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250章 安山县30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250章 安山县30

    从书斋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宁元昭还是回了家一趟,要跟计一舟说一声才走。

    他进家门的时候,计一舟正在院子里刨木头。

    “这是要做什么?”宁元昭走到计一舟身边站定。

    “你回来啦?”计一舟抬头,“我准备做个玩具,等你晚上回来就知道了。”

    只用木头做一个简易麻将的话用不了多久时间,只要把小木头块块弄成一样大小,在上面直接写字就行。

    “我来跟你说一声我要去书院了。”宁元昭半搂着计一舟,“先亲我一口,不然我下午该学不进去了。”

    “啧。”

    计一舟手上还拿着刨木头的工具,听到宁元昭的花言巧语笑着在他嘴上吧唧一口,“行了吧?这会儿学得进去了吗?”

    “嗯,不错,甜滋滋的。”宁元昭舔唇,一副流氓样。

    “去去去,”计一舟推他,“好好学习,认真听夫子讲课,不要一直想着我,抽空想就可以了。”

    宁元昭嘿嘿傻乐,“好,那你在家也要想我。”

    “行了快走吧,”计一舟无奈,“把你的笑收一收,这副傻样子让你同窗看到了还不吓死。”

    “那我走了!”宁元昭趁计一舟不注意,又偏头在他嘴上亲了一下,“太累就不要干了,我晚上回来帮你。”

    “快滚!”计一舟笑着吼道。

    宁元昭这才恋恋不舍地出门。

    他先做一个简单的木头块块麻将,只需要把他买回来的这些木板刨的平整,再把木板切割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块。

    一副完整的麻将总共有一百四十四张,根据不同的玩法适当加减。

    木板都是木匠铺子那边处理好了的,厚度完全适合用来做麻将。

    计一舟把木板上的毛刺和不平整的小凸起都去掉之后,就可以定好一个尺寸。

    他手上的这一副迷你小麻将眼神不好的都不一定能找得见,他准备做一副常规的大号麻将。

    常规大号麻将一般是用于比赛或者家用的麻将,比主流尺寸稍微大一点的四乘三乘二的尺寸。

    这个木板的厚度大概在两厘米左右,等他打磨完成就差不多只剩下两厘米厚了。

    每个麻将块块他都按照标准尺寸画了出来,切割的时候预留一点边边就可以了。

    刘二不在没人帮他干活,他就把杏仁、桃仁叫了过来,两个都是干惯了力气活的丫头,手上的力气也是有的。

    割木头块只能用小锯子慢慢锯,他这边锯好的木头就放在旁边让杏仁和桃仁拿过去打磨。

    “把毛边去掉,还有木头块的边也顺手打磨一下,不然割到手就不好了。”计一舟说。

    本来是好好的一个娱乐活动,打着打着因为木头边太锋利划破了手就不美了。

    切割木头倒是快,但要把这些木头打磨成大小差不多的光滑木头块就有些慢了。

    也不是说有多难,主要是这个步骤得小心翼翼地精心打磨,非常费时间。

    他这一下午什么也不干,就带着杏仁和桃仁他们坐在院子里打磨这些木头。

    天色渐暗,计一舟动了动他有些僵硬的脖子,拂去身上的木屑,站起来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

    “东家,你去歇一会儿吧,这里我们来就可以了。”杏仁放下一个刚打磨好的木块。

    计一舟看了眼地上框里的木块,也没剩下多少了。

    “也行,你们先打磨着。”计一舟说着抬脚往书房走。

    他可不想在木头上刻出图案,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精力了,直接拿宁元昭的笔画在上边算了。

    反正这也只是当作一个模具,暂时还不考虑磨损后上边的颜色会掉这些问题。

    一百四十四张的麻将除了条、筒、万之外,还有东、南、西、北和中、发、白各四张,以及春、夏、秋、冬和梅、兰、竹、菊各一张。

    四季牌和四君子牌一般摸到就亮出,用来补牌或者算番用,按照不同的玩法也可以用来凑组合、对应座位、花杠以及当作万能牌用。

    计一舟自己经常打四川麻将,只用的到一百零八张基础麻将,最多再加上四张红中。

    更复杂的他也会,就是不太爱玩。

    之前给宁元昭买的那些颜料刚好派上用场。

    他按照小麻将的样子,在打磨好的木头块上把筒条先画出来。

    剩下的那些就等着宁元昭回来了写。

    大庆的文字太复杂了,让他在这么小的木头上写也不是写不出来,就是让他写出来就又是一堆草团子了。

    骰子不用他做出来,去集市上很容易就买到。

    剩下好多木头块都还没弄出来,刘二就带着大伯他们一家回来了。

    “东家,大老爷他们到了。”

    计一舟听到门外的动静出门查看,刘二正在卸门槛。

    “大伯!”计一舟不太得体地跑了两步,上前扶住宁大富,“书院快散学了,大伯大伯娘你们先进来歇口气,等小昭回来咱们就开饭。”

    “你那铺子收拾好了?要不要我们去帮帮忙?”宁大富被计一舟扶着往院子里走,一边看他们买的这个新院子一边问。

    “铺子那边都弄好了,就等明天挂牌匾呢。”计一舟说。

    他把人带去堂屋,杏仁桃仁很有眼力见地上了些茶水糕点。

    大伯娘坐下后打量了一下这屋子,“这个院子不错,住你们也挺宽敞。”

    “是啊,就我们几个人,太大了也不好,这才选了个二进的,主要是这院子里有井,平时也方便不少。”

    宁元山跟宁元河在后头进来,两兄弟一人拎着几大包东西,“舟哥,这些东西放在哪里啊?”

    “天呐,怎么还带了这么多东西?”计一舟连忙上前去接,“桃仁杏仁,过来把这些东西拿去放着。”

    “这不想着县城的东西贵吗,年前熏得腊肉和香肠差不多能吃了,就给你们带了一些过来。”许氏说:“还有一包鱼干和几只熏兔子,够你们吃上几顿了。”

    最近正是农忙,宁大富也没时间去弄鱼,这些还是冬天的时候存下来的,不算很新鲜,但又因为熏得时间久了,味道也算不错。

    “哎呀大伯娘你对我们也太好了吧,我就馋你的手艺呢!”计一舟说。

    “馋就多吃一些,没有了就让人给你们带。”宁大富说。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哟,”计一舟又像个傻子一样嘿嘿笑,“元山元河不会吃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