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327章 安山县107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327章 安山县107

    两个厨子时间把控得非常精准,最后一道菜出锅的时候宁元昭他们刚好进店。

    计一舟抬眼就看到了站在后边偷摸说小话的两个人身上。

    “晏宁怎么又把衣服换回去啦?”计一舟问。

    徐晏宁腼腆地笑了笑,“还没搬出去,做事不方便。”

    计一舟招手:“快过来,你不是爱吃甜的吗,今天有两道菜是甜口,你看看味道好不好。”

    宁元昭喜欢吃甜口,计一舟写菜谱的时候就特地写了一道荔枝肉和一道太极芋泥,刚好两个师傅都能做出来。

    这两道菜都是闽菜,剩下的六道是后世八大菜系除了川菜之外的每一种菜系各有一道。

    不让他们做川菜主要是因为店里很多菜都是大厨根据川菜菜谱做的,平时都有得吃,这会儿就先不做了。

    宁元昭坐在计一舟另一边,把碗往计一舟那边推了推,“我也爱吃甜的。”

    计一舟轻笑,遮着嘴跟他说悄悄话,“就是你爱吃才让做的。”

    宁元昭美了。

    后世的八大菜系各具特色,从鲁菜的浓香到粤菜的清鲜,从川菜的麻辣到苏菜的精致,每种菜都非常有魅力。

    每种菜系又可以按照经典名菜和家常小菜以及地方分支特色菜好几个种类,加起来大概能有两百多种菜色,八个菜系的所有菜就超过了一千六百多种。

    可以说,这八大菜系放在大庆不管是多么挑嘴的人来,也绝对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菜品。

    当下的这八道菜,只是计一舟比较想吃,也能尝出好坏的菜,那些他自己都没吃过的菜让他尝他就只能说出好不好吃,没办法点评了。

    这几个人平时也都没有苦过自己的嘴,对于美食品鉴这方面还是比较权威的。

    宁元昭和徐晏宁两个人对太极芋泥和荔枝肉情有独钟,这两道菜基本上都是他们两个解决的,也没人跟他们抢。

    看别人吃饭太香也会增加自己的食欲,谢岁杳看他们两个埋头苦吃的样子好奇极了。

    停止了她对那道湘菜的持续攻击,筷子一转夹了一筷子荔枝肉。

    荔枝肉不是加了荔枝炒的肉,而是用特殊的处理方法让肉的形状看起来像荔枝,外酥里嫩,开胃下饭。

    做荔枝肉的时候还需要番茄酱,这都是计一舟现写制作方法让那两个大厨自己琢磨的。

    谢岁杳尝了一块儿后眼睛都亮了,这比她自己想象的味道好多了。

    不是她以为的那种只剩下甜的菜,而是酸甜适口,搭配米饭一起吃简直绝佳。

    她自己吃完还给两个崽夹了一些,小宝眼巴巴地望着,谢岁杳站起身给她碗里也投了一块。

    “小宝自己夹好不好,你离得近一点。”谢岁杳说。

    “我不要,我就要师傅夹的。”小宝说。

    计一舟顺手往小宝碗里夹了些菜,“你师父离得远,你非要折磨她是不是?”

    “那哥夹!”小宝不挑,谁夹都行。

    饭菜吃完,计一舟把两个厨师叫上来,让他们挨个点评这些菜的味道怎么样。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味道挺好,继续保持。

    计一舟之前在酒店吃过这些菜,挨个点评了一下,无非就是头一次做火候掌握得不太熟练,有些烹饪得太过了,多练习练习就好。

    后院的空房间让他们挤挤也能住得下,计一舟让他们暂时先就在这边安顿下来,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把菜谱上的菜全部过一遍。

    不需要他们把所有的菜谱全都记下来,只要他们能拿着菜谱扫一眼,就可以直接上手,不用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看着做就行。

    这一个月的时间王婶又不用做饭了,一家人连带着陈意安他们也跟之前一样,每天到店里试菜。

    之前就是做大厨的,现在只要有食谱,自己研究起来就非常顺手,哪怕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店里问谁都能告诉他们。

    计一舟把八大菜系的菜谱全都放在掌柜那边,让他们两个过完一本就去换另外一本。

    现在已经都四月底了,等他们把八大菜系全部轮着做一遍再开业的时候刚好可以赶上中秋。

    打发走了人,徐修和问:“你这是又准备开家酒楼吗?”

    计一舟神秘兮兮的:“村里不是一个观景楼?就是土豆东旁边那个,带着小院子的那个,原先不是准备做农家乐嘛。”

    那时候只想着用宁元昭的同窗来引流,没想到自己能当上官。

    这两天刘二和掌柜收到的拜帖已经有不知道多少了,计一舟全都没接,只是回了信跟他们说等他这边筹备好之后一起宴请大家。

    他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也不知道这些人求见做什么用。

    恼火是恼火了一点,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拜帖,让他想起了村里的小楼。

    这两个厨子计一舟原先是打算让他们学一些家常菜,等人回来就直接去村里开业,现在让他们学习完全就是临时起意。

    村里的路今年修得也差不多了,客人进出方便许多,再加上村里壮观的水利系统,和花田以及山头上的果树林,可以让人去游玩的地方很多。

    “那我还挺期待的。”徐修和说:“你们村子漂亮是真漂亮,不过吃饭确实不方便。”

    除非是在村子里有熟人,或者是厚着脸皮去乡亲家里讨口吃的。

    “你们好久都没回去了吧。”徐晏宁说:“宁家村往镇上的路拓宽了许多,村长带人在路两边挖了排水沟,路面上也铺了大石板,现在走那条路一点也不颠簸,下雨也不会脏了鞋袜。”

    计一舟过完年就一直在县里,也就最近几天才松快一点,村里的情况他和宁元昭都不知道。

    反而是经常去村里拉货的徐晏宁更清楚宁家村的变化。

    村子外边跟村子里边比起来还要差一些,村子里边的小道不算,主路也被他们弄得很好。

    过往的畜生在上边拉屎了拿路边放着的扫把扫走就好了,大家都很自觉,毕竟是花了村子里的钱做出来的,修路的时候村里不少人都出了力,也愿意好好维护着。

    “老听你们说宁家村,什么时候有时间我非得去看看到底有没有你们说得那么好。”陈意安说。

    “你还别说,你要去看了肯定也跟我一样想多待一段时间的。”徐修和说:“宁家村还有一块御赐匾额呢。”

    “这我倒是听说了,只是一直没机会看到。”陈意安说。

    两人聊得起劲,越说越想去宁家村看看,恨不得立马就出发,无奈几人还得去书院继续上学。

    二楼的包间里就剩下他们两人后,计一舟拉着宁元昭坐在了书桌前。

    “怎么了?”宁元昭抓着被计一舟强行塞进来的笔问。

    “你现在就给村长写封信,让他把村子好好规划一下,搞一些娱乐项目出来。”计一舟说。

    “娱乐项目?”宁元昭不问清楚有些不好下笔。

    计一舟也是心血来潮,让他说个具体的他也说不上来,“这样吧,你们后天不是放假吗?咱们回去一趟,我这两天查一查资料,想一些具体的方法,到时候在村子里直接规划好,让村长去落实。”

    他有钱,这些东西他也可以自己弄,但是这些东西完全靠他自己一个人弄的话就太花时间金钱以及精力了。

    村里的土地不可能全部变成他的,那些村民共有的东西他也不能全部搞到自己手里,甚至规划的时候触及其他村民利益了,他也不可能让所有人必须听他的。

    “那后天早上咱们早点出发,到村子里还能去大伯家蹭一顿早饭。”宁元昭说。

    计一舟脑子里的点子很多,以他接触计一舟原本世界那些稀罕事物的速度完全没办法跟上他的脑回路。

    他能做的只有在他身后默默支持他,帮他一起完成那些看起来天马行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