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298章 你带孩子抢银庄了?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第298章 你带孩子抢银庄了?

    “瞧你,也不怕肚子撑得慌,回头胖得连裤腰都不用带子。”

    丞卿没听出来自亲娘的调侃,笑眼弯弯的拍了拍滚圆的肚皮,心满意足得很。

    丞舟道,“娘亲,爹爹也给娘亲打包了烤乳鸽。”

    锦绣闻言,兴致地扫了眼身旁的男人。

    贺年庚笑了笑,拢紧了握着媳妇的掌心,“我让门房的人送到灶房加热了送来。”

    “好。”

    眼下气候严寒,吃食一旦从室内带出来,很快就会变凉。

    刚才贺年庚带孩子回来,发现宅里多了许多副陌生面孔,猜到是媳妇已经安排好了家里的用人。

    贺年庚本想打发走几个小子和身边伺候的人,锦绣想到哥儿身边的人手还没安排,吩咐一旁的扶桑和丹若,“去把前头的几个小子领过来。”

    “是。”扶桑和丹若福礼退出房门外。

    哥仨这时才注意到长辈房里这两丫鬟,倒也没被她们脸上的疤痕吓到,更多的只是好奇。

    不多会儿,魏娘手里牵着令锡身后领着那五名小子进到正房里,扶桑和丹若紧随其后。

    听闻脚步声,立在跟前的哥仨愈发好奇的转身看去,贺年庚抿了口热茶,缓缓放下茶盏。

    初来乍到的几个小子,个个神色怯懦,皆不敢东张西望,尤其是那才四岁左右的孩子,脸上满是不安与拘促。

    锦绣开口道:“日后,他们几个便随了你们身边。”

    锦绣话音一落,哥仨惊讶得瞪圆双眼,愣愣的看向那几个年岁与自己相当的孩子。

    其中,年岁最大的十一岁小子,在主子面前极有眼力见地拱手见礼,“小的,见过各位公子。”

    仨哥:……

    大聪明丞卿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不可思议地回头瞥了眼老子娘。

    心道,娘亲是要在他身边安插眼线,盯着他读书不成?

    呜呜呜~,停云心里好苦啊!

    起初丞己不太适应身边跟着人,却又都不敢驳了长辈的面子。

    家里如今只有四个哥儿,剩下的一个小子,锦绣暂时拨到丞舟房里,日后等丞延回来了再安排过去。

    锦绣让哥儿自己给身边人起名,丞舟想了想,给他和丞延的小子取名为子时和卯初,即方便又好记。

    贺年庚喝了口茶,听见好大儿给身边人起的名标新立意,不觉压了压嘴角边的笑意。

    丞卿当即也想到了好名字,取名为酉时,锦绣和贺年庚将年纪稍大的那名小子安排在丞卿身边,无他,就盼着能看得住丞卿这只皮猴。

    有了新名字的大小子,讨喜的向丞卿拱手道:“小的酉时,多谢公子赐名。”

    丞卿满脸得意的用拇指抹了下鼻头,双手插腰,神纠纠气昂昂的样子,直看得夫妻俩嘴角抽搐。

    丞己为了配合兄弟,也为了看起来合群,给跟着自己的小子取名为亥末,同时也帮跟着令锡的四岁小子取名为申中。

    一通结合下来,名字要多随意有多随意,集齐了:子时、卯初、酉时、亥末以及申中。

    忽然间,锦绣深觉取名字也并非是脑力活儿。

    事情都安排妥了,贺年庚下了逐客令,“好了,把你们的人领回自己院里去。”

    “是,爹爹[姨父]。”

    哥仨都看出来,只要在娘亲[小姨]面前,他们的存在对父亲[姨父]来说就是阻碍。

    便连小令锡也学着小长辈的模样,怯生生的说了句:“小阿爷,小阿奶,锡哥儿走了。”

    锦绣笑着点头,叮嘱魏娘几句:“锡哥和他身边的小子年岁倘小,需你多费些心思。”

    “是,娘子。”魏娘自然愿意为姑娘分担。

    待人都退下,房门从外头阖上,锦绣挑眉看着身旁的男人,“瞧你这难得的急性子,可是有事同我说?”

    贺年庚笑了笑,目光不由自主落在里间空荡荡的床榻。

    锦绣会意道,“你闺女和她的丫鬟在偏房玩儿呢,不必咱俩操心。”

    贺年庚闻言,失笑的摇了摇头,心道也是,小闺女已经大了,没得总是粘着他媳妇。

    紧接着,从袖笼里抽出几张银票交到锦绣手里。

    锦绣诧异的眨眨眼,将银票摊开看清面额,意外极的深吸了口气,“你……,你带孩子去抢银庄了?”

    咳——咳咳!

    话音一落,刚又吃下一口热茶的贺年庚没忍住被茶水倒呛。

    锦绣吓得赶紧抬手替他顺背,打趣道:“我不过说句玩笑话,怎的把你给呛着了。”

    贺年庚缓过一口气,没好气的拉下媳妇的手握在掌心,说道:“这是今个为夫为你搛回来的。”

    锦绣:……

    斜眼微睨间,更好奇贺年庚是怎么出去一趟搛回来三百两银子,不仅填补今日府里买新奴仆的数目还有多。

    贺年庚心情愉悦的尾尾道出这笔巨款是如何搛回来。原来,今日他带着哥儿来到孟伯弦约定的酒楼,酒吃到一半,忽然,在他们后头的那桌传来阵阵惊奇的喧哗。

    二人没忍住回头瞥了眼,发现是一名江湖【骗子】正在酒楼里套几个达官贵人家的傻儿子,在他们面前的酒桌上摆了好些【传说】刚出土的的千年古玩文物,件件都价值千两,现在只需一口价,每件五十两。

    光是这骗子的造势,旦凡有点脑子的一听就知道是假货,偏偏同桌的几个纨绔,个赶个的像见到奇珍异宝,还一阵啧啧称奇。

    贺年庚本不愿参与,但同桌的孟伯弦不是个省心的玩意儿,偏偏拉上他上前凑这份热闹。

    这种时候,越是有人围上来,骗子越来了兴致,毕竟他先哄住了几个不识货的纨绔,凭对方衣着光鲜的身份象征,任谁都不会对他产生怀疑。

    五十两银子对京城里的人来说不是大钱,但买下这些自己看不懂的文玩古物,又没几个真敢出手,到底也是担心买错了上当,又犹豫着害怕错失良机。

    贺年庚随便看几眼酒桌上零零散散的物件,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论这些玩意的做工粗糙,即便是深埋地里千年的古物,也不值五十两银子,更何况这上头故意粘上的土屑,一看就知道是新鲜抹上去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