父亲休息一下,他坐在前面赶驴车,回去的时候就让父亲赶驴车。

    两人互相替一下,都能休息会儿,这样也不会觉得特别累。

    有一段时间没进城,点点显得非常的兴奋,一会儿跑前面,一会儿跑后面。

    张元顺坐在车边打盹,那驴车很有节奏的向前走着,只是走了没多久,突然听到点点一声嚎叫。

    那声音就像是一种警告,张建国一听,就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什么状况?

    他赶紧把驴车停下来,然后不住的向四周张望,顺便摸了一下手里的鸟铳。

    并且把帽子往下扯了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