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338章 安山县-硝引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338章 安山县-硝引

    回县城后,宁元昭继续没日没夜地往死里学,还要抽空把他写得越来越慢的《九州志》的稿子给赶出来。

    计一舟回了县里也没什么空,陆陆续续见了好几拨人想要加盟火锅店的。

    现在的交通实在是不方便,他这边考察完之后还要派人去实地考察一番,来回签合约以及培训厨子的时间拉得非常长。

    五月底,两个厨子把川菜和湘菜每个菜都过了一遍,平均每顿饭都有不重样的六七道菜,吃得别的书生都日渐消瘦的时候,宁元昭他们越来越圆。

    他们也不是白吃,吃完之后还会提出修改意见,计一舟也不当即就让他们按照意见修改好,只是隔几天就会抽查一道菜,要是他们没改好就会无情地被扣工资。

    他们是计一舟买来的人,买来的工资一开始都不高,本来就没几个钱还被扣几次就真的啥也没有了。

    还好这两个都是有记性的,罚了两回就不敢敷衍人了。

    计一舟平时对他们很好,但是要真的涉及专业性方面,他可真是跟个没人性的老畜生一样。

    把菜谱或者方子往他们面前一扔就不管了,好赖全靠他们自己研究,做得好没有奖励,做得不好还要挨罚。

    “行了,你们接下来继续吧,以后越来越熟练了就不会像前些日子那样老出错了。”计一舟说。

    两个厨子冷汗噌噌往外冒,这都不是一个菜系要怎么越来越熟练。

    真的,太难了。

    送走了两个整天啥都不干只埋头研究菜谱的厨子,掌柜找了上来。

    “东家,这眼看就进了六月,咱们是不是可以开始卖冰品了?”

    计一舟一拍脑门儿:“差点就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店里的冰按照去年的用量留了两倍之后,把他们和小宝要用的冰留了出来,剩下的全都卖给了徐修同。

    这回卖冰没有那么麻烦,他直接装好放在车里,找了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敲响了徐家的门。

    把还正在房里跟老婆温存的徐修同叫了出来,清点好了直接结账走人。

    他还在县里,火锅店的冰不会断,但是那些加盟店没有冰块就挣的就太少了。

    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去弄硝回来。

    这一下子事情太多了也不好啊,虽然大部分都交给下边的人了,但是他也还是经常忘事儿。

    “你安排着吧,明开始卖冰。”计一舟说。

    他心里有事,这下子坐也坐不住了,想立马就去一趟县衙,也不知道县令在不在。

    一立方步的冰大约是2.197立方米,这样的冰块包括损耗去年大概用了三块这么大的冰。

    硝石可以回收提纯再利用,不过一斤硝石最多可以回收五次,并且现在的硝石不容易获得就算了,价钱还高,做冰的话没有用冰窖保存划算。

    计一舟要是不在安山县了,他还能让村里每年匀几块冰出来给他,他把冰存在官窖里,给点管理费也不算什么。

    主要是加盟店要怎么办呢?

    官窖的冰块不好买,平常人根本就买不到,他们也不可能此次都用计一舟的面子,计一舟自己也不允许。

    虽然用硝石制冰不划算,但是冰块在他们店里确实很挣钱,可以忽略掉硝石的价格,他们多少能挣一点。

    他们启中有硝矿,硝石的价格比起其他地方相对要便宜一些。

    硝石只是管控很严格,并不是说他们大庆硝石非常少,要是走走关系应该也能搞一点。

    他还是觉得自己应该要先写一道折子上去,免得日后生什么变故,这就还会变成他的把柄。

    不过要是写折子请示,用硝制冰的法子估计也要一同附上。

    没关系没关系,给皇上又不是给对家,没关系的。

    想通了这些事儿之后,计一舟就准备把折子写出来再去县衙找县令,一回神看见掌柜还在原地。

    “你还有什么事儿?”计一舟见掌柜还杵在原地不动问道。

    “东家,前些日子有客人问我啤酒什么时候能在店里卖。”掌柜地说。

    之前有两批客人在店里尝过啤酒,刚入春那会儿还没上烤串,大家喝了觉得味道好,掌柜说现在还没有也就没有闹着要。

    最近上了烤串,有客人试过烤串配啤酒的味道,就有些念念不忘了。

    之后就一直问掌柜什么时候还有。

    店里的销售额直接关系着他们这些人的工钱,掌柜也想店里能多挣点。

    “啤酒……”啤酒发酵简单也快,白附子都已经把啤酒作坊慢慢弄起来了,后续想要持续供应也能供应得上。

    “让刘二下回带些回来,加盟店那边写信说一声,他们要的话就过来拉。”计一舟说。

    现在啤酒还没成规模,送货的事情还要等白附子有空了才能慢慢来找商队,现在就只能看谁想要就自己来拉了,不是很迫切的店铺就可以先不用。

    打发走了掌柜,计一舟把折子写好,让驿站的人快马加鞭送走了。

    顺便去了一趟县衙找了一下县令,把自己需要硝的事情说了一下。

    县令只是在安山县有说话的位置,他上头还有不少人压着呢。

    听了计一舟的打算,他带着计一舟又去了管理硝石的硝磺提举司,写了一大堆文书,整了个硝引,每年才能看在计一舟从一品的面子上拨给他五千斤硝石。

    就算加上他官职的加成,这个硝引也花了他半个月的时间才跑下来,非常麻烦。

    每年五千斤硝也算是不小的量了,但是要供应所有的加盟店显然是不够的。

    只能每家店少分一点硝石,大部分的冷饮用井水冰镇算了。

    也是在硝磺提举司走了这么一圈计一舟才知道,原来启中除了有硝矿之外,还会从一些硝户手上收硝。

    用硝土提炼的法子硝磺提举司也知道,所以会有些特别的人家会专门采土提炼硝石挣钱。

    厕所、马厩等含硝土壤都是由官府统一收集,炼出来的硝石除了供给火药之外,其他的卖出去也给当地财政增加了创收。

    在硝磺提举司能做主的范围之内,他们还是愿意有人符合硝引的资质,把一些硝石换成银两的。

    不过硝引除了商人自己之外,还需要有官员做保,办下来手续是非常麻烦并且苛刻了。

    就连徐家都没有弄到硝引,可想而知在外流通的硝引有多少。

    他之前不关注这些,自然也就不知道。

    还好他没有自己胆大妄为的在家偷摸提炼,不然这会儿他的脑袋估计都分家好几回了。

    忙点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