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411章 九阙都-筹备新书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411章 九阙都-筹备新书

    九阙都-筹备新书

    同一本书想要二次售卖还能保持高销量,就必须在其他方面都下一些手段。

    就跟后世那些异次元、二次元爱好者一样。

    同一本书想要卖好几次,就得在附赠的各种周边上花力气。

    原版的《九州志》计一舟故意只用了一些大全景的景色当作插画,一来是让都城的卖家感觉新奇,二来是为了让他们觉得物超所值。

    同时还能用插画费时费力为由,在供不上货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个大家都不能拒绝的理由。

    到了译版《九州志》这边,计一舟还能搞搞什么饥饿营销,让原本还犹豫不决的人下定决心直接入手。

    刘云开还在年假里边的时候,计一舟就让他帮着画了一些等身大卷轴出来。

    一幅所有人员的大合照,剩下全都是每个角色的单人立绘。

    画的时候计一舟和宁元昭就在他身边监工,有啥地方需要改正刘云开当即就能改掉。

    计一舟当时还开玩笑说:“你这画里边的女性怎么都这么像嫂夫人啊?”

    刘云开也没否认,“我见过的女子不多,最常见就是玉梅,女子的神态也只能参考她了。”

    “那你将这个有勇有谋的千金大小姐画得有几分像晏宁,也不怕穆远来找你。”计一舟乐得哈哈笑。

    “只是眉眼有几分相似,除了你们,谁还能认出来?”刘云开说。

    计一舟点头认同,继续观察着大合照里边的每一个人。

    画一个虚拟人物出来总是要费一番功夫的,不管是外貌特征还是神态,都不能雷同的情况下还要画出他们的风格以及神韵。

    再加上宁元昭这个创作者就站在一旁各种“挑刺”,刘云开的绘画之路并没有很顺畅。

    最后定下了人物的动作以及衣着服饰后,刘云开只能回想着身边最亲近的这些人的容貌去细化五官。

    所以这个大合照里边,仔细看去能发现好多人的脸都跟他们有那么一两处相似的地方。

    “这个你可得给我好好画呀,译版《九州志》能不能一鸣惊人就靠你了。”计一舟说。

    “行!”刘云开笑笑,“你们之后也别叫我打麻将了,我专心在家画画行不行?”

    “这可不行。”计一舟说:“麻将也要打,画你也要画,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嘛,我也不着急,原版的也要等二月份才能结束呢。”

    计一舟活生生像一个虐待员工的扒皮。

    “……你们走走走,不要耽搁我画画。”刘云开拿起笔开始赶人。

    计一舟和宁元昭相视一笑,麻溜地走了。

    书店那边最近有了一点点小变化,计一舟让人把书店的布局给改了改。

    改过之后的书店构造看起来更大了一些,没有原先那样拥挤。

    这都是为之后的译版《九州志》做准备。

    原版《九州志》小小地打开了一点他们书店的知名度,译版《九州志》如果能让书店更上一层楼那就最好了。

    计一舟去定做了一些展示长卷轴的架子,到时候就把那些等身立绘放在店门口当“迎宾娃娃”使。

    书店那边安排好之后就等着刘云开的画了,计一舟催他也没用,还是要等到二月中旬原版《九州志》最后一本发售完毕。

    就算要上新,中间也要等一个两个月的缓一缓不是,不然人家哪里来的那么多钱来买书。

    只是这一回就不要想着能卖多少本出去了,数量可以稍微印少一点,把销售时长拉久一些。

    全彩页插画的书价格便宜不到哪里去,这就筛出去了很多家境不太好的书生。

    计一舟只需要想一想怎么刺激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消费就好了。

    原版《九州志》最后一本发售的时候,刚好赶上了春耕。

    计一舟又是很长一段时间庄子和家里两头跑。

    这一回,计一舟划分出来的试验田很多,把原先两亩八份土地全换成了一整块土地。

    原本八种的实验方案也变成了十六种。

    计一舟让人开好这十六亩地,根据改良种、本地种、驱虫、不驱虫、人工摇粉、拉绳授粉、花期喷水、花期不喷水这些情况单独开一亩地专门来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就不继续可怜巴巴的挤在一块地里了。

    对于他这个大庄子来说十六亩真算不上什么。

    他还准备今年的试验完成之后扩大观察规模,把这原本每种实验对象一亩地扩建到两亩甚至三亩,确定最终情况之后再大面积种植,做出最终报告。

    一点增产的手段让他成功摸鱼好几年。

    他还真不信作为一个上位者,不会对他做的事情好奇,而且是这种有关生计的大问题。

    他整天往地里跑,上边一次都没派人查过?

    他不信。

    只要上边知道他的努力就可以啦。

    工作嘛,就是要让想知道的人知道你非常认真就好了,最终结果只要是他想要的,费点时间又怕什么呢?

    他又没跟皇帝保证过会在多长时间之内研究出来,皇帝也没有给他下死命令。

    在知道结果的前提下,做个样子就得了。

    这都是他摸鱼磨出来的经验。

    庄子里,这十六块地被计一舟让人单独围了起来,没有搞很大的动静,就是用一些竹篱笆、栅栏之类的简单圈了一下。

    计一舟正带着长工头头做下种前的最后叮嘱,“这块地前期的播种、施肥、浇水一系列的准备必须一模一样,你们多费点心,事儿成了少不了你们的大红包,但是事儿要是不成……”

    事儿要是不成还能怎样,他又不会杀人,还能把他们大事不成?

    不过这样说已经拿了个威慑到人了吧,反正他们自己会想象的。

    长工头头麻溜地点头,“计大人放心,这片地我肯定亲自带着人照看着,所有的植株需要用到一瓢水我绝对不给其中几株两瓢。”

    计一舟笑了笑,“播种期间我也会一直在这边守着的,等种子发芽之后你们做好记录就可以了,其他那些重要节点我也会来盯着,你也不用太过担心。”

    长工当了很多年的长工,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主人家。

    只有计一舟,会对他们很好,逢年过节的还会给他们红包,甚至年礼也比之前的雇主好。

    要是计一舟高兴了,还会安排他们去火锅店聚餐,这样好的雇主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他们自然会好好认真地干活。

    他们也知道计一舟在做的事情意味着什么,也不会有那些坏心思的想要乱来。

    要是真的研究成功,以后家里的粮食就能有更多了,家里人也能吃得更饱一些。

    长工弯了弯腰,“小的肯定跟着计大人好好做,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计一舟点了点头没说话。

    心放肚子里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