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被首长家的纨绔盯上了 第369章 上门认亲
热门推荐:
丹皇,医圣,镇苍穹!
审神者她来自三次元
职业捉妖,副业捉鬼,兼职算命
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
港综世界的佛爷
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
云梦泽之殇
殡仪馆里故事多
姜宁心中诧异,军车怎么会突然来到厂里找自己。她顾不上多想,急忙跟着崔厂长往厂门口走去。
到了厂门口,只见一辆军车停在那里,车身漆着醒目的军绿色。
一位年轻的军官从车上下来,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看到姜宁,他立刻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道:“请问是姜宁同志吗?”
姜宁赶忙回礼,说道:“我是,请问您有什么事?”
“宁宁,是我。”这时,陈绍英将车窗降了下来,跟姜宁挥手打招呼。
“阿姨?怎么是您啊?”姜宁可着实诧异了,没想到来人竟然是陈绍英。
看了眼因为好奇而围在周围的工人,姜宁赶紧将陈绍英迎进了办公室。
进了办公室,姜宁疑惑地看向陈绍英:“阿姨,有事您给我打个电话就行了,怎么还亲自跑来了?”
陈绍英笑着拍了拍姜宁的手:“宁宁啊,我这次来可是为了公事。”
姜宁微微皱眉,心中满是疑惑:“公事?阿姨您这是?”
陈绍英笑着从包里拿出一块布料,递给姜宁:“宁宁,你看看这个。”
姜宁接过布料,仔细端详起来。
“阿姨,这布料……”姜宁抬起头,眼中满是不解。
陈绍英微笑着解释道:“宁宁,这是部队后勤部的物资。随着我们部队的需求提高,以前的布料已经不适合了。可以前为我们供应服装的厂子,做了许多次都达不到我们的需求程度。我这不就想起你来了嘛!”
姜宁仔细摸着布料,感受着它的质地,心中对陈绍英的话仍是一头雾水:“阿姨,您的意思是?”
陈绍英笑着说道:“宁宁,我想着你们棉纺厂能不能接下这个单子,为部队后勤部生产这种符合需求的布料。部队这边的订单量可不小,要是你们能做出来,后续也有稳定的订单。”
姜宁又惊又喜,没想到事情竟有这样的好事:“阿姨,这当然好。自从跟外商合作,我们也在不断的提高生产质量,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布料。而且,部队对布料肯定有严格标准,我们得详细了解要求才行。”
陈绍英点点头:“这个不用担心。部队后勤部这边的要求和标准,我也都带来了详细资料。战士们训练强度大,对布料的质量要求就很高。”
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叠文件递给姜宁。
姜宁赶忙接过,认真翻阅起来,一边看一边思索着厂里的生产能力和工艺调整方向。
看完后,她心中有了大致的计划:“阿姨,以前我们的布料多是以棉为主,后来又往里掺丝和毛,还有现在的化纤维。其实要说起来,论舒服和吸汗,当然是棉多了好。但是棉的耐磨度又比不上化纤,这就需要研究新的布料。我们厂也一直在不断的研究新型材料,这样吧!我们尽快做出几件样品来,到时候你们先看一下。选一个最合适的,我们再说生产的事。”
陈绍英拍了拍姜宁的手:“好,你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把这件事办好。”
姜宁感激地看着陈绍英:“阿姨,我要多谢你帮我拉着这个大单呢。”
他们厂子要是跟部队有了关系,那可就不一样了。
陈绍英微笑着:“跟阿姨还客气什么,你和陆征马上要成为一家人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而且,我也相信你们厂的实力。”
定好了看样品的时间,陈绍英就打算告辞了。
临走前她看着姜宁邀请道:“宁宁,这周末家里有聚会,你跟我一起去吧!正好也认认家里的亲戚。”
姜宁欣然答应:“好呀阿姨,那天我一定准时到。”
陈绍英离开后,姜宁立刻召集厂里的技术骨干,将部队订单的事情详细说明,大家围在一起,对着那叠资料反复研究讨论,气氛热烈而专注。
“厂长,虽然这单子要求高,但要是能接下来,对咱们厂来说可真是个翻身的好机会!”技术骨干老王兴奋地说道。
姜宁点点头,目光坚定:“没错,咱们这几天加班加点,一定要做出让部队满意的样品。”
在姜宁的带领下,整个厂子都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
工人们日夜奋战,机器的轰鸣声在厂房里回荡,那是希望的乐章。
很快,周末到了。
姜宁精心挑选了一身得体的衣服,前往陈家参加聚会。
刚一进门,就被热闹的氛围包围。
“宁宁来啦!快进来快进来!”陈绍英热情地招呼着,拉着姜宁逐一介绍家里的亲戚。
大家对姜宁都十分亲切,言语中满是对她的喜爱。
就连陆征的外公外婆也表示出对姜宁的喜欢,外婆直接给了姜宁一对翠玉镯子。
“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姜宁一眼就看出这是老物件。
第一次上门,她不好意思收这么贵重的礼物。
外婆笑着握住姜宁的手,把镯子硬塞到她手里:“孩子,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和陆征这孩子感情好,我们都看在眼里。这镯子就当是我们提前给你的见面礼,别推辞啦。”
姜宁盛情难却,只好收下,感激地说道:“谢谢外公外婆,我会好好珍惜的。”
众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愉快地交谈着。姜宁很快就融入了这个热闹的家庭氛围中,和亲戚们有说有笑。
姜宁能感觉出来,家里人是真的欢迎她的,并不像她去陆爷爷家里的时候,陆奶奶对她一直是审视的目光。
聚会进行到一半,陆征的大舅舅突然提起:“听说宁宁你在经营棉纺厂,最近生意怎么样?”
姜宁便把之前原材料供应商毁约,工厂面临困境,以及陈绍英带来部队订单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这个时候陈绍英才对姜宁说:“你大舅舅在商务部任职,你二舅舅也是做生意的,最近也在跟外商合作。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跟他们聊聊。”
姜宁这个时候才知道,陈绍英之所以带她来家里认门,不单单是要介绍亲戚给她认识。
恐怕是知道了她厂子遇到了难题,特意把大舅舅和二舅舅介绍给她认识的。
到了厂门口,只见一辆军车停在那里,车身漆着醒目的军绿色。
一位年轻的军官从车上下来,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看到姜宁,他立刻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道:“请问是姜宁同志吗?”
姜宁赶忙回礼,说道:“我是,请问您有什么事?”
“宁宁,是我。”这时,陈绍英将车窗降了下来,跟姜宁挥手打招呼。
“阿姨?怎么是您啊?”姜宁可着实诧异了,没想到来人竟然是陈绍英。
看了眼因为好奇而围在周围的工人,姜宁赶紧将陈绍英迎进了办公室。
进了办公室,姜宁疑惑地看向陈绍英:“阿姨,有事您给我打个电话就行了,怎么还亲自跑来了?”
陈绍英笑着拍了拍姜宁的手:“宁宁啊,我这次来可是为了公事。”
姜宁微微皱眉,心中满是疑惑:“公事?阿姨您这是?”
陈绍英笑着从包里拿出一块布料,递给姜宁:“宁宁,你看看这个。”
姜宁接过布料,仔细端详起来。
“阿姨,这布料……”姜宁抬起头,眼中满是不解。
陈绍英微笑着解释道:“宁宁,这是部队后勤部的物资。随着我们部队的需求提高,以前的布料已经不适合了。可以前为我们供应服装的厂子,做了许多次都达不到我们的需求程度。我这不就想起你来了嘛!”
姜宁仔细摸着布料,感受着它的质地,心中对陈绍英的话仍是一头雾水:“阿姨,您的意思是?”
陈绍英笑着说道:“宁宁,我想着你们棉纺厂能不能接下这个单子,为部队后勤部生产这种符合需求的布料。部队这边的订单量可不小,要是你们能做出来,后续也有稳定的订单。”
姜宁又惊又喜,没想到事情竟有这样的好事:“阿姨,这当然好。自从跟外商合作,我们也在不断的提高生产质量,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布料。而且,部队对布料肯定有严格标准,我们得详细了解要求才行。”
陈绍英点点头:“这个不用担心。部队后勤部这边的要求和标准,我也都带来了详细资料。战士们训练强度大,对布料的质量要求就很高。”
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叠文件递给姜宁。
姜宁赶忙接过,认真翻阅起来,一边看一边思索着厂里的生产能力和工艺调整方向。
看完后,她心中有了大致的计划:“阿姨,以前我们的布料多是以棉为主,后来又往里掺丝和毛,还有现在的化纤维。其实要说起来,论舒服和吸汗,当然是棉多了好。但是棉的耐磨度又比不上化纤,这就需要研究新的布料。我们厂也一直在不断的研究新型材料,这样吧!我们尽快做出几件样品来,到时候你们先看一下。选一个最合适的,我们再说生产的事。”
陈绍英拍了拍姜宁的手:“好,你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把这件事办好。”
姜宁感激地看着陈绍英:“阿姨,我要多谢你帮我拉着这个大单呢。”
他们厂子要是跟部队有了关系,那可就不一样了。
陈绍英微笑着:“跟阿姨还客气什么,你和陆征马上要成为一家人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而且,我也相信你们厂的实力。”
定好了看样品的时间,陈绍英就打算告辞了。
临走前她看着姜宁邀请道:“宁宁,这周末家里有聚会,你跟我一起去吧!正好也认认家里的亲戚。”
姜宁欣然答应:“好呀阿姨,那天我一定准时到。”
陈绍英离开后,姜宁立刻召集厂里的技术骨干,将部队订单的事情详细说明,大家围在一起,对着那叠资料反复研究讨论,气氛热烈而专注。
“厂长,虽然这单子要求高,但要是能接下来,对咱们厂来说可真是个翻身的好机会!”技术骨干老王兴奋地说道。
姜宁点点头,目光坚定:“没错,咱们这几天加班加点,一定要做出让部队满意的样品。”
在姜宁的带领下,整个厂子都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
工人们日夜奋战,机器的轰鸣声在厂房里回荡,那是希望的乐章。
很快,周末到了。
姜宁精心挑选了一身得体的衣服,前往陈家参加聚会。
刚一进门,就被热闹的氛围包围。
“宁宁来啦!快进来快进来!”陈绍英热情地招呼着,拉着姜宁逐一介绍家里的亲戚。
大家对姜宁都十分亲切,言语中满是对她的喜爱。
就连陆征的外公外婆也表示出对姜宁的喜欢,外婆直接给了姜宁一对翠玉镯子。
“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姜宁一眼就看出这是老物件。
第一次上门,她不好意思收这么贵重的礼物。
外婆笑着握住姜宁的手,把镯子硬塞到她手里:“孩子,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和陆征这孩子感情好,我们都看在眼里。这镯子就当是我们提前给你的见面礼,别推辞啦。”
姜宁盛情难却,只好收下,感激地说道:“谢谢外公外婆,我会好好珍惜的。”
众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愉快地交谈着。姜宁很快就融入了这个热闹的家庭氛围中,和亲戚们有说有笑。
姜宁能感觉出来,家里人是真的欢迎她的,并不像她去陆爷爷家里的时候,陆奶奶对她一直是审视的目光。
聚会进行到一半,陆征的大舅舅突然提起:“听说宁宁你在经营棉纺厂,最近生意怎么样?”
姜宁便把之前原材料供应商毁约,工厂面临困境,以及陈绍英带来部队订单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这个时候陈绍英才对姜宁说:“你大舅舅在商务部任职,你二舅舅也是做生意的,最近也在跟外商合作。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跟他们聊聊。”
姜宁这个时候才知道,陈绍英之所以带她来家里认门,不单单是要介绍亲戚给她认识。
恐怕是知道了她厂子遇到了难题,特意把大舅舅和二舅舅介绍给她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