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 第306章 兄弟连心守边城

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第306章 兄弟连心守边城

    “正是。当年太子妃生他时,产后大出血去了。那会儿瑞贵妃刚进东宫,见孩子可怜,便接过来亲自养着。”

    “这么说,瑞贵妃倒是个心善的。”如意轻叹。

    顾惜惜想起那位明艳动人的贵妃,眼波流转间尽是温柔,点头道:“可不是嘛。不然也不能让皇上独宠这么些年,后宫再没添过新人。”

    “这么一来,二皇子的身份可就尴尬了。母亲虽是正宫皇后,却空有其名,没什么实权。论上头,有名正言顺的太子;论下头,有皇上疼爱的三皇子。这么看,他这辈子怕是与那个位置都没缘分了。”

    芳霏的话音刚落,如意便接了话:“师父,那接下来是停战,还是要接着打?”

    “这就得看北齐王的心思了。”顾惜惜缓缓道,“战事本就是北齐挑起来的,要是他们给的诚意足够,咱们这位皇帝向来爱民如子,也不愿再让百姓将士流血。可他要是铁了心要打,咱们北疆军也绝不含糊,奉陪到底。”

    “但愿能太平啊。”芳霏双手合十,诚心祈祷着。

    生在边城,打起仗来,最先受苦的便是他们。

    自家虽能往南边避避,可村里这些乡亲,还有常来家里帮工的婶子们,真要是战火再起,哪里躲得掉?

    相处这些日子,早已同他们处出来了情分,实在不忍心看他们遭难。

    如意叹了口气:“左右这事也轮不到咱们做主。”

    顾惜惜话锋一转:“有件事,得你们去办。”

    “师父您说!”如意和芳霏立刻竖起耳朵,满眼好奇。

    顾惜惜凑近了些,压低声音,三言两语把事情交代清楚。

    “啊?”两人听完,嘴巴都张成了圆,竟是一个模样。

    “师父,二皇子都做出通敌卖国的事了,咱们这么做,不是反倒给他脸上贴金,帮他赚名声吗?”如意率先问出口。

    “皇上膝下只三子一女,如今年纪大了,心肠也软了,想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顾惜惜解释。

    芳霏却不放心:“师父,您觉得他真能改?能不再惦记那高高在上的权位吗?”

    顾惜惜摇了头:“难哟,怕是比登天还难。”

    话音刚落,院门外传来“吱呀”一声响。

    没一会儿,房门口就传来个脆生生的小姑娘声:“师父,大师姐,二师姐,我能进来不?”

    芳霏看向顾惜惜,见她轻轻点头,又听她低声道:“方才说的事,就这么定了。”

    说着从怀里摸出块玉佩,搁在如意手边,如意飞快地收了起来。

    门一打开,张元初就扑到芳霏身上:“二师姐,过年好!”

    随后她转身对着顾惜惜规规矩矩磕了个头:“徒儿给师父拜年啦!”

    顾惜惜递过早就备好的红包:“起来吧。”

    “谢师父!”张元初接了红包,又一头扎到床边,拉着如意的手问,“大师姐,听说你受了伤,这会儿好些没?”她刚进院子就听说了这事,心里一直惦记着。

    “已经不妨事,养些日子就能好利索了!”

    “到底是哪个天杀的伤了你?回头我……”

    “你还想着替我姐姐报仇?”

    “虽说我现在打不过,可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动手的那人早当场断气了!”芳霏插了句嘴。

    “哎呀二师姐,你别老打断我呀!我是说,那背后撺掇的主使是谁?”

    “好啦好啦,不跟你逗趣了!要说那幕后的主使嘛……”

    元初瞪着眼,一脸盼切地等着下文,却听芳霏沉声道:“是北齐王朝!”

    她望着元初那张还带着天真稚气的笑脸——张家把这孩子护得太好,终究没把“二皇子”三个字说出口。

    “那……那我更得下死力气练了!”张元初听罢,小脸上满是执拗,攥紧了拳头。

    “好啦好啦!他们不是没得逞嘛!还不都折在这儿了!”芳霏伸手捏了捏元初的脸蛋,软乎乎的。

    一行人见姜家人都平安,元初一步三回头地跟着自家侍卫,同王二和二毛往回走,临走还扯着芳霏的衣角:“过两日我再来.....”

    夜幕落下来时,姜家老宅的堂屋里点起了油灯。

    芳霏从怀里摸出块玉佩往桌上一放,对姜老爹和姜长盛说:“阿爷,大伯,明儿把这个给村里人瞧瞧,就说那伙人的底细查清了——搭救咱们的,是二皇子派来的人。”

    接着她把顾惜惜交代的话,一句句掰开揉碎了讲给家里人听,连姜阿奶都支着耳朵听,时不时点头:“嗯,这么说稳妥......”

    第二天,姜家老宅的消息一传开,姜里正家门口又聚满了人。

    “里正叔,北齐人凭啥来咱村动刀子啊?”有个后生蹲在墙根下,搓着冻红的手直犯嘀咕。

    姜里正往地上吐了口唾沫,跺着脚道:“还不是咱村挨着后山近?听说那帮狗娘养的想抄近道破边防,没成想被三皇子和成意小哥带着人堵了个正着!”

    话音刚落,人群里有个汉子直拍大腿:“成意小师傅那可是真能耐!”这人往日总跟着顾成意在打谷场上练把式,说起这话满脸自豪。

    “那是自然!成意那身手,咱谁没亲眼见过?”众人跟着附和,说起顾成意,个个脸上带光。

    同村出了这么个厉害人物,谁不觉得脸上有光?你一言我一语夸了半晌,把个打谷场练把式的事儿都翻出来说了。

    姜里正被打断话头,也不恼,捻着胡须笑眯眯听着,等众人说得差不多了,才接着道:“北齐将领眼看打不过咱,就从阵里分了些人出来,想屠村泄愤——这不就摸到咱村来了?”

    “呸!这帮狗东西!打不过就拿老百姓撒气!”有人往地上啐了口,骂骂咧咧起来,众人跟着附和,把北齐人咒了个狗血淋头。

    人群里倒也有心思活络的,听着里正的话,总觉得哪里不太对,但转念一想:“嗨,姜家老宅传出来的话,还能有假?”便不再细究。

    偏有个心直口快的后生,挠着头大声道:“里正叔,您先前说救咱的是二皇子派来的人,可我咋记得,那大侠临走时说,让咱多谢顾夫人呢?”

    这话一出,喧闹的人群顿时静了静,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看向姜里正。

    “那还用说?定是二皇子托顾夫人寻的人!”人群里有人脑子转得快,立马接了话。

    姜里正从怀里摸出块令牌亮了亮:“长明说得在理。这是二皇子身边人的令牌,顾夫人心善,让我拿给大伙瞧瞧,也好让大家知道来龙去脉,免得糊里糊涂的。”

    “里正叔,能让我瞅瞅不?”站在后面的汉子踮着脚直抻脖子,啥也看不清。

    “想看就排好队,我举着给你们看。”姜里正把令牌攥得紧紧的,“这等金贵物件,摔了可赔不起!”

    很快,里正家门口排起长队。就见那令牌是块通透的汉白玉,上面刻着“正祁”二字——有不认字的,听姜里正念了才明白。

    看罢,姜里正郑重交代:“皇子名讳可不能随口乱提。”

    有个机灵的问道:“那别的事呢?能往外说不?”

    姜里正捋着胡须笑了:“咱们三皇子守边关,二皇子护百姓,这些都是体面事,自然能说!”

    这“兄弟连心守边城”的话,像长了翅膀似的,从姜家村飞出去,没几日就传遍了四乡八镇。

    北齐王宫

    北齐王将茶盅狠狠掼在地上,瓷片溅得满地都是。大太监刘忠跪在一旁,头埋得低低的,连大气都不敢喘,只拿手帕小心地擦着地上的水渍,生怕主子迁怒。

    京城·安宁宫

    萧正祁攥着手中的密信,转头看向皇后,语气里带着矛盾:“母妃,父王这到底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