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 第590章 不好,中计了!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第590章 不好,中计了!

    萧嗣先领命后,即刻率领着那五千人马,浩浩荡荡地朝着辽水上游进发。

    一路上,马蹄声碎,尘土飞扬,尽显皮室军的风范,和那些专户军截然不同。

    只是萧嗣先心中多少有些憋屈,自己虽有败绩,可也是响当当的后族萧氏!

    若非自己在天祚帝面前苦苦哀求,以为兄弟报仇为由,天祚帝也不会同意自己率兵支援,而且就算率兵,也只是给了一万人,这点人马,哪里足够?

    与此同时,张琳则悄悄率领着主力部队南下,朝着辽水下游进发。

    为了确保行动的隐秘性,他严令士兵们不得喧哗,行军时尽量减少声响,甚至连马匹都被勒紧缰绳,防止嘶鸣暴露行踪。

    但有出声,督战队可直接斩杀!

    整个队伍,一路之上,仅是因为这条军令,便死了百余人,这才能悄无声息地朝着目标靠近。

    然而,他精心策划的计划虽好,却没能逃过熟悉这片环境的渤海探马的眼睛。

    这些渤海探马生于此,长于此,对这里一草一木都熟悉的很,自然对辽军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他们早早便将辽军这兵马调动的情况看在眼中,随后快马加鞭,将消息传递回了高永昌的营帐。

    “报——”一名探马飞奔进营帐,单膝跪地,急切地说道,“启禀陛下,辽军有异动。萧嗣先率五千人马前往辽水上游,张琳则亲率主力南下,似有从下游渡河之意!”

    高永昌原本正与谋士们商议着应对之策,听到这个消息,先是微微一怔,随后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哼,张琳啊张琳,你这点小把戏,还想瞒过我?”高永昌转头看向谋士,“先生,你怎么看?”

    谋士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辽军此计,显然是声东击西。他们想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上游,趁机从下游渡河,直取辽阳。”

    “哈哈!”高永昌放声笑道,“原本还以为这两万人只是先锋,不想竟是主力!虽有援军,不过也仅仅万余人,如此援军,能做什么?朕麾下五十州!一州出两千兵,便是十万大军!他如何能胜!”

    帐中的众将听闻,也纷纷跟着哄笑起来,气氛一时间轻松又充满了轻视之意。

    “陛下所言极是,辽军此番前来,简直是以卵击石!”

    “就是,咱们渤海儿郎各个英勇善战,还怕他们不成!”

    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间皆是对辽军的不屑。

    然而,谋士却微微皱眉,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虽说我军兵力看似占据优势,但也不可大意。张琳此人,颇有谋略,此次声东击西之计,虽被我们识破,但难保他没有其他后手。而且,我军虽能召集十万之众,但仓促集结,恐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而且,其余州府一旦空虚,难保,契丹兵卒不会舍辽阳而蚕食辽东大地!”

    高永昌听了谋士的话,笑声戛然而止,脸上的得意之色也淡了几分。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先生所言有理,是朕疏忽了。传令下去,各州县加紧练兵,务必尽快提升士卒战力。至于此次作战计划,传令下去,在辽河中预设浮木,待辽军渡河时,放浮木冲击敌军!而后发起突袭!一定要让辽军知道,我大元可不是好惹的!”

    “遵旨!”众将齐声应道。

    张琳率军悄无声息地抵达辽水下游,马蹄在岸边的土地上踏出一个个浅坑。

    他骑在马上,望着平静的对岸,眉头紧锁,心中疑虑重重。

    按常理来说,他们已经到了此地,那高永昌不可能不知晓他们的行动,可为何对岸悄无声息?

    这诡异的平静,让他隐隐感到不安。

    “张相,对岸似乎无人把守。”萧杨九驱马靠近张琳,一脸疑惑地说道。他手搭凉棚,眯着眼望向对岸,只见岸边空荡荡的,不见一兵一卒,往日里可能存在的防御工事也毫无踪影,只有微风吹过,带动着河边的芦苇轻轻摇曳。

    张琳没有立刻回应,他凝视着对岸,大脑飞速运转。

    这究竟是高永昌的疏忽,还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若贸然渡河,一旦再次遭遇埋伏,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如果就此退缩,又怕是中了空城计。

    “再派几拨斥候,从上下游仔细探查,务必确定对岸是否真的无人。”张琳思索片刻后,沉声命令道。

    “是!”萧杨九领命,迅速安排几队斥候沿着河岸疾驰而去。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马蹄声由远及近,萧杨九匆匆赶来回禀。

    “确实无人!上游下游的芦苇荡里都搜查过了!”萧杨九气喘吁吁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不解。

    张琳听闻,心中的疑虑却并未因此完全消散,但战机稍纵即逝,容不得他再过多犹豫。

    看着身后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张琳一咬牙,大手一挥,下令渡河。

    “全军听令,渡河!”随着张琳一声令下,辽军如同潮水般涌向河中,一时间,河面上水花四溅。

    士兵们手持兵器,小心翼翼地朝着对岸进发,河水没过他们的腰际,甚至有些地方淹没了胸口。

    然而,就在辽军涉水过半,眼见就要登上对岸之时,变故陡生。

    突然,上游河水中如排山倒海般冲下无数浮木。

    这些浮木在湍急的水流推动下,速度极快,如同一颗颗炮弹般朝着泅渡的辽军士卒撞去。

    “啊!”

    “救命啊!”

    一声声惨叫瞬间响彻河面。

    那些躲避不及的士卒,被浮木狠狠撞中,顿时口吐鲜血,身体不受控制地跌入河水之中,被汹涌的水流迅速吞没。

    一时间,河面上混乱不堪,辽军的阵脚被彻底打乱。

    “不好,中计了!”张琳心中暗叫一声,急忙大喊:“快,回撤!快!”

    但此时想要回撤谈何容易,后面的士兵仍在渡河,前面的士兵又被浮木阻挡,队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只见东岸之上,芦苇丛中,岸边滩涂之下,翻板揭开,瞬间涌出无数渤海士兵,他们手持强弓硬弩,朝着河中慌乱的辽军一阵猛射。

    箭如雨下,又有不少辽军士卒中箭,惨叫连连。

    辽军在这突如其来的攻击下,死伤惨重,原本有序的渡河行动,变成了一场血腥的灾难!