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终极一班之异世游历 > 第243章 相交之忆

终极一班之异世游历 第243章 相交之忆

    蔡文姬是位极其谨慎的性子,她在面对涉及曹操的事情上,那叫一个慎重小心,滴水不漏。

    一切接近曹操的人或物,蔡文姬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明确查清楚他们的家底和目的。

    所以这次王允校长的来袭,她也早早便通过私下打听和查阅,在发现王允校长的风评还算不错,是位宅心仁厚的长者后。

    才没有私下解决他……放任他去接近曹操,也许,会有所改变不是吗?不论什么样的成长,她都愿意看到。

    再说了,能让曹操开心的事情,她又怎么会阻拦呢。

    不过,如果有那百分之一的可能会伤害曹操,那也别怪她心狠手辣……

    蔡文姬站在曹操身旁,一手接过他递来的弓箭。一手轻轻推动曹操往王允方向前进。

    曹操回首,望着挂着微笑,挥手让他前进的蔡文姬,安心感油然而生。

    没人比他更了解她,既然她选择鼓励他前行,那么即将开启的这条路。

    不论最终是怎样的结局,有她鼎力相助,他也无所畏惧。粲然一笑,转身拉起她的手腕,一起奔向王允校长那儿。

    两人相知太久了,久到几乎曹操子有记忆起,蔡文姬就陪伴在他日常。

    曹操还记得他们初识的那天,年少的他痴迷的拜读着她父亲的作品。心心念念着有一天能和偶像见一面。

    然而,命运就是如此的碰巧,崇敬的作者就这样毫无征兆的来到府邸,还带着年少稚嫩的蔡文姬。

    但,其实并不是凑巧,不过是不善言辞的父爱罢了。

    大人之间相互交谈着,小孩子们也在一起相互介绍着对方。

    得了应允,小曹操便带着小蔡文姬来到了他最喜欢的花园。

    里面种着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以及牡丹,芍药,昙花等等。

    各种品种非凡的奇珍异宝,每到盛开的季节时,这里都会芬香扑鼻。

    这花园可是另有乾坤……随着他们逐渐的深入,枝繁茂盛,盘根错节的大树映入眼帘。

    曹操装作小大人般,背着小手,引着蔡文姬来到他的秘密基地——小树屋。

    这小树屋是他爷爷专门为他而打造,里面有着各个机关,并且机关中还藏有宝藏图呢。

    在锻炼他的思维的同时还能给他解解闷。所以他格外喜欢探索独属于他的小树屋。

    今天他看在偶像的面子上,就让她大开眼界吧。

    和偶像女儿搭建好关系,说不定能和她套近乎,探探偶像接下来还将提出什么样的精妙绝伦的佳作呢。

    他可不想放过这次老天送上门的绝佳机会。

    此时小小的曹操,不过是几句话的事情也被他想的格外复杂。

    很显然没注意那些弯弯绕绕,对于他现在的功底,是既不能圈套大人,也圈不到心思单纯的小朋友。

    蔡文姬默默跟着面前的少年,初次见面白白净净的面庞在她心中留下极好的印象。

    并且他举手投足都透露出彬彬有礼的大家风范,让她下意识想跟从。

    当天两位娃娃友好交涉了一番,惺惺相惜的爱好和志同道合的观念,让他们很快便打成一片。

    从而让小曹操已然将最初的盘算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离别时,两人心中竟然都产生了强烈的不舍。

    大人们倒是被他们仿佛陷入“生死离别”场景的模样逗乐了。

    曹父略带深意吐字道:“看来你我二人的儿女颇有缘分啊……”似是试探,他不相信他带女儿来赴约会是巧合。抛出橄榄枝,静待佳音。

    蔡父知晓曹父的试探,委婉拂意:“哈哈,小女能入小公子的眼,也是她的福气,当个玩伴绰绰有余。”他追随董卓的心,岂会随意改变。

    曹家可不是那么好入的,看似风光无限,背里盘根错节,执掌之人野心勃勃,等待时机出现,恐有称王称霸的走象。

    蔡父并不想在乱世中将女儿卷入这摊浑水之中,今日带她所来,不过是想从小儿出发建立良好关系,怎知女儿深得人心……

    曹母蹲下身子,抚摸着两小人的脑袋温柔解围:“年纪尚小,考虑未来之事姑且过早……阿瞒,阿母做个主,你们二人日后可以多走动走动,等阿瞒和小琰长大之后再做决定,如何?”

    两位父亲维持着体面的微笑,看似在洽谈,实则暗潮汹涌。

    曹操和蔡文姬懵懂点头,一味欣喜交到一位新朋友,还得到父母的同意,可以多找对方玩耍解闷,别提多开心了。

    蔡文姬回家路上,蔡父旁敲侧击的询问她对曹家小子的看法。

    “温文尔雅,是个值得相交的朋友。”

    短短一句话让蔡父的心里拔凉拔凉的,欲言又止,想告诉女儿,曹家的水不平,可又担心女儿未能懂他之意。

    “多交朋友,多条路……

    琰琰啊,阿爹是董伯伯的部下,位属不同。

    之后,阿爹可能会和今天会面的曹叔叔有不同的道路要走,所以……”

    蔡父委婉的敲打着自家女儿,切勿对其他属派的人动心。

    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尽管他想尊重琰的意愿,但着实难办,恐会遭受危机。

    “女儿知晓分寸。不过,小辈的未来总会到来,放心,女儿定将广交善缘。”

    蔡文姬虽年纪不大,但这个动荡时代,心智成熟的总会比安逸时代来的早。蔡父说的这些她多少能懂。

    “董家小儿,你们相处的如何?”

    蔡文姬将脑袋搭在蔡父的腿上,反应慢半拍道:“啊,阿爹说的可是那个软软糯糯的黑团子?”

    蔡父慈爱的揉着蔡文姬蓬松的脑袋:“正是,琰琰,别给人家取这样的外号。”

    蔡文姬理亏,耸了耸鼻子道:“是啦,他被董伯伯收养后确实白净了不少,但是我已经习惯这么叫他了啦,而且他才不会介意呢!”

    她想起那位总会乖乖待在她身后,睁着无辜的眼睛望着她的男孩,属实没招了。

    不论她怎么教他将那些欺负他的人打回去,他都只会柔柔的说出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