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24章 怕什么?我们又不是抢的!
热门推荐:
综武:词条掠夺,开局冲师李莫愁
剑帝
网王:头顶达摩克利斯走进立海大
生生不灭
替嫁婚宠:顾少宠妻花样多
开局50灵石和师姐做2小时道侣
一秒加一瓶矿泉水,拿捏无数女神
神级狂婿
官路芬芳
跟那名年轻人聊了会儿,他们就各自散去了。
接下来,他逛向了其它地方。
又走了一段距离,一阵阵打砸门窗、玻璃碎裂的声音传入了常顺的耳朵里。
声音发出来的位置距离他并不远,就在对面不到20米的地方。
这声音一听就是拆迁房子的工人弄出来的。
没有理会,他就近走进了旁边一处搬迁户的家里。
这处搬迁户,房子并不是历史建筑,不过也是红砖瓦房,建筑年代是八九十年代,距离现在也有三四十年了。
房子三层楼,后面有一个院子。
走到里面看了下,他发现这处住户,搬走的时间并不久,很可能就是最近几天,因为厨房地面放着的还有一些蔬菜。
这些蔬菜并没坏掉,想吃的话,还可以吃。
另外从门窗被打砸的痕迹看,顶多也就是这两天,说不定是昨天,是今天上午也有可能。
房子里面除了拆迁的人进来过,在他之前应该还没有其他人。
常顺开始在房子里面查看起来。
这处房子,并没有刻意装修,其状态保持的还是2000年左右的装修风格。
一楼大厅有一些过时的家具,这些算不上老家具。
跟收古玩的人想收购的那种民国风格或者清朝、明朝时期的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这类家具,目前并没有人购买,如果有人要,也只会当做柴火。
除了家具,地面上散落的也有大量的生活用品。
这些生活用品,年份同样不久,基本上也都是2000年以后。
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物品,常顺去了后面的院子里。
院子面积不算太大,大约五六十平米,种着一些花草,也种着一些蔬菜。
有的花草是种在了花盆里。
从这户人家的花盆还没有被人搬走也可以看出来,常顺应该是进来扫荡比较早的人。
以他之前在其他住户家看见的情况,那些完整的花瓶,基本上是看不到的,都被人搬走了。
走到花盆处看了会儿,他发现有两个八十年代制作的青花瓷花盆还可以。
如果说十几年前来拆迁区,那时只要发现可以拿走售卖或者留着自己使用的物品,就算是花盆,常顺也会捡走。
但现在,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
看见的绝大多数物品,他并没有拿走的想法,哪怕有用、哪怕可以换点钱。
这样的还是留给其他人,让别人换点生活费。
当然,也不能说他有钱了就看不上这点小钱,主要是一些东西没必要捡。
在院子看了一遍,没有其它发现,常顺又去了二楼。
跟一楼相比,二楼干净了很多,里面的物品,特别是生活用品,也多了不少。
在里面查看了一遍,他在其中一处房间的老柜子抽屉里,找到了一枚京城师范学院的老徽章。
其它的普通粮票、布票等,虽然看见了,但他并没要。
还有两个老帆布包,几个背包以及大包小包,他同样只是看了看。
要是十几年前,这种包,摆地摊售卖给那些在工地上打工的人,他们可能会要。
但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这类东西,通常情况下,是没人会购买的。
离开二楼,常顺去了三楼。
三楼是隔热层、杂物房,也有一处露台。
杂物房里,放着有一些农具、工具、摇床、木盆、木桶、木箱、风箱、坛坛罐罐类物品。
在里面仔细寻找了一遍,他发现有个马口窑材质的“年年有余”罐子有点价值,把它单独拿了出来。
罐子不大,跟大半个足球的大小差不多。
这种罐子,目前的市场价格,大概在50块钱到100块钱之间。
其它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但拿出去售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购买。
露台上种着的同样有一些花草,这些花草都是种在了花盆里。
拆迁房子的工人,他们并没有收集花盆,可能是觉得麻烦。
常顺又查看了一遍这些花盆,虽然有几个紫砂盆,但它们的年代也不久,都是八十年代之后,价值都不大。
没其它发现,他就拿着“年年有余”小罐往楼下走去。
“老孔、老张,你说我们这算不算是意外之喜?砸了个破煤炉子,里面居然还藏着20块银元!”
他刚走到二楼楼梯拐角,一道说话声顺着窗口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听声音,是从对面不远处拆迁房子的工人那处位置传来的。
说话之人,很显然是一名工人,一般人没谁会闲着无聊砸别人的炉子。
“老李,你说话小声点,要是被别人听见可不好!”
另外一人道。
“是啊!万一被这户搬迁户的熟人听见,他们打了电话,很可能会找到我们的。”
又有一人说道。
“怕什么?我们又不是抢的!他们扔下的东西,难道还不能让我们捡吗?
就算不是被我们捡到,也有可能被别人捡到,或者说房子拆了,被永久埋没!”
被唤作老李的人回道。
“那不一样!反正最好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更好!”
“就是!你们说我们是把它们分了还是卖了钱后分钱?”
“还是分钱好了,之前发现的银元,不都是卖了钱后分的钱吗!”
“那行!等晚点回去了,我们就把它们卖掉分钱!”
………………
听了一会儿,常顺就没有继续听下去。
类似这种把银元或者其它比较贵重的物品藏到老式煤炉子里面的情况,在城市拆迁区,常顺也不是第一次遇见。
拆迁区的住户多了,总会有人想着办法把某些东西藏到另外一处东西里面。
比如说藏在旧衣服里、枕头里、床板下、抽屉底部,箱子、柜子的夹层位置、老鞋子里、裱框里等。
虽然知道三人有银元,但常顺并不打算过去购买。
主要是他觉得知道了别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还是装作不知道的好。
再说银元并不是什么稀罕物,想买随时都可以,他自己留着的都有不少。
在二楼找了一个塑料袋把罐子装好,常顺下楼离开了。
他没有再到附近的区域寻找,而是又换了方向。
这边的拆迁区面积不小,承包拆迁业务,以及拆迁办的工作站点并不是只有一处,而是几处位置。
接下来的时间,他在一些房子里面闲逛时,又遇到了另外两名在附近扫荡、寻找财运的人。
其中一人就是纯粹捡废品的人,只要是卖给废品收购站那边,他们要的废旧,这人都会捡走。
另外一人,是主捡花盆的人,这人或许是种花草的。
捡东西,除了花点时间,花点力气,不需要花其它成本。
他捡这些也算是节约成本。
之前那名青年说过来寻找东西的时候会拍一些视频。
常顺在一些房子里面看着时,也会根据情况,把他认为值得怀旧的场景拍一些视频或者照片。
他现在来,也不像十几年前那样纯粹为了扫荡而扫荡。
接下来,他逛向了其它地方。
又走了一段距离,一阵阵打砸门窗、玻璃碎裂的声音传入了常顺的耳朵里。
声音发出来的位置距离他并不远,就在对面不到20米的地方。
这声音一听就是拆迁房子的工人弄出来的。
没有理会,他就近走进了旁边一处搬迁户的家里。
这处搬迁户,房子并不是历史建筑,不过也是红砖瓦房,建筑年代是八九十年代,距离现在也有三四十年了。
房子三层楼,后面有一个院子。
走到里面看了下,他发现这处住户,搬走的时间并不久,很可能就是最近几天,因为厨房地面放着的还有一些蔬菜。
这些蔬菜并没坏掉,想吃的话,还可以吃。
另外从门窗被打砸的痕迹看,顶多也就是这两天,说不定是昨天,是今天上午也有可能。
房子里面除了拆迁的人进来过,在他之前应该还没有其他人。
常顺开始在房子里面查看起来。
这处房子,并没有刻意装修,其状态保持的还是2000年左右的装修风格。
一楼大厅有一些过时的家具,这些算不上老家具。
跟收古玩的人想收购的那种民国风格或者清朝、明朝时期的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这类家具,目前并没有人购买,如果有人要,也只会当做柴火。
除了家具,地面上散落的也有大量的生活用品。
这些生活用品,年份同样不久,基本上也都是2000年以后。
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物品,常顺去了后面的院子里。
院子面积不算太大,大约五六十平米,种着一些花草,也种着一些蔬菜。
有的花草是种在了花盆里。
从这户人家的花盆还没有被人搬走也可以看出来,常顺应该是进来扫荡比较早的人。
以他之前在其他住户家看见的情况,那些完整的花瓶,基本上是看不到的,都被人搬走了。
走到花盆处看了会儿,他发现有两个八十年代制作的青花瓷花盆还可以。
如果说十几年前来拆迁区,那时只要发现可以拿走售卖或者留着自己使用的物品,就算是花盆,常顺也会捡走。
但现在,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
看见的绝大多数物品,他并没有拿走的想法,哪怕有用、哪怕可以换点钱。
这样的还是留给其他人,让别人换点生活费。
当然,也不能说他有钱了就看不上这点小钱,主要是一些东西没必要捡。
在院子看了一遍,没有其它发现,常顺又去了二楼。
跟一楼相比,二楼干净了很多,里面的物品,特别是生活用品,也多了不少。
在里面查看了一遍,他在其中一处房间的老柜子抽屉里,找到了一枚京城师范学院的老徽章。
其它的普通粮票、布票等,虽然看见了,但他并没要。
还有两个老帆布包,几个背包以及大包小包,他同样只是看了看。
要是十几年前,这种包,摆地摊售卖给那些在工地上打工的人,他们可能会要。
但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这类东西,通常情况下,是没人会购买的。
离开二楼,常顺去了三楼。
三楼是隔热层、杂物房,也有一处露台。
杂物房里,放着有一些农具、工具、摇床、木盆、木桶、木箱、风箱、坛坛罐罐类物品。
在里面仔细寻找了一遍,他发现有个马口窑材质的“年年有余”罐子有点价值,把它单独拿了出来。
罐子不大,跟大半个足球的大小差不多。
这种罐子,目前的市场价格,大概在50块钱到100块钱之间。
其它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但拿出去售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购买。
露台上种着的同样有一些花草,这些花草都是种在了花盆里。
拆迁房子的工人,他们并没有收集花盆,可能是觉得麻烦。
常顺又查看了一遍这些花盆,虽然有几个紫砂盆,但它们的年代也不久,都是八十年代之后,价值都不大。
没其它发现,他就拿着“年年有余”小罐往楼下走去。
“老孔、老张,你说我们这算不算是意外之喜?砸了个破煤炉子,里面居然还藏着20块银元!”
他刚走到二楼楼梯拐角,一道说话声顺着窗口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听声音,是从对面不远处拆迁房子的工人那处位置传来的。
说话之人,很显然是一名工人,一般人没谁会闲着无聊砸别人的炉子。
“老李,你说话小声点,要是被别人听见可不好!”
另外一人道。
“是啊!万一被这户搬迁户的熟人听见,他们打了电话,很可能会找到我们的。”
又有一人说道。
“怕什么?我们又不是抢的!他们扔下的东西,难道还不能让我们捡吗?
就算不是被我们捡到,也有可能被别人捡到,或者说房子拆了,被永久埋没!”
被唤作老李的人回道。
“那不一样!反正最好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更好!”
“就是!你们说我们是把它们分了还是卖了钱后分钱?”
“还是分钱好了,之前发现的银元,不都是卖了钱后分的钱吗!”
“那行!等晚点回去了,我们就把它们卖掉分钱!”
………………
听了一会儿,常顺就没有继续听下去。
类似这种把银元或者其它比较贵重的物品藏到老式煤炉子里面的情况,在城市拆迁区,常顺也不是第一次遇见。
拆迁区的住户多了,总会有人想着办法把某些东西藏到另外一处东西里面。
比如说藏在旧衣服里、枕头里、床板下、抽屉底部,箱子、柜子的夹层位置、老鞋子里、裱框里等。
虽然知道三人有银元,但常顺并不打算过去购买。
主要是他觉得知道了别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还是装作不知道的好。
再说银元并不是什么稀罕物,想买随时都可以,他自己留着的都有不少。
在二楼找了一个塑料袋把罐子装好,常顺下楼离开了。
他没有再到附近的区域寻找,而是又换了方向。
这边的拆迁区面积不小,承包拆迁业务,以及拆迁办的工作站点并不是只有一处,而是几处位置。
接下来的时间,他在一些房子里面闲逛时,又遇到了另外两名在附近扫荡、寻找财运的人。
其中一人就是纯粹捡废品的人,只要是卖给废品收购站那边,他们要的废旧,这人都会捡走。
另外一人,是主捡花盆的人,这人或许是种花草的。
捡东西,除了花点时间,花点力气,不需要花其它成本。
他捡这些也算是节约成本。
之前那名青年说过来寻找东西的时候会拍一些视频。
常顺在一些房子里面看着时,也会根据情况,把他认为值得怀旧的场景拍一些视频或者照片。
他现在来,也不像十几年前那样纯粹为了扫荡而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