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539章 老板,你这对花瓶不能这样放!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539章 老板,你这对花瓶不能这样放!

    那人看着地摊上其它物品的时候,常顺走过去把酒瓶拿到手里看了起来。

    他主要是查看有没有破损或者裂纹。

    至于年份,刚才他看过,的确能到民国时期。

    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由新老、稀有度、品相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看了会儿,除了底足有稍许岁月留下的磨痕外,其它地方都没有任何的损伤。

    底部的少许磨痕,这些并不影响其价值。

    买回去的话,哪怕暂时当个摆件也挺好看的。

    这样想着,他就开口对摊主说道:

    “老板!100元卖不卖?”

    之前30岁左右的男人可是连价格都没有还就把它放回了摊位上,自己怎么的都要砍砍价。

    “不卖,刚才我不是说了吗?200块钱,不还价。”

    摊主看了他一眼,语气有些坚定。

    “做生意,都是商量着来的,你总不能说一次价格就一点价都不让人还了,再说这里又不是超市,还价才是买家!”

    常顺又说道。

    “既然你这样说了,那我就让一点,你给180,行就拿去,不行就算了!”

    老板想了想,终究还是略微优惠了一点。

    “那就按你说的,180就180,把这个骑着大白鹅的娃娃玩具给我,我给你200块钱怎样?”

    常顺之前在地摊上扫视过,除了这个酒瓶买下来有些价值,其它的并不特别,升值空间不大。

    娃娃骑白鹅的玩具,是塑胶的,成年人拳头大小,娃娃穿着肚兜,很喜庆,年份比较早,六七十年代。

    这种玩具,别看年代早,有几十年了,但是质量很好,比现在很多玩具更加的真材实料。

    另外它保存的也好,基本上没被人使用过。

    而之所以把它买下来,常顺是想着拿回去给常书鸣玩。

    回去之后用酒精或者消毒液消消毒就行。

    “玩具20不能卖,你看上面印的,有五角星,还有准确的日期——1969,3,25。这个一看就是特殊年代。

    像这样喜庆、题材这样好看、品相又这样好的老玩具不多见,你再听听这声音。”

    摊主说着,把它拿到手里捏了几下。

    “呱呱呱、呱呱呱!”

    很快传出类似鹅的叫声。

    “你至少要加一包烟钱,我也不多要,一共给210块钱!”

    摊主接着又说了一句,有点买卖挣分毫的意思。

    “行吧!那就按照这个价格。”

    想了想,常顺答应了下来,一包烟钱就一包烟钱,无所谓的事情。

    孩子大了,需要的玩具也多,做为父亲,他想给自己的孩子带去一个美好的童年——多买点玩具。

    像这种娃娃骑白鹅、六七十年代的品种,只能偶遇,平时不是那么容易看到的。

    现代制作的那些玩具,他总觉得没有八九十年代或者之前的朴实。

    现代的大多数都是根据动画片制作,而之前的更加贴近生活。

    “酒瓶还真有人愿意出这么高的价格购买啊!”

    见常顺真的付了钱,先前那位拿着酒瓶看过的人有点意外。

    “这有啥,证明人家识货!说不定以后会很值钱!

    民国时期的酒瓶,像这样的可不多见!

    不信你一会儿去别的摊位上看看还能不能再遇到一个!”

    摊主看了那人一眼,似乎像是在说你不识货。

    “那我一会儿可真的要好好看看,你这块玉佩多少钱?”

    30岁左右的男人把手摊开,手掌面上就显露出了一个长方形的玉牌子。

    这块牌子长度约6公分,宽度约5公分,露在外面的部分,面上雕刻的图案是“荷塘鸳鸯”——也就是荷花、荷叶以及一对鸳鸯。

    以常顺的眼光看,它的材质是岫玉的,牌子制作的年份也近,就是现代的物品,工艺是机器工。

    不过好在它不是合成料、乳化玻璃那种。

    “这个150块钱,它是玉的!”

    摊主听了他的问价,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我知道是玉的,100块钱能卖吗?”

    看其样子,是比较喜欢这块牌子。

    不然也不会还价。

    就像他之前说过的那样,还价才是买家。

    “可以,那就100。”

    摊主象征性的思索了片刻,答应了。

    他自然不会提醒对方东西是新的,工艺是机器工,玉也是普通岫玉不值钱。

    像这样刚入行的新手,多交点学费,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有好处。

    常顺虽然知道这牌子值不了100块钱,但他肯定也不会多说。

    毕竟这人跟自己不熟。

    换个角度考虑,至少对方买的不是乳化玻璃。

    另外有一些摊位,人家售卖假货的价格都比这个高了太多,花三四百或者五六百购买合成料、乳化玻璃制品的人都有。

    30岁左右的男人付了钱,之后拿着牌子离开了。

    刚才常顺看过牌子的背面,雕刻的是一个大的“囍”字,“囍”字的下方还有“百年好合”四个字。

    寓意倒是挺好的。

    或许是第一个摊位,过来参加交流会的人都要从这边经过,这里的生意很好,那人离开后,又有两人在这处地摊选购了物品。

    其中一人喜欢瓷器,挑选了一个青花罐。

    这个青花罐不算大,高度只有15公分左右,最大肚径约13公分,四面开窗,图案是山水、人物、花卉。

    罐子的图案虽然精美,但年份并不久,就是近二十年之内制作出来的工艺品。

    另外一人,喜欢的是邮票,在摊主摆放出来的集邮册里,挑选了几张邮票。

    不过邮票并非大珍品,都是中档邮票。

    在这处摊位看了不久,常顺也离开逛向了其它地摊。

    “老板,你这对花瓶不能这样放!”

    他正看着一处地摊上的物品时,前面一处以售卖木制品家具为主的摊位前,一名顾客指着一个木茶几说道。

    这名顾客戴着一副眼镜,50岁左右的年龄。

    两个花瓶,就是放在木茶几上面的。

    “你要是这样放,万一一会儿有人不小心碰到茶几,花瓶掉下来摔坏了算谁的?

    况且你这个茶几,我观察了下,它放的并不稳当,似乎还有点晃动。”

    顾客紧接着又提醒了一句。

    “算谁的?谁把它们弄下来摔坏了那就算谁的,这不是很明显吗!”

    地摊老板,一位年龄40岁左右、长相有几分不正派的男人随口回道。

    对方的提醒,他并没有感谢,相反的,还认为这人有点多管闲事!

    听摊主说话的意思,以及让茶几晃动不放稳的做法,显然就是故意为之。

    看见这情况,常顺知道,任何年代都不缺乏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