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399章 九阙都-筹备卖书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399章 九阙都-筹备卖书

    次日一早,计一舟就窜到了雕版师傅一家住的那个院子。

    雕版师傅一直在他们府上住着,就他们一家三口分了个单独的小院儿。

    小院儿里边基本上都是他们平时工作的一些东西。

    计一舟爱囤货,用于雕版的木材堆放了一整个仓库,专门用来给他们一家工作用。

    雕版师傅的老婆原本是不会这些东西的,这些年跟着学下来也能做一些简单的雕版,一家三口最近全都忙着给《九州志》的原版做最后的插画。

    院子里有几个计一舟后边买回来的仆人,别的事情也不做,就跟着他们一家三口学手艺,顺便也能打打下手。

    “原版的插画这两天能印上吗?”计一舟雕版师傅,“数量有多少?”

    译版的《九州志》里边加了很多插画,几乎每一回都有好几个值得画出来的场景,做起来是个不小的工程。

    现在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把译版的整理好,只能先把原版加上插画先放出来试试水。

    原版的看着有些费力,受众基本上就是那些文化人儿,学识太浅的还看不太懂,不然计一舟也不会专门弄一个译版出来了。

    想当初《九州志》刚出来那会儿,计一舟看原文也是皱着眉边猜边看,后边实在没办法了,才让宁元昭给他讲来听的。

    要是有译版,他也不至于额外付出一些体力劳动。

    一把辛酸泪啊。

    雕版师傅手上的刻刀舞的飞起,配上他那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看上去特别好笑。

    “回东家,这一批就是尾页上面的插画了,早上试了试还有些瑕疵,这会儿正在修改,明儿就能开始印制了。”雕版师傅说。

    这种印刷画板最麻烦的就是最开始的印刷模具,每一处都要雕刻得非常仔细才行,不然色块儿就会对不上。

    模板弄好了之后,他们印刷起来就简单多了。

    计一舟没有让人搞活字印刷那些,还是用的现在技术稍微成熟一些的雕版印刷。

    毕竟他的那间小小书店也卖不了很多书,目前就一个《九州志》和《九州志》的译版以及一个儿童读物和三百千需要重新排版加插画,用雕版印刷就已经够用了。

    《九州志》的雕版用的是宁元昭手稿的字迹,印出来就跟宁元昭自己写的一样,计一舟看了眼放在一旁的样本,心情十分愉悦。

    “那你们这两天尽量快一点吧,先印个……两百册出来,我先拿出去搞预售。”计一舟说。

    雕版师傅算了算时间,“两百册的话,最多两天时间就能弄出来。”

    “这就最好不过了。”计一舟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你们抓紧时间弄着。”

    计一舟说完,把那份样本拿着走了。

    知道具体的时间,计一舟也好进行下一步动作。

    现在天气没那么热了,火锅店这边的生意很好。

    许久不见的计一舟到了店里,直接去了柜台后边坐下。

    “东家?”小高惊讶道:“您怎么这会儿过来了,是有什么吩咐吗?”

    计一舟摇头,“就你一个人吗,小矮呢?”

    “店里鸭血数量太少了,原先那几个商户供不上来,他去找别的路子了。”小高说。

    “这样啊。”计一舟笑笑:“生意还好吧。”

    店里的生意好不好他每个月从账本上就能看出来,他也就是这么象征性地问一句。

    从小高嘴里得到了一个毫不意外的答案,计一舟才开始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这本《九州志》放在你这里,等小矮回来你让他去找一个说书先生,请他来店里说两天书,就讲第一册的前两回,一天讲一回,多的一个字也别讲。”计一舟说道。

    小高愣了一下,不理解,但照做,“知道了东家,等他回来我就让他出去找。”

    “嗯,这本书就放在柜台上,有书生打扮的你就引导他们看看打发时间”计一舟说着说着就笑了,“要是有人感兴趣,你就告诉他们三天后咱们的书店里会上架就可以了。”

    小高听完立马就明白过来,“好的东家,我保证这两天的客人都会知道《九州志》。”

    “辛苦了。”计一舟笑笑:“到时候给你们加工钱。”

    高矮的执行力很强,计一舟事情刚吩咐不久,他们就急吼吼地出去挑选了一个说书先生,并且安排好了时间让人来店里说书。

    都城的书院以国子监为首,有三个大书院和零零散散不知道多少个私塾,读书人特别多。

    这些读书人周身的气质也和常人不同,就算他们不穿生员服也很好认。

    计一舟把《九州志》放在楼下就不管了,犯懒又犯困的,就先去楼上他的专属包间躺着了。

    这一下午的时间,计一舟也可以看看效果怎么样。

    宁元昭这本书写得很好,哪怕他不带粉色滤镜他也可以非常认真地说这本书写得很好。

    不是那种简单的情情爱爱,更多的是一些家国天下。

    主角团哪怕是分为三个阵营,也让人没办法就真的说出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不管从谁的角度出发,另外的两方都是坏的。

    爱情、事业、家国、权谋、悬疑……不管是哪方面的爱好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部分。

    因为是宁元昭备考的时候写的,无意识当中,里边也能找出许多哲理。

    这部分计一舟就不清楚了,因为他都是当故事听着玩儿的,更多的东西他就没耐心去钻研了。

    这要是在互联网发达的后世,他这本书好赖都能获个奖。

    只是现在的车马确实太慢了,想要传送个什么信息都非常慢,都城新出的文章集都要等上一年半载的才能送到别的州府,这个速度都还是特意关注才能有的。

    像这些话本子,传播的速度就更慢了。

    在安山县的时候还算热门,到了都城还真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