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309章 安山县89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309章 安山县89

    跟宁元昭他们出去玩了一天后,他们这一群人还是要回到原本的生活轨迹上。

    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

    周开过了这么久终于回了一趟家,把家里的酒楼收拾出来后把儿子送来学习做店里的菜式。

    之前他们酒楼的大厨就是周游,他在前边做掌柜,现在也是周游过来学手艺。

    计一舟没觉得周游年纪小就学不好,毕竟胖瘦现在跟着大厨学着做一些菜也还是有模有样的。

    加上计一舟觉得火锅底料本身就不难,他多练几次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用量方面也没啥问题,大厨教的时候就把用量仔细地说了,刚开始不熟练的时候对着菜谱慢慢来就不会出错。

    等以后熟练了就可以不用再对着菜单慢慢做。

    周游也不是生手,学起来速度也很快。

    计一舟又去买了两个识字的年轻人,让他们跟着预备役一起帮掌柜管理店铺事宜。

    周游在这边学习的时候,计一舟叫来了掌柜和最开始一高一矮两个预备役。

    “知道我叫你们来是要做什么吗?”计一舟问。

    这个经典且永不过时的开头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很好用。

    掌柜的心里早就有了猜测,隔壁县的加盟店从装修到员工培训都要和总店是一样的,东家叫他们来无非就是这相关的事情。

    “莫不是东家想让他们两个去加盟店看着?”掌柜问。

    “是也不是。”计一舟说:“我是准备让你和其中一个去加盟店的,另一个留在店里照看铺子和下面另外两个预备役。”

    掌柜是店铺刚开始筹备的时候就跟着的,其中一些小细节或许计一舟自己都记不清了,掌柜的也能记得。

    让两个预备役去他们肯定没办法方方面面照顾全,还是掌柜亲自去一趟计一舟比较放心。

    这一回掌柜带一个人去加盟店,下一回就可以让高矮两人独自去加盟店办事了。

    以后下店管理培训的事情就都要交给高矮负责,掌柜虽然不能说是一大把年纪了,毕竟也不是年轻小伙子,总是到处跑身体也受不了。

    一高一矮两个预备役现在也能独立完成掌柜交代的一些事情了,加上计一舟自己也还在店里,看一段时间店也是没有问题的。

    “东家只管吩咐就是了,我们自当竭尽所能办好东家交代的事情。”掌柜地说。

    高矮没什么说话的份,就在后边跟着点头。

    “那你看看他们两个你这回带着谁,谁留在店里。”计一舟说。

    高矮一直是跟着掌柜的,计一舟也不太了解他们做事情做得什么样,既然是掌柜要自己带人去,这人自然也是要他自己挑选。

    两个人干活都踏实,不过小高要比小矮细心些,开店的前期工作很杂,事情又多,还是带一个细心一点的人好些。

    决定好了后,计一舟说:“我等会儿把牌匾字样、麻将和说明书以及麻将和会员卡的图纸都给你,你带到他们县上找人做。”

    “员工的衣服你带一件当作样板,菜单你先带三十份过去,上墙的图画带两整套,书签你去库房随便搬两箱给他们就行。”

    这些东西的工本费都是加盟店的老板自己出,计一舟只多收了一点来抵消人力成本。

    刚开业给他们准备这么多差不多也就够了,等以后加盟店那边走上了正轨再按情况增加相应数量的书签。

    加盟店那边的会员和总店也是一样的,不过因为有了加盟店,计一舟决定以后改一下会员卡的使用规则。

    也没什么大的改动,就是让有实体卡的客人带着自己的卡去其他店消费的时候,也能享受到同等待遇的折扣和优惠。

    但是跨店消费毕竟不像后世那样方便快捷,就没办法积分了,最多只能享受折扣。

    “加盟店那边有些蔬菜没有,书签和画也要一整套送过去吗?”掌柜地问。

    计一舟让他带去的菜单有一部分都是改良过的,他们没种出来新蔬菜之前,就不会用总店这边一样的菜单。

    但是书签和画都是提前画好的,计一舟也让他们全都带去。

    “都带过去。”计一舟说:“那边的客人暂时吃不到的东西就来总店吃。”

    暂时过不来没办法吃到的客人就忍着,总店总要有些东西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吧。

    况且计一舟也给周开给了一些蔬菜种子,他们店什么时候能吃上新蔬菜不都是看他能不能种出来蔬菜嘛。

    “那我们什么时候动身,小的也好去做个准备。”掌柜地问。

    “你先准备着吧,刘二回村问做豆腐的那两个乡亲了,等他们谁愿意去,到时候跟你一块儿走。”计一舟说:“你到时候重新买一辆马车,以后就作为你们下店的专用车辆。”

    “小的明白,小的这就去找丁牙人。”掌柜说。

    “哦对了。”计一舟叫住掌柜:“你顺便去让丁牙人再给我留意两个厨子。”

    掌柜没问多余的话,计一舟要厨师肯定是有他自己的原因,他顺便带一嘴话就行了。

    刘二回去宁家村例行检查园区的建造进度,顺便去找到村里另外两家做豆腐的人打听了一下情况。

    那两家人就跟宁元昭预想的一样,有一家情况不允许他们离家那么远。

    另一家一开始还有些犹豫,村长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去找他们做了思想工作。

    “之前计大人说要教人做豆腐的时候,咱们村就只有你们两家坚持下来了,这说明你们有远见,有毅力。那既然现在有这么个机会摆在你们面前,你们怎么就想不通了呢?”

    “在村里待着一年能挣几个钱,你要是去了你就是独一份,没人跟你抢生意,要是再勤快一点,挣的比村里分的冰钱多也说不定。”

    “现在计大人正是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去了也不吃亏,家里也没什么放不下的,就安心去吧。”

    一番话说下来那家人也想明白了,刚好现在家里的粮食也收了。

    就在村长的见证下跟家里兄弟商量了一下以后的钱怎么分,赡养父母的那份钱要怎么给,地里的庄稼要怎么办。

    一切都说清楚了之后那人就收拾好行囊,带了个磨盘和一些粮食跟着刘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