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书七零,被首长家的纨绔盯上了 > 第359章 截胡

穿书七零,被首长家的纨绔盯上了 第359章 截胡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姜宁再次接到国资办王主任的电话,让她下午去一趟国资办。

    姜宁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下午,姜宁准时来到国资办。

    一进会议室,就看到王主任、张副厂长,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坐在里面。

    王主任面色严肃地看着姜宁:“姜厂长,三天时间到了,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姜宁神色镇定:“王主任,我的答复还是一样,暂时不能接受投资入股。”

    王主任身后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皱了皱眉说道:“姜厂长,你这太意气用事了。这次外商投资对咱们市里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你作为企业负责人,应该以大局为重。”

    姜宁微微一笑:“我很重视厂子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但我更清楚厂子目前的发展状况。现在接受投资入股,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问题,这对厂子、对地方经济长远来看并非好事。”

    张副厂长冷哼一声:“哼,说得好听,你就是怕自己的权力被削弱。”

    姜宁毫不畏惧地直视张副厂长:“张副厂长,我一心只为厂子发展。如果我是贪恋权力,当初也不会承包这个面临困境的厂子。我拒绝,是经过深思熟虑,为了厂子能有更好的未来。”

    这时,另一个一直没说话的老者开口了:“姜厂长,我理解你对企业自主性的坚持。但这次投资背后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外商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还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广阔的国际市场渠道。错过这个机会,你真的不后悔吗?”

    姜宁深吸一口气:“我很感谢您的提醒,但企业发展就如同培育一棵树苗,需要按照它自身的生长规律悉心照料。目前我们已经找到了适合的发展节奏,此时强行嫁接可能会导致树苗根基不稳。我相信,凭借我们自己的努力,也能让厂子茁壮成长,走向国际市场。”

    老者微微点头,对姜宁的回答似乎有几分赞赏:“看得出你是个有主见、有魄力的年轻人。不过,上头的决定很难更改,你再好好想想。”

    姜宁心中明白,对方这是在给她台阶下,但她心意已决:“感谢您的好意,我心意已决,还请各位理解。”

    王主任见姜宁态度坚决,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姜厂长,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这可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

    姜宁心中一沉,知道对方可能要开始施压了:“王主任,我是棉纺一厂的承包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我有权为厂子的发展做出决策。如果你们有不合理的举动,我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厂子和自己的权益。”

    会议室里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双方陷入僵持。

    就在这时,陆征突然推门而入,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神色匆匆。

    陆征走到姜宁身边,贴在她的耳边说了些什么。

    姜宁听了陆征的话后,面上带着尽在掌握中的微笑:“我是不同意王主任的提议,但是并不完全拒绝跟外商的合作。”

    “嗯?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话不是前后矛盾吗?”张副厂长以为姜宁打算妥协了。

    姜宁却一副看好戏般的看着张副厂长:“各位也知道,我们棉纺一厂跟 mr. Johnson 还有商业合作的。如果厂子发生重大变革,是要同意合作伙伴一声的。”

    “你到底什么意思?”张副厂长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姜宁站起身扫视了屋内的所有人一眼,然后语气坚定的说道:“ mr. Johnson 不同意我们跟比尔特家族的合作。但是 mr. Johnson 可以和我共同投资另一家棉纺厂,作为第一个中外合资的棉纺厂。而且,我们这边的占股达到百分之五十一。”

    众人听闻姜宁此言,皆露出惊愕之色。

    王主任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姜宁:“你说什么?mr. Johnson 不同意?还能和你另起炉灶搞合资厂?”

    姜宁镇定自若地点点头:“没错,我刚刚和 mr. Johnson 沟通确认过,我们有着共同的商业愿景和发展理念。与其在棉纺一厂进行这种可能会打乱现有节奏的投资入股,不如全新打造一个中外合资的棉纺厂。这样既能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又能保证我们在管理和运营上有足够的自主性。”

    张副厂长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气呼呼地说道:“你这分明是故意捣乱,哪有这么巧的事?”

    陆征站在一旁,冷笑一声:“张副厂长,这世界上巧合的事情多了去了。姜宁为了厂子的发展一直尽心尽力,mr. Johnson 认可她的能力和理念,愿意和她深度合作,这有什么奇怪的?倒是某些人,一门心思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那位老者倒是神色平静,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姜宁:“姜厂长,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争取到这样的合作机会,的确不简单。不过,新厂的建设和运营也并非易事,你有多大的把握?”

    姜宁自信满满地说道:“我有充分的信心。我和 mr. Johnson 已经初步商讨过合作细节,从技术引进、市场开拓到人员管理,我们都有详细的规划。而且,我们占股百分之五十一,意味着在重大决策上拥有主导权,能够确保新厂按照我们的设想发展。”

    王主任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他心中明白,若是姜宁真的能促成这个中外合资项目,对市里的经济发展同样有着重大意义,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但这样一来,他们原本推动棉纺一厂接受比尔特家族投资入股的计划就彻底泡汤了。

    “姜厂长,你这是公然违抗上头的指示。”王主任试图拿出最后的威慑。

    姜宁坦然回应:“王主任,我始终认为企业的发展要以实际情况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我并非违抗指示,只是选择了一条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如果新的合资项目能够成功,为市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机遇,相信上头也会认可的。”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阵沉默,每个人都在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