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 第276章 青苗、壮禾、金穗子

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第276章 青苗、壮禾、金穗子

    芳霏笑着跟城门衙役打了声招呼,衙役们心领神会,对着人贩子们一人一脚踹进城门:“滚!” 这才放他们进了城。

    进城之后,芳霏一路吆喝,城门到县衙这半条街,烂白菜帮子、碎石子雨点般砸来。

    一串人跌跌撞撞捱到县衙门口,早有两位张大人端坐在公堂上。

    还没等开口问话,衙役们得了令,每人先赏两记杀威棒。

    为首那汉子从昨日起就没消停过,路上被顾惜惜踹得直不起腰,进了清平县城又连遭罪,这会儿实在撑不住,不等主簿开审,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老底全抖搂出来了。

    敢情这伙人是天南海北流窜的人贩子,专挑普通人家的小姑娘下手。

    不是哄骗拐卖,就是明抢硬夺,转手就卖给城里的青楼妓馆。

    这勾当他们干了好些年,经他们手卖出去的姑娘,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

    平日里也有人家报官,可这些人鬼精着呢,打一枪换个地方,专挑没权没势的平头百姓下手。再说好些人家重男轻女,丢个闺女就当少双筷子,哪肯花银子去寻?

    那两个妇人也不是善茬,在青州地界倒腾人口买卖。

    走街串巷低价收了姑娘,再转手卖给人贩子赚差价。

    虽说缺德冒烟,但钻了律法空子,平日里官府也拿她们没办法。

    这次是郑家二夫人许了重金,要把如意和芳霏弄走。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俩人算盘打得精,想着银子一到手,就改名换姓,躲到南方小城享清福去。

    人犯把事儿全招了,围观百姓听得直咬牙。

    有闺女的人家更是气得破口大骂,几个半大孩子捡起石子就往人犯身上砸。

    好在人证物证俱在,人犯按了手印画了押,当即就被拖进大牢。

    清平县被拐姑娘的家人得了信儿,哭天抢地赶到县衙,母女重逢,抱头痛哭,鼻涕眼泪糊了满脸。

    那三个跟着来作证的姑娘,张县令当堂判她们恢复自由身,又得了两位张大人作保,已经自卖自身进了姜家。

    看着别人家团圆的情形,三个姑娘心里头五味杂陈,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如意眼尖心细,瞧出她们的心思,笑道:“走!跟我回家去!”

    话音未落,如意便已扯着三个姑娘上了马车。

    车轱辘碾着青石板路,晃晃悠悠往小食铺去。

    县衙里那场热闹,早被大伙们嚼着舌根传了个遍。

    李二娘见着如意和芳霏平安归来,眼眶登时就红了,再听三个小姑娘说起被卖的苦处,掏出手帕直抹眼泪。

    她攥住最前头那姑娘的手,温声道:“可怜见的,你叫啥名儿?”

    那姑娘怯生生转头看向如意,声音轻得像蚊子:“奴的亲爹娘早把奴卖了,往后的名儿,求两位小姐赐。”

    如意略一思忖,随后开口:“往后都姓姜!你就叫姜苗儿!”

    又指了指左边的姑娘,“你是姜禾儿!”

    最后点向右边的:“你就是姜穗儿!”

    芳霏在旁笑道:“这下可好,咱们家凑齐了青苗、壮禾、金穗子,往后铁定五谷丰登,顿顿管饱!”

    三个姑娘想着新得的名字,心里头暖烘烘的。

    虽说还是奴籍,可听着 “咱们家” 这仨字,倒真觉着有了遮风挡雨的去处。

    三个小姑娘齐齐下跪,“感谢小姐的赐名!”

    “咱们家不兴动不动下跪,有事说事就行,你们还不熟悉家中情况,这几日,便留在铺子里跟着李婶子吧,届时,再给你们安排其他去处。”

    如意开口安排,李二娘是大户人家的管事出身,对调教的丫鬟,自然是有一套的法子。

    自己和芳霏作为现代人,会不自觉的带入到人人平等的情绪中,入乡随俗,还是需要有人先给她们立立规矩,日后,才免得生出一些事端。

    李二娘哪能不明白小东家的心思?当下就把三个姑娘领进后厨,一边分派择菜、烧火的活儿,一边絮絮叨叨地念叨着规矩:“灶王爷脚下容不得懒骨头,咱们这行讲究眼快手勤……”

    这边如意和芳霏刚跨出后厨门槛,后院门就 “砰砰” 响了起来。

    芳霏拉开门栓,只见二伯二伯母满头大汗地杵在那儿,呼出的白气混着粗重喘息,把眉毛上都蒙了层霜。

    赵氏盯着完好无损的芳霏,胸脯剧烈起伏着长舒一口气:“谢天谢地!你姐呢?”

    “二伯母,我在这儿!” 如意笑着从芳霏身后探出头来。

    原来姜长安两口子在自家铺子里听顾客嚼舌根,说小食铺的两位东家遭了人贩子。

    两人慌得把算盘一扔,拽住张屠户家小子就往柜台塞:“快!帮叔看会儿摊!”

    顶着寒风狂奔几条街,这会儿见侄女们毫发无损,悬到嗓子眼的心才 “咚” 地落回肚里。

    赵氏一手扯着一个,连拖带拽往堂屋走,头也不回地朝相公喊:“你赶紧回铺子盯着!我们娘儿仨说些体己话!”

    刚在八仙桌边落座,赵氏就攥紧两个丫头的手,眉头拧成个疙瘩:“听说这事牵扯到州城郑家,还有知府的宠妾?我的乖乖!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要是有个风吹草动,咱撂下生意回清平!”

    \"二伯母,不妨事的。有咱们师父在,您还信不过咱们的安危?\"如意笑意盈盈地劝慰。

    赵氏念及那武艺超群的顾惜惜,含笑开口:\"我自然是信得过顾夫人的,此番能将那些歹人绳之以法,也全仗着她出力。只是在外头走动,总归要多留个心眼,防不胜防的小人行径最是难缠。\"

    \"记下啦,二伯母,我们必定当心!\"如意与芳霏同声应下。

    清平县这边一片和乐温馨,另一边郑二夫人与郑姨娘母女却如热锅上的蚂蚁,正慌慌张张地商议对策。

    原来昨日下午,那两个妇人本是打算等事情办妥后前来收取余下的银钱,谁知直到天黑都不见人影。

    今早她们差人去那二人的住处探看,发现早已人去楼空。母女俩心下顿时透亮——此事怕是要败露,一时间才慌了神。

    郑二夫人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就忍忍算了,这般轻率动手,简直是给人递刀子抓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