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22章 装车之前,你再看看我们弄到的东西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22章 装车之前,你再看看我们弄到的东西

    四人在这边聊了一会儿就返回了老仓库位置。

    拆迁区历史建筑老房子,基本上大同小异,只要能保留下来的,里面多少都会有货。

    从刚才两人挖掘物品的情况看,一天200块钱的收入,应该没有问题。

    这样的工价,跟目前大多数小工的工价也能持平。

    如果运气好,在老房子四角位置或者中心位置挖出银元或者镇宅大钱,那就能赚上一笔。

    总体来说,寻宝人,比当小工差不了。

    这还是他们在没有使用高科技的情况下。

    “马师傅、王师傅、魏师傅,你们应该能找到货车吧?我这买了石头,还需要车送过去!”

    再次走到老石器区域,在商谈价格之前,他问三人道。

    “我们这边就有车,并且我还会开车,之前拆迁,老板为了卖铁、送货方便,专门买了一辆二手货车。

    看见不远处洒水车旁边停着的那辆没有?你买了石头,我们帮你送货!”

    听他这样问,王师傅道。

    “是啊!猴子就会开车,常老板,你不用担心买了石头弄不回去!”

    马师傅跟着说道。

    “不过搬运费要算在里面!”

    魏师傅笑着道。

    “这没问题,一会儿忙完,我请客吃饭!你们说下这些石头一共多少钱?”

    听他这样问,三人商量了起来。

    其实对于卖这种石头,以前马、石、吕三人组售卖过几次,价格基本上十块钱一个到三五百块钱一个不等。

    所谓的十块钱一个,是那种普通的,没有任何雕刻的石础、单个小石磨盘。

    而那些雕工精美的多层石础、门墩、石狮子、石盆、石槽等,价格就要贵很多。

    经过一番商量,最终还是马师傅开口道:

    “这些石器制品,一共有202件,除了大部分普通的,也有一些精品,算上运费,你一共给块钱!”

    ,这价格也算合适。

    在他们商量时,常顺看着石器,一样在心中计算着。

    那些精品,基本上占比二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里面有10个价值能够超过500元的石头。

    另外比较好的,有四五十个。

    其它的都是普通石头。

    普通的虽然有一百多,但不值钱,就三四千块钱。

    而10个好的,却是很值钱。

    有的一个售卖出去,两三千不在话下。

    当然,这是他的圈子不同。

    圈子不同、价格不同。

    整体算下来,块钱是市场价。

    “行!就按你们说的价格,帮我装车送过去后,我就付款。”

    略微思索了几秒,他同意了下来。

    “常老板,装车之前,你再看看我们弄到的东西!”

    谈好石器的价格,王师傅道。

    “行!你们拿过来。”

    他这样说,王师傅、魏师傅就去了老仓库。

    等了大概10分钟,两人拿着一些东西走了过来。

    这些东西分别被他俩装在了各自的老帆布手提包里。

    常顺先看了魏师傅拿过来的物品,经过对方的推荐、他自己的比较,购买了3块银元、5枚大铜钱、一个印章以及1个瓷人摆件。

    3块银元,2块三年袁大头,1块站洋。

    5枚大铜钱,1枚咸丰元宝当百,2枚咸丰重宝当五十,1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花钱,1枚洪武通宝背十一两。

    印章是清代的道教符文铜印章,鎏金材质。

    瓷人是彩瓷张果老,晚清民国时期,这样的摆件以前应该是一套,可惜只有一个。

    王师傅拿出来的物品,他看过之后,2块银元被他买了下来,另外还有1个小佛像,1个寿山石坑头冻鱼形挂饰,4枚大铜钱。

    2块银元,也都是3年袁大头。

    小佛像是石头佛像,就是青石材质,看着很普通。

    它的高度只有约15公分,不过雕刻的却很好。

    或许正因为普通,所以这样的青石微型小佛像很少见,而一般的都比较大。

    寿山石坑头冻鱼形挂饰,颜色红褐色,长度约3公分。

    它看上去十分油润,如同油脂一样,其润度不输于羊脂白玉。

    这种料,算得上坑头冻材质中的极品料了。

    4枚大铜钱,都是咸丰重宝当五十。

    据王师傅所说,它们是在一个地方发现的,当时离的并不远,在一尺见方的距离组成了一个正方形。

    购买两人的物品,他基本上都是按照市场价。

    科技时代,魏师傅、王师傅也会使用手机从网上了解相关藏品的信息。

    网上几个收藏品交易网站,有明码标价,实实在在的交易记录。

    如今的年代,网站拍卖价、零售价都可以看到,并且那些记录都是真实的。

    当初的一些骗子公司、虚假宣传,故意说高藏品的价值,骗取相关费用的套路,已经被众人知晓。

    大家都不会相信一块破铜板,一个普通铜钱就值几百万、几千万,一个破碗价值几个亿。

    虽然魏、王两位师傅也想卖高价,但他们也是事实求是的人,不会被一些套路所迷惑。

    科技年代很好,任何精明的人都会正觉的使用手机。

    是不是骗子的套路,浏览器多搜一下,多看看一些人的评论,基本上能够了解的七七八八。

    而那些被骗的人,往往都是自己的原因,盲目信任,有手机不知道多搜索一下,真正的了解某些套路。

    其它那些普通的铜钱、铜元,杂七杂八的普通物品,常顺都没要。

    如果想买,只要舍得花钱,这年头要多少有多少。

    从大的范围来看,全国古玩店、地摊、私人大小收藏爱好者、包括普通人,有那些东西的,不计其数。

    把想要购买的东西收好,常顺就扫码付了钱。

    随后,王师傅把小货车开了过来,他们开始搬石器。

    这边的一些石器,基本上都是两人合力可以搬动的。

    太大太重的,考虑到不好搬运,之前几人都没有要。

    202件石器,他们转运了两趟。

    都送到了之前那处专门用来存放物品的别墅院子里。

    等转运完,差不多已经中午了。

    随后常顺就付了钱。

    考虑到是吃饭时间,他打了马师傅电话,让他在拆迁区附近的一家餐馆订了午饭。

    中午四人一起聚餐。

    未来一段时间,拆迁区依然有发财的机会,不过就他自己而言,已经不需要刻意再去发财。

    他只会惜缘随缘的购买物品。

    对于如何走完剩余的人生路,让这辈子剩下的时光过得更有意义,无怨无悔,才是他追求与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