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 第428章 陶谦惊慌,谋议对策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第428章 陶谦惊慌,谋议对策

    郭嘉听罢,不由脸色大变,急道:“曹操为何突然起兵,攻打徐州?”

    沮授道:“据细作回报,是因为曹操的父亲被陶谦麾下的都尉张闿所杀,所以,他才一怒之下,兵发徐州!”

    “张闿?!”

    张尘与郭嘉对视一眼,顿时愣住了。

    “主公,奉孝,你们怎么了?”见二人表情有异,沮授连忙问道。

    郭嘉道:“公与有所不知,吴管家,正是死于这贼厮之手!”

    “什么?”沮授不由大惊道,“细作回报,曹嵩一行借宿在一间寺院之中,当晚,张闿杀害曹嵩一行和寺院中的所有僧侣,还一把火烧了寺院,啊!难道……曹嵩被杀的当晚,吴管家也在那寺院里,这才一并遭了毒手?”

    张尘点了点头,叹道:“小豆子说,那晚,吴管家叫他躲在水缸里面,也是因此,他才逃过一劫……”

    张尘说着,脑海中瞬间想到了什么。

    张闿?!对了,历史上,就是因为这个张闿杀了曹嵩,才给了曹操进兵徐州的理由!

    没想到吴管家这趟出去,竟然误打误撞遇到了曹嵩一行,真是时也命也!

    张尘不禁十分懊悔。

    这时,一旁的郭嘉皱着眉说道:“主公,曹操已然出兵,我们不能再按照之前的谋划了。一旦让曹操得了徐州,我们南下之路就会被完全切断!主公虽与曹操有旧,但同为诸侯,曹操此人也素怀大志。面对霸权之争,这点情义他也未必会放在心上。”

    沮授也道:“奉孝所言不错,主公,我们不能坐视曹操夺取徐州。”

    张尘听罢,不由暗自思索起来。

    历史上,曹嵩死后,曹操举兵攻打徐州,但最终却被吕布抄了后路,无功而返。

    可现如今,中原的局势已和历史不同,吕布取雍凉之地,离此甚远,断不会偷袭兖州。若是无人掣肘,恐怕陶谦绝难抵挡住盛怒之下的曹操。

    不过,曹操因私仇而举兵,此举必失天下人心,就算拿下徐州,也不得长久。

    陶谦抵挡不住,必会向其他诸侯求援,而现如今,能施以援手的,除了自己,就只有淮南的袁术了。

    且不说袁术会不会施以援手,一旦他出兵,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说不定还会成为二袁之争的导火索。

    二袁开战,中原大乱,二刘也必将有所动作。到时,自己必须倾力南下,扫荡中原,将这些牛鬼蛇神一网打尽!

    所以,无论如何,南下之路必须畅通!

    张尘打定主意,道:“传令下去,令冀州、青州各部,整军待命!”

    “主公想要进兵徐州?”郭嘉问道,“主公可想清楚了,此去不只是与陶谦开战,很可能,也会和曹操开战。”

    “不,只是整军待命,先看看徐州的情况再说。”张尘道,“这一战,卷进的恐怕不只是一两家诸侯这么简单!”

    ……

    与此同时,徐州彭城,州牧府。

    陶谦这几日身子不爽,许是那日前去相送曹嵩,一路风风火火,受了风寒,这几日一直在府中将养。

    这天,一大清早,陶谦的长子陶商便火急火燎地赶来求见。

    “父亲!祸事了!”

    陶商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惊慌地道:“父亲,张闿……张闿杀害了曹老太爷一家,抢走了所有财物,奔往淮南去了!”

    “你说什么!”陶谦一听,吓得赶忙坐起,颤抖地指着陶商道:“你……再说一遍!”

    “父亲,张闿他……他在费县境内,杀害了曹老太爷一家,抢走了所有财物,奔往淮南去了!”

    陶谦一听,顿时眼前一黑,栽倒在床上。

    “父亲!”陶商大惊,连忙上前,扶起陶谦。

    陶谦双目失神,口中只是呢喃地念叨着:“完了,全完了!徐州……大祸临头了!”

    陶商急道:“父亲,我们赶快派人,捉拿张闿,送到曹操面前,免得他迁怒徐州,兴兵犯境啊!”

    “晚了,来不及了!”陶谦长叹一声道,“曹操好不容易逮到这个机会,他岂肯轻易放过?纵使你现在将张闿交到他的手里,他也绝不会放过我们徐州啊!”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快,快去派人传令曹豹、臧霸、糜芳等将,令其整顿军马备战!另外,再派人准备黄金五万斤,粮草二十万石,星夜送往濮阳,请曹操莫要因此,而迁怒于我徐州啊!”

    陶商一听,不禁有些肉痛地道:“父亲,如此谄媚曹操,是否太过?这分明是张闿所为,与我们无干啊!”

    “你个蠢货!”陶谦怒骂一声,“这些,要是能平息曹操之怒,那你就该烧香拜佛了!只怕,他这一次是不会善罢甘休啊!”

    陶商见父亲如此说,心中也明白此事的严重性,当即下去传令。

    陶谦颓然地坐在榻上,心中忧虑不已。

    曹操乃虎狼之徒,早已垂涎徐州,这一次若是处理不好,徐州必将易主!

    一旦徐州不保,别人或许无事,可他陶家,绝对是万劫不复!

    陶谦心里顿时腾起浓浓的恐惧。

    “来人,唤糜竺、孙乾、陈登前来。”

    不多时,三人便匆匆来见。

    只见其中一人,衣着光鲜,雍容华贵,敦厚文雅,正是徐州巨贾糜竺,字子仲,现任陶谦麾下别驾从事。

    另一人,虽衣着朴素,却不失落落大方,行止之间,颇有几分儒生气度。此人名叫孙乾,字公佑,曾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后被陶谦辟为从事。

    这二人年岁稍长,约有四十来岁。

    另有一人,大约三十出头,温文尔雅,目若朗星,看似有种浓浓的书卷气。此人名叫陈登,字元龙,亦是士族出身,原为东阳令,现任典农校尉一职。

    三人来至屋内,上前拜道:“主公。”

    “子仲、公佑、元龙,你们来了。”陶谦强撑着身子坐起,道:“徐州大祸将近,今日召你等前来,是想商议对策,助我徐州渡过此次大劫呀!”

    三人一听,都不禁一愣,面面相觑。

    糜竺赶忙问道:“主公,到底出了何事?”

    “张闿……这个混账东西,他……他杀了曹老太爷,夺了财物,逃往淮南去了!”

    “什么!”

    三人听罢,顿时一惊。

    以他们的头脑,自然不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孙乾眉头紧锁,道:“主公,此事若传到曹操耳中,他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当务之急,可立即下令备战!”

    糜竺思索片刻,也道:“曹操兵强马壮,我军断不是其对手,除了备战,还要赶快联络各方诸侯,请求支援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