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第584章 萧奉先事亲不仁,事君如何能忠?
“东京辽阳自立了?”南京析津府的宫城之内,气氛微妙。
耶律淳身穿一身华丽的龙袍,头戴金冠,稳稳地坐在宝座之上,学着天祚帝模样,神色威严。
他目光扫向下面站在首位的萧奉先,缓缓开口,话里带着些许意味深长,“萧枢密,你家兄弟……”
“已然为大辽……不,是为北辽伪帝尽忠殉国了!”萧奉先微微低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沉痛,但更多的是一种决绝。他提到“北辽伪帝”时,刻意加重了语气,仿佛要与那个已被他视为非法的政权划清界限。
耶律淳听闻此言,微微点头,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
萧保先之死,对他而言,既是大辽局势进一步恶化的标志,却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他巩固自己在南京析津府的统治减少了一些潜在的阻碍。
毕竟没了东京辽阳,这天祚帝再想发兵南下,就要困难的多!
再加上天祚帝和女真之间的战事未休,一时间,耶律淳几乎是本能的为大辽的前途感觉忧心。
“可惜啊,萧枢密一门忠烈,竟折损一员。”耶律淳假惺惺地叹息道,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不过,如今东京辽阳高永昌自立,大辽局势愈发危急,萧枢密,下一步,咱们是北征东京,还是……”
耶律淳将话题一转,目光紧紧盯着萧奉先,似乎想要从他的回答中窥探出其真实的想法和应对之策。
萧奉先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高永昌自立,虽为叛逆,但那是北辽叛逆,于我朝何干?是征是和,皆赖乾坤独断!”
“哦?征讨如何,联合如何?”耶律淳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盯着萧奉先,急切地想听听他对这两种策略的分析。
“讨,可胜之!”萧奉先自信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陛下,我南京析津府兵精粮足,若举兵征讨高永昌,以我军之勇,加上谋划得当,定能将其击败。此役若胜,一来可彰显陛下之威,震慑四方;二来可扩大我朝领土,收拢渤海余部,壮大我军实力。”
“联合,可由其抵御北辽伪朝,辽东女真叛贼!”萧奉先话锋一转,脸上露出狡黠的神色,“陛下试想,高永昌占据东京辽阳,已然成为北辽和女真的心腹大患。若我们与之联合,许以好处,他必定愿意为我朝所用,在辽东牵制北辽与女真。如此,我们便可坐山观虎斗,保存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业。”
萧奉先的眼神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巧妙地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才能让自己所处的阵营立于不败之地。
耶律淳听完萧奉先的分析,陷入了沉思。
征讨,虽有机会扩大势力,但也伴随着风险,一旦战事不利,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联合,则可坐收渔翁之利,但高永昌是否可靠,也是个未知数。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着实让他难以抉择。
“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耶律淳缓缓说道,目光看向殿外。
萧奉先微微点头,他明白,如此重大的决策,耶律淳不可能立刻做出决定。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耶律章奴眼睛一转,心中似乎闪过一个念头。
只见他快步出班,拱手抱拳,高声奏道:“陛下,末将,请斩杀萧奉先!”
“哈?何故?”耶律淳听闻此言,不禁一愣,脸上满是诧异之色。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耶律章奴。
“东京留守萧保先,乃萧奉先之一母兄弟!”耶律章奴提高了声音,言辞激昂,“其人,连自家兄弟被杀之仇都可隐忍不报,兄弟孝悌之心全无,如此人物,如何能忠心陛下?”
耶律章奴义正言辞,眼神中透露出对萧奉先的不屑。
萧奉先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没想到耶律章奴会突然发难,给自己来这么一出。
“陛下,莫要听信他胡言!”萧奉先赶忙上前一步,急切地辩解道,“如今局势复杂,应以大局为重。高永昌自立,实乃大患,若因私仇而兴兵,正中他人下怀,损我大辽根基。臣隐忍,实是为陛下着想,为我朝未来谋划!”
耶律淳眉头紧皱,目光在萧奉先和耶律章奴之间来回扫视。
他心中明白,这两人之间或许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矛盾,但此时的奏请却不得不让他慎重考虑。
萧奉先的话听起来确实有道理,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刻,的确不能因小失大。
“陛下,萧奉先事亲不仁,事君如何能忠?不可不防啊!”耶律章奴见耶律淳似乎有些动摇,赶忙再次进言,试图坚定耶律淳斩杀萧奉先的决心。
“够了!”耶律淳终于忍不住大喝一声,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此事容朕再细细思量,朝堂之上,不可如此随意奏请斩杀大臣。萧奉先,你也莫要激动,朕自会权衡利弊。”
“陛下圣明!”萧奉先连忙跪拜在地,额头触地,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臣之兄弟,虽是兄弟,可如今也分属两朝,实在是微臣如今只有忠君之心,无有兄弟之情!”
耶律淳看着跪在地上的萧奉先,双眼微眯。
萧奉先这话虽有道理,如今大辽局势分裂,各方势力自立,兄弟分属不同阵营也属实情,但耶律章奴的质疑也并非空穴来风。
“爱卿请起。”耶律淳缓缓说道,“朕明白你一片忠心,只是如今局势复杂,容不得半点疏忽。此事朕会慎重考虑。”
萧奉先缓缓起身,脸上仍带着恭敬之色,但内心却暗自庆幸。
他知道,刚刚那一番话算是暂时稳住了耶律淳。
可耶律章奴这突如其来的发难,还是让他心中警惕起来。
“陛下,”萧奉先再次抱拳说道,“征讨或联合高永昌一事,还望陛下早做定夺。如今战机稍纵即逝,若错过时机,恐生变数。”
耶律淳微微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朕意已决。如今我朝根基未稳,不宜大动干戈。可先派人与高永昌接触,探探他的口风,若能联合,自然最好;若他冥顽不灵,再做征讨打算。萧敌里,此事便交由你去办。”
耶律淳身穿一身华丽的龙袍,头戴金冠,稳稳地坐在宝座之上,学着天祚帝模样,神色威严。
他目光扫向下面站在首位的萧奉先,缓缓开口,话里带着些许意味深长,“萧枢密,你家兄弟……”
“已然为大辽……不,是为北辽伪帝尽忠殉国了!”萧奉先微微低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沉痛,但更多的是一种决绝。他提到“北辽伪帝”时,刻意加重了语气,仿佛要与那个已被他视为非法的政权划清界限。
耶律淳听闻此言,微微点头,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
萧保先之死,对他而言,既是大辽局势进一步恶化的标志,却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他巩固自己在南京析津府的统治减少了一些潜在的阻碍。
毕竟没了东京辽阳,这天祚帝再想发兵南下,就要困难的多!
再加上天祚帝和女真之间的战事未休,一时间,耶律淳几乎是本能的为大辽的前途感觉忧心。
“可惜啊,萧枢密一门忠烈,竟折损一员。”耶律淳假惺惺地叹息道,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不过,如今东京辽阳高永昌自立,大辽局势愈发危急,萧枢密,下一步,咱们是北征东京,还是……”
耶律淳将话题一转,目光紧紧盯着萧奉先,似乎想要从他的回答中窥探出其真实的想法和应对之策。
萧奉先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高永昌自立,虽为叛逆,但那是北辽叛逆,于我朝何干?是征是和,皆赖乾坤独断!”
“哦?征讨如何,联合如何?”耶律淳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盯着萧奉先,急切地想听听他对这两种策略的分析。
“讨,可胜之!”萧奉先自信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陛下,我南京析津府兵精粮足,若举兵征讨高永昌,以我军之勇,加上谋划得当,定能将其击败。此役若胜,一来可彰显陛下之威,震慑四方;二来可扩大我朝领土,收拢渤海余部,壮大我军实力。”
“联合,可由其抵御北辽伪朝,辽东女真叛贼!”萧奉先话锋一转,脸上露出狡黠的神色,“陛下试想,高永昌占据东京辽阳,已然成为北辽和女真的心腹大患。若我们与之联合,许以好处,他必定愿意为我朝所用,在辽东牵制北辽与女真。如此,我们便可坐山观虎斗,保存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业。”
萧奉先的眼神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巧妙地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才能让自己所处的阵营立于不败之地。
耶律淳听完萧奉先的分析,陷入了沉思。
征讨,虽有机会扩大势力,但也伴随着风险,一旦战事不利,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联合,则可坐收渔翁之利,但高永昌是否可靠,也是个未知数。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着实让他难以抉择。
“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耶律淳缓缓说道,目光看向殿外。
萧奉先微微点头,他明白,如此重大的决策,耶律淳不可能立刻做出决定。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耶律章奴眼睛一转,心中似乎闪过一个念头。
只见他快步出班,拱手抱拳,高声奏道:“陛下,末将,请斩杀萧奉先!”
“哈?何故?”耶律淳听闻此言,不禁一愣,脸上满是诧异之色。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耶律章奴。
“东京留守萧保先,乃萧奉先之一母兄弟!”耶律章奴提高了声音,言辞激昂,“其人,连自家兄弟被杀之仇都可隐忍不报,兄弟孝悌之心全无,如此人物,如何能忠心陛下?”
耶律章奴义正言辞,眼神中透露出对萧奉先的不屑。
萧奉先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没想到耶律章奴会突然发难,给自己来这么一出。
“陛下,莫要听信他胡言!”萧奉先赶忙上前一步,急切地辩解道,“如今局势复杂,应以大局为重。高永昌自立,实乃大患,若因私仇而兴兵,正中他人下怀,损我大辽根基。臣隐忍,实是为陛下着想,为我朝未来谋划!”
耶律淳眉头紧皱,目光在萧奉先和耶律章奴之间来回扫视。
他心中明白,这两人之间或许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矛盾,但此时的奏请却不得不让他慎重考虑。
萧奉先的话听起来确实有道理,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刻,的确不能因小失大。
“陛下,萧奉先事亲不仁,事君如何能忠?不可不防啊!”耶律章奴见耶律淳似乎有些动摇,赶忙再次进言,试图坚定耶律淳斩杀萧奉先的决心。
“够了!”耶律淳终于忍不住大喝一声,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此事容朕再细细思量,朝堂之上,不可如此随意奏请斩杀大臣。萧奉先,你也莫要激动,朕自会权衡利弊。”
“陛下圣明!”萧奉先连忙跪拜在地,额头触地,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臣之兄弟,虽是兄弟,可如今也分属两朝,实在是微臣如今只有忠君之心,无有兄弟之情!”
耶律淳看着跪在地上的萧奉先,双眼微眯。
萧奉先这话虽有道理,如今大辽局势分裂,各方势力自立,兄弟分属不同阵营也属实情,但耶律章奴的质疑也并非空穴来风。
“爱卿请起。”耶律淳缓缓说道,“朕明白你一片忠心,只是如今局势复杂,容不得半点疏忽。此事朕会慎重考虑。”
萧奉先缓缓起身,脸上仍带着恭敬之色,但内心却暗自庆幸。
他知道,刚刚那一番话算是暂时稳住了耶律淳。
可耶律章奴这突如其来的发难,还是让他心中警惕起来。
“陛下,”萧奉先再次抱拳说道,“征讨或联合高永昌一事,还望陛下早做定夺。如今战机稍纵即逝,若错过时机,恐生变数。”
耶律淳微微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朕意已决。如今我朝根基未稳,不宜大动干戈。可先派人与高永昌接触,探探他的口风,若能联合,自然最好;若他冥顽不灵,再做征讨打算。萧敌里,此事便交由你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