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第230章 屠宰
热门推荐:
系统沙雕我添堵,一身反骨离大谱
年代:开局娶女知青,狩猎威虎山
再一次,靠近吧
宅魔女
接手湖人从老詹4万分开始
掠夺寿元,自矿奴开始纵横诸天
我有一家纸扎铺
重生年代:开局接盘美艳大姨子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所有人加快速度,不要刻意放缓,距离目标还有不到两公里了,胜利就在眼前!”
军官的吼声刚被风卷走,张涵就瞥见远处的夜空在使劲眨眼睛。
不是星星,是成片的火光在云层底下翻跟头,红的橙的火苗裹着烟,偶尔窜起道惨白的曳光,像有人把烧红的铁丝往黑布里戳,半拉天都被染成了刚出炉的铁块色。
真像个野太阳从楼缝里拱出来,连飘过去的雪片都被照得透亮,活脱脱一群会发光的白蛾子。
他们这边也在响,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怪。
坦克炮口隔会儿“咚”地喷团火,高爆弹慢悠悠划道弧线,砸在对面楼墙上炸个黑窟窿,碎砖慢悠悠往下掉,跟老人咳嗽时掉的牙似的。
装甲车的机炮混着曳光弹,对着沿途楼体“哒哒哒”扫,橙红色的光带在墙面上歪歪扭扭爬,像小孩乱涂的蜡笔道。
刚开始好多人心里都打鼓,弹药储备本就不多,这么漫不经心地突突,跟往雪地里撒钱似的,净做些看着没用的试探。
可走着走着就咂摸出滋味了,这还真离不得。
子弹再金贵,有些事也得这么办。
那些黑洞洞的楼道、塌半截的阳台,全是藏污纳垢的死角,部队哪有功夫逐层逐楼清剿?
这看似散漫的火力,实则是在搞区域压制,顺带稳住队伍的心神。
“张哥,你说一会儿咱重机枪往哪架?”臭虫趁着轮换的空当,吊儿郎当地窜过来。
张涵用手拍了拍战术背心,护板撞出闷闷的响:“听军官的命令。”
他往两侧打量时,却感到一种令人心悸的感觉。
说不清道不明,就像黑夜里走在悬崖边,明明还没看见深渊,脚底下却先冒出股悬空的慌。
是人类骨子里那点说不清的直觉在作祟?
在提醒他有什么东西不对劲,危险正躲在哪个看不见的角落,像蹲在暗处的兽,正等着时机?
脚下的路宽了两倍不止,原先外围那种挤挤挨挨的居民楼早没了影,换成了贴满玻璃幕墙的高楼。
看样子,这一片更像是办公区和商业区的结合体。
街角立着半截被炸毁的广告牌,还能看清“天禾百货”的鎏金大字,金属门框上的“24小时服务”灯箱,把门口的积雪照得一半蓝一半黑。
再往前,几栋高档小区的塔楼直插夜空,外墙的保温层炸得七零八落,露出里面钢筋的骨架。
“扎进市中心了啊。”张涵低声说了句,目光扫过信访局门口的国徽。
这地方平时就是管老百姓上访的,谁家拆迁遇着坎、办事受了刁难,或是有啥理没处说,都得来这儿递材料、填表格,等着给个说法。
但据张涵的了解,资料填了,证据汇总了,照样有很多人得不到解决。
尤其老一辈人常念叨,那会儿规矩没现在严,真有老百姓揣着材料往这儿赶,半道上能遇着各种“绊子”。
有的被拦在路口问东问西,硬生生耗到下班点。
有的刚进巷口,自行车就“莫名其妙”被扎了胎,更有甚者,被几个自称“街道干事”的围着劝,一口一个“这点事不用跑这么远”,软磨硬泡就把人劝回去了。
能在这种地段占着栋楼,八成就在城中心的圈里了。
“真没合适的地方,就直接架公路上,怎么方便怎么来。”他收回视线,往臭虫那边偏了偏头,“这时候还敢往楼里钻,琢磨着找什么好射界?那不是找位置,是送肉。”
……
距离信访局不到200米的两侧楼体,倒是难得攒着几分完好。
轰炸没往这儿使劲,火力全扑在前头绞肉呢。
4000多只感染者正猫在暗处喘气,统领级特感胡特拉蹲在百货大楼三层的破窗后,浑浊的眼珠盯着楼下街道,把前线的动静听得门儿清。
枪声越来越稀,还击的力道软得像棉花,偶尔窜起的曳光弹也短了半截,它心里早有谱:西城区那帮人类撑不了半小时了,已是强弩之末,最后一滴血都快流干在巷子里,
可它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胡特拉舔了舔嘴角的涎水,涎水落在冻硬的地板上,“滋”地凝成小冰粒。
作为感染者里的贵族阶层,它的智商堪比人类中的高智者,不是没想过更巧的法子。
怎么设伏能多敲掉几个人类的罐头(坦克),怎么布阵能把援军的腿打断。
可琢磨来琢磨去,最终还是只能选最笨的招:依托这些尚且完好的楼体,用命换时间。
前线本就打得血糊淋拉,分到它手里的家当少得可怜。
三挺89式重机枪,几箱手雷。
再就是300多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大多数枪身还算完好,只有小部分带着伤。
有的枪管被钝器砸得微微弯折,像根打了蔫的铁条;有的枪栓卡着碎弹片,得用蛮力才能拉开。
毕竟是从民兵团手里缴获的,风吹日晒加磕碰,磨损总免不了。
子弹均分下去,每支枪也就40多发,多一颗都掏不出来,弹夹往枪上一卡,沉甸甸的坠手,倒像是最后点念想。
除了400多只特感当主干,剩下3000多只全是低级货,挤在沿街商铺的阴影里。
手里攥着捡来的菜刀、钢管,甚至还有半截带锈的钢筋,有的刀刃上还沾着黑糊糊的冻血,看着就知道是从哪儿顺来的。
它们没什么脑子,喉咙里嗬嗬地冒着气,就等着人类踏进来时突然窜出去,最好能把对方的阵型冲个稀巴烂,逼那些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慌不择路钻进两侧的楼里。
到了那会儿,巷战变肉搏,这些低级货的爪子和牙,总比空着枪膛强。
胡特拉当然清楚,在空旷的街道上,重机枪和步枪能把杀伤力拉到最大。
可弹药就这么点,缴获来的家伙本就是有多少算多少,一发不多,一发不少。
……
“麻雀都躲着走的地方,人他妈非得往前。”张涵刚把护目镜往上推了推,就听见“咔嗒”一声轻响。
不是自己人的装备声,倒像是什么东西踩碎了冻硬的玻璃。
“停。”他抬手按住臭虫的肩膀,队伍最前头的坦克还在往前挪。
右侧百货大楼一层的卷帘门突然“哐当”晃了一下,像是被风撞的。
可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接连响起,节奏越来越密,像有什么东西在里头用爪子抓。
臭虫举枪要瞄,被张涵一把按下:“先别开火。”
话音还没落地,左侧商铺二楼的破窗后突然窜出道火舌!“突突突”
重机枪橙红色的曳光弹织成张死亡大网,斜着扫向队伍中段。
“卧倒!”张涵吼出声的瞬间,就见正推着装甲车往前挪的士兵们遭殃了。
他们原本弓着身子,一手扶着装甲车的装甲板,一手攥着枪托,枪身斜挎在胸前,脚步沉重地往前顶。
子弹扫过来时,最边上的士兵刚往前推了半尺,子弹就像钻进豆腐似的穿进他的后背,他闷哼一声,手里的枪“哐当”掉在地上,人顺着装甲板滑下去,雪地上立刻洇开一大片暗红。
旁边的兵下意识想捞他,刚探过身,子弹就削掉了他的半边耳朵,血“唰”地糊了满脸,他疼得嘶吼着往后缩,却又被后面涌来的推力搡得往前趔趄,正好撞进下一轮弹幕里。
贴着沿街商铺墙面前进的士兵更惨。
机枪子弹扫过来时,最前头的兵正转头给身后的新兵递眼神,子弹直接从他太阳穴穿进去,红的白的液体“噗”地喷在砖墙上,顺着墙缝往下淌。
后面的人来不及收脚,子弹已经扫到胸口,有人的步枪被打飞,枪管在空中转了个圈砸在地上,而他本人捂着胸口跪倒,嘴里涌出的血泡在雪地上积成小小的血珠,没等凝固就被后面倒下的人压碎。
不过十几秒,已经有十几个身影直挺挺倒在地上,手里的枪还保持着前指的姿势,人却再也动不了了。
可装甲车侧面压根不是避风港。
刚才左侧二楼的重机枪已经把人打懵了,幸存的士兵像受惊的羊,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往装甲板后挤,你压着我的腿,我顶着你的背,密密麻麻堆成一团。
谁都觉得这冰冷的钢铁能挡子弹,却忘了扎堆的肉身子在重机枪眼里,跟摆好的靶子没两样。
右侧三楼一扇蒙着霜花的玻璃窗突然“哗啦”碎裂。
又一挺重机枪的枪管带着寒气探出来,黑洞洞的枪口直对着这堆挤成一团的人。
最边上的两个士兵连哼都没哼一声,身体就像被劈开的木柴般向两侧歪倒,血和碎肉溅在后面人的脸上、身上,热得烫人。
人挤人的地方最不经打。
子弹钻进密集的人群,总能精准地找到肉体,有人被打穿了肩膀,疼得想往旁边挪,却被后面的人死死抵住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下一颗子弹钻进自己的胸膛。
有个老兵把新兵往身后拽,子弹却从他腋下穿过去,打在新兵的肚子上,两人抱着滚在雪地里。
装甲板上“叮叮当当”溅满了子弹,有的子弹反弹回来,在人群里又掀起一阵惨叫。
有人想往车后爬,刚抬起屁股就被流弹打中后腰,趴在地上抽搐着,腿还在无意识地蹬踹,把雪地里的血蹭得一片狼藉。
臭虫抱着枪缩在装甲板最里面,眼睁睁看着斜对面的兵被一颗子弹掀掉半张脸,温热的血溅在他护目镜上,瞬间糊成一片红。
他下意识想抬手擦,手腕刚动了动,就被旁边的人一把攥住。
那人的胳膊以一个反折的角度歪着,被打穿的伤口豁开个血窟窿,白森森的尺骨戳在外头,裹着冻成冰壳的血丝。
可他的手跟铁钳似的,攥得臭虫手腕生疼,眼睛死死瞪着臭虫,眼白上布满血丝。
不是求,是警告,是用最后一口气在说:动一下,咱俩都得成筛子。
雪地上的血早不是一滩一滩的了,顺着砖缝往低洼处流,积成黑红色的水洼,上面浮着层碎冰碴子。
倒下的人摞着倒下的人,有的腿还在无意识地抽搐,脚尖蹭着雪地划出浅沟,可上面的人连抬脚绕一下都不敢。
重机枪的子弹还在“嗖嗖”地贴着装甲板飞,打在地上溅起的雪沫子里混着血珠,谁露个胳膊露个腿,下一秒就可能多个窟窿。
“妈的!是交叉火力!”张涵撅起屁股往装甲车底下钻,可刚挪到车底就傻了眼,这不足半米高的地方早挤了三四个士兵,每个人都把身子蜷成虾,枪被压在肚子底下,呼吸声粗得像拉风箱,谁都不敢动。
车底的空间就这么点,动一下就得把别人挤出去。
装甲车的机炮手想调转炮口还击,可刚探出头就被一颗流弹打穿了喉咙,血沫子喷在炮管上,顺着冰冷的金属往下淌。
街道中段彻底成了屠宰场,每一次枪响都意味着有人永远倒在这片血雪里。
张涵缩在车底,能看见外面的血洼里映着重机枪的火光,红得像团鬼火。
这哪是伏击?
就是屠宰。
那些藏在楼里的东西根本没打算跟他们拼,就是拿子弹当刀子,一刀刀割他们的肉。
军官的吼声刚被风卷走,张涵就瞥见远处的夜空在使劲眨眼睛。
不是星星,是成片的火光在云层底下翻跟头,红的橙的火苗裹着烟,偶尔窜起道惨白的曳光,像有人把烧红的铁丝往黑布里戳,半拉天都被染成了刚出炉的铁块色。
真像个野太阳从楼缝里拱出来,连飘过去的雪片都被照得透亮,活脱脱一群会发光的白蛾子。
他们这边也在响,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怪。
坦克炮口隔会儿“咚”地喷团火,高爆弹慢悠悠划道弧线,砸在对面楼墙上炸个黑窟窿,碎砖慢悠悠往下掉,跟老人咳嗽时掉的牙似的。
装甲车的机炮混着曳光弹,对着沿途楼体“哒哒哒”扫,橙红色的光带在墙面上歪歪扭扭爬,像小孩乱涂的蜡笔道。
刚开始好多人心里都打鼓,弹药储备本就不多,这么漫不经心地突突,跟往雪地里撒钱似的,净做些看着没用的试探。
可走着走着就咂摸出滋味了,这还真离不得。
子弹再金贵,有些事也得这么办。
那些黑洞洞的楼道、塌半截的阳台,全是藏污纳垢的死角,部队哪有功夫逐层逐楼清剿?
这看似散漫的火力,实则是在搞区域压制,顺带稳住队伍的心神。
“张哥,你说一会儿咱重机枪往哪架?”臭虫趁着轮换的空当,吊儿郎当地窜过来。
张涵用手拍了拍战术背心,护板撞出闷闷的响:“听军官的命令。”
他往两侧打量时,却感到一种令人心悸的感觉。
说不清道不明,就像黑夜里走在悬崖边,明明还没看见深渊,脚底下却先冒出股悬空的慌。
是人类骨子里那点说不清的直觉在作祟?
在提醒他有什么东西不对劲,危险正躲在哪个看不见的角落,像蹲在暗处的兽,正等着时机?
脚下的路宽了两倍不止,原先外围那种挤挤挨挨的居民楼早没了影,换成了贴满玻璃幕墙的高楼。
看样子,这一片更像是办公区和商业区的结合体。
街角立着半截被炸毁的广告牌,还能看清“天禾百货”的鎏金大字,金属门框上的“24小时服务”灯箱,把门口的积雪照得一半蓝一半黑。
再往前,几栋高档小区的塔楼直插夜空,外墙的保温层炸得七零八落,露出里面钢筋的骨架。
“扎进市中心了啊。”张涵低声说了句,目光扫过信访局门口的国徽。
这地方平时就是管老百姓上访的,谁家拆迁遇着坎、办事受了刁难,或是有啥理没处说,都得来这儿递材料、填表格,等着给个说法。
但据张涵的了解,资料填了,证据汇总了,照样有很多人得不到解决。
尤其老一辈人常念叨,那会儿规矩没现在严,真有老百姓揣着材料往这儿赶,半道上能遇着各种“绊子”。
有的被拦在路口问东问西,硬生生耗到下班点。
有的刚进巷口,自行车就“莫名其妙”被扎了胎,更有甚者,被几个自称“街道干事”的围着劝,一口一个“这点事不用跑这么远”,软磨硬泡就把人劝回去了。
能在这种地段占着栋楼,八成就在城中心的圈里了。
“真没合适的地方,就直接架公路上,怎么方便怎么来。”他收回视线,往臭虫那边偏了偏头,“这时候还敢往楼里钻,琢磨着找什么好射界?那不是找位置,是送肉。”
……
距离信访局不到200米的两侧楼体,倒是难得攒着几分完好。
轰炸没往这儿使劲,火力全扑在前头绞肉呢。
4000多只感染者正猫在暗处喘气,统领级特感胡特拉蹲在百货大楼三层的破窗后,浑浊的眼珠盯着楼下街道,把前线的动静听得门儿清。
枪声越来越稀,还击的力道软得像棉花,偶尔窜起的曳光弹也短了半截,它心里早有谱:西城区那帮人类撑不了半小时了,已是强弩之末,最后一滴血都快流干在巷子里,
可它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胡特拉舔了舔嘴角的涎水,涎水落在冻硬的地板上,“滋”地凝成小冰粒。
作为感染者里的贵族阶层,它的智商堪比人类中的高智者,不是没想过更巧的法子。
怎么设伏能多敲掉几个人类的罐头(坦克),怎么布阵能把援军的腿打断。
可琢磨来琢磨去,最终还是只能选最笨的招:依托这些尚且完好的楼体,用命换时间。
前线本就打得血糊淋拉,分到它手里的家当少得可怜。
三挺89式重机枪,几箱手雷。
再就是300多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大多数枪身还算完好,只有小部分带着伤。
有的枪管被钝器砸得微微弯折,像根打了蔫的铁条;有的枪栓卡着碎弹片,得用蛮力才能拉开。
毕竟是从民兵团手里缴获的,风吹日晒加磕碰,磨损总免不了。
子弹均分下去,每支枪也就40多发,多一颗都掏不出来,弹夹往枪上一卡,沉甸甸的坠手,倒像是最后点念想。
除了400多只特感当主干,剩下3000多只全是低级货,挤在沿街商铺的阴影里。
手里攥着捡来的菜刀、钢管,甚至还有半截带锈的钢筋,有的刀刃上还沾着黑糊糊的冻血,看着就知道是从哪儿顺来的。
它们没什么脑子,喉咙里嗬嗬地冒着气,就等着人类踏进来时突然窜出去,最好能把对方的阵型冲个稀巴烂,逼那些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慌不择路钻进两侧的楼里。
到了那会儿,巷战变肉搏,这些低级货的爪子和牙,总比空着枪膛强。
胡特拉当然清楚,在空旷的街道上,重机枪和步枪能把杀伤力拉到最大。
可弹药就这么点,缴获来的家伙本就是有多少算多少,一发不多,一发不少。
……
“麻雀都躲着走的地方,人他妈非得往前。”张涵刚把护目镜往上推了推,就听见“咔嗒”一声轻响。
不是自己人的装备声,倒像是什么东西踩碎了冻硬的玻璃。
“停。”他抬手按住臭虫的肩膀,队伍最前头的坦克还在往前挪。
右侧百货大楼一层的卷帘门突然“哐当”晃了一下,像是被风撞的。
可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接连响起,节奏越来越密,像有什么东西在里头用爪子抓。
臭虫举枪要瞄,被张涵一把按下:“先别开火。”
话音还没落地,左侧商铺二楼的破窗后突然窜出道火舌!“突突突”
重机枪橙红色的曳光弹织成张死亡大网,斜着扫向队伍中段。
“卧倒!”张涵吼出声的瞬间,就见正推着装甲车往前挪的士兵们遭殃了。
他们原本弓着身子,一手扶着装甲车的装甲板,一手攥着枪托,枪身斜挎在胸前,脚步沉重地往前顶。
子弹扫过来时,最边上的士兵刚往前推了半尺,子弹就像钻进豆腐似的穿进他的后背,他闷哼一声,手里的枪“哐当”掉在地上,人顺着装甲板滑下去,雪地上立刻洇开一大片暗红。
旁边的兵下意识想捞他,刚探过身,子弹就削掉了他的半边耳朵,血“唰”地糊了满脸,他疼得嘶吼着往后缩,却又被后面涌来的推力搡得往前趔趄,正好撞进下一轮弹幕里。
贴着沿街商铺墙面前进的士兵更惨。
机枪子弹扫过来时,最前头的兵正转头给身后的新兵递眼神,子弹直接从他太阳穴穿进去,红的白的液体“噗”地喷在砖墙上,顺着墙缝往下淌。
后面的人来不及收脚,子弹已经扫到胸口,有人的步枪被打飞,枪管在空中转了个圈砸在地上,而他本人捂着胸口跪倒,嘴里涌出的血泡在雪地上积成小小的血珠,没等凝固就被后面倒下的人压碎。
不过十几秒,已经有十几个身影直挺挺倒在地上,手里的枪还保持着前指的姿势,人却再也动不了了。
可装甲车侧面压根不是避风港。
刚才左侧二楼的重机枪已经把人打懵了,幸存的士兵像受惊的羊,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往装甲板后挤,你压着我的腿,我顶着你的背,密密麻麻堆成一团。
谁都觉得这冰冷的钢铁能挡子弹,却忘了扎堆的肉身子在重机枪眼里,跟摆好的靶子没两样。
右侧三楼一扇蒙着霜花的玻璃窗突然“哗啦”碎裂。
又一挺重机枪的枪管带着寒气探出来,黑洞洞的枪口直对着这堆挤成一团的人。
最边上的两个士兵连哼都没哼一声,身体就像被劈开的木柴般向两侧歪倒,血和碎肉溅在后面人的脸上、身上,热得烫人。
人挤人的地方最不经打。
子弹钻进密集的人群,总能精准地找到肉体,有人被打穿了肩膀,疼得想往旁边挪,却被后面的人死死抵住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下一颗子弹钻进自己的胸膛。
有个老兵把新兵往身后拽,子弹却从他腋下穿过去,打在新兵的肚子上,两人抱着滚在雪地里。
装甲板上“叮叮当当”溅满了子弹,有的子弹反弹回来,在人群里又掀起一阵惨叫。
有人想往车后爬,刚抬起屁股就被流弹打中后腰,趴在地上抽搐着,腿还在无意识地蹬踹,把雪地里的血蹭得一片狼藉。
臭虫抱着枪缩在装甲板最里面,眼睁睁看着斜对面的兵被一颗子弹掀掉半张脸,温热的血溅在他护目镜上,瞬间糊成一片红。
他下意识想抬手擦,手腕刚动了动,就被旁边的人一把攥住。
那人的胳膊以一个反折的角度歪着,被打穿的伤口豁开个血窟窿,白森森的尺骨戳在外头,裹着冻成冰壳的血丝。
可他的手跟铁钳似的,攥得臭虫手腕生疼,眼睛死死瞪着臭虫,眼白上布满血丝。
不是求,是警告,是用最后一口气在说:动一下,咱俩都得成筛子。
雪地上的血早不是一滩一滩的了,顺着砖缝往低洼处流,积成黑红色的水洼,上面浮着层碎冰碴子。
倒下的人摞着倒下的人,有的腿还在无意识地抽搐,脚尖蹭着雪地划出浅沟,可上面的人连抬脚绕一下都不敢。
重机枪的子弹还在“嗖嗖”地贴着装甲板飞,打在地上溅起的雪沫子里混着血珠,谁露个胳膊露个腿,下一秒就可能多个窟窿。
“妈的!是交叉火力!”张涵撅起屁股往装甲车底下钻,可刚挪到车底就傻了眼,这不足半米高的地方早挤了三四个士兵,每个人都把身子蜷成虾,枪被压在肚子底下,呼吸声粗得像拉风箱,谁都不敢动。
车底的空间就这么点,动一下就得把别人挤出去。
装甲车的机炮手想调转炮口还击,可刚探出头就被一颗流弹打穿了喉咙,血沫子喷在炮管上,顺着冰冷的金属往下淌。
街道中段彻底成了屠宰场,每一次枪响都意味着有人永远倒在这片血雪里。
张涵缩在车底,能看见外面的血洼里映着重机枪的火光,红得像团鬼火。
这哪是伏击?
就是屠宰。
那些藏在楼里的东西根本没打算跟他们拼,就是拿子弹当刀子,一刀刀割他们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