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242章 喜得千金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第242章 喜得千金

    万河村。

    这日上晌,王氏的肚子总算发动,大伙都在徐家小院张前忙活。

    徐锦贵难得在媳妇第二胎生产时,守在了产房外,听见王氏声嘶力竭的叫喊声,老伙子在外头急得坐立难安。

    产房里,蔡婆婆和稳婆井然有序的在为王氏接生,王氏这胎瞧着过了产期多时,好在过程没有什么大的突发情况。

    再有礼大夫也来到了徐家小院,在院子里吃茶守着。

    锦绣也挺着个大肚子从后头前来,张婆子眼见闺女,没好气的规劝道:“唉哟,这种时候你怎的也来了。”

    锦绣只手扶着腰,淡声笑道:“娘,我过来看看。”

    五哥五嫂时隔多年,好不容易再要得一个孩子,家里上下都替他们房高兴,作为妹妹这种时候也该来瞧瞧。

    “啊——!!!”

    这时,产房里传出王氏一声凄厉的尖叫,所有人都不由得屏息凝神,目光急切而又担心的看向紧闭的房门。

    直到孩子呱呱坠地的啼哭声传来,大伙才纷纷松了口气。

    “生了,生了,老五家的生了~”产房里传来稳婆高兴的声音。

    徐锦贵迫不及待的来到房门前,要不是习俗有碍,他真想现在就进房里瞧一眼媳妇孩子。

    锦绣握着老娘的手,笑道:“娘您看,五嫂嫂又给您添了个孙子。”

    锦绣话音一落,产房的门便在里头打开,稳婆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出来:“恭喜张娘子,徐家又生了个大胖小子。”

    王氏怀的这胎,早在胎儿成形的几个月,礼大夫便诊出了王氏怀的这胎是个哥儿。

    张婆子欣慰地抹了把眼角溢出的泪花:“好好好,哥儿好。”

    老五这房总算再添了一丁,将来兄弟俩互相有个照应。

    徐锦贵高兴的扫了眼稳婆怀里的儿子,又不由得仰头张望房里的情况:“婶子,我媳妇咋样?”

    稳婆把孩子交到张婆子怀里,笑道:“放心放心,你家的这胎生得顺利,没遭什么罪,让她歇会儿,等房里收拾好了你再进去瞧瞧。”

    “诶好嘞,多谢婶子。”徐锦贵这才放下心来,忍不住来到老娘身旁,多看两眼新生的小子。

    隐哥儿颠颠跟在老子身后,举起手要抱抱:“爹,我要看弟弟。”

    徐锦贵笑着抱起儿子,少不得耳提面命:“这是你老弟,日后记得给老子看好你弟。”

    隐哥儿煞有介事的重重点头,“嗯嗯。”

    便在这时,锦绣脸上的笑容忽然一僵,微微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裙摆,嗓子眼有些发颤,声音发颤地看着身旁的张婆子:“娘~”

    张婆子闻声回头,看到闺女这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由得大惊失色,“天爷啊,瑶儿这是也要生了。”

    锦绣咬着唇,根本不敢挪动脚步,只感觉裙摆里的裤腿都被暖流打湿,羊水破了。

    在前边石几前的礼大夫,立马放下手里的茶碗起身,“快带她回去。”

    说罢,提起桌面上的药箱。

    徐锦贵当即回过神,放下隐哥儿,一把将妹子揽腰抱起,大步往后头的院子跑。

    张婆子不放心,但怀里又抱着孩子,追上几步停在了院门口,大声叮嘱:“当心着点,别颠着你妹子。”

    “诶好的,娘~”

    还在王氏产房里的蔡婆婆,得知锦绣羊水破了,来不及喘口气,洗了把手就赶到后头的院子。

    早前打好招呼的稳婆,得了消息也立马赶到了贺家小院。

    锦绣这胎虽说比预料中提前几日发动,但这种事情并不少见,蔡婆婆和老练的稳婆在产房里忙活。

    锦绣疼得脑门子一阵眩晕,双手抓紧了枕头边,使劲咬牙发力。

    “啊——!!”

    两位先生和魏娘带着孩子在院子里守着,听着锦绣阵阵竭力的嘶喊,魏娘整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奈何她得顾着怀里的卿哥儿。

    这时,刘氏和小罗氏得了消息纷纷赶来。

    只当,二人前脚刚迈进小院,紧闭的产房里便传来孩子清脆的啼哭声。

    “哇~~”

    刘氏焦急的神色,不由一喜,“生了,大嫂生了。”

    小罗氏同样高兴的点头道:“快,咱俩在房外头等着。”

    魏娘连忙把卿哥儿交到祝先生怀里:“奴家去灶房给娘子准备吃食。”

    两位先生知道锦绣这胎生产没遭什么罪,悬着的心稍稍放下,目光不由得落在跟前怀里的三个小子身上,老心宽慰。

    便听见产房里传来稳婆的报喜声:“恭喜年庚家的,喜得千金。”

    产床上,锦绣虚脱得睁开眼帘,望了眼稳婆怀里抱着的闺女,嘴角微微弯起。

    她和年庚总算得偿所愿,终于有了闺女。

    与此同时,县试最后一场的考试中,贺年庚觉得多月来胃部一直泛着的酸水消失不见,握笔的手不由轻颤。

    大概猜到什么的他,整颗心瞬间提了起来。

    但又想到家里有众多长辈在,还有礼大夫和蔡婆婆,提起的心又稍稍放下。

    目光再次回到考卷上,落笔的手不由自主的轻快,如行云流水,奋发笔墨。

    一个时辰后,铜锣声晌,贡院门开。

    所有考完试的学子,陆陆续续从考场里出来。

    年北和年昌早早挤进了人群,很快便看见从里头缓步走出来的贺年庚。

    原以为会看到一副行尸走肉的二人,莫明觉得他们大哥好似恢复了不少精神头。

    难道,官府在考场里发放了压喜的良药?

    贺年庚难得心情愉悦,嘴角勾着笑,忽略二人脸上的疑惑,带着人回到前头的客栈。

    入夜,县城上空忽然传来一阵雕唳。

    贺年庚来到窗边,解下雕夫脚脖子捆绑的信签。

    直到雕夫再次没入夜色,他打开信签,看见媳妇亲笔书信告知他的消息,脸上不由漾起喜色。

    多月来的压抑以及难受,在此刻烟消云散。

    止不住激动之色,在窗前一阵仰头大笑。

    闺女甚好!

    老天待他贺年庚不薄,重回此生幸得一人,儿女双全,所图所愿皆入囊中。

    此生,他必定为天地立心,为子孙造福,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