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 第328章 董承设伏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第328章 董承设伏

    刘辩满意地点点头,随即下令散朝。

    董承心中暗自窃喜,赵云是张尘麾下头号猛将,张合也是随他多年的大将,将这二人调离,张尘无疑是自折羽翼。

    百官出了大殿,一个个脸上却仍是忧容满面,三五成群的低语着关于曹军进犯官渡之事。

    董承缓缓步出大殿,正欲离开,张尘却叫住了他。

    “董将军。”

    “大将军,有何指教?”董承站住脚步,心中一惊。

    张尘微微笑道:“董将军,曹军此番来势汹汹,这官渡一旦有失,曹军便可深入魏郡,直逼邺城。听闻将军麾下,有一万部曲,不如与我一同奔赴官渡,共抗曹军,可好?”

    “啊!这……这个……”

    “怎么,将军莫非不愿为圣上分忧?”

    “岂敢岂敢?”董承忙道,“只是,老夫麾下的部曲只是些老弱病残,都是当年抗击黄巾之时被打伤打残的部下,老夫只是不愿见他们生活无依,这才收作部曲,靠着些微薄的俸禄过活。这些年,他们当中有的伤势复发,早都不在了,如今剩下的,也就四五千人,非病即残,实在难以参战啊。”

    “原来是这样。”张尘点了点头道,“董将军果然高义,一心为部下着想,张某佩服。既然如此,那便不劳董将军了,我还要调兵驻守官渡,先行告辞。”

    张尘说罢,拱了拱手,径自离去。

    “大将军慢走。”

    董承回了一礼,看着张尘的背影,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个弧度。

    张尘已入彀中,是时候动手了!

    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宫门,各怀着心思,径自回府。

    张尘来至府中,沮授、华歆、董昭等人早已在此等候,赵云、张合二将也已在旁听命。众人一见张尘到来,赶忙上前见礼。

    “不必多礼。”张尘摆了摆手道,“子龙、儁乂,事情你们可都知道了?”

    赵云道:“适才沮授先生已经说起,还请主公示下,我二人该如何行事?”

    张尘道:“你二人即刻率领邺城五万兵马出城,直奔官渡!”

    张尘话音一落,二人不由一怔,赵云忙道:“主公,我等真要前往官渡?不是假意调兵?”

    张尘道:“那董承不是傻子,不会轻易上当,他一定会派人暗中盯着你们。若是你们不去官渡,他定然无法放心。”

    张尘说罢,张合不禁眉头深锁:“主公,若是大军离邺城太远,万一董承发难之时,我等不及回援,主公岂不危险?”

    “无妨,数日前,我已经布下了一支伏兵!”

    “伏兵?”一听这话,不仅是赵云、张合二将,就连沮授等人也是一惊。

    沮授赶忙问道:“主公,不知这伏兵,在什么地方?”

    “就在邺城周边,这会儿,应该正在山中‘剿匪’呢。”

    “是……是高顺!”

    沮授顿时恍然,张尘治理冀州这么多年,民心思安,怎会还有盗匪?原来,当日什么盗匪作乱,啸聚山林,都是张尘设下的计谋。目的就是将高顺这支“伏兵”顺利送出城去!

    沮授不禁一阵感叹。

    不愧是主公,计谋之深远,我不如也!

    张尘看向赵云、张合二人,道:“子龙,儁乂,你二人只管领兵前往官渡,不必回头。我已和高顺约定好,他只要见到你们前往官渡,便会引军回城策应。”

    此时,华歆却是微微皱眉,道:“可是,高将军只带了区区五百人,那董承可是有一万部曲,恐怕难以抵敌吧?”

    “呵呵。”张尘冷笑一声,“子鱼啊,你也太瞧得起那董承了,有高顺和五百陷阵甲士在,还能对付不了他那一万乌合之众?”

    “什么?!陷阵营!”

    众人顿时皆是一惊。

    原来,高顺那天带出城去的,不是普通士卒,而是陷阵营!

    此时此刻,众人心中不约而同地萌生起一个念头。

    这把稳了!

    陷阵营,那可是张尘手中的一柄利剑,在无数次的大战中大放异彩的王牌部队,又岂是董承那区区部曲所能对付得了的?

    这一次,你若不动手便罢,只要动手,就让你董承好好地领教一番!

    张尘又对赵云和张合道:“你二人只管率军前往官渡,什么时候见邺城狼烟燃起,那便说明董承事败,尔等便可速速回军,将董承一党一网打尽!”

    “末将领命!”

    二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道。

    当晚,董承府上。

    赵云和张合率领城中所有兵马,径往官渡而去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董承的耳中。

    董承当即在府上召集众人,商议下一步的方略。

    “将军,别犹豫了,这次可是天赐良机,一定要将张尘那个狗贼铲除!”

    种辑性子急躁,眼见董承犹豫不定,不由心中大急。

    一旁,国丈唐瑁道:“种校尉,你稍安勿躁,将军他自有考量。”

    正说着,忽然,一只信鸽飞到了窗台前,董承一惊,连忙快步走了过去,从竹筒中取出信纸。

    随即,董承大喜道:“哈哈哈!大事成矣!”

    “董兄何故开怀?”王子服道,“这信上写了些什么?”

    董承道:“我并非犹豫不定,只是张尘为人诡诈,不可轻信。因此,我命人悄悄跟在大军背后,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去了官渡。”

    王子服捋了捋胡须,赞道:“董兄所言不错,张尘奸诈,是应小心为上,还是董兄心思缜密,不知结果如何?”

    “哈哈哈!好!他们果然直奔官渡去了!”董承微微笑道,“他们白天出发,已经行了一整日,如今,大军已在几十里外。若我们此时动手,他们就算是插上翅膀,天明之前也休想赶到!这次,真的是天助我也!天佑大汉哪!”

    “将军,别犹豫了,赶快下令吧!”

    “是啊,将军,快下令吧!”

    众人一时振奋,纷纷摩拳擦掌。

    “好!”董承道,“王子服、种辑、吴硕、吴子兰,你四人各领两千人马,趁夜色,夺取邺城四门,此时城门已闭,尔等驻守四门,无令不得开城!”

    “得令!”

    “国丈,有劳你率领禁军,进宫布置。之后,派人去张尘府上传信,就说陛下突发疾病,急召大将军入宫!”

    “将军放心,包在老夫身上!”

    “褚姑娘,也请你一同入宫,埋伏于暗处,只待张尘中伏,便出手给其致命一击!”

    褚莺儿双眸迸发出一阵精光,道:“将军放心,我必手刃此贼!”

    “好!”董承神情振奋地说道,“到时,老夫也会率领两千人马,驰援宫中。这一次,我等布下天罗地网,定要这奸贼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