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408章 九阙都-山头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408章 九阙都-山头

    两人在这边待了一会儿,计一舟把这边的田都看过之后,长工头头才闻讯赶来。

    也没什么别的事情,计一舟跟他交代了一下后续土地的修复以及保养就走了。

    用来做实验的四块地除了三种杀虫剂轮流用的那一块,其余三块全部都要重新养护。

    结板的松土,酸化的加碱肥平衡。

    这些温室没办法让牛进入翻土,只能人工进入,处理起来需要费一些功夫。

    不过这都跟计一舟无关了。

    两人收拾好在庄子这边转了转,计一舟带着宁元昭去了那个小山头上。

    “你看这个小山包像不像你那个。”计一舟笑问。

    “比我那个大很多。”宁元昭牵着计一舟慢慢往山上爬。

    “回去之后我准备找人把这个山头清理出来。”计一舟话说一半看着宁元昭,“快问我想做什么。”

    宁元昭低低笑了出来,“你准备在这里做什么?”

    “哼哼,”计一舟神秘一笑,“都城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种一些特殊品种的葡萄,这种葡萄酿出来的一种酒很好喝,刚好我这里还有很多不同品种的葡萄种子,”

    “还要酿酒吗?”宁元昭看向他,“不是已经有很多了。”

    “不一样。”计一舟说:“这个不是粮食酒,你就当作是果酒吧,甜甜的,可以当作晚安酒,适合女孩子喝。”

    “晚安酒?”宁元昭不解。

    “就是……睡前喝一点好睡觉,的酒。”计一舟说:“这种酒不烈也不刺鼻,照顾了都城男人爱喝烈酒的市场之后,女性市场是不是也要考虑下来?”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白酒那种味道的。”计一舟说。

    “都城这么冷,真的能种得活果子吗?”宁元昭问。

    “能!”计一舟非常肯定:“宁家村不适合种葡萄,我连种子都没留,都城这边也种不了普通的葡萄,能种并且我还有的只有一种,叫威代尔。”

    这也就是他当时收集种子的时候啥都来了点,并且在这上边也没有省钱,不然他还真没办法把葡萄种在都城这么冷的地方。

    威代尔这种高酸耐冻的葡萄一般只用于酿酒,平时吃肯定会选择其他口感更好甜度更高的品种。

    “名字很特别。”宁元昭说道。

    “是啊。”计一舟说:“它酿出来的酒更特别。”

    “怎么说?”宁元昭十分配合。

    “这种酒是要让葡萄正常成熟之后不采摘,挂在树上等冬天自然冰冻,然后直接压榨后发酵而成的,一棵葡萄树往往只能发酵成一瓶这种酒。”

    “这种酒的名字叫做冰酒,甜度和成本一样高,是我之前除了贵腐之外最喜欢的酒了。”计一舟说道。

    “贵腐又是什么?”宁元昭实在是有太多不懂的地方了。

    “贵腐也是一种葡萄酒,不过要酿造贵腐的话要有贵腐菌,咱这儿没那个条件,做不了。”计一舟说。

    宁元昭想到什么,笑了笑,“你不是说这个冰酒是给女孩子喝的吗?”

    “那咋啦!”计一舟傲娇道:“不兴大猛男喝小甜酒吗?”

    谁让这副身体一杯倒。

    喝啥酒都是一杯倒。

    那他为什么不整一点自己喜欢的酒出来,专门供他倒的愉快。

    “行行行,可以的。”宁元昭搂着计一舟肩膀,“回去让刘二安排人来清理这块地方吧,他之前跟元河接触过,怎么弄他心里有数。”

    “刚好,我也有点饿了,回家吃饭!”计一舟打着出溜滑梭到山脚下,回身拍了拍背后的泥土,冲宁元昭招手,“快下来啦。”

    回家后计一舟把事情也忘记得差不多了,宁元昭叫来刘二,把庄子上的山坡清理工作交给他之后也不管了。

    离过年没剩下多少日子,计一舟到家后开始整理要送回宁家村的年礼清单。

    他们做晚辈的不能回家看就算了,就连宁元昭和原主父母的坟都是拜托给大伯他们照看着,过年该有的礼节不能忘记了。

    宁元昭年前还要上班,计一舟也不指望他能帮着干点啥,自己就做了主,把要买的东西全都买了。

    白附子自己组建的商队几个月前来过都城一趟,再过几天应当就会再来一趟,刚好把计一舟他们的年礼给带回去。

    给大伯他们家的是一些各色的细棉、粗棉布,都城这边的布料用料厚实,拿在手上的质感都跟安山那边的有很大区别,做成衣服非常保暖。

    除此之外还搭了一些颜色鲜艳粉嫩的绢绸,荷花和杏花不干活出去玩的时候可以穿,别的就没有再放。

    宁家村现在发展得再好也是一个村子,在村子里就要干活,再细致精巧一些的布料拿回去他们也没地方穿,不如换些别的有用的东西。

    计一舟找了些都城才有的能够保存很久的吃食特产,一些没用的好看的稀罕玩意儿也买了些。

    想着家里那些一开始就跟着他的员工,又加了些女子用的发饰,分别包好后加入了年礼堆里。

    最后他还带着徐晏宁去书店找了些宁家村那边没有的书,让他们带去村学,同时把翰林院刚出的《诗经》篇装了几本,给村学和安山书院都放一些。

    计一舟平时干活神经大条,但处理起这些事情确实非常细心,每个人都照顾到了,还洋洋洒洒地写了厚厚一沓信,想到啥说啥,无非就是让大伯他们不要担心。

    把自己能想到的年礼都给准备完成之后,白附子他们的商队也到了都城。

    带队的人依旧是白附子,商队每次到都城都是白附子自己跟着的,跟计一舟汇报近况的同时也能带一些消息回家。

    “每次”这个词说的好像白附子来了很多次,其实他连带着这一回也才是第三次来都城。

    见到了计一舟之后他照例给计一舟汇报宁家村的情况,以及从宁家村到都城这一条线上开了多少家火锅店的分店,情况如何。

    先前蔬菜不方便运输,是从宁家村那头往都城这边慢慢开的,距离超过宁家村安全运送蔬菜的距离之后,白附子就会让前边的分店在当地租一些地专门来种蔬菜,保证他们能够供应上自己区域的用量。

    计一舟听完满意地点点头,“小伙子干得不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