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佬的选夫标准:有钱,能干 > 第213章 麻辣味的儿子

大佬的选夫标准:有钱,能干 第213章 麻辣味的儿子

    池七也就不跟他争了,看了眼边上的儿子,就乖乖闭上眼睛休息了。

    楚宴伸手帮她掖了掖被角,才在床边坐下,目光温柔的看着池七和儿子,只觉得怎么看都不够。

    池七其实也没睡着,只是在闭着眼睛运行木系异能修复身体。

    普通人孕育孩子,孩子在肚子里吸收的是母亲的精血,女异能者怀孕,孩子在肚子里吸收的是女异能者的精血和异能量。

    池七平时吃的就不少,怀孕期间更是嘴巴不停,还专挑各种肉和人参黄精这一类的补品吃,也亏得她嫁的是楚宴这位颇有身家的大将军,不然还真供不起她。

    可即便是这么猛吃猛喝,池七的异能等级还是降了。木系降了整整一个大阶,成了六级高阶,精神力从四级高阶降到了四级初期。

    为了育孕这个孩子,池七算是损失大了。就是不知道小猴子吸收了她这么多的能量,能不能觉醒一点异能?

    木系异能在身体里流转,修复移位的五脏,撑开的盆腔和损伤的子宫。

    破损的细胞和组织随着污血排出体外,等池七再次睁开眼睛时,她的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了,精神甚至比没怀孕之前还好。

    她现在有自己生的小猴子玩儿,也没心思看现场“直播”了,因此自然不用躺在床上装睡。

    大乾有给新生儿洗三的习俗。

    以池七所知的常识来说,洗三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不过她有木系异能,倒也不怕孩子洗个澡就出什么问题,因此也就没阻止嬷嬷和楚宴他们折腾。

    只不过以前在历史书上读到的寥寥几字,变成真实场景在自己面前一一上演,还出现了两地分歧时,池七是好笑又惊悚的。

    首先是给孩子洗澡的水。

    张嬷嬷和许嬷嬷与本地收生姥姥的分歧在于,洛阳那边的人习惯用槐条蒲艾煮水,而宁安县这边的人习惯用花椒和百里香煮水给孩子洗澡。

    这一点,因为张嬷嬷和许嬷嬷是宫里出来的,以身份完胜收生姥姥。

    再来是往盆里搁东西的习俗。宁安县这里的习俗是主家事先往盆里搁金银铜钱和各种吉祥物件,等洗三过后,这盆里的东西就都归收生姥姥。

    洛阳那边的规矩是孩子洗三时,观礼的女眷转着圈的把各种金银铜钱和吉祥物往盆里丢。

    这吉祥物包括红枣、花生、大葱、铜锁、秤砣、铜镜……等等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池七听得咂舌,跟楚宴在房里悄咪咪吐槽道,“知道的是要给孩子洗三,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把咱儿子来个大乱炖呢?”

    “瞎说什么呢?!”楚宴哭笑不得的抬手作势要弹她脑崩。

    “真的。”池七身体后仰,一边躲他的手一边认真跟他掰扯,“不然咱们来打个赌,我猜咱儿子洗完了之后抱回来,身上一定是麻辣味的,你信不信?”

    楚宴低头看看乖乖躺在两人中间沉睡的儿子,无法想象小家伙变成“麻辣味的”会是什么样,顿时就笑不出来了,“那就让他们乖乖给孩子洗澡,别净整那些没用的。”

    “什么叫没用的?”池七就想跟他作对,为了反驳而反驳道,“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洗三就是为了给孩子图个吉利,你说不让往盆里丢东西,那两位嬷嬷一早准备的东西怎么办?

    再说人家收生姥姥也不肯啊,毕竟丢到盆里的东西按习俗可都是她的。”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特别是做“收生姥姥”这种下九流营生的老妇人,谁知道他一句话会不会让人记恨,从而报复到他宝贝儿子身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规矩,楚宴懂。所以他想了想,就道,“那就让人在旁边准备个托盘,谁要想往盆里丢东西就让她搁托盘里,这样收生姥姥总没意见吧?”

    池七想到自己听说的习俗,又问:“红枣花生莲子板栗和鸡蛋这些,也不让放吗?”

    “还要放红枣花生莲子板栗和鸡蛋?”楚宴声音都高了八度。

    池七看他这样,笑得特别开心,“对啊,图吉利嘛。而且我听说,多年无所出的妇人还会拿孩子洗三盆里的这些红枣花生莲子板栗什么回家煮了吃了,听说是借运生子什么的。”

    楚宴一听就怒了,“咱家的运凭什么借给别人?”他不舍得七七再生,是他的事,可别人不问自取他家的运道,楚宴就不愿意了。

    池七看他这样,哭笑不得道,“就那个说法,你还当真啊?!”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池七看他这样就叫陈琼进来,把楚宴不让人往洗三盆里乱丢东西,让她另外准备托盘放各家女眷的礼的话吩咐了下去。

    “是,奴婢这就去告知张嬷嬷和许嬷嬷。”当着楚宴的面,陈琼低着头什么话也没说就转身出去传话了。

    “大将军的威严恐怖如斯。”

    楚宴抬头看她,“你在那里嘀咕什么呢?”

    “没什么。”池七哪会告诉他,自己在吐槽他?指着床上的孩子转移话题,道,“你想好咱儿子的名字了没?”

    “楚瑜,瑜乃美玉,有美好之意,希望他以后能做个如玉公子,一生顺遂吧。”

    “楚瑜,楚瑜……”池七跟着念了两遍,觉得这个名字还挺好听的,念着也顺口就点头笑道,“好,他就叫楚瑜了。”

    两人像世上所有的新手父母一样,取名只想着孩子未来怎么怎么样,一点儿没想起来他们的儿子,以后是要父承子业做帝王的。

    孩子洗三之后,时间就跟按了加速键一样过的飞快。

    楚宴心心念念的海船,在池七出月子的第二日,终于造出来了,三日后的下水试航也非常成功。

    楚宴亲自与一众老师傅驾着船出去溜了两天,试验新船的性能,结果自然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这艘“远征”号集各地老师傅的工艺之精华,不但比江南严家造出来的海船承载量更大,速度更快,连火炮都多加了两门。

    在池七养胎的这一年中,楚宴一步都没出宁安县,可这并不耽误分布在各个县、镇的楚家军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