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31章 你要那么多机器干嘛?
热门推荐:
顶级悟性:从修炼基础剑法开始
开局,大帝师尊求我争夺序列弟子
叠叠叠叠叠叠叠叠叠叠叠真伤!
三爷,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
洪荒:这个通天看见了未来
证道论仙
综影视之春坞桃花发
从烂仔到黑道枭雄
崩坏原神铁道:开局曝光三大主角
“赵老板!晚点如果我没有抽到奖品,可不可以用探测到的东西跟你换机器?”
当常顺走到河道边上一处靠近河水的位置时,聚在这里的一名探友对组织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说道。
“请不要叫我赵老板,我现在是赵总!晚点我还要配备一名专门打伞的美女秘书,哈哈哈哈。”
“主持人”笑着回道。
“好的!赵总!我说用东西以物易物,跟你换机器,你看行不行?”
对方又道。
“刚刚跟你开玩笑的,其实你现在叫我赵总还早,我也想成为真正的赵总!
哎!可惜我也只是个打工的,这里的机器并不是我的!
你想换,只要你探测到的物品价值不低于机器的价格,那自然没有问题。
到时候把东西拿给我估价,我跟你换!”
先前那位组织活动的“主持人”又一次回道,通过这位探友所说,常顺也知道了对方姓赵。
“你现在帮厂家代理机器,应该很赚钱吧?”
那位探友接着又问。
“也赚不到多少钱!现在不管啥生意都不好做,其实我平时也跟大多数人一样,都是靠着机器赚点微薄的生活费。
你应该知道,最近几年的资源是越来越少,很多时候,我外出为了挣点油费,哪怕是探测出来的废铁,一样都没有放过,全部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了!”
赵老板有些叹息。
对于一些职业寻宝人来说,跟前些年到处都是大量的资源不同,这几年有效的资源的确越来越少。
曾经拿着机器出去寻宝,看见铁捡都不捡的人,现在一个个的就像饿狼一样,不管是啥,只要能够卖钱,都会捡起来。
这一行同样是越来越内卷。
“现在的资源确实越来越少!连赵总你都捡铁了,说明这行越来越不好做!
不过你说这些,不怕机器不好销售吗?你应该吹嘘这个行业的,多发一些找到了窖藏、大货猛货的视频,让更多的人相信能够通过寻宝发家致富!”
那名探友提醒道。
“我这不是私底下只跟你说了吗?别人不问我肯定不会说。
至于能不能发现窖藏、大货猛货,那是别人的运气。
就我自己而言,我还是觉得客观一些、实事求是更好,找到啥就是啥,而发的视频,也都是真实的视频,那样也不违背自己的良心。”
赵老板想了想,然后说道。
“你的做法很对,这年头大家都不傻,各种视频看得多了,好坏对错,是真是假,都能够分得清楚。
以前那些降智的视频,千篇一律的套路,大家看多了都会厌烦!特别是有了一定的阅历、到了一定的年龄。”
看来这位探友也是一名比较成熟的人。
如果幼稚,不会这样说。
“你之前说要换机器,我看你手里拿着的这款机器就很不错,你要那么多机器干嘛?”
赵老板有些疑惑的看着对方。
“实话跟你说,这不是口罩事件结束了吗,我们老家所在的那个县城,老城区旧城拆迁改造,房子拆得差不多了。
估计明年开年就会动工挖土,那边的清朝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老房子很多,等挖地下室转移渣土,去了渣土场,怎么的都能发现一些东西!
那可是一手资源,一两年的工程量,完全没人动过的土层,你说我是不是该多准备一个机器?”
探友把情况说了出来。
“这样啊!要真像你说的那样,是老城区棚户区改造,确实可以多做准备!”
“我跟你说的事,你可不要在群里到处宣传,你自己知道就行,另外你要是想到我们县城那边来,我也欢迎!”
“这个我当然明白!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到处说的!”
…………………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就都散了。
至于常顺,他手里没拿金属探测器,别人都只是把他当成路人甲。
而他自己,现在也是惜缘随缘的认识一些人,尽量保持低调,被别人忽视才是最好的。
先前两人闲聊,那位探友说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历史建筑老房子多,这确实是机会。
经常探测寻宝的人都明白,这类地方通常都是除了墓葬之外最好的寻宝、出货之地。
这样的地方,收入绝对稳定。
哪怕是发现不了窖藏、大货,每天找到一定的铜钱、铜元是肯定的,还有瓷器、瓷片,其它的一些杂件之类。
就算再不济,也能捡到铁。
“老吴!收获咋样?晚上洗脚按摩的钱搞到了没?”
继续往前逛去,常顺听见不远处一名探友对另外一名探友喊道。
这两人的年龄看上去都是四十多岁。
说话的人,戴着眼镜。
“估计差不多了,但想要点其它服务,应该不够!
你呢,运气咋样?”
被称呼为老吴的人回道,顺便反问了一句。
“我探到了些普通的东西!收获并不大,不过晚上出去潇洒一下,应该是够的!”
“是吗?那我看看你都找到啥了!”
两人说着,很快聚到了一起,常顺也走到了他俩附近。
没过多久,戴着眼镜那人就把他的收获拿了出来,有:
几枚铜钱、铜元,一枚银戒指,一枚五角钱铜币,几个残掉已经看不出具体是啥的铜杂件、一枚铜印章以及一枚帽徽。
“可以啊!你居然还找到了一枚银戒指以及一个印章,单单只是这两样,你晚上想去潇洒的钱确实够了!”
在没有细看铜钱、铜元以及其它物品的前提下,被称呼为老吴的人只是略微看了一眼就说道。
作为经常寻宝、接触各类古玩物品的人,单单只是看上一眼,的确能够明白所看到的那些东西的大概价值。
这种眼力,常顺自然也可以做到。
“也就这两样稍微值钱点,其它的那些,打包出售,顶多也就值个六七十块钱。”
最先说话的那人又说道。
他俩聊着的时候,老吴把东西都看了一遍。
主要看的是银戒指、铜印章。
银戒指戒面上有花纹,刻有“如意”二字,并且如意二字的外面都有“柿子”的形状,这种戒指,应该是“事事如意”的寓意。
铜印章是一枚押印,这枚押印很小,长度只有1.5公分,印面上有花纹图案。
类似这样的押印,通常是一对。
不过哪怕只有一半,价格也不便宜,要是喊价三五百块钱,很多人会买下收藏。
“老吴,我看看你弄到的东西!”
等其看完,这名探友把东西收了起来时说道。
老吴也没多说,直接把他探测到的物品拿了出来,有:
十几枚铜钱、铜元,一枚铜箭头,一把残掉的铜钥匙,两颗铜扣,一个有点残缺的铜烟袋锅、两个铜弹壳以及几样铜杂件残件。
这些物品没啥特别的,价值不会超过200元。
看来老吴的运气不怎么好,寻找到的东西虽然更多,但价值并不大。
东西多不多并不是最重要的,要有精品才行!
当常顺走到河道边上一处靠近河水的位置时,聚在这里的一名探友对组织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说道。
“请不要叫我赵老板,我现在是赵总!晚点我还要配备一名专门打伞的美女秘书,哈哈哈哈。”
“主持人”笑着回道。
“好的!赵总!我说用东西以物易物,跟你换机器,你看行不行?”
对方又道。
“刚刚跟你开玩笑的,其实你现在叫我赵总还早,我也想成为真正的赵总!
哎!可惜我也只是个打工的,这里的机器并不是我的!
你想换,只要你探测到的物品价值不低于机器的价格,那自然没有问题。
到时候把东西拿给我估价,我跟你换!”
先前那位组织活动的“主持人”又一次回道,通过这位探友所说,常顺也知道了对方姓赵。
“你现在帮厂家代理机器,应该很赚钱吧?”
那位探友接着又问。
“也赚不到多少钱!现在不管啥生意都不好做,其实我平时也跟大多数人一样,都是靠着机器赚点微薄的生活费。
你应该知道,最近几年的资源是越来越少,很多时候,我外出为了挣点油费,哪怕是探测出来的废铁,一样都没有放过,全部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了!”
赵老板有些叹息。
对于一些职业寻宝人来说,跟前些年到处都是大量的资源不同,这几年有效的资源的确越来越少。
曾经拿着机器出去寻宝,看见铁捡都不捡的人,现在一个个的就像饿狼一样,不管是啥,只要能够卖钱,都会捡起来。
这一行同样是越来越内卷。
“现在的资源确实越来越少!连赵总你都捡铁了,说明这行越来越不好做!
不过你说这些,不怕机器不好销售吗?你应该吹嘘这个行业的,多发一些找到了窖藏、大货猛货的视频,让更多的人相信能够通过寻宝发家致富!”
那名探友提醒道。
“我这不是私底下只跟你说了吗?别人不问我肯定不会说。
至于能不能发现窖藏、大货猛货,那是别人的运气。
就我自己而言,我还是觉得客观一些、实事求是更好,找到啥就是啥,而发的视频,也都是真实的视频,那样也不违背自己的良心。”
赵老板想了想,然后说道。
“你的做法很对,这年头大家都不傻,各种视频看得多了,好坏对错,是真是假,都能够分得清楚。
以前那些降智的视频,千篇一律的套路,大家看多了都会厌烦!特别是有了一定的阅历、到了一定的年龄。”
看来这位探友也是一名比较成熟的人。
如果幼稚,不会这样说。
“你之前说要换机器,我看你手里拿着的这款机器就很不错,你要那么多机器干嘛?”
赵老板有些疑惑的看着对方。
“实话跟你说,这不是口罩事件结束了吗,我们老家所在的那个县城,老城区旧城拆迁改造,房子拆得差不多了。
估计明年开年就会动工挖土,那边的清朝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老房子很多,等挖地下室转移渣土,去了渣土场,怎么的都能发现一些东西!
那可是一手资源,一两年的工程量,完全没人动过的土层,你说我是不是该多准备一个机器?”
探友把情况说了出来。
“这样啊!要真像你说的那样,是老城区棚户区改造,确实可以多做准备!”
“我跟你说的事,你可不要在群里到处宣传,你自己知道就行,另外你要是想到我们县城那边来,我也欢迎!”
“这个我当然明白!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到处说的!”
…………………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就都散了。
至于常顺,他手里没拿金属探测器,别人都只是把他当成路人甲。
而他自己,现在也是惜缘随缘的认识一些人,尽量保持低调,被别人忽视才是最好的。
先前两人闲聊,那位探友说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历史建筑老房子多,这确实是机会。
经常探测寻宝的人都明白,这类地方通常都是除了墓葬之外最好的寻宝、出货之地。
这样的地方,收入绝对稳定。
哪怕是发现不了窖藏、大货,每天找到一定的铜钱、铜元是肯定的,还有瓷器、瓷片,其它的一些杂件之类。
就算再不济,也能捡到铁。
“老吴!收获咋样?晚上洗脚按摩的钱搞到了没?”
继续往前逛去,常顺听见不远处一名探友对另外一名探友喊道。
这两人的年龄看上去都是四十多岁。
说话的人,戴着眼镜。
“估计差不多了,但想要点其它服务,应该不够!
你呢,运气咋样?”
被称呼为老吴的人回道,顺便反问了一句。
“我探到了些普通的东西!收获并不大,不过晚上出去潇洒一下,应该是够的!”
“是吗?那我看看你都找到啥了!”
两人说着,很快聚到了一起,常顺也走到了他俩附近。
没过多久,戴着眼镜那人就把他的收获拿了出来,有:
几枚铜钱、铜元,一枚银戒指,一枚五角钱铜币,几个残掉已经看不出具体是啥的铜杂件、一枚铜印章以及一枚帽徽。
“可以啊!你居然还找到了一枚银戒指以及一个印章,单单只是这两样,你晚上想去潇洒的钱确实够了!”
在没有细看铜钱、铜元以及其它物品的前提下,被称呼为老吴的人只是略微看了一眼就说道。
作为经常寻宝、接触各类古玩物品的人,单单只是看上一眼,的确能够明白所看到的那些东西的大概价值。
这种眼力,常顺自然也可以做到。
“也就这两样稍微值钱点,其它的那些,打包出售,顶多也就值个六七十块钱。”
最先说话的那人又说道。
他俩聊着的时候,老吴把东西都看了一遍。
主要看的是银戒指、铜印章。
银戒指戒面上有花纹,刻有“如意”二字,并且如意二字的外面都有“柿子”的形状,这种戒指,应该是“事事如意”的寓意。
铜印章是一枚押印,这枚押印很小,长度只有1.5公分,印面上有花纹图案。
类似这样的押印,通常是一对。
不过哪怕只有一半,价格也不便宜,要是喊价三五百块钱,很多人会买下收藏。
“老吴,我看看你弄到的东西!”
等其看完,这名探友把东西收了起来时说道。
老吴也没多说,直接把他探测到的物品拿了出来,有:
十几枚铜钱、铜元,一枚铜箭头,一把残掉的铜钥匙,两颗铜扣,一个有点残缺的铜烟袋锅、两个铜弹壳以及几样铜杂件残件。
这些物品没啥特别的,价值不会超过200元。
看来老吴的运气不怎么好,寻找到的东西虽然更多,但价值并不大。
东西多不多并不是最重要的,要有精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