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497章 寮南州-价格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497章 寮南州-价格

    寮南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商会成立了。

    宁元昭在布政使司就自行车合作事宜展开了一场并不算激烈的讨论。

    因为合作的具体细节都是宁元昭和财政官提前就商量好的,这次会谈不过就是把他们商量出来的这些东西讲给商人们听。

    商人们同意就记录合作名单,不同意就算求,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当然宁元昭也不会让下边这些商人一点钱都赚不到,合作细则虽然是提前都定好了的,但是当初制定这份契书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些商人。

    并且也不是原先这些商人以为的直接给钱就能合作,财政官那边更是把一些商人的情况调查得清清楚楚,就连生平事迹、行事作风都给调查了一遍。

    最后踢出了很多斤斤计较没有大局观、整体观的小人。

    他们或许是性格使然,或许是天性如此,但是跟官府合作就是要全权听官府的。

    计一舟还说宁元昭选个合作伙伴怎么搞得比政审都严。

    最后把这些有资格并且也想要和官府合作的人规整到一起,宁元昭提议让他们形成一个商会,之后的合作事宜由官府和商会对接。

    商会的对接人回去再和商会成员对接,这样能省下许多事情。

    对于计一舟一个人单独拥有两成利大家也没什么反对的意见,毕竟这个东西就是计一舟最先提起并且给出了最开始的大框架才被弄出来的。

    而且后续生产建设的话计一舟也不是不出钱,这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计一舟也表示了,他不加入商会,但是会让人跟商会对接,他出的那部分钱会转交给商会代理,最终还是只有商会和官府对接细节。

    他们生产的自行车目前肯定是不会考虑普通老百姓的,要卖就卖给有钱人。

    数量稀少并且不好获得再加上价格高,这不就是有钱人家最喜欢的几个标签吗?

    之前做自行车的匠人算过一辆自行车的成本,刨除现在还没有定价的橡胶和不值钱的人力,就光青铜、铁器以及竹材木材全部用下来就要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已经可以用很久了。

    至于橡胶的价格,宁元昭他们跟财政官以及陆光垣讨论过后,决定先把基本价格定出来。

    最终结果下来就是纯净没有杂质的生胶是上等胶一两一斤,含少量杂质的普通胶六百文一斤。

    这都是寮南对内给这些商人的价格。

    对外的话暂时还没有考虑到那么多,不过到时候应该还会多一个需要二次加工的边角料作为次等胶出售给其他地方的商人。

    到时候价格再根据橡胶是不是生胶来决定,生胶就三百文一斤,熟胶就五百文一斤。

    现在寮南的这些商人手上也要有胶引,没有胶引视为走私,要抓起来杀掉。

    对内的价格就这样,对外的价格他们也有考虑到,虽然现在还不能量产到足够出口他国或者其他州城,最起码制度要先完善了。

    他们把橡胶按照稀有物资的计算套了个公式,最终的价格就是寮南本地的初始定价乘稀缺价系数和运输系数。

    就比如都城要采购上等生胶,最终的价格就是一两x3x2最后就是六两一斤。

    这个公式里边的“3”就是稀缺稀疏,越稀少的东西价格越高,至于稀少程度,就是参考了大庆如今的象牙或者犀角这些东西来定的。

    如果以后数量增多,或许会降到“2”。

    这个“2”就是两地之间的距离,寮南周边甚至可以不算或者说是“1”,但是都城实在是太远了,暂且就定个“2”。

    以后如果有机会能出口到其他国家,最近的就是“3”,跟大庆没有建交的可以根据距离加到“5”或者“6”,敌对国家升到“10”这个样子。

    硫化过的熟胶则是上等胶的价格翻一倍。

    一辆计一舟那种大车算上损耗差不多就要八斤橡胶,小宝那种小的就是六斤。

    之后他们做自行车也只打算只做这两种尺寸,除非是有富豪定制,不然不会更改。

    这样算下来一辆自行车的成本就在二十两左右,所以最后的自行车定价非常豪横。

    大的二百二十两一辆,小的一百八十两一辆。

    橡胶是布政使司和丰林府衙对接,自行车是布政使司和商会对接。

    大家对最终的价格都非常满意。

    开完这场讨论会,宁元昭让商会的人自己去选出来一个会长,后边把商会的情况上报给布政使司,再往后的人员变动也都要提交,搞得是非常严谨了。

    更具体的东西这个会议上没说,估计是要后边再进行完善。

    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宁元昭叫上陆光垣到府上吃了顿饭,又叮嘱了一些事情。

    说的事情计一舟不关心,无非就是那些工作上的事情。

    不过吃饭的时候他看到陆光垣眼睛通红,看上去就像是哭过的。

    计一舟看了看宁元昭,“你把他咋了?”

    “我能把他怎么?”宁元昭也看看陆光垣,显然也是才发现他眼睛这么红,问:“你咋啦?”

    陆光垣笑了笑,笑的比哭还难看,“下官就是觉得日子有希望了,为丰林感到高兴。”

    “那你可就更不能哭了嗷!”计一舟笑着说。

    “福气都被你哭没了。”宁元昭补充。

    陆光垣拱拱手,擦了擦眼角,“多谢两位大人,下官等会儿就好了。”

    “你回去后抓紧时间让丰林百姓种植橡胶树,可以给它们补贴荒地种植,但是不能占用现有的田地。”宁元昭也怕大家全都来种树了,就不管家里的田了。

    “超过一亩地的橡胶林要收税,这个你自己回去看看要怎么弄,弄好写报告。”宁元昭说。

    他这些年跟计一舟在一起久了,从最开始能自己听懂一些奇奇怪怪的名词,到现在自己也偶尔会无意识间说几个出来了。

    还好陆光垣不蠢,稍微一思考就知道宁元昭是让他写什么。

    “下官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