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章322:徐州战火旺
热门推荐:
网络神豪:纵横九州
游戏修成真仙后,现实灵气复苏了
长生鼎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快穿大佬不做炮灰
转职:一柄魔刀千刃杀穿全校!
我什么时候犯罪了?
北雄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赵云头疼于应对萧朝贵大军时,有个人比赵云要头疼百倍,那就是杨妙真。
她受兄长杨秀清之命将兵两万坐镇东海郡,作为琅琊之后保卫徐州的第二道屏障。
原本岁月静好,今日却被一封八百里加急信搅乱。
“报王上,曹操率兵袭击合乡,现已攻破县城。小的粗略估计,曹操麾下得有数万人马!”头裹黄巾的斥候满头大汗,一边大喘气一边汇报情况。
杨妙真听罢,面色不佳,追问道:“曹操兵马?他才有几里的土地与东海接壤,怎会袭击合乡?你确定没有看错?”
斥候点头,坚定道:“军队里各种颜色不一的曹字旗帜,对应不同曹姓将领。首旗为‘安东曹’。”
杨妙真新月眉绞在一起,怒道:“定是那大耳贼为曹贼行了方便,该死的汉狗。”
“我猜想彭城郡那边应该受到了曹操的进攻。三面有敌,不知何处会率先溃败。此时最忌讳轻举妄动,速速派专人将情况告于皇上,请皇上决断。”
杨妙真干练而稳重地分析情况,尽管愤怒却不乱分寸,麾下诸将见状,纷纷安心。
“那不知,该如何抵挡合乡的曹军?”杨妙真部将林凤祥问道。
林凤祥,“太平天国五虎上将”之一,其余四将为李开芳、黄文金、胡以晃、罗大纲。
罗大纲在萧朝贵手下,李开芳被孙安生擒,胡以晃、黄文金皆战死。
林凤祥武力82,统帅80,智力65,政治48.
杨妙真沉吟片刻,答道:“东海距离皇上所在极近,几日的功夫便能传回信来。我等只消坚守数日即可。”
“林凤祥、李全,你二人各率五千兵马,坐镇厚丘、祝其二县,我率万人坐镇郯县。在得到我的命令前,务必紧闭城门。违令者,杀无赦!”
郯县为郡治所在,同时为东海郡最靠北城市,与琅琊粮仓开阳接壤,不能有失。
而厚丘位于西南,祝其位于西北,此二县在手,即可保证琅琊与下邳、广陵之间通信。
李全即为历史中杨妙真夫君,植入身份为杨妙真部将。
李全武力88,统帅77,智力84,政治50.
二人领命,火速前往军营点兵。
同为杨妙真部将的刘黑闼朝她挥手:“王上,请问黑闼该作何?”
杨妙真向下压手,示意刘黑闼稍安勿躁:“静候皇上命令,日后有你大放异彩的机会。”
广陵郡杨秀清皇宫。
身着龙袍的杨秀清满面愁容,面前两封加急信,一封来自樊崇,告知自己刘备进犯琅琊;另一封来自彭城郡守将杨大眼,表示彭城危在旦夕,急需支援。
不多时,王保保快步走进殿堂,对着杨秀清恭敬行礼,焦急问道:“敢问皇上,彭城形势如何?”
杨秀清叹息,有气无力道:“万分火急。”
色是刮骨刀,使得杨秀清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到了这种关键时候,压力骤增,杨秀清的身体便有些吃不了。
王保保仔细看完两封书信,建议道:“彭城郡为徐州仅有之门户,万不可让与汉狗。皇上当速遣大军、良将入彭城抵御王猛。”
“至于琅琊,地势险要,只消派一支偏军即可。”
杨秀清具有一定的大局战略能力,听得出建议的好坏,微微点头后,说道:“朕欲派将军前往彭城郡,派李牧支援琅琊,将军以为如何?”
王保保沉吟片刻,低声道:“皇上身边可堪大用的亲信,只剩我与李牧。我二人皆离开,皇上日后有事,该找谁问计?”
杨秀清无言。
王保保于是说道:“皇上何不任用李密、冯云山?”
王保保不提他俩还好,一提到这二人,杨秀清那叫一个火大:“两个反贼,朕不杀他二人已是仁义,焉能任用?”
“此前豫州未失时,朕想着他俩有点用处,姑且任用,谁曾想压根敌不过曹操,灰头土脸地逃回了徐州。”
王保保抓住杨秀清的手,情真意切:“黄天有覆灭之危,皇上不可感情用事啊!就他二人在豫州的罪过,汉狗绝对容不下他二人。”
“此时此刻,他二人与皇上绝对站在一条战线上!”
“冯云山最早参与起义,素得人心。李密足智多谋,手下有王伯当、罗士信等良将,必可助皇上扛过此劫。”
杨秀清眸中闪过犹豫,良久后说道:“也罢也罢,就任用他二人。那就由李牧率军三万驰援琅琊,冯云山为副将。李密将兵一万支援琅琊。”
“朕与将军仍坐镇广陵,居中调度,同时提防朱元璋那鞋拔子脸!”
王保保再拜道:“皇上圣明!”
...
豫州颍川郡。
历经多年战火,豫州终归平定。
当初因为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们在李悝的政策支持下纷纷返回故里,颍川郡总算有了一些烟火气。
十四岁的诸葛亮身高已近一米七,剑眉星目,身子挺拔,俊朗非凡。
他身旁是十六岁的司马懿,下颌线条如刀削般利落,头部偶有转动,角度之大竟似狼顾。
虽有此异象,但他眼神极端温和,却叫人倍感亲切。
两个半大小伙子身后站着一名白发苍苍的老翁,正是二人的老师鬼谷子。
两年前鬼谷子收司马懿为徒,夜观天象看出诸葛亮天赋非凡,特意收其为徒。
身前是一名青年男子,衣装朴素与两人形成鲜明对比。
“苏秦师兄,此去经年,亮静候师兄佳音!”诸葛亮微笑着对面前的男子行礼。
苏秦坚定点头:“我苦学数载,为的就是成就像先秦苏秦那般的功业。原本欲投奔西凉李渊,却在动身前收到了孙策的征辟。”
“其礼节甚厚,我姑且去观望观望。”
鬼谷子笑而不语。
司马懿叹息摇头,一副不舍的模样:“可惜了。师兄若去长安,我司马家定向太尉举荐师兄,为师兄找一个好职务。”
苏秦大笑:“说不定那孙策并非明主,我会转投太尉呢。”
“好了事不宜迟,孙策马车已到,我先走了。”
苏秦一只脚踏进马车,忽地听到身后鬼谷子言语:“出山后,无论遭遇何事,莫言汝有我这位老师,莫要轻易告知他们师兄弟之事。我就在颍川待着,日后想报恩,直接来此地即可。”
苏秦回头,鬼谷子似笑非笑。
苏秦似懂非懂地点头,登上马车前往荆州。
苏秦走远后,鬼谷子爱抚司马懿、诸葛亮的小脑袋瓜:“颍川待不下去咯。跟为师逃难吧,往北向青州去。”
司马懿走到鬼谷子身边:“师傅,颍川刚刚平定,怎么就待不下去了呢?”
鬼谷子不言,只是指了指天上的星星。
她受兄长杨秀清之命将兵两万坐镇东海郡,作为琅琊之后保卫徐州的第二道屏障。
原本岁月静好,今日却被一封八百里加急信搅乱。
“报王上,曹操率兵袭击合乡,现已攻破县城。小的粗略估计,曹操麾下得有数万人马!”头裹黄巾的斥候满头大汗,一边大喘气一边汇报情况。
杨妙真听罢,面色不佳,追问道:“曹操兵马?他才有几里的土地与东海接壤,怎会袭击合乡?你确定没有看错?”
斥候点头,坚定道:“军队里各种颜色不一的曹字旗帜,对应不同曹姓将领。首旗为‘安东曹’。”
杨妙真新月眉绞在一起,怒道:“定是那大耳贼为曹贼行了方便,该死的汉狗。”
“我猜想彭城郡那边应该受到了曹操的进攻。三面有敌,不知何处会率先溃败。此时最忌讳轻举妄动,速速派专人将情况告于皇上,请皇上决断。”
杨妙真干练而稳重地分析情况,尽管愤怒却不乱分寸,麾下诸将见状,纷纷安心。
“那不知,该如何抵挡合乡的曹军?”杨妙真部将林凤祥问道。
林凤祥,“太平天国五虎上将”之一,其余四将为李开芳、黄文金、胡以晃、罗大纲。
罗大纲在萧朝贵手下,李开芳被孙安生擒,胡以晃、黄文金皆战死。
林凤祥武力82,统帅80,智力65,政治48.
杨妙真沉吟片刻,答道:“东海距离皇上所在极近,几日的功夫便能传回信来。我等只消坚守数日即可。”
“林凤祥、李全,你二人各率五千兵马,坐镇厚丘、祝其二县,我率万人坐镇郯县。在得到我的命令前,务必紧闭城门。违令者,杀无赦!”
郯县为郡治所在,同时为东海郡最靠北城市,与琅琊粮仓开阳接壤,不能有失。
而厚丘位于西南,祝其位于西北,此二县在手,即可保证琅琊与下邳、广陵之间通信。
李全即为历史中杨妙真夫君,植入身份为杨妙真部将。
李全武力88,统帅77,智力84,政治50.
二人领命,火速前往军营点兵。
同为杨妙真部将的刘黑闼朝她挥手:“王上,请问黑闼该作何?”
杨妙真向下压手,示意刘黑闼稍安勿躁:“静候皇上命令,日后有你大放异彩的机会。”
广陵郡杨秀清皇宫。
身着龙袍的杨秀清满面愁容,面前两封加急信,一封来自樊崇,告知自己刘备进犯琅琊;另一封来自彭城郡守将杨大眼,表示彭城危在旦夕,急需支援。
不多时,王保保快步走进殿堂,对着杨秀清恭敬行礼,焦急问道:“敢问皇上,彭城形势如何?”
杨秀清叹息,有气无力道:“万分火急。”
色是刮骨刀,使得杨秀清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到了这种关键时候,压力骤增,杨秀清的身体便有些吃不了。
王保保仔细看完两封书信,建议道:“彭城郡为徐州仅有之门户,万不可让与汉狗。皇上当速遣大军、良将入彭城抵御王猛。”
“至于琅琊,地势险要,只消派一支偏军即可。”
杨秀清具有一定的大局战略能力,听得出建议的好坏,微微点头后,说道:“朕欲派将军前往彭城郡,派李牧支援琅琊,将军以为如何?”
王保保沉吟片刻,低声道:“皇上身边可堪大用的亲信,只剩我与李牧。我二人皆离开,皇上日后有事,该找谁问计?”
杨秀清无言。
王保保于是说道:“皇上何不任用李密、冯云山?”
王保保不提他俩还好,一提到这二人,杨秀清那叫一个火大:“两个反贼,朕不杀他二人已是仁义,焉能任用?”
“此前豫州未失时,朕想着他俩有点用处,姑且任用,谁曾想压根敌不过曹操,灰头土脸地逃回了徐州。”
王保保抓住杨秀清的手,情真意切:“黄天有覆灭之危,皇上不可感情用事啊!就他二人在豫州的罪过,汉狗绝对容不下他二人。”
“此时此刻,他二人与皇上绝对站在一条战线上!”
“冯云山最早参与起义,素得人心。李密足智多谋,手下有王伯当、罗士信等良将,必可助皇上扛过此劫。”
杨秀清眸中闪过犹豫,良久后说道:“也罢也罢,就任用他二人。那就由李牧率军三万驰援琅琊,冯云山为副将。李密将兵一万支援琅琊。”
“朕与将军仍坐镇广陵,居中调度,同时提防朱元璋那鞋拔子脸!”
王保保再拜道:“皇上圣明!”
...
豫州颍川郡。
历经多年战火,豫州终归平定。
当初因为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们在李悝的政策支持下纷纷返回故里,颍川郡总算有了一些烟火气。
十四岁的诸葛亮身高已近一米七,剑眉星目,身子挺拔,俊朗非凡。
他身旁是十六岁的司马懿,下颌线条如刀削般利落,头部偶有转动,角度之大竟似狼顾。
虽有此异象,但他眼神极端温和,却叫人倍感亲切。
两个半大小伙子身后站着一名白发苍苍的老翁,正是二人的老师鬼谷子。
两年前鬼谷子收司马懿为徒,夜观天象看出诸葛亮天赋非凡,特意收其为徒。
身前是一名青年男子,衣装朴素与两人形成鲜明对比。
“苏秦师兄,此去经年,亮静候师兄佳音!”诸葛亮微笑着对面前的男子行礼。
苏秦坚定点头:“我苦学数载,为的就是成就像先秦苏秦那般的功业。原本欲投奔西凉李渊,却在动身前收到了孙策的征辟。”
“其礼节甚厚,我姑且去观望观望。”
鬼谷子笑而不语。
司马懿叹息摇头,一副不舍的模样:“可惜了。师兄若去长安,我司马家定向太尉举荐师兄,为师兄找一个好职务。”
苏秦大笑:“说不定那孙策并非明主,我会转投太尉呢。”
“好了事不宜迟,孙策马车已到,我先走了。”
苏秦一只脚踏进马车,忽地听到身后鬼谷子言语:“出山后,无论遭遇何事,莫言汝有我这位老师,莫要轻易告知他们师兄弟之事。我就在颍川待着,日后想报恩,直接来此地即可。”
苏秦回头,鬼谷子似笑非笑。
苏秦似懂非懂地点头,登上马车前往荆州。
苏秦走远后,鬼谷子爱抚司马懿、诸葛亮的小脑袋瓜:“颍川待不下去咯。跟为师逃难吧,往北向青州去。”
司马懿走到鬼谷子身边:“师傅,颍川刚刚平定,怎么就待不下去了呢?”
鬼谷子不言,只是指了指天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