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360章 九阙都-见皇帝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360章 九阙都-见皇帝

    计一舟交了折子在宫门口等了一会儿,便出来个小太监带他进殿。

    这个小太监还不是旁人,就是之前去安山县给他宣旨的那个年轻小太监。

    “计大人可算是来了,陛下之前一直念叨您呢。”小太监弯着腰将计一舟带进殿内。

    “劳陛下挂念。”计一舟头都不敢抬,小声跟小太监交流着,“此次春闱有同乡赶考,我便一起跟着来了。”

    进了殿内两人便不敢继续交谈,小太监把计一舟带到皇帝跟前,便躬身退了出去。

    大庆并不是每日都要上朝,日常参朝是五日一次1,还只有正五品及以上才能有资格参加。

    大庆相对来说比较太平,除了南边常年打仗之外别的地方都能够百姓安居乐业。

    南边儿说是打仗也不算,只是大庆和邻国之间有一个无主地带,对面一直想争抢过去,大庆守着不让,他们就会时不时来骚扰一下子而已。

    这么多年以来大家都习惯了,德安帝也没将这样的小打小闹放在眼里,也就没有到每天都上朝的地步。

    早期德安帝刚上位的时候还勤勉一些,国家稳定下来之后就减少了次数。

    除了每五日一次的常朝之外,还有每月朔望日的两次大朝会需要全员参加,算下来每个月正经需要上朝的次数其实也不多。

    不上朝的时候,皇帝会在内廷处理公务,是在书房还是偏殿或者是暖房都看皇帝的心情。

    很显然今天不是上朝的日子,计一舟被带来的这个房间里还有其他几个站在一旁的人。

    计一舟不敢多看,连皇帝长什么样子都没看清,脑子里一直想着宁元昭曾教给他的礼仪,恭敬地跪下,“微臣计一舟,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一个威严却不失温和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计一舟这才缓缓起身,站直身体,依旧低着脑袋。

    就算宁元昭没有教过他这些礼仪,他就光靠看电视得来的那一丢丢经验,也知道不能直视龙颜。

    “抬起头来,让朕看看想出粮食增产,培育出新粮种的人长什么样。”

    计一舟心里发虚,也不知道赵县令的奏折是怎么写的,怎么就成了他培育出新粮种了。

    这个功劳他确实不敢安心接下,他还是沾了后世留存下来的资料的光。

    心里这么想的,同时也感谢了无数遍为粮食增产做出贡献的所有人。

    皇帝的话他也不敢不听啊,虽然这样扔比尔呢指挥着做事的感觉非常不爽,但他总不能让宁元昭加把劲儿上位吧。

    计一舟抬头的同时也看清楚了皇帝的长相,慈眉善目的,就像是村里的族老一样,但是又多了几分威严的王霸之气。

    今年是德安四十三年,也就是说德安帝六十左右,德安帝年龄不小了,人却精神得很。

    或许是从小就养得好,在这个人均寿命不长的时代,他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六十多的小老头。

    德安帝仔细打量着殿下的年轻人,嘴角微微上扬:“果然一表人才,你若参加科举,朕怎么都要给你个探花当当。”

    由于紧张,计一舟声音微微发颤:“臣惶恐,不怕陛下笑话,臣能通过府试已是不易,探花之名,恐怕今生与臣无缘了。”他真的很怕皇帝一个不高兴就把他拉去把头砍了。

    皇帝好似被他的话给愉悦到,笑了一声,“大庆需要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学问做得再好也不如给庄稼再增加一些产量来得实在,你是大庆的功臣。”

    “陛下谬赞,臣本分内之事,岂敢居功?若非陛下圣明,励精图治,使天下农桑得安,且州县官吏勤勉推行,老农协力实践,纵有良法亦难施行。今岁丰收,实乃陛下德被苍生,天佑大庆,臣不过顺势而为罢了。若论功臣,当属朝廷上下同心,方有此盛况。”

    计一舟可不敢居功,漂亮话说得一套一套的。

    只不过他得先把回答想出来,再文绉绉的过一遍脑子,话就说得慢了些,看起来就好像不是很聪明的样子。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卿能持此心,朕心甚悦。农事关乎国本,望卿戒骄戒躁,务求实效,莫负朕托。”

    “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计一舟深深作了一揖。

    皇帝对这个小伙子的感观很好,留着计一舟又扯了些家常。

    皇帝聊得愉不愉快计一舟不知道,反正他是聊得一后背汗出来。

    真的很怕掉脑袋啊。

    之前啥时候说话这么小心过,每一句话都要想一想是不是有别的意思,真的还蛮累的。

    “既见过了,无事便退下吧。”皇帝挥了挥手,“朕期待你今后能给朕更多的惊喜。”

    客套话说完了,他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名义官员留着也没什么好聊的。

    眼下还有别的事要跟其他人商量,计一舟留不留下都没什么关系了。

    “微臣告退。”计一舟再拜,缓缓退出大殿。

    走出偏殿,计一舟被室外的温度冷的一激灵,冷空气打在他的后背上让前一秒还有温度的热汗瞬间变得冰凉,衣物贴在后背上十分不舒服。

    太可怕了。

    这个小老头看着慈眉善目的,没想到跟他说话还是很有压力。

    还好他算得上是\"挂衔归养\",不用参加除了朔望大朝会之外的常朝,就是朔望大朝会去了也是占个位置待着发呆,没他什么事儿。

    之前都没什么感觉,现在才真真正正地体会到,这是个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不是那个追求人人平等的新世纪了。

    计一舟一走,皇帝冲站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人微微抬了抬下巴,“崔爱卿觉得此人如何啊?”

    “说一句年轻有为也不为过了。”崔洛站出来,“若是幼时就能读书,作为未必没有如今这般大。”

    “出生于微末,是个纯臣的好苗子。”皇帝说:“可惜了。”

    这要是个有才学有抱负的,还能培养一番,偏偏他又是个只知道挣钱的商人。

    “春闱在即,陛下定能如愿挑到好苗子。”崔洛说。

    “但愿吧。”

    计一舟还不知道自己的底裤都要被皇帝给扒光了,出了宫门乐呵呵地往客栈跑,肚子饿不饿先不说,他现在就着急把房子定下来。

    万一挑不到满意的地方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