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345章 安山县-宴会结束
热门推荐:
万物之贼
地星复苏之昆仑大帝
【景零】蜂蜜陷阱就要下给幼驯染
修仙:第二灵根助我长生
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夜钓遇黄皮子讨封,说她像兽耳娘
这个学生有点狠
反派恋爱脑全是我徒弟?
玄花仙缘
这样子的宴会也没什么这个事儿,无非就是各种听恭维,你夸夸我我夸夸你,大家坐在一处吃个饭就当是认识了。
今天来的客人里边官位比计一舟大的还真没有,毕竟他们这个小小县城也出不了正一品。
启中的知州和启中卫所的指挥同知就算得上这这里有实权的最大两个官了。
他们也乐意卖计一舟一个面子,自己亲自来了一趟。
宁元昭他们甚至连正厅的大门都没资格进入,跟那些读书人和商人在外院坐着。
陪笑陪酒一晚上,计一舟整个人都蔫了,散席之后强撑着安排好几位大小官员到客栈住下之后,才颤颤巍巍地找到宁元昭,然后一头栽倒。
这种场合计一舟免不了要喝两口,偏偏他又是个不管什么酒都是两口就醉的。
今晚都让计一舟喝许氏煮鸡蛋的醪糟水了,他还是两口就醉。
小宝都能偷着喝两口,计一舟不行。
就……离谱得要命。
说他醉了吧,他又勉强能自己行走;说他没醉吧,他又确实有些痴傻。
等客人都散得差不多了之后,宁元昭也不带着人回家了,直接把他抱上观景楼最上边的他们那个房间歇着了。
等他给计一舟收拾好倒水回来,就见他躺在床上直勾勾地盯着他,“嘿嘿,我刚刚是装的,我真没醉!”
你最好是。
宁元昭配合他,“装得挺像,我都没看出来。”
“不装像点那位同知大人还得拉着我喝,他非不信我是个一杯倒。”计一舟说。
你不是一杯倒,你是两口晕。
宁元昭看他一眼,“真聪明。”
“哎,累死我了,快来给爷捏捏肩。”计一舟翻了个身趴着,“收起你色眯眯的眼神,明儿还要跟那些商人谈生意,累死我了,我真没力气跟你浪。”
确实没有往别的方面想的宁元昭眯眯眼,“知道了。”
两个人今天都累,到时间就抱一块儿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计一舟又早早地起了床,安排着昨晚上那些客人吃过早饭之后该走的就都走了。
剩下那些书生计一舟不管,再玩一会儿下午回去也来得及。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把白附子叫上,跟那些商人谈谈现有的产品的合作。
他们的商品到包装都是直接一步到位的,零散的酱也有专门定制的小罐子,这回的合作主要是跟人谈一谈批发的生意。
现在工坊那边还在陆续招人,每天生产的产品量都不大,暂时还应付得过来,但是再过一段时间人手上来之后,库房就有可能会堆积不下了。
现在就要开始自己找销路,不然真的等到那时候,就来不及了。
大庆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小的国家,他这点产量跟这个国家的人口相比完全不算什么。
启中又刚好在大庆版图的正中间,不管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
徐家之前也跟计一舟接触过,听那意思有点像是想要少拿利润,但是合约模式跟香皂一样。
计一舟拒绝了。
之前找徐家独家是因为那时候他们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什么人脉,自己手上也没有可用的人,确实没办法的情况下他才这样做的。
但是现在工坊里的东西,光一个徐家,怎么都吃不下。
先不说只有宁家村才有的各种玉米酒,其他的东西零零散散加起来也不少,全交给徐家算什么事儿。
还是用招商的方式比较好。
之后的几个月可以让白附子自己在镇上招兵买马,组建一支他们自己家的商队,除了这些合作商之外,自己也要有足够的人手把宁家村的东西销售出去。
眼见着水果都已经熟了,他们自己可以摘了水果带去别地销售,而不是在家等着别的商人上门求购。
不过徐家到底也算是老交情,他们又跟徐修和关系不错,计一舟给徐家留了酱香白酒的大部分代理权。
他们家独享二成,剩下的五成其他家平分,计一舟他自己留着放在铺子里卖三成。
他是有打算开个小超市的,哪怕够不上超市的规格,便利店总是可以的。
以后就把宁家村产的东西全都放自家的超市卖,再跟火锅店似的,搞个连锁的。
要说什么东西最好打响名气,非超市莫属了。
一家店里什么东西都有,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久而久之,大家也就能记住他们的名号了。
在宁家村种什么事情都方便,白附子先跟他们谈,计一舟觉得合适就直接让白芷报价签约,不合适计一舟在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改条款,让白附子在一旁听着。
有什么疑问当场就解决了,签字画押一条龙非常快。
“土豆粉能放很久,计老板这边真的不能再多给我们一点了吗?”一个商人问。
在谈商业上的事情时,计一舟不让他们叫自己计大人。
“这真不行。”计一舟十分遗憾地摇摇头,“今年的土豆看着多,实际上至少一半都是要被官府收走的。
我们这里的原料不是很多,不敢放开手去做,明年的情况才会稍微好些,还请老板见谅。”
他升官之后家里的田地全都不用交税了,这方面省下来不少。
但是之前登记的那些田地还要卖一半给官府,他还要供着几家火锅店的用量,实在是能用在土豆粉上边的数量不多。
红薯当主食便秘,村里人也都不把它当主食,种一些当零嘴儿吃,产量更是少之又少。
要不是官府必须,他们种都不会种这么多。
明年情况能好一些,至少大家不用再强制性地卖给官府了,计一舟也有跟村里人透露过要大量收土豆和红薯,大家之后也会稍微平衡一下这两种作物的产量。
计一舟准备等收税过后再买些耕地,他现在手上的免税田地数额很多
一品官可授永业田一百顷,也就是一万亩田地。
村里分的每人五亩地不算永业田。
像计一舟最开始手上的六亩田就只有一亩是永业田,等计一舟死了,他要是有儿子的话,到他儿子手里就是七亩地,其中这留下的两亩就是永业田。
只有永业田算是可以继承的田地,剩下的都是要上交给官府的。
可以租赁,想要买卖也不是不行,但是这家主人死了田地还是要收回,所以一般大家买卖田地只会买卖永业田。
荒地买卖开荒后也算是自己的永业田。
村里的无主之地很多,计一舟可以多买一些,也可以去别的村子买一些土地,让长工打理。
这一万亩地肯定是不能全部买在一个地方的,尽管他想这么干,村里的可耕种面积全部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
宁家村整个村子的面积才两万三千五百多亩1,可耕种面积能有一万五千亩就不错了,要全买在这里,整个村子都是他的了。
村子以及附近村子的土地买肯定是要买的,毕竟他的工坊聚集地就在这里,他要有足够的土地来保证自己可以供应至少百分之四十的原材料。
全部希望寄托到其他人身上不太行,万一有什么变故就会打得他措手不及。
今天来的客人里边官位比计一舟大的还真没有,毕竟他们这个小小县城也出不了正一品。
启中的知州和启中卫所的指挥同知就算得上这这里有实权的最大两个官了。
他们也乐意卖计一舟一个面子,自己亲自来了一趟。
宁元昭他们甚至连正厅的大门都没资格进入,跟那些读书人和商人在外院坐着。
陪笑陪酒一晚上,计一舟整个人都蔫了,散席之后强撑着安排好几位大小官员到客栈住下之后,才颤颤巍巍地找到宁元昭,然后一头栽倒。
这种场合计一舟免不了要喝两口,偏偏他又是个不管什么酒都是两口就醉的。
今晚都让计一舟喝许氏煮鸡蛋的醪糟水了,他还是两口就醉。
小宝都能偷着喝两口,计一舟不行。
就……离谱得要命。
说他醉了吧,他又勉强能自己行走;说他没醉吧,他又确实有些痴傻。
等客人都散得差不多了之后,宁元昭也不带着人回家了,直接把他抱上观景楼最上边的他们那个房间歇着了。
等他给计一舟收拾好倒水回来,就见他躺在床上直勾勾地盯着他,“嘿嘿,我刚刚是装的,我真没醉!”
你最好是。
宁元昭配合他,“装得挺像,我都没看出来。”
“不装像点那位同知大人还得拉着我喝,他非不信我是个一杯倒。”计一舟说。
你不是一杯倒,你是两口晕。
宁元昭看他一眼,“真聪明。”
“哎,累死我了,快来给爷捏捏肩。”计一舟翻了个身趴着,“收起你色眯眯的眼神,明儿还要跟那些商人谈生意,累死我了,我真没力气跟你浪。”
确实没有往别的方面想的宁元昭眯眯眼,“知道了。”
两个人今天都累,到时间就抱一块儿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计一舟又早早地起了床,安排着昨晚上那些客人吃过早饭之后该走的就都走了。
剩下那些书生计一舟不管,再玩一会儿下午回去也来得及。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把白附子叫上,跟那些商人谈谈现有的产品的合作。
他们的商品到包装都是直接一步到位的,零散的酱也有专门定制的小罐子,这回的合作主要是跟人谈一谈批发的生意。
现在工坊那边还在陆续招人,每天生产的产品量都不大,暂时还应付得过来,但是再过一段时间人手上来之后,库房就有可能会堆积不下了。
现在就要开始自己找销路,不然真的等到那时候,就来不及了。
大庆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小的国家,他这点产量跟这个国家的人口相比完全不算什么。
启中又刚好在大庆版图的正中间,不管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
徐家之前也跟计一舟接触过,听那意思有点像是想要少拿利润,但是合约模式跟香皂一样。
计一舟拒绝了。
之前找徐家独家是因为那时候他们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什么人脉,自己手上也没有可用的人,确实没办法的情况下他才这样做的。
但是现在工坊里的东西,光一个徐家,怎么都吃不下。
先不说只有宁家村才有的各种玉米酒,其他的东西零零散散加起来也不少,全交给徐家算什么事儿。
还是用招商的方式比较好。
之后的几个月可以让白附子自己在镇上招兵买马,组建一支他们自己家的商队,除了这些合作商之外,自己也要有足够的人手把宁家村的东西销售出去。
眼见着水果都已经熟了,他们自己可以摘了水果带去别地销售,而不是在家等着别的商人上门求购。
不过徐家到底也算是老交情,他们又跟徐修和关系不错,计一舟给徐家留了酱香白酒的大部分代理权。
他们家独享二成,剩下的五成其他家平分,计一舟他自己留着放在铺子里卖三成。
他是有打算开个小超市的,哪怕够不上超市的规格,便利店总是可以的。
以后就把宁家村产的东西全都放自家的超市卖,再跟火锅店似的,搞个连锁的。
要说什么东西最好打响名气,非超市莫属了。
一家店里什么东西都有,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久而久之,大家也就能记住他们的名号了。
在宁家村种什么事情都方便,白附子先跟他们谈,计一舟觉得合适就直接让白芷报价签约,不合适计一舟在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改条款,让白附子在一旁听着。
有什么疑问当场就解决了,签字画押一条龙非常快。
“土豆粉能放很久,计老板这边真的不能再多给我们一点了吗?”一个商人问。
在谈商业上的事情时,计一舟不让他们叫自己计大人。
“这真不行。”计一舟十分遗憾地摇摇头,“今年的土豆看着多,实际上至少一半都是要被官府收走的。
我们这里的原料不是很多,不敢放开手去做,明年的情况才会稍微好些,还请老板见谅。”
他升官之后家里的田地全都不用交税了,这方面省下来不少。
但是之前登记的那些田地还要卖一半给官府,他还要供着几家火锅店的用量,实在是能用在土豆粉上边的数量不多。
红薯当主食便秘,村里人也都不把它当主食,种一些当零嘴儿吃,产量更是少之又少。
要不是官府必须,他们种都不会种这么多。
明年情况能好一些,至少大家不用再强制性地卖给官府了,计一舟也有跟村里人透露过要大量收土豆和红薯,大家之后也会稍微平衡一下这两种作物的产量。
计一舟准备等收税过后再买些耕地,他现在手上的免税田地数额很多
一品官可授永业田一百顷,也就是一万亩田地。
村里分的每人五亩地不算永业田。
像计一舟最开始手上的六亩田就只有一亩是永业田,等计一舟死了,他要是有儿子的话,到他儿子手里就是七亩地,其中这留下的两亩就是永业田。
只有永业田算是可以继承的田地,剩下的都是要上交给官府的。
可以租赁,想要买卖也不是不行,但是这家主人死了田地还是要收回,所以一般大家买卖田地只会买卖永业田。
荒地买卖开荒后也算是自己的永业田。
村里的无主之地很多,计一舟可以多买一些,也可以去别的村子买一些土地,让长工打理。
这一万亩地肯定是不能全部买在一个地方的,尽管他想这么干,村里的可耕种面积全部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
宁家村整个村子的面积才两万三千五百多亩1,可耕种面积能有一万五千亩就不错了,要全买在这里,整个村子都是他的了。
村子以及附近村子的土地买肯定是要买的,毕竟他的工坊聚集地就在这里,他要有足够的土地来保证自己可以供应至少百分之四十的原材料。
全部希望寄托到其他人身上不太行,万一有什么变故就会打得他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