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第424章 飞机与步枪机枪的设想
热门推荐:
官场孽缘
周言重生1958
全球追捕:让你逃亡,你咋还破案
踏天无恒
仙尊归来之卫道蓝星
我的空间能修仙
全族乱葬岗,重生罪妃不杀疯不成活
综影视之美色撩人
港片:洪兴亲儿子?我赵日天不服
在这个时代想要生产坦克。
其难度之大远超后世想象。
因为当下的工业化程度,远远未达到流水线生产的水平。
上下游配套产业更是极度匮乏,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这就导致许多坦克零部件,都无法通过高效的工业化流程生产,只能依靠手工精心打造。
即便有些零件能够借助各种机器设备做出粗胚,可后续仍需技艺精湛的工匠进行细致入微的打磨,才能达到使用标准。
这还是朱慈烺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让宋应星他们带的人手,已经造出了最初代的机床的情况下。
否则的话只会更加艰难!
如此一来,生产坦克便成为一项规模庞大、工序繁杂的工程,对工匠数量的需求极为可观。
朱慈烺深知这一情况的复杂性,权衡利弊之后,干脆不再刻意隐藏。
决定大刀阔斧地进行布局。
他亲自去京城西边,出了门头沟往西的连绵群山之中。
实地考察一番之后,划定了一大片广袤的区域,将其作为专门的兵工基地。
同时,这片区域也将被划为军事管理区,实行严格的军事管制。
朱慈烺打算把炸药厂、没良心炮制造厂、新式火炮厂、炮弹厂以及至关重要的坦克厂,通通安置在这个兵工基地之内。
他计划让以后在兵工基地工作的所有人员,连同他们的家属都一同生活在基地之中。
为了确保安全与保密,兵工基地的外围和内部,都将部署专门的部队进行严密守护。
没有朱慈烺亲自下达的命令,任何人都绝对不得擅自进出。
即便是运送原材料和生活物资进入基地,也必须由专门的部队负责押送。
并且要经过一道道严格的关卡检查,以确保万无一失。
也就是说这个即将新建的兵工基地,日后将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与外界的联系几乎完全切断。
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更易于掌控,也能更好地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军事技术和机密泄露。
如果有人想要混进去,那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当然了,如此庞大的兵工基地,建设起来绝非一朝一夕能搞定的。
朱慈烺先安排人手迅速建起了几座工厂,优先启动坦克和装甲车的生产工作。
而其他的配套工厂,则按照规划逐步进行建设。
与此同时,宋应星带领的科研团队也丝毫没有懈怠。
他们针对第6辆坦克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全力以赴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在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后,便立刻组织人员开始投入坦克生产。
可他们所处的毕竟只是实验室环境,生产能力相当有限。
即便整个团队原班人马日夜拼命赶工,一个月下来也造不了几辆坦克。
但在新的坦克厂建成投产之前,也只能依靠宋应星他们这边的力量,勉强维持着坦克的少量供应。
先搞几辆坦克出来。
那也可以让坦克兵可以进行训练。
有了坦克兵之后,坦克才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嘛!
所以现在是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为了尽可能提高产量,宋应星一方面让人争分夺秒地生产坦克,另一方面积极申请补充大量的人手。
这不仅是为了增加当前的生产力量,也是一个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为未来兵工基地的大规模生产储备有经验的工人。
而在新的兵工基地这边。
随着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建成。
原本负责炸药厂的高文采,凭借着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对军工事务的熟悉。
被朱慈烺调派至兵工基地,并被委以重任,任命为兵工基地的保卫部队总兵官,负责整个基地的安全保卫工作。
按照事先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在工厂和宿舍建起来之后。
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工匠开始陆续入驻。
各类原材料、蒸汽机、发动机以及发电机等重要设备,也源源不断地被运送至基地。
众人齐心协力,按照预先规划,逐步搭建起了一条略显粗糙但却原始有效的生产线。
坦克厂的大体框架搭建起来之后,即刻开始投入生产。
朱慈烺一直心系坦克厂的生产情况,特意抽出时间亲自前往视察。
到了坦克厂后,他看到这里的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也发现目前的产量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按照当下的产能估算,一个月最多能够生产十三辆坦克。
不过,当朱慈烺看到坦克厂生产的第1辆坦克时,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欣慰。
经过现场的初步检测,这辆坦克各方面性能都相当稳定,基本能够满足当前的作战需求。
朱慈烺也清楚在当前的条件下,这样的产量和性能已经实属不易了。
当下最为关键的任务,便是着重培养工匠和工人的操作熟练度,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想办法逐步提升产能。
如果他们的敌人没开挂的话,那么只需少量的坦克,就足以碾压绝大部分的敌人了。
所以产量方面他没有太过着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那就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
视察完坦克厂之后。
朱慈烺马不停蹄地又来到了研究院。
他把宋应星叫到办公室,欢迎几十米之内任何人不得靠近。
宋应星看到他这么郑重。
还以为是关于坦克的问题。
又或者是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出了问题。
所以朱慈烺才会如此严肃的跟他单聊。
宋应清没想到的是,朱慈烺拿出了关于飞机的构想以及初步设计方案。
当宋应星看到这份设计时。
整个人瞬间被深深震撼,眼中满是惊叹与钦佩,看向朱慈烺的眼神里仿佛闪烁着无数小星星。
在宋应星的认知里,飞上天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但那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场景,那是只有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
而如今朱慈烺所展示的这个飞机设计,却让他看到了人类实现飞天梦想的可能性。
如果这个设想和设计真的能够变为现实,那无疑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其意义之重大,简直是难以用言语形容。
宋应星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的问道:“陛下,这……这真的是人类能够做到的事情吗?
如果我们真的成功造出了飞机,那必将名垂千古,陛下,您这是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啊!”
朱慈烺面带微笑。
自信地解释道:“我们已经成功研制出了发动机和发电机,既然能够借助发动机的动力,让坦克、装甲车以及运输车在地面上自由驰骋,那么为何不能利用同样的原理,让飞机凭借发动机的动力在空中翱翔呢?
宋爱卿,对于这一点,你无需怀疑。只要你们潜心研究,不断探索改进,必定能够让飞机飞起来的。其实从我们成功研制出发动机和发电机的那一刻起,便已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宋应星仔细思索,觉得朱慈烺所言极是。
无论是当下已经投入使用的坦克、装甲车、汽车,还是尚停留在设计和构想阶段的飞机。
本质上都只是对发动机和发电机的不同应用方式而已。
发动机和发电机才是推动这些伟大变革的根本所在。
回想起最初,他以为有了蒸汽机,并将其应用于生产活动,甚至造出了火车,就已经是开天辟地的创举,已然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可谁能想到,仅仅过去几年时间。
如今又有了发动机和发电机这般更为伟大的发明。
此时此刻,在宋应星的心目中,他已然将天武皇帝朱慈烺视作神仙转世,对其敬佩之情愈发深厚。
甚至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事实上,这一次朱慈烺带来的,除了飞机的设计构想,还有步枪和机枪的设计思路。
只是相较于飞机那极具震撼性的设想,步枪和机枪的设计在宋应星眼中,惊艳程度着实逊色了太多。
如今大明已经成功造出了开花弹以及相应的新式火炮,三酸两碱之类的化工产品也能够实现小批量生产。
作为这个时代首屈一指的技术大拿。
宋应星只稍稍看了一眼步枪和机枪的设计构想,心中便已然大致有数。
他明白,只需依据现有的炮弹和新式火炮技术,适当缩小比例,并作出一些相应的技术调整。
便极有可能成功造出步枪和机枪。
对于这一点他充满信心,坚信必定能够制造成功。
而对于飞机。
既然是天武皇帝朱慈烺亲自拿出的设计构想。
宋应星深信这个设想必定具有可行性。
于是,他又一次仔细地研读了设计图纸,随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询问各种与之相关的问题。
朱慈烺虽然身为穿越者,但对于具体的技术细节也并非完全精通。
他只能绞尽脑汁,努力回忆后世飞机的相关知识,尽可能地为宋应星解答疑惑。
就这样,两人在办公室里你问我答,时而深入探讨,时而大胆推测,沉浸在对飞机设计的热烈讨论之中,不知不觉便过去了小半天时间。
在经过一番深入交流之后。
宋应星对于飞机的设计和构想,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了解。
眼看着朱慈烺似乎也已经将自己所知的相关知识倾囊相授,实在是掏不出更多的干货了。
宋应星这才带着依依不舍地,送别了朱慈烺。
倘若朱慈烺不是当今皇帝。
宋应星无论如何都要想尽办法,将他拉入研究所,成为科研团队的一员。
因为在宋应星看来,有朱慈烺这样一个知识渊博、总能提出新奇想法的人在身边。
肯定能够经常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极具价值的理论指导,这将极大地推动研究进程,让他们的科研之路变得更加顺畅。
可惜,朱慈烺贵为天子,身负治理天下的重任,宋应星即便心中万分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最终,他只能独自承担起带领团队攻克飞机制造难题的重任。
肩负起这份伟大而艰巨的使命……
其难度之大远超后世想象。
因为当下的工业化程度,远远未达到流水线生产的水平。
上下游配套产业更是极度匮乏,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这就导致许多坦克零部件,都无法通过高效的工业化流程生产,只能依靠手工精心打造。
即便有些零件能够借助各种机器设备做出粗胚,可后续仍需技艺精湛的工匠进行细致入微的打磨,才能达到使用标准。
这还是朱慈烺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让宋应星他们带的人手,已经造出了最初代的机床的情况下。
否则的话只会更加艰难!
如此一来,生产坦克便成为一项规模庞大、工序繁杂的工程,对工匠数量的需求极为可观。
朱慈烺深知这一情况的复杂性,权衡利弊之后,干脆不再刻意隐藏。
决定大刀阔斧地进行布局。
他亲自去京城西边,出了门头沟往西的连绵群山之中。
实地考察一番之后,划定了一大片广袤的区域,将其作为专门的兵工基地。
同时,这片区域也将被划为军事管理区,实行严格的军事管制。
朱慈烺打算把炸药厂、没良心炮制造厂、新式火炮厂、炮弹厂以及至关重要的坦克厂,通通安置在这个兵工基地之内。
他计划让以后在兵工基地工作的所有人员,连同他们的家属都一同生活在基地之中。
为了确保安全与保密,兵工基地的外围和内部,都将部署专门的部队进行严密守护。
没有朱慈烺亲自下达的命令,任何人都绝对不得擅自进出。
即便是运送原材料和生活物资进入基地,也必须由专门的部队负责押送。
并且要经过一道道严格的关卡检查,以确保万无一失。
也就是说这个即将新建的兵工基地,日后将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与外界的联系几乎完全切断。
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更易于掌控,也能更好地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军事技术和机密泄露。
如果有人想要混进去,那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当然了,如此庞大的兵工基地,建设起来绝非一朝一夕能搞定的。
朱慈烺先安排人手迅速建起了几座工厂,优先启动坦克和装甲车的生产工作。
而其他的配套工厂,则按照规划逐步进行建设。
与此同时,宋应星带领的科研团队也丝毫没有懈怠。
他们针对第6辆坦克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全力以赴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在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后,便立刻组织人员开始投入坦克生产。
可他们所处的毕竟只是实验室环境,生产能力相当有限。
即便整个团队原班人马日夜拼命赶工,一个月下来也造不了几辆坦克。
但在新的坦克厂建成投产之前,也只能依靠宋应星他们这边的力量,勉强维持着坦克的少量供应。
先搞几辆坦克出来。
那也可以让坦克兵可以进行训练。
有了坦克兵之后,坦克才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嘛!
所以现在是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为了尽可能提高产量,宋应星一方面让人争分夺秒地生产坦克,另一方面积极申请补充大量的人手。
这不仅是为了增加当前的生产力量,也是一个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为未来兵工基地的大规模生产储备有经验的工人。
而在新的兵工基地这边。
随着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建成。
原本负责炸药厂的高文采,凭借着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对军工事务的熟悉。
被朱慈烺调派至兵工基地,并被委以重任,任命为兵工基地的保卫部队总兵官,负责整个基地的安全保卫工作。
按照事先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在工厂和宿舍建起来之后。
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工匠开始陆续入驻。
各类原材料、蒸汽机、发动机以及发电机等重要设备,也源源不断地被运送至基地。
众人齐心协力,按照预先规划,逐步搭建起了一条略显粗糙但却原始有效的生产线。
坦克厂的大体框架搭建起来之后,即刻开始投入生产。
朱慈烺一直心系坦克厂的生产情况,特意抽出时间亲自前往视察。
到了坦克厂后,他看到这里的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也发现目前的产量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按照当下的产能估算,一个月最多能够生产十三辆坦克。
不过,当朱慈烺看到坦克厂生产的第1辆坦克时,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欣慰。
经过现场的初步检测,这辆坦克各方面性能都相当稳定,基本能够满足当前的作战需求。
朱慈烺也清楚在当前的条件下,这样的产量和性能已经实属不易了。
当下最为关键的任务,便是着重培养工匠和工人的操作熟练度,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想办法逐步提升产能。
如果他们的敌人没开挂的话,那么只需少量的坦克,就足以碾压绝大部分的敌人了。
所以产量方面他没有太过着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那就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
视察完坦克厂之后。
朱慈烺马不停蹄地又来到了研究院。
他把宋应星叫到办公室,欢迎几十米之内任何人不得靠近。
宋应星看到他这么郑重。
还以为是关于坦克的问题。
又或者是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出了问题。
所以朱慈烺才会如此严肃的跟他单聊。
宋应清没想到的是,朱慈烺拿出了关于飞机的构想以及初步设计方案。
当宋应星看到这份设计时。
整个人瞬间被深深震撼,眼中满是惊叹与钦佩,看向朱慈烺的眼神里仿佛闪烁着无数小星星。
在宋应星的认知里,飞上天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但那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场景,那是只有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
而如今朱慈烺所展示的这个飞机设计,却让他看到了人类实现飞天梦想的可能性。
如果这个设想和设计真的能够变为现实,那无疑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其意义之重大,简直是难以用言语形容。
宋应星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的问道:“陛下,这……这真的是人类能够做到的事情吗?
如果我们真的成功造出了飞机,那必将名垂千古,陛下,您这是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啊!”
朱慈烺面带微笑。
自信地解释道:“我们已经成功研制出了发动机和发电机,既然能够借助发动机的动力,让坦克、装甲车以及运输车在地面上自由驰骋,那么为何不能利用同样的原理,让飞机凭借发动机的动力在空中翱翔呢?
宋爱卿,对于这一点,你无需怀疑。只要你们潜心研究,不断探索改进,必定能够让飞机飞起来的。其实从我们成功研制出发动机和发电机的那一刻起,便已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宋应星仔细思索,觉得朱慈烺所言极是。
无论是当下已经投入使用的坦克、装甲车、汽车,还是尚停留在设计和构想阶段的飞机。
本质上都只是对发动机和发电机的不同应用方式而已。
发动机和发电机才是推动这些伟大变革的根本所在。
回想起最初,他以为有了蒸汽机,并将其应用于生产活动,甚至造出了火车,就已经是开天辟地的创举,已然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可谁能想到,仅仅过去几年时间。
如今又有了发动机和发电机这般更为伟大的发明。
此时此刻,在宋应星的心目中,他已然将天武皇帝朱慈烺视作神仙转世,对其敬佩之情愈发深厚。
甚至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事实上,这一次朱慈烺带来的,除了飞机的设计构想,还有步枪和机枪的设计思路。
只是相较于飞机那极具震撼性的设想,步枪和机枪的设计在宋应星眼中,惊艳程度着实逊色了太多。
如今大明已经成功造出了开花弹以及相应的新式火炮,三酸两碱之类的化工产品也能够实现小批量生产。
作为这个时代首屈一指的技术大拿。
宋应星只稍稍看了一眼步枪和机枪的设计构想,心中便已然大致有数。
他明白,只需依据现有的炮弹和新式火炮技术,适当缩小比例,并作出一些相应的技术调整。
便极有可能成功造出步枪和机枪。
对于这一点他充满信心,坚信必定能够制造成功。
而对于飞机。
既然是天武皇帝朱慈烺亲自拿出的设计构想。
宋应星深信这个设想必定具有可行性。
于是,他又一次仔细地研读了设计图纸,随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询问各种与之相关的问题。
朱慈烺虽然身为穿越者,但对于具体的技术细节也并非完全精通。
他只能绞尽脑汁,努力回忆后世飞机的相关知识,尽可能地为宋应星解答疑惑。
就这样,两人在办公室里你问我答,时而深入探讨,时而大胆推测,沉浸在对飞机设计的热烈讨论之中,不知不觉便过去了小半天时间。
在经过一番深入交流之后。
宋应星对于飞机的设计和构想,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了解。
眼看着朱慈烺似乎也已经将自己所知的相关知识倾囊相授,实在是掏不出更多的干货了。
宋应星这才带着依依不舍地,送别了朱慈烺。
倘若朱慈烺不是当今皇帝。
宋应星无论如何都要想尽办法,将他拉入研究所,成为科研团队的一员。
因为在宋应星看来,有朱慈烺这样一个知识渊博、总能提出新奇想法的人在身边。
肯定能够经常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极具价值的理论指导,这将极大地推动研究进程,让他们的科研之路变得更加顺畅。
可惜,朱慈烺贵为天子,身负治理天下的重任,宋应星即便心中万分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最终,他只能独自承担起带领团队攻克飞机制造难题的重任。
肩负起这份伟大而艰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