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430章 九阙都-上报结果
热门推荐:
网游之剑刃舞者
太上武神诀
修仙狂徒:穿越自带系统横扫七界
刚出狱,全球拉响SSS级警报
花都极品狂龙
御兽:本人比自己的神宠还要强
绛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巅峰
从练武到修神
穿越成红楼嬷嬷,我把黛玉养胖了
元昭这种刚卡在上朝门槛的官员,没什么特殊的情况都是站在最后排等着早朝结束直接回自己的办事衙门。
自从宁元昭升职之后,陈意安上早朝也不寂寞了,两个人可以一起在队伍最后边一起苟到早朝结束,然后聊着天一起往回走。
今天还是跟以前一样,皇帝听完各部分汇报完之后,最后再问一遍有没有事儿,没事就可以走了。
人群安静了两秒,宁元昭深呼吸一口,往旁边平移了两步,“噗通”一下跪在地上:“臣翰林院宁元昭,代光禄大夫计一舟谨奏陛下。”
别看计一舟说出好一个从一品大官好听得很,事实上他连写奏折的权利都没有,顶了天的写一个皇上不知道会不会看的请安折子。
一般情况下没有实职的荣誉官衔,通常没有权利直接上奏,需要通过有实权的衙门,比如六部、都察院或阁臣代呈。
也有例外的情况,那就是皇帝特赐“专折奏事”之权,很显然,计一舟没有。
这种特殊照顾只有退休重臣以及特殊顾问才有。
宁元昭话音落下,陈意安低着头露出了姨母笑,一副“磕到了”的表情。
皇上本来都要抬起来的屁股又重重落下,“讲。”
宁元昭低着头,“计一舟蒙圣恩,潜心稼穑之事,近日于外城试验田亩得增产之法,原产五百三十斤者,今增至六百三十斤,亩增百斤。
虽为小成,然若推之州县,或可稍纾民困。
计一舟本散秩,不当干政,然其近年所研粮产之法已有实效,今具折陈情,伏乞陛下恕其僭越之罪,俯赐御览。”
宁元昭说完便将计一舟的奏折和他的研究数据报告双手托举于头顶,等着皇上定夺。
他这一番话听得陈意安热血沸腾,虽然早就知道了结果,但是在朝堂之上听到就莫名觉得非常激动。
其他朝臣更是,原本都昏昏欲睡的一些人都被惊讶的精神了,哈欠也不打了,困意也没了,小声讨论了起来。
皇上这回把屁股坐实了,并且肉眼可见的高兴了起来,“快呈上来给朕看看。”
小太监赶紧跑去把计一舟的折子拿过来给皇上送去。
除了折子之外,计一舟还找了个小匣子,把他的数据完完整整地全都放在了里边。
皇上自己捣鼓了好一会儿,把里边的东西都看了一遍,最后在数据下边发现了一本书,就是宁元昭早就编好了的《小麦增产三法》。
最下边还有计一舟写的另一封折子,也不能完全算折子,更像是一张请安帖子。
上边写了一大堆彩虹屁,长篇大论地铺垫了好一会儿,最后一小段才是重点内容。
【臣计一舟谨奏:为农事小成恳请移恩擢贤事。
臣窃见圣朝以农为本,夙夜研求,幸得天佑,于稻麦培植之法略有所得。
然臣每思此绩,实非一人之功。
清晏自蒙陛下赐姻以来,常以民生为念,佐臣查考历代农书,校正讹误。
更于家中编写《小麦增产三法》《四季农蔬》两部典籍,其才学之茂、用心之诚,臣深愧弗如。
伏念陛下圣明,量才授职。
今臣所献不过稊米之技,而清晏修书劝农,其功在社稷。倘蒙天恩,或将臣之薄赏移于清晏身,必能上辅圣治,下利苍生。
臣冒昧干请,无任战栗屏营之至。
谨奏。】
皇上看完哈哈大笑,笑得宁元昭开始心虚。
这至于吗?
能笑成这样?
没承想,皇上一拍桌子,立马换上了一副严肃的表情,质问宁元昭:“宁爱卿,计一舟这折子你可有看过?”
宁元昭立刻跪伏在地上,语气诚恳:“回陛下,计大人早上才将帖子转交给微臣,臣惶恐,计大人的帖子微臣绝对是不敢拆的。”
皇上盯着宁元昭看了一会儿,“下次他写折子的时候你看着点,不要再把这一手破烂字拿出来丢人现眼。”
“臣遵旨。”宁元昭闻言,立刻伏地再次叩首,“陛下恕罪,是臣疏忽,未及督促载之练字……他平日只顾埋头田间,奏折也是连夜急就,故而字迹潦草,污了圣目。”
计一舟的折子他是真的没看过,实在想不到能潦草到什么地步。
难不成他直接就写了手稿上那样的字交了上去?
也不能吧,一舟也不是一个不知深浅的人。
“罢了。”皇帝甩了甩袖子,“这是好事,朕就不怪罪你们了。”
说罢看向群臣,让小太监宣布散朝了。
散了朝,陈意安把宁元昭拽起来,“载之的字到底是多潦草啊?”
“这我还真不知道,待我回去问问吧。”宁元昭还是觉得有猫腻,不可能单纯是因为字的问题。
到了家,计一舟迎上来,“怎么样怎么样?”
宁元昭被计一舟推着走,“陛下说你的字很丑,要我监督你练字。”
“……没说别的了吗?”计一舟问。
“别的?”宁元昭咯噔一下,“没有,他就是很高兴。”
“嗯?就没了?”计一舟问。
“你写什么了?”宁元昭也察觉到不对劲了。
“咳咳。”计一舟背着手往后退,“就请求陛下把要给我的奖赏给你。”
“……”宁元昭这下了然,怪不得皇帝会那样问他。
“你这样也太冒险了。” 宁元昭说。
“我知道啊。”计一舟垂下头,“但你就说粮食增产是不是大事吧,你写农书是不是大事吧,陛下怎么着都会给咱们鉴赏的,给我又没用,还不如给你了。”
“再说,咱俩这个关系,我帮你要个奖赏难道皇上还会怀疑你跟谁勾结吗?”计一舟嘟囔。
“那毕竟是陛下,咱们做臣子的,不好这样做。”宁元昭还是皱着眉。
“好了好了。”计一舟晃晃宁元昭,“其实我后边也知道我冲动了,我保证没有下次了。”
“你该提前跟我说的。”宁元昭说:“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还以为陛下嫌你字太丑都已经到了要惩罚你的程度。”
“陛下以仁德治国,怎么可能因为字丑就惩罚我。”计一舟蹭蹭宁元昭:“那我书店那边可以上架那本书了吗?”
“可以倒是可以。”宁元昭说:“官方书局应该会和《四季农蔬》一样来要走印刷权利。”
“那没事儿,要就要呗。”计一舟也想得开,这种书本来就要放在官方手上才能发挥它原本的用途。
自从宁元昭升职之后,陈意安上早朝也不寂寞了,两个人可以一起在队伍最后边一起苟到早朝结束,然后聊着天一起往回走。
今天还是跟以前一样,皇帝听完各部分汇报完之后,最后再问一遍有没有事儿,没事就可以走了。
人群安静了两秒,宁元昭深呼吸一口,往旁边平移了两步,“噗通”一下跪在地上:“臣翰林院宁元昭,代光禄大夫计一舟谨奏陛下。”
别看计一舟说出好一个从一品大官好听得很,事实上他连写奏折的权利都没有,顶了天的写一个皇上不知道会不会看的请安折子。
一般情况下没有实职的荣誉官衔,通常没有权利直接上奏,需要通过有实权的衙门,比如六部、都察院或阁臣代呈。
也有例外的情况,那就是皇帝特赐“专折奏事”之权,很显然,计一舟没有。
这种特殊照顾只有退休重臣以及特殊顾问才有。
宁元昭话音落下,陈意安低着头露出了姨母笑,一副“磕到了”的表情。
皇上本来都要抬起来的屁股又重重落下,“讲。”
宁元昭低着头,“计一舟蒙圣恩,潜心稼穑之事,近日于外城试验田亩得增产之法,原产五百三十斤者,今增至六百三十斤,亩增百斤。
虽为小成,然若推之州县,或可稍纾民困。
计一舟本散秩,不当干政,然其近年所研粮产之法已有实效,今具折陈情,伏乞陛下恕其僭越之罪,俯赐御览。”
宁元昭说完便将计一舟的奏折和他的研究数据报告双手托举于头顶,等着皇上定夺。
他这一番话听得陈意安热血沸腾,虽然早就知道了结果,但是在朝堂之上听到就莫名觉得非常激动。
其他朝臣更是,原本都昏昏欲睡的一些人都被惊讶的精神了,哈欠也不打了,困意也没了,小声讨论了起来。
皇上这回把屁股坐实了,并且肉眼可见的高兴了起来,“快呈上来给朕看看。”
小太监赶紧跑去把计一舟的折子拿过来给皇上送去。
除了折子之外,计一舟还找了个小匣子,把他的数据完完整整地全都放在了里边。
皇上自己捣鼓了好一会儿,把里边的东西都看了一遍,最后在数据下边发现了一本书,就是宁元昭早就编好了的《小麦增产三法》。
最下边还有计一舟写的另一封折子,也不能完全算折子,更像是一张请安帖子。
上边写了一大堆彩虹屁,长篇大论地铺垫了好一会儿,最后一小段才是重点内容。
【臣计一舟谨奏:为农事小成恳请移恩擢贤事。
臣窃见圣朝以农为本,夙夜研求,幸得天佑,于稻麦培植之法略有所得。
然臣每思此绩,实非一人之功。
清晏自蒙陛下赐姻以来,常以民生为念,佐臣查考历代农书,校正讹误。
更于家中编写《小麦增产三法》《四季农蔬》两部典籍,其才学之茂、用心之诚,臣深愧弗如。
伏念陛下圣明,量才授职。
今臣所献不过稊米之技,而清晏修书劝农,其功在社稷。倘蒙天恩,或将臣之薄赏移于清晏身,必能上辅圣治,下利苍生。
臣冒昧干请,无任战栗屏营之至。
谨奏。】
皇上看完哈哈大笑,笑得宁元昭开始心虚。
这至于吗?
能笑成这样?
没承想,皇上一拍桌子,立马换上了一副严肃的表情,质问宁元昭:“宁爱卿,计一舟这折子你可有看过?”
宁元昭立刻跪伏在地上,语气诚恳:“回陛下,计大人早上才将帖子转交给微臣,臣惶恐,计大人的帖子微臣绝对是不敢拆的。”
皇上盯着宁元昭看了一会儿,“下次他写折子的时候你看着点,不要再把这一手破烂字拿出来丢人现眼。”
“臣遵旨。”宁元昭闻言,立刻伏地再次叩首,“陛下恕罪,是臣疏忽,未及督促载之练字……他平日只顾埋头田间,奏折也是连夜急就,故而字迹潦草,污了圣目。”
计一舟的折子他是真的没看过,实在想不到能潦草到什么地步。
难不成他直接就写了手稿上那样的字交了上去?
也不能吧,一舟也不是一个不知深浅的人。
“罢了。”皇帝甩了甩袖子,“这是好事,朕就不怪罪你们了。”
说罢看向群臣,让小太监宣布散朝了。
散了朝,陈意安把宁元昭拽起来,“载之的字到底是多潦草啊?”
“这我还真不知道,待我回去问问吧。”宁元昭还是觉得有猫腻,不可能单纯是因为字的问题。
到了家,计一舟迎上来,“怎么样怎么样?”
宁元昭被计一舟推着走,“陛下说你的字很丑,要我监督你练字。”
“……没说别的了吗?”计一舟问。
“别的?”宁元昭咯噔一下,“没有,他就是很高兴。”
“嗯?就没了?”计一舟问。
“你写什么了?”宁元昭也察觉到不对劲了。
“咳咳。”计一舟背着手往后退,“就请求陛下把要给我的奖赏给你。”
“……”宁元昭这下了然,怪不得皇帝会那样问他。
“你这样也太冒险了。” 宁元昭说。
“我知道啊。”计一舟垂下头,“但你就说粮食增产是不是大事吧,你写农书是不是大事吧,陛下怎么着都会给咱们鉴赏的,给我又没用,还不如给你了。”
“再说,咱俩这个关系,我帮你要个奖赏难道皇上还会怀疑你跟谁勾结吗?”计一舟嘟囔。
“那毕竟是陛下,咱们做臣子的,不好这样做。”宁元昭还是皱着眉。
“好了好了。”计一舟晃晃宁元昭,“其实我后边也知道我冲动了,我保证没有下次了。”
“你该提前跟我说的。”宁元昭说:“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还以为陛下嫌你字太丑都已经到了要惩罚你的程度。”
“陛下以仁德治国,怎么可能因为字丑就惩罚我。”计一舟蹭蹭宁元昭:“那我书店那边可以上架那本书了吗?”
“可以倒是可以。”宁元昭说:“官方书局应该会和《四季农蔬》一样来要走印刷权利。”
“那没事儿,要就要呗。”计一舟也想得开,这种书本来就要放在官方手上才能发挥它原本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