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332章 安山县-建议2
计一舟脑子里的想法有很多,一般这种情况下宁元昭都是不会开口说什么的。
只是听到计一舟的这些打算之后,他也想到了一些村里可以用的法子。
“我看村里只修了主干道,往后若是一舟提的这些能够实行,通往钓鱼台和莲花池的小道可以用一些颜色不同的小石头拼一些诗句出来。”宁元昭说。
这样也能够增加一些趣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计一舟赞同地点了点头,“这也不失为一个景点。”
“这些我都会跟村里人商量的,要是确定了要弄,活干起来很快的。”村长说。
这一点计一舟不否认,村长的执行力一直在线,只要他想通之后觉得是可行的东西,他都会第一时间想办法取得村里人的同意,然后第一时间组织人手开干。
大部分时间,只要是计一舟和宁元昭提出来的东西,他基本上都会觉得很有道理,都不用计一舟怎么劝,村长自己就能说服自己。
计一舟一直在说他只是提出这个想法,但是他也确实知道村长对他们有一点点盲目信服。
“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动的嘛?”村长问。
眼见着今年的冰又快可以卖了,他要提前把计一舟说的这些想法整理好,然后估算出要用多少钱,到时候也好收钱。
计一舟还在想,宁元昭在一旁开了口:“大伯经常要在村里的坝子里说话,不如就把那边也修整一下,添加一些可以坐下歇息的地方,以后大家也不用坐在地上了。”
反正计一舟也是想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地方,宁元昭提出来之后,计一舟灵光一现:“村里现在不是都会去村学听课认字吗?”
“那以后就在那个小广场上增设一个公告栏,刚好就可以在公告栏旁边添加休息的地方,有什么大事小情就写在公告栏,大家自己看就好了。”
计一舟看着宁元昭笑了一下,“人家外边儿来的游客看了,就知道咱们村子里的人都能识得几个字,这也能当作咱们村的一个特色。”
整个村子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全都识字,说出去多牛逼啊。
这种情况别人也不管你能认多少字,被人传出去的时候都只会说这个村子里的人全都识字。
计一舟说:“小广场上还可以弄一些遮阳的棚子,放一些棋盘在那边,让村里的老人也能有消遣的东西。”
别整天说其他人的小话,被人听到了就吵架。
村长的分叉毛笔顿了顿,“咱们村里人哪会那些高雅的东西啊,这是不是……”
“不会可以学,以前大家不也不识字吗?”宁元昭说。
他们两个这番话要是放在别的村子里就有点无理取闹了,这跟在村里开个健身房和咖啡店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里是宁家村啊,从吃不饱到现在人人圈地盖房,这也没过几年。
他们村里的人要是会,还真有可能看到几个老头聚在一起下棋,几个老太太聚在一起打麻将的场景。
村长挤出来一个笑来,“那行,那我记上。”
计一舟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和宁元昭怎么有点像是在虐待老人。
“那我到时候让刘二从店里拿几副麻将过来,让他在村里教教大家。”计一舟说。
村里人玩儿可以不用搞得那么高雅,他可以把扑克弄出来,让你玩过的宁大富在村里教大家。
还有那些象棋、斗兽棋、飞行棋、五子棋、虎棋、军棋、跳棋这些东西都可以教给村里人,现在不愁温饱,可以让村里人多点娱乐活动了。
也能让进村游玩的人能见到新鲜的玩法。
他的火锅店和预备开的酒楼自然是不能搞这些的,搞这些跟开了个赌坊有啥区别,娱乐可以,店里全是娱乐就有些乌烟瘴气了。
村长挠了挠额头,“那……那就麻烦你们了。”
计一舟嘻嘻哈哈地摆手,“不麻烦不麻烦,我这不也是为了我的酒楼打算吗?”
村里变好了来的游客才会多,游客多了他的生意才会好,村里的人也能趁机赚到钱,这是双赢的事儿啊。
最重要的是不用他多操心,村长带着村里人就解决了,他甚至连钱都不用出很多,年底还能收到分红。
村里干活一向是有人出人,没人出钱,啥都没有就不参与分红,他们出不了人,掏点钱就是了。
“还有啊,咱们村这么大,时不时可以收拾出来一些地方搞个靶场什么的,让来往的外地人体验射箭,准头好的奖励彩头。”
就跟后世公园里打气球那样,赢了就得奖,赢不了就……赢不了。
再加上套圈这种低成本高收益活动,大家可以参与进来,应当也蛮好玩的。
场地都不算什么,反正他们村穷的就剩地皮了。
哦不,是这十里八乡的所有村子都是如此,空着的地皮特别多,但这些底层人民拥有的又很少。
那为什么不直接利用上。
到时候还能弄一些像是黄包车那样的人拉的车或者是露天的轿子,还能给村里想挣这个钱的人增加一份收益。
哪怕是村里人不愿意干这些事儿,那附近村子里就没人想干了吗?
宁家村要是发展起来了,总要给周边村子喝点汤的,不然眼红的小人就会像雨后的春笋一样。
一细说起来村里其实到处都是商机,只是大家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谁会有精力去想这些有的没的。
甚至是村里最常见的劳动活也能当作是一份娱乐设施,村里专门划出来一片地,种的农作物还能让那些没见过劳动人民艰辛的富家子弟付费体验丰收的快乐。
庄稼也收了,还挣到钱了,要是他们想带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又能挣一分钱。
计一舟砸吧砸吧嘴,真不愧是见过资本运作手段的自己啊,这种损招他现在也能拿出来用了。
村长一听眉头皱得更深了,这么久以来第一次质疑计一舟:“这……这能行吗?”
“哈哈哈哈哈哈您试试呗。”计一舟要笑厥过去了,自己说的时候不觉得搞笑,被村长这么一问就显得他这个提议真的好神经。
“您还记得徐二少爷吗?”宁元昭说:“他去年不是干活也干得很乐呵,还干了好几天呢。”
这话的意思就显而易见了:那样的傻子肯定不止一个。
“就是就是,”计一舟笑够了:“反正也是种的粮食,没什么浪费的,试试也不会有损失。”
种了半辈子地的村长依然表示不理解,叹了口气把这个提议写上去了。
只是听到计一舟的这些打算之后,他也想到了一些村里可以用的法子。
“我看村里只修了主干道,往后若是一舟提的这些能够实行,通往钓鱼台和莲花池的小道可以用一些颜色不同的小石头拼一些诗句出来。”宁元昭说。
这样也能够增加一些趣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计一舟赞同地点了点头,“这也不失为一个景点。”
“这些我都会跟村里人商量的,要是确定了要弄,活干起来很快的。”村长说。
这一点计一舟不否认,村长的执行力一直在线,只要他想通之后觉得是可行的东西,他都会第一时间想办法取得村里人的同意,然后第一时间组织人手开干。
大部分时间,只要是计一舟和宁元昭提出来的东西,他基本上都会觉得很有道理,都不用计一舟怎么劝,村长自己就能说服自己。
计一舟一直在说他只是提出这个想法,但是他也确实知道村长对他们有一点点盲目信服。
“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动的嘛?”村长问。
眼见着今年的冰又快可以卖了,他要提前把计一舟说的这些想法整理好,然后估算出要用多少钱,到时候也好收钱。
计一舟还在想,宁元昭在一旁开了口:“大伯经常要在村里的坝子里说话,不如就把那边也修整一下,添加一些可以坐下歇息的地方,以后大家也不用坐在地上了。”
反正计一舟也是想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地方,宁元昭提出来之后,计一舟灵光一现:“村里现在不是都会去村学听课认字吗?”
“那以后就在那个小广场上增设一个公告栏,刚好就可以在公告栏旁边添加休息的地方,有什么大事小情就写在公告栏,大家自己看就好了。”
计一舟看着宁元昭笑了一下,“人家外边儿来的游客看了,就知道咱们村子里的人都能识得几个字,这也能当作咱们村的一个特色。”
整个村子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全都识字,说出去多牛逼啊。
这种情况别人也不管你能认多少字,被人传出去的时候都只会说这个村子里的人全都识字。
计一舟说:“小广场上还可以弄一些遮阳的棚子,放一些棋盘在那边,让村里的老人也能有消遣的东西。”
别整天说其他人的小话,被人听到了就吵架。
村长的分叉毛笔顿了顿,“咱们村里人哪会那些高雅的东西啊,这是不是……”
“不会可以学,以前大家不也不识字吗?”宁元昭说。
他们两个这番话要是放在别的村子里就有点无理取闹了,这跟在村里开个健身房和咖啡店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里是宁家村啊,从吃不饱到现在人人圈地盖房,这也没过几年。
他们村里的人要是会,还真有可能看到几个老头聚在一起下棋,几个老太太聚在一起打麻将的场景。
村长挤出来一个笑来,“那行,那我记上。”
计一舟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和宁元昭怎么有点像是在虐待老人。
“那我到时候让刘二从店里拿几副麻将过来,让他在村里教教大家。”计一舟说。
村里人玩儿可以不用搞得那么高雅,他可以把扑克弄出来,让你玩过的宁大富在村里教大家。
还有那些象棋、斗兽棋、飞行棋、五子棋、虎棋、军棋、跳棋这些东西都可以教给村里人,现在不愁温饱,可以让村里人多点娱乐活动了。
也能让进村游玩的人能见到新鲜的玩法。
他的火锅店和预备开的酒楼自然是不能搞这些的,搞这些跟开了个赌坊有啥区别,娱乐可以,店里全是娱乐就有些乌烟瘴气了。
村长挠了挠额头,“那……那就麻烦你们了。”
计一舟嘻嘻哈哈地摆手,“不麻烦不麻烦,我这不也是为了我的酒楼打算吗?”
村里变好了来的游客才会多,游客多了他的生意才会好,村里的人也能趁机赚到钱,这是双赢的事儿啊。
最重要的是不用他多操心,村长带着村里人就解决了,他甚至连钱都不用出很多,年底还能收到分红。
村里干活一向是有人出人,没人出钱,啥都没有就不参与分红,他们出不了人,掏点钱就是了。
“还有啊,咱们村这么大,时不时可以收拾出来一些地方搞个靶场什么的,让来往的外地人体验射箭,准头好的奖励彩头。”
就跟后世公园里打气球那样,赢了就得奖,赢不了就……赢不了。
再加上套圈这种低成本高收益活动,大家可以参与进来,应当也蛮好玩的。
场地都不算什么,反正他们村穷的就剩地皮了。
哦不,是这十里八乡的所有村子都是如此,空着的地皮特别多,但这些底层人民拥有的又很少。
那为什么不直接利用上。
到时候还能弄一些像是黄包车那样的人拉的车或者是露天的轿子,还能给村里想挣这个钱的人增加一份收益。
哪怕是村里人不愿意干这些事儿,那附近村子里就没人想干了吗?
宁家村要是发展起来了,总要给周边村子喝点汤的,不然眼红的小人就会像雨后的春笋一样。
一细说起来村里其实到处都是商机,只是大家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谁会有精力去想这些有的没的。
甚至是村里最常见的劳动活也能当作是一份娱乐设施,村里专门划出来一片地,种的农作物还能让那些没见过劳动人民艰辛的富家子弟付费体验丰收的快乐。
庄稼也收了,还挣到钱了,要是他们想带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又能挣一分钱。
计一舟砸吧砸吧嘴,真不愧是见过资本运作手段的自己啊,这种损招他现在也能拿出来用了。
村长一听眉头皱得更深了,这么久以来第一次质疑计一舟:“这……这能行吗?”
“哈哈哈哈哈哈您试试呗。”计一舟要笑厥过去了,自己说的时候不觉得搞笑,被村长这么一问就显得他这个提议真的好神经。
“您还记得徐二少爷吗?”宁元昭说:“他去年不是干活也干得很乐呵,还干了好几天呢。”
这话的意思就显而易见了:那样的傻子肯定不止一个。
“就是就是,”计一舟笑够了:“反正也是种的粮食,没什么浪费的,试试也不会有损失。”
种了半辈子地的村长依然表示不理解,叹了口气把这个提议写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