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351章 安山县-备考
“……反正方法就是这些了,也都不难,田四喜又是常年跟田地打交道的,他肯定能弄出来。”计一舟说。
“他们做事的确让人放心。”宁元昭肯定道:“以后你要实在不放心,我陪你一起回去。”
宁元昭这个小气鬼,恨不得把计一舟变成一个小娃娃整天揣兜里,他去哪里计一舟就跟去哪里最好了。
听着这么大方地说什么“我陪你一起回去”,实际上就是不愿意让计一舟一个人单独行动。
小气巴拉的。
计一舟之后也没什么要自己亲自干的事情了,一直待在家里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也就没跟这个小气鬼顶嘴。
有时候宁元昭这么黏黏糊糊的,他自己也乐在其中。
这才好了没几年,要是不黏糊了才奇怪呢。
“行行行,他们这么让人放心,我回去做什么呢?”计一舟揶揄他,“我就在这里陪考,什么地方那个也不去!”
宁元昭心里美,但是不能表现的太高兴,不然就显得他多不懂事一样。
“那他们有问题可以来县里找你。”宁元昭说。
“你说了算!”计一舟说:“不过后边应该也没什么事情是需要来找我的。”
他留下的方子可还是把怎么改良土壤以及怎么检测土壤是否合格全都写了下来,只要他们严格按照他的方子去做,都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除非他们偷懒,不经常维护和检测土壤的酸度。
这要是在现代一切都好说,只要有张试纸检测一个ph值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他只能找了好几个简单的方法,保证原材料他们都能找得到,再让他们自行检验。
有经验的老农民从土壤的颜色都可以判断出来,酸性的土壤一般都会偏红一点,并且土里没啥蚯蚓。
现在他们能用的精度稍微高一点的办法,就是找一些紫草弄成汁,若是紫草汁变红就说明土壤的酸度已经可以了。
改良完的酸性土壤可以用来种植一些草莓、蓝莓或者猕猴桃。
刚好这几种水果的种子他都有,猕猴桃的藤和蓝莓的果树他一直都放在空间没有拿出来。
之前自己是嫌麻烦,现在有人专门负责这些东西了他也就能放心交给他们来弄,自己好当个甩手掌柜。
不然自己挣这么多钱做什么呢?
挣这么多钱还要自己整天劳心劳力,那赚钱不就没什么意思了吗.
他们两个以后也没有娃可以继承家产,现在挣的钱就是要让他们及时享受的。
等若干年之后他们两个死了,这些家业他也管不到了,留下给小宝让她自己爱咋弄咋弄吧。
他只要在他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享受够了就行。
要不是宁元昭要读书,他还是更喜欢在村里待着。
自在。
现在想多挣点主要还是自己无聊,真没事儿干他也会不舒服,现在这样就挺好。
再就是现在想着,安山县这么点大的院子都要四百两了,京城的房价得多贵啊。
努力攒点钱吧。
计一舟在县城,宁元昭学习的状态要好很多,白天也不魂不守舍了,晚上也能按时睡觉不硬熬了。
宁元昭学习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看点不管有用没用的视频,有时候也会专门找些修马蹄、赶海之类的视频来打发时间。
宁元昭功课不多的时候他还是会继续看他那厚厚一大本状元文章,看完之后自己也会根据考题自己写一篇出来。
原先初一十五都汇聚在一起的打麻将小分队现在也不打麻将了,趁刘云开也能出门所有人聚在一处讨论学问。
用计一舟的话来说就是冲刺学习小组。
从现在开始计算,一直到明年考试满打满算也才一年的时间。
陈意安和徐修和其实没多大所谓,这回考不上还有下次,不用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但是宁元昭和刘云开不行,他们两个都有非考上不可的理由。
人就是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在宁元昭和刘云开的魔鬼式苦读之下,徐修和跟陈意安也不得不跟着一起学。
也没人逼他们,自己就屁颠屁颠地一起跟着学了。
徐晏宁还是每次都陪在徐修和身边。
徐修和脑子不算笨,之前在家浪着不考童生的那些年基础打得足够扎实。
只是要跟上宁元昭他们的进度还是有些难。
徐晏宁就负责在他崩溃之前安抚好他,然后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跟徐修和讲。
宁元昭好几次都跟计一舟说,徐晏宁但凡能考科举,估计也就没有徐修和什么事儿了。
他真的很有天分。
明明没有正经接受过教育,只是在徐修和学习的时候蹭着课听,他的学问一点也不输徐修和。
四个人里也就他费劲儿一点,陈意安除了诗词写得不太好之外,别的都能跟得上宁元昭他们的节奏。
刘云开学问也不错,只是他能看到的书和一些见闻都太少了。
用计一舟的话来说就是见识太少了,写的文章过于刻板。
要是以后科举的时候遇到的考官喜欢这样的风格也就罢了,要是遇到个挑剔的,总是吃亏些。
他们努力归努力,也没人想过非得考多好,先把举人搞到手才是最要紧的。
府试往后的考试都更加严格,考试期间要一直待在考棚里,吃住堵在一个小小的考舍当中,听说考试环境相当恶劣。
计一舟在家待的无聊,带着刘二在厕所门口搭了个四个童生试那样的考舍,三五不时就要过一把监考官的瘾。
把他们四个随机安排在小小的半封闭式考试间,他再随机出一个题目让他们四个答题。
出的题目都是他们几个总结了好久才弄出来的启中历年乡试考题中的高频题目。
他们自己答完了再互相点评、批改。
总共四个考试间,全都在厕所门口,也无所谓大家谁在什么地方坐着,反正都一样臭。
这还亏得是计一舟他们家的厕所被他自己改造过,平时收拾得也干净,闻起来味道也不大,他们暂时还能忍受。
只不过等他们彻底习惯厕所的味道之后,计一舟又给他们出了难题,让他们几个模拟考的时候就坐在原地啃烧饼,不让他们起身好好吃饭。
看着陈意安和徐修和苦大仇深的脸,计一舟憋着一口气,“要是你们谁真的点背抽到了厕所旁边的号怎么办?那你们就三天不吃饭了?饿死自己?”
这话一说出来,原本心疼徐修和的也不心疼了,就跟计一舟一块儿一边远远地看着他们,一边吃王婶儿新研究出来给他们补脑子的菜。
为了让他们好好学习,计一舟年前让人带着刘云开妻儿去把他的爹娘接到了宁家村,就在村里的客栈住着。
谢岁杳也带着三个孩子回了村子一趟,把陈意安的爹娘接到了县里。
等他们一放年假,一群人都去了宁家村,继续开始过这样刺激紧张的学习生活。
或许是时间真的很紧迫,又或许是这几个人全都没有后顾之忧,家人都在身边,学习的劲头一上来,止都止不住。
村里地方够大,谢岁杳怕他们到时候身体出问题,带着小宝他们出早操的时候还带着这几个早上差不多五点就起来早读的“鬼”跑步。
中途唯一休息了一次,还是年三十晚上大家一起去景观楼吃了顿年夜饭。
因为刘云开和陈意安一家子人在,加上徐修和这个不知道怎么说动家里人的黏人精,一大群人热热闹闹地在宁家村过了个年。
他们也只休息到了初三,之后依旧开始从早到晚的学。
休息的这三天,宁元昭跟计一舟一起去山上搞了些冰块回来,这些冰块都留着放在房子里降温,入口的冰块还是带着小宝一起在院子里烧水冻。
过完年,时间就过得很快了。
给宁元昭用来学习的台灯忽闪忽闪,计一舟看它快没电了准备拿走换了另外一个。
宁元昭伏案疾书,笔尖在刚写出来的文章上边勾画出一道道朱批,忽而一阵风吹过,灯光闪烁间,那支狼毫已悬在书院发的乡试晓谕1上,未干的墨汁正顺着笔锋滴落,在“八月初九”这个时间旁洇开。
计一舟开着赶海视频在书房陪着宁元昭,看得有些困了,起身到他身后帮他捏肩。
“感觉怎么样?”计一舟问。
“还好,正常发挥就没问题。”宁元昭捏了捏计一舟,“困了就先去睡吧,我把这篇文章看完就回去。”
此时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计一舟怕热,又不怎么出门,索性在家穿了个褂子,光着膀子满屋子跑。
他探头看了看桌案角落上的那张晓谕,“也没多少时间了,你不用把自己逼得这么紧,咱们努力过就好了。”
计一舟也不顾热不热了,趴在宁元昭背上,“你还这么年轻,这回不中还有下回,不要有压力。”
宁元昭扯着嘴角笑了笑,“我没事,只是不让我看书,我这会儿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不知道做什么?”计一舟一脸不解,“我呀!我不行吗?”
宁元昭把计一舟拽到自己腿上,“不是你嫌热不同意的?”
“那我现在同意了。”计一舟爽快地把自己的褂子脱了,“来吧。”
话题跳跃的太快,宁元昭迷迷糊糊的都还没反应过来,计一舟都快把他扒光了。
文章批注得快完了,明天多费点时间就能完成,现在不做也没关系。
那就放肆一下吧。
“他们做事的确让人放心。”宁元昭肯定道:“以后你要实在不放心,我陪你一起回去。”
宁元昭这个小气鬼,恨不得把计一舟变成一个小娃娃整天揣兜里,他去哪里计一舟就跟去哪里最好了。
听着这么大方地说什么“我陪你一起回去”,实际上就是不愿意让计一舟一个人单独行动。
小气巴拉的。
计一舟之后也没什么要自己亲自干的事情了,一直待在家里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也就没跟这个小气鬼顶嘴。
有时候宁元昭这么黏黏糊糊的,他自己也乐在其中。
这才好了没几年,要是不黏糊了才奇怪呢。
“行行行,他们这么让人放心,我回去做什么呢?”计一舟揶揄他,“我就在这里陪考,什么地方那个也不去!”
宁元昭心里美,但是不能表现的太高兴,不然就显得他多不懂事一样。
“那他们有问题可以来县里找你。”宁元昭说。
“你说了算!”计一舟说:“不过后边应该也没什么事情是需要来找我的。”
他留下的方子可还是把怎么改良土壤以及怎么检测土壤是否合格全都写了下来,只要他们严格按照他的方子去做,都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除非他们偷懒,不经常维护和检测土壤的酸度。
这要是在现代一切都好说,只要有张试纸检测一个ph值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他只能找了好几个简单的方法,保证原材料他们都能找得到,再让他们自行检验。
有经验的老农民从土壤的颜色都可以判断出来,酸性的土壤一般都会偏红一点,并且土里没啥蚯蚓。
现在他们能用的精度稍微高一点的办法,就是找一些紫草弄成汁,若是紫草汁变红就说明土壤的酸度已经可以了。
改良完的酸性土壤可以用来种植一些草莓、蓝莓或者猕猴桃。
刚好这几种水果的种子他都有,猕猴桃的藤和蓝莓的果树他一直都放在空间没有拿出来。
之前自己是嫌麻烦,现在有人专门负责这些东西了他也就能放心交给他们来弄,自己好当个甩手掌柜。
不然自己挣这么多钱做什么呢?
挣这么多钱还要自己整天劳心劳力,那赚钱不就没什么意思了吗.
他们两个以后也没有娃可以继承家产,现在挣的钱就是要让他们及时享受的。
等若干年之后他们两个死了,这些家业他也管不到了,留下给小宝让她自己爱咋弄咋弄吧。
他只要在他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享受够了就行。
要不是宁元昭要读书,他还是更喜欢在村里待着。
自在。
现在想多挣点主要还是自己无聊,真没事儿干他也会不舒服,现在这样就挺好。
再就是现在想着,安山县这么点大的院子都要四百两了,京城的房价得多贵啊。
努力攒点钱吧。
计一舟在县城,宁元昭学习的状态要好很多,白天也不魂不守舍了,晚上也能按时睡觉不硬熬了。
宁元昭学习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看点不管有用没用的视频,有时候也会专门找些修马蹄、赶海之类的视频来打发时间。
宁元昭功课不多的时候他还是会继续看他那厚厚一大本状元文章,看完之后自己也会根据考题自己写一篇出来。
原先初一十五都汇聚在一起的打麻将小分队现在也不打麻将了,趁刘云开也能出门所有人聚在一处讨论学问。
用计一舟的话来说就是冲刺学习小组。
从现在开始计算,一直到明年考试满打满算也才一年的时间。
陈意安和徐修和其实没多大所谓,这回考不上还有下次,不用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但是宁元昭和刘云开不行,他们两个都有非考上不可的理由。
人就是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在宁元昭和刘云开的魔鬼式苦读之下,徐修和跟陈意安也不得不跟着一起学。
也没人逼他们,自己就屁颠屁颠地一起跟着学了。
徐晏宁还是每次都陪在徐修和身边。
徐修和脑子不算笨,之前在家浪着不考童生的那些年基础打得足够扎实。
只是要跟上宁元昭他们的进度还是有些难。
徐晏宁就负责在他崩溃之前安抚好他,然后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跟徐修和讲。
宁元昭好几次都跟计一舟说,徐晏宁但凡能考科举,估计也就没有徐修和什么事儿了。
他真的很有天分。
明明没有正经接受过教育,只是在徐修和学习的时候蹭着课听,他的学问一点也不输徐修和。
四个人里也就他费劲儿一点,陈意安除了诗词写得不太好之外,别的都能跟得上宁元昭他们的节奏。
刘云开学问也不错,只是他能看到的书和一些见闻都太少了。
用计一舟的话来说就是见识太少了,写的文章过于刻板。
要是以后科举的时候遇到的考官喜欢这样的风格也就罢了,要是遇到个挑剔的,总是吃亏些。
他们努力归努力,也没人想过非得考多好,先把举人搞到手才是最要紧的。
府试往后的考试都更加严格,考试期间要一直待在考棚里,吃住堵在一个小小的考舍当中,听说考试环境相当恶劣。
计一舟在家待的无聊,带着刘二在厕所门口搭了个四个童生试那样的考舍,三五不时就要过一把监考官的瘾。
把他们四个随机安排在小小的半封闭式考试间,他再随机出一个题目让他们四个答题。
出的题目都是他们几个总结了好久才弄出来的启中历年乡试考题中的高频题目。
他们自己答完了再互相点评、批改。
总共四个考试间,全都在厕所门口,也无所谓大家谁在什么地方坐着,反正都一样臭。
这还亏得是计一舟他们家的厕所被他自己改造过,平时收拾得也干净,闻起来味道也不大,他们暂时还能忍受。
只不过等他们彻底习惯厕所的味道之后,计一舟又给他们出了难题,让他们几个模拟考的时候就坐在原地啃烧饼,不让他们起身好好吃饭。
看着陈意安和徐修和苦大仇深的脸,计一舟憋着一口气,“要是你们谁真的点背抽到了厕所旁边的号怎么办?那你们就三天不吃饭了?饿死自己?”
这话一说出来,原本心疼徐修和的也不心疼了,就跟计一舟一块儿一边远远地看着他们,一边吃王婶儿新研究出来给他们补脑子的菜。
为了让他们好好学习,计一舟年前让人带着刘云开妻儿去把他的爹娘接到了宁家村,就在村里的客栈住着。
谢岁杳也带着三个孩子回了村子一趟,把陈意安的爹娘接到了县里。
等他们一放年假,一群人都去了宁家村,继续开始过这样刺激紧张的学习生活。
或许是时间真的很紧迫,又或许是这几个人全都没有后顾之忧,家人都在身边,学习的劲头一上来,止都止不住。
村里地方够大,谢岁杳怕他们到时候身体出问题,带着小宝他们出早操的时候还带着这几个早上差不多五点就起来早读的“鬼”跑步。
中途唯一休息了一次,还是年三十晚上大家一起去景观楼吃了顿年夜饭。
因为刘云开和陈意安一家子人在,加上徐修和这个不知道怎么说动家里人的黏人精,一大群人热热闹闹地在宁家村过了个年。
他们也只休息到了初三,之后依旧开始从早到晚的学。
休息的这三天,宁元昭跟计一舟一起去山上搞了些冰块回来,这些冰块都留着放在房子里降温,入口的冰块还是带着小宝一起在院子里烧水冻。
过完年,时间就过得很快了。
给宁元昭用来学习的台灯忽闪忽闪,计一舟看它快没电了准备拿走换了另外一个。
宁元昭伏案疾书,笔尖在刚写出来的文章上边勾画出一道道朱批,忽而一阵风吹过,灯光闪烁间,那支狼毫已悬在书院发的乡试晓谕1上,未干的墨汁正顺着笔锋滴落,在“八月初九”这个时间旁洇开。
计一舟开着赶海视频在书房陪着宁元昭,看得有些困了,起身到他身后帮他捏肩。
“感觉怎么样?”计一舟问。
“还好,正常发挥就没问题。”宁元昭捏了捏计一舟,“困了就先去睡吧,我把这篇文章看完就回去。”
此时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计一舟怕热,又不怎么出门,索性在家穿了个褂子,光着膀子满屋子跑。
他探头看了看桌案角落上的那张晓谕,“也没多少时间了,你不用把自己逼得这么紧,咱们努力过就好了。”
计一舟也不顾热不热了,趴在宁元昭背上,“你还这么年轻,这回不中还有下回,不要有压力。”
宁元昭扯着嘴角笑了笑,“我没事,只是不让我看书,我这会儿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不知道做什么?”计一舟一脸不解,“我呀!我不行吗?”
宁元昭把计一舟拽到自己腿上,“不是你嫌热不同意的?”
“那我现在同意了。”计一舟爽快地把自己的褂子脱了,“来吧。”
话题跳跃的太快,宁元昭迷迷糊糊的都还没反应过来,计一舟都快把他扒光了。
文章批注得快完了,明天多费点时间就能完成,现在不做也没关系。
那就放肆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